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来自草原的消息
三人继续商定了一些细节。
毕竟出兵辽东不是小事,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局势恶化。
然而正当这个时候,锦衣卫指挥使牟斌突然赶来求见。
朱厚照起初还误以为人是跟宁王朱宸濠有关的案子,因为宁王谋反案交给了三法司联合会审,锦衣卫陪审。
就算有什么其他情况,也不过是某个朝臣收受了朱宸濠的贿赂,与之勾结在一起罢了。
朱厚照之所以让锦衣卫陪审,就是准备揪出这些蛀虫米虫,好将其给一网打尽,所以没什么好说的。
然而牟斌进门后的第一句话,却是直接吓住了皇帝陛下。
“皇上,锦衣卫急报,蒙古小王子正在攻打右翼蒙古,即将取胜!”
此话一出,朱厚照和杨廷和顿时就坐不住了。
他们神情骇然地看向汤昊,因为这个消息最先就是出自这位中山侯之口。
蒙古小王子,就是指蒙古首领,不是单指一个人,这是明廷对他们的蔑称,此刻具体指的就是蒙古中兴之主,达延汗!
这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兴之主,毕生致力于统一蒙古的事业,早年在满都海带领下,率兵征服瓦剌,迫其西迁,解除西部威胁,成年后着重打击擅政的异姓权臣。
至正德五年,达延汗先后清除亦思马因、火筛,大败右翼割据势力亦不剌、满都赉阿固勒呼(阿尔秃厮)等,统一东蒙古各部,加强军事组织,巩固了汗位,把分散割据的大小领地归入六万户,分左右翼,大汗自领左翼察哈尔、喀尔喀和兀良哈三万户,驻帐于察哈尔万户;封其一子为济农,统率右翼鄂尔多斯、土默特和永谢布三万户,驻帐于鄂尔多斯万户。
后分封诸子为万户领主,作为大汗宗藩;取消东蒙古异姓封建主的领地,使其成为大汗和诸子的僚属;罢太师、丞相职位,改变成吉思汗以来可汗同姓台吉和异姓领主并立制度,结束了百年来异姓权臣专政、内讧和封建割据局面。
这位颇有雄才大略的蒙古枭雄,为振兴北元蒙古部落,其权威深入到蒙古各地,能够号令天下蒙古,使分崩离析的北元部众重新得到了统一,使停滞状态的蒙古社会,又得到了发展,他最大的功劳在于,结束了元亡后一百多年间异姓领主们在各個领地上专横跋扈称雄称霸的历史,使过去居于统治上层的太师们,由封建主的身份转变成黄金家族台吉领主们的僚属。
换句话说,自从当年蓝玉捕鱼儿海一战粉碎了北元正统朝廷后,偌大一个蒙古草原陷入了分裂内乱之中,大小部落征伐不休互相厮杀,权贵领主你方唱罢我登场拥立傀儡大汗自号太师掌权,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正统性不存,大蒙古统一遥遥无期。
直到这个达延汗的出现,如救世主一般击溃了所有敢于挑战黄金家族地位和权威的权贵领主,重新让黄金家族回到了领袖地位,并且进行一系列的深化改革,其权威深入到蒙古各地,能够号令天下蒙古。
达延汗的孙子俺答汗凭借达延汗积攒下来的底蕴和威望,屡屡入塞犯明,并于嘉靖二十九年再次杀入大明包围了京师,制造庚戌之变,再次将大明天朝的脸面狠狠踩在脚下蹂躏摩擦!
这就是大蒙古的中兴之主啊!
以一己之力再次缔造出了一个强盛的蒙古帝国。
朱厚照脸色有些发白,下意识地追问道:“这蒙古右翼是个什么情况?”
汤昊接过话茬,简单解释了一遍草原现在的格局。
达延汗的父亲在蒙古内讧中兵败丧命,母锡吉尔被权臣亦思马因掠为妻,本人成为遗孤,先后被巴该、特穆尔哈达克收养,后满都鲁可汗卒,没有子嗣,达延汗遂成为汗位的合法继承人,被满都鲁的遗妻满都海哈屯接纳,次年按照蒙古习俗与满都海哈屯成婚,在其扶助下,继承汗位,称大元可汗。
亦思马因是瓦剌贵族首领之一,利用权术调拨离间成为了蒙古权臣,自任太师,独揽大权,达延汗即位之后经过三年的艰苦征战,终于将亦思马因势力彻底消灭,然而原属亦思马因的蒙古右翼永谢布部领地和右翼鄂尔多斯部的领地,却被卫拉特出身的大汗也先之孙亦不剌和也里牙思兄弟二人率一万余众趁乱东进占据。
亦不剌兄弟俩同鄂尔多斯部贵族满度赉相互勾结,反对达延汗的社会改革措施,他们不断挑衅闹事,扰乱社会治安,进而调遣军队发动叛乱,刚调任右翼三万户济农的达延汗次子乌鲁斯博罗特在战乱中遇害。
蒙古右翼三万户驻牧于河套、鄂尔多斯高原、阴山南北及大同、宣府边外地区,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时右翼三万户有数十万蒙古百姓,称得上是蒙古半壁江山,右翼发动叛乱及济农遇害的消息传到蒙古汗廷,使达延汗十分震惊。
这位雄才大略的中兴之主,立刻就意识到右翼三万户的叛乱,是直接关系到统一蒙古事业的成败、汗权能否巩固、蒙古能否振兴的大问题,所以达延汗不得不倾全力与亦不剌、满都赉等贵族领主决战。
正德五年,达延汗亲自率兵征伐右翼,结果夜间右翼达拉特部人驱赶着牛群骚扰达延汗营地,达延汗的队伍以为右翼军队攻杀过来,惊慌失措,乱了阵脚,仓皇撤退,第一次进攻以失败告终。
不久,达延汗又组织联军开始了对右翼的第二次征伐,也就是现在这一次,看这架势吸取了经验教训的达延汗,即将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击溃亦不剌与满都赉的右翼军队,然后统一整个大蒙古!
