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 第一百八十六章:航海时代开启!

第一百八十六章:航海时代开启!


  登基大典结束之后。

  作为朝廷近期最重要的事情,建造海船的事项也是被朝廷和朱瞻基当作了现如今的头等大事。

  除了朝廷内部集中全力开始对海船进行营造的同时。

  朱瞻基还同样发布了一条他登基之后,宣德年间的第一条政令。

  鼓励民间开设船厂。

  三年之内,船厂免除所有赋税,包括船厂内部人员的税收。

  同时,在大明朝几个大型的出海港口开设港司衙门。

  所有出海的船队,都需要在这里通过注册身份后,才能离开港口到各地通商。

  并且要求新开通的港司衙门开设招商引资的项目。

  对外宣传有关于朝廷对开通民间海路的优惠政策。

  并且承诺会在这些港口开通大明朝内部的直道。

  这些直道,会连接到周围各个大型的城池。

  帮助从海上运回的货物在最快时间内分发到各地。

  总之,朱瞻基根据实际的情况,几乎为那些民间从事海路贸易的商人想到了所有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并且根据这些实际的问题,集中朝廷的力量,为他们去解决。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这些,那对于朝廷想要振兴海上贸易,强化国内造船产业来说还是有些不够的。

  毕竟,不管是作为商人还是承办厂办的人而言,他们最重要的是看到利润。

  海上贸易对于他们而言,甚至于对这个时代而言,都还是一种比较新奇的买卖。

  这中间有多少的利润,有多少的赚头,又有哪些风险,他们压根不清楚。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那马宝的经验和见识。

  所以,若单单只是这些优惠,便注定了朱瞻基的期待是不可能被满足的。

  毕竟,朱瞻基想要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个花架子。

  按照他的想法,海上贸易及相关的产业,是要办成像后世房地产一样的脊梁产业。

  是要被朝廷倾注无数财力物力的产业,是接下来十年,甚至于二十年内,成为大明朝经济上蓄水池作用的产业。

  单单这些,是绝对不足以达成这个目的的。

  所以,在这些政令之外,朱瞻基还有着一张王牌没有打出。

  那就是允许日后那些民间船队在外开设矿产!

  就好像东瀛石见这个地方的银矿,一旦朝廷真的允诺了这样的条件,那么,大明朝内部的那些私人民间船队商会,就可以通过组织自己的船队,在外开设银矿,亦或者在那些土著的手中收购银矿开采。

  这中间的利润有多大?

  去的时候装一船的空气,回来后便是满船的金银。

  多的不用说,只一趟,就足够无数人一辈子吃喝不愁。

  在这种情况下,海上贸易相关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朱瞻基去强求吗?

  当大明朝属于朝廷的船队在回来之后,无数人看到那满船的金银后,他们会怎么想?

  肯定是会眼红的。

  在这样一个时候,朱瞻基告诉他们,你们不用眼红,有好事,咱们一起做。

  可朝廷是不可能给他们提供海船的。

  到那时,想要出海装钱,你首先得有工具。

  不能说捡钱的事情还得朝廷给你准备好了装钱的麻袋吧?

  其实又何止是那些大明朝内部的权贵们。

  就是平民百姓,也可以做。

  这一点,朱瞻基也是想到了。

  有这好事,朱瞻基这种人又怎么会甘心让那些既得利益阶层的权贵们全部占了。

  当然,权贵本身也没有错。

  让他们占便宜也是肯定的。

  只要朝廷将这个条件放宽,那权贵肯定是第一批吃蟹的。

  但权贵阶层在吃肉的同时,朱瞻基也不会就这么看着他们坐大。

  甚至于形成前几朝所存在的士族世家。

  这种级别的存在,几乎就等同于后世的资本了。

  虽然出现资本是这条路上必然会出现的。

  毕竟想要发展,想要快速发展,利益就不能握在你一个人的手中。

  利益一分摊,类似于资本性质的存在必然会出现。

  但还是那句话,有所赏,必有所制。

  如果朱瞻基没有想好如何对待和制约他们的办法,他就绝对不会将这个潘多拉魔盒给打开。

  而给予寻常百姓,给予真正民间利益,便是他对策中的一条。

  通过朝廷所设立的钱庄,放贷给民间那些没有前期银钱储备的商会。

  然后帮助他们形成一支支满足出海条件的船队。

  当然,利用民间资本的崛起,给民间寻常百姓以阶级晋升通道,来对抗现有权贵,维持双方平衡,只是其中一条。

  之后朱瞻基还会利用关税等等手段来制约。

  最终达到的目的是,产业发展了,大头的利益依旧在朝廷的手中。

  毕竟关税这个东西,要看你怎么定。

  而在想清楚接下来一切情况的朱瞻基,自然也装作无意之间的举动,将自己想要将海上贸易的条件放宽,给予民间机会的想法,‘不经意’的透露给了朝廷的官员们。

  伴随着朱瞻基的‘无心之失’,整个京城内部,瞬间出现了一场有关于海上贸易以及开设银矿的舆论风暴。

  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着这件事。

  毕竟这背后的利益太大了。

  大到任何一个家族都不能视若无睹。

  早在朱瞻基还是太孙的时候,他在改制了有关于税收的制度后,农耕,收购土地,已经无法再让那些既得利益者,也就是大明朝的权贵阶层们躺着赚钱了。

  他们想要赚钱的欲望,几乎已经爆棚了。

  如今,终于是让他们看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也是朱瞻基引导他们看到的道路。

  所以,在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后。

  已经有无数人开始筹备这件事了。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去哪里搞船只。

  朝廷的船只不用想,民间也没有自己建造船只的船厂。

  那怎么办?

