笔趣阁 > 绿园读书记 > 第3章 第02章 读《论语》记

第3章 第02章 读《论语》记


谈起读《论语》,我还得感谢作家王小波。2005年春天,在年轻朋友的怂恿下,我买了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说实话,起初,我是心怀敬意地去读这本书的。可是很不幸,我没有读完。这部书除了重复“文革”受屈的那点怨恨外,再没有什么东西能吸引我了。倒是他的一篇《我看国学》的文章,激发了我重读《论语》的热情。

        王小波是怎样评价《论语》的呢?他说:“读完了《论语》闭目细思,觉得孔子经常一本正经地说些大实话,是个挺可爱的老天真。”接着他以嘲讽的口气数落他“子见南子”一事,之后,发出所谓“敝帚自珍的古怪的感慨”:“至于孔子的见解,也就一般,没有什么特别让人佩服的地方。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

        难道《论语》真如王小波说的那样吗?否!我惊讶王小波说的话有点不着边际。于是,我干脆把《我的精神家园》置于一边,而重读《论语》。准确点说,我后悔买了《我的精神家园》这样一本浅薄的书,很想将此书卖给收破烂的人,这样或许还能减少我的经济损失。

        世界上的事情,就怕较真。我原以为王小波说的是真理,待我细细研读《论语》,我仍然觉得真理还是在孔老夫子这一边。王小波那种认为《论语》只谈了人际关系里的一点事,使这位浪得虚名的人,在我心目中大打折扣。

        其实,《论语》二十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它哪里只是谈了人际关系的事呢?

        《论语·学而》中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就是说为政者应敬业而守信,节约用度而爱护人民,在农闲时合理使用人力,不误农时。其实,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这可以说是孔子的一贯思想。他尖锐地指出“苛政猛于虎”。鲁国遭遇灾害,国库空虚,鲁哀公问孔子该怎么办。孔子说可以减税。哀公不解,孔子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同时,孔子还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国。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如果用法律去强制百姓,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他们犯罪,但是治标不治本,比不上用德育使百姓具有羞耻之心从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很显然,《论语》在这里谈的不是人际关系,而是治国之道。

        孔子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百次以上,那么,什么是仁呢?简单点说,“仁”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想达到“仁”的标准,就必须“克己复礼”,通过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自己要在社会上取得自立,在事业上顺畅通达,也要帮助别人做到这样。为了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在《季氏篇》第十六章中有很多论述,如“侍于君有三愆”、“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畏”、“君子有九思”等。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列举孔子在《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也就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只要稍为懂得一点事理的人,就知道孔子讲的不只是人际关系,而是人的修养之道。

        我曾经咨询过没有读过《论语》的人,问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孔子是一位教育家。不知道身为作家的王小波,是否明白这一基本常识。孔子在开篇《学而》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意思是说,时时处处学习并积累学问,用于实践,这不也高兴吗!这是讲学习的宗旨。他在《为政篇》中说:“学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学则殆。”接着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讲学习的方法。他在《雍也篇》中说:“君子广泛地多学文化典籍,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了吧”。这是讲学习的内容。他在《述而篇》中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里讲的是学习的态度。他在《雍也篇》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对学问知道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这是讲学习的目的。由此看来,《论语》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的是学习之道。

        其实,《论语》博大精深,阐述的是政治哲学、历史哲学、人生哲学、伦理学、教育学,不是我上述的浅识所能涵盖得了的。宋代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程朱理学的创始人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不知王小波作何解。

        至于王小波说的“子见南子”一事,我也想表述浅见,以正视听。王小波原本是依据《雍也篇》“子见南子”一段,来嘲讽孔子这个口口声声讲仁义的人,似乎也有不道德之嫌。说白了,就是想给孔子戴一顶“好色”的帽子。

        而真实的情形是怎样的呢?我们古人的“经、史、子、集”,哪怕只是一首诗,一段文,一段对话,往往是文、史、哲融于一体的。这就是说,读古诗文者,既要懂得历史,还要懂得哲学,否则,单纯就字面来理解一段古诗文,难免会弄出笑话。不知道王小波是否懂得读古诗文的这一基本常识。好了,我们再来看“子见南子”这段话。南子是一个什么人呢?南子是卫国卫灵公的夫人,是宋国的一位美女。卫灵公年老昏庸,实际上是夫人南子掌权。南子行为放荡,名声不好,加之是女人操纵执政,更为社会舆论所不容,这的确也是事实。但查一查卫国的历史,南子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错。而孔子周游列国,流落他方的时候,在卫国住得很久。卫灵公、南子包括卫国的大臣都很敬重孔子。孔子为了宣传他的治国之道、修养之道、学习之道,当然要拜见实际的掌权者南子。就像现在办事,我们仍然要找一把手一样。所以,他的学生子路知道老师孔子见南子一事,就很不高兴。于是孔子说:你们的看法不对。南子并不是像你们认为的那种不可救药的人。如果是,天也会讨厌她!天也会讨厌她!这就是“子见南子”的全过程。一次正常的会见,孔子何罪之有?值得王小波嘲弄一番吗?

        常言道:无知者无畏。可对一个自称读了《四书》的人,同时又读过罗素等西方哲学的王小波来说,竟然说出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的确叫人百思不得其解。如果真要追根究底的话,那只能得出一个结论:王小波说他是“下功夫读了《四书》的”云云,要么就是没有读懂,要么就只能是吹牛!

        2006年7月10日

        附记:

        据美国众议院2009年10月29日网站报道:美国众议院2009年10月28日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认可他为世界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作出的巨大贡献。

        这份决议由得克萨斯州众议员格林代表另外41名众议员提出。

        决议说:孔子在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现在中国山东省曲阜。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世界各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产生了影响并且仍在发挥影响力。

        决议特别指出,孔子倡导自省、自修、真诚和社会关系中的相互尊重,以在个人和公共生活中实现公正和道义,体现最高境界的道德品质。此外,孔子论语中所就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一种道德品行的典范,也能促进人类和谐。

        决议还说,孔子认为,政府应建立在忠诚、尊老和承认家庭重要性基础上,而政界人必须成为诚实和道德的模范。这些都提醒着人们,要以至高荣誉和尊重履行自己的职责。

        读完这则报道,我感慨万千。2006年,我写的这篇文章发表以后,有的人认为我伤害了王小波。对此文有看法。有看法本属正常,因为知识的积累,世界观的不同,造成对同一篇文章认识各异,这没有什么奇怪。问题是有的人没有读什么书,竟以大家自居,背后愤愤然。这就未免可笑可悲了。我书读的不多,不知就不知,不佯知也。

        面对傲慢的美国人对孔子的态度和如今世界各国风起云涌的孔子学院(现有84家),不知王小波们作何想?

        2009年11月6日补记


  (https://www.uuubqg.cc/56387_56387650/4050764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