可是这个消息,对于大明而言,却是致命的。
一个强盛的大蒙古,一个控弦数十万的蛮夷部落,若是尽起大军南下进攻的话,大明王朝真能抵挡得住吗?
朱厚照这位皇帝陛下只觉得压力山大。
他下意识地就看向了汤昊。
“汤侯,我们此刻是否可以出兵河套,坐收渔翁之利?”
朱厚照提及了一个地方,那就是……河套!
“今河套即周朔方,汉定襄,赫连勃勃统万城也。”
“唐张仁愿筑三受降城,置烽喉千八百所,突厥不敢逾山牧马!”
“夫受降据三面险,当千里之蔽。”
“国初舍受降而卫东胜,已失一面之险。其后又辍东胜以就延绥,则以一面而遮千余里之冲,遂使河套沃壤弃为寇巢穴!”
这些话中之“山”,便是赫赫有名的阴山!
阴山以南便是河套,阴山以北则为游牧各部的世界!
自两汉开始,漠南河套一带早在两千年前便有匈奴王庭驻扎。
地肥水美的河套,一直都是“可耕可牧”。
河套地区既能得到黄河水滋润,又有阴山阻隔中蒙边界大戈壁的风沙与北方寒流,还可以做为向南劫掠的绝佳基地的河套,因此一直是漠北势力眼中的核心要地!
任何在河套耕种的农夫,都要做好阴山鸣镝,面对来去如风之蒙元游牧铁骑的准备。
大明初年,北元势力退回蒙古高原本部,明、蒙双方数次交手互有胜负,太祖朱元璋认识到单纯依靠军事手段并不能消除蒙古的威胁,于是开始采取以守备为主的边防政策。
于是太祖朱元璋为巩固北部边防,不但多次派兵深入草原打击北元势力,同时沿北部边疆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特别是在漠南的阴山-大青山南麓-西拉木伦河一线设置了数十个卫所防卫,包括东胜卫、云川卫、官山卫、全宁卫、老哈河卫等。
但是太宗朱棣在靖难期间抽调边地卫所的兵力南下,大明的大宁都司、东胜卫等陆续撤到内地,这使得太祖朱元璋在河套地区规划的防御体系出现了漏洞,河套地区直接暴露在蒙古人的兵锋下。
也先死后,瓦剌部走向衰弱,但是东部草原上的鞑靼部却又强盛起来。
宣德年间,蒙古部众开始出入河套地区;天顺五年,鞑靼部的孛来入寇永昌和甘州,被凉州都督毛忠击败,孛来遂遣使向明朝求和并恳求入贡,孛来入贡时要求从陕西兰县进入内地,而不是以前入贡所要经过的边防重地大同,但兰县是进入河套草原的必经之地,孛来使团经兰县入贡,然后直接到河套平原定居下来,不再返回草原,河套地区因此逐渐被迁移至此的蒙古人占据。
自此,河套成为蒙古诸部骚扰大明内地的主要出发基地,而“套寇”也成为大明中期的主要边患。
蒙古诸部年年深入大明内地,烧杀抢掠,但土木堡之变后的大明快速衰弱,根本无力收复河套地区,对此明廷在河套地区采取“搜套”、“捣巢”和“复套”等行动,试图驱逐蒙古部落,重新将此地纳入大明的统治范围,奈何军队腐败战力低下所以收效甚微。
前不久,杨一清就提出复套的建议,根本原因就在于“古之举大事者,未尝不劳于先,逸于后”!
“古之举大事者,未尝不劳于先,逸于后”,这是朝廷中鹰派支持“复套”的根本原因。
即便河套地区直接与蒙元部落接壤,但这是一项惠及子孙后世的大业,不能放任这个隐患不管不顾,给后世子孙留下无穷祸害。
看着情绪激动的朱厚照,汤昊却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
“可能性不大!”
“即便夺回来了我们也守不住!”
“倒是可以采取扶持分化政策,尝试着招降那亦不剌、满都赉!”
(本章完)
(https://www.uuubqg.cc/56330_56330871/4620052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