  只能是自家干。

  并且,在所有人都想要出海的情况下,自己搞一个船厂,那不也是躺着赚钱吗?

  船厂的大批出现,带动了无数寻常百姓的就业机会。

  百姓们有钱了,周围的经济就会好。

  也会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就比如由朝堂售卖的土地。

  船厂的建造,必然是要有一处合适地点的。

  几乎能够被使用的,都已经被朝廷明码标价。

  大量的资金流入到朝廷,朝廷利用这笔钱开始对港口码头周边的基础建设进行建造。

  带动了就业,拉动了经济消费。

  朝廷的税收又多了。

  周围的基础建设也有钱了。

  在朱瞻基的谋划下,这些出现的变化,渐渐的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经济闭环。

  而这些经济每流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和个人,就会给朝廷带来收益。

  使朝廷始终处于一个占据大头的存在。

  当然了,这是朱瞻基接下来要具体去办的事情,也是整个大明朝近期十年内主要做的大事。

  但这一切,都还需要一个时机才能正式的拍板。

  那就是全新货币的出现!

  如果整个大明朝依旧还是处于一个白银黄金作为主要交易货币的时代,那么大量的黄金白银的流入,必然会对整个大明朝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最简单的就是物价飞升。

  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寻常百姓买不起粮食了。

  虽然具体会出现什么样的影响还要看实际的情况,但不管出现什么反应和影响,对于朱瞻基而言,都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只有全新货币的出台,全国统一更换货币后。

  他之前所谋划的一切才能正式的上马。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

  从京城流传出来,并且在整个京城周围都开始大规模传播的舆论,也开始愈演愈烈。

  甚至于那汉王和赵王都已经亲自来找过朱瞻基一趟了。

  询问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显然。

  对于那规模巨大的利润,就连这两位王爷都坐不住了。

  不光是他们,朝廷中各种跟朱瞻基有些亲属关系的,都开始托人询问这件事的真实性。

  都想在这方面吃一口肉。

  对于这样的变化,朱瞻基自然是看在眼中的。

  不过,他要的就是这样。

  他不怕有人想吃肉。

  或者说,这肉本来就是给他们吃的。

  但相比于这些,朱瞻基所看到的可不光是这些利益。

  更多的,是他看到了日后大明朝蓬勃发展的航海业。

  这些人别看最开始都是冲着那些银矿去的。

  想的都是去拉一船金银回来。

  可是,伴随着日后关税,以及与朝廷全新货币兑换的比例逐渐变化后.....

  这些金银给他们带来的利润也会不断的下降,最终趋于一个稳定。

  从一个暴利的行业变成一个正常收益的行业。

  到那个时候,已经投入了无数资源的他们,也必然会因为朝廷策令的变化而变化。

  从一开始最简单的搬运工,逐渐的像后世一般,开始百花齐放。

  运输、贸易等等.....

  而这也是朱瞻基给大明朝带来的第一个大变化。

  航海时代的开启!

  而在有了具体变现的手段和途径后,工业革命,也即将开始闪烁出它的光芒。

  让大明的日月,照耀在七大洲的天空。

  而接下来对整个世界的控制,虽说还很遥远。

  应当算是大明朝2.0的模式。

  不过,对于这些朱瞻基依旧底气十足。

  毕竟,后世漂亮国的种种手段,可是一个标准的答案。

  当然,它的这种天赋也是遗传自他爹猫头鹰。

  这个世界实在是没有人比猫头鹰更了解这其中的利弊关系了。

  在有了如此多实际经验的情况下,朱瞻基不敢说就不会遇到一丁点的困难,但最起码方向上还是清晰的。

  不会在方向选择上出现问题。

  在朱瞻基的居中指挥下,整个大明朝自上而下,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

  海船一艘艘的下海。

  海船厂一个个的动工。

  一艘艘满载金银的宝船从东瀛归来。

  一座座官办钱庄,开始在全国各地悄无声息的出现。

  大批的橡胶树,逐渐长成,规模不断的扩大。

  南京城郊区的瓦特改良版蒸汽机,也不知何时被运到了北京城外的一处秘密宅院。

  无数的工匠日以夜继的研究,复制。

  ......

  整整半年的时间。

  从朱瞻基登基之日起,整个大明朝上下,便一直处于一个快速运转的状态下。

  在这个过程中。

  在朱瞻基的有意促进下,整个朝廷上下,没有任何人可以闲着。

  真正的在发挥朝廷本身的价值,而不是在权力利益的漩涡当中不断内耗。

  无数官员们,甚至是生平第一次体验到这种感觉。

  虽然绝大多数人从始至终都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但他们也都隐约的有所感受。

  仿佛一个大时代,即将在他们的手中所诞生。

  因为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所作的一切,都是历朝历代都不曾出现过的。

  尤其是他们在亲眼看到那一船船的金银,真的就像是在梦中一般,被运回到了国内。

  看到那只有梦中出现过的金山银山在港口堆积。

  可想而知,这样的现实对他们而言有多大的触动。

  在朱瞻基的指挥下,许许多多只存在于梦境当中的东西,正在不断的变成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在这种大时代变迁的背景影响下,所以人都选择了担起自身的职责。

  开始按照朱瞻基的指挥,不断的向前迈进。

  这半年的时间对于寻常官员们是不同寻常的。

  对于朱瞻基自己而言,亦是如此。

  他不仅看到了一个杰作正在自己的手中不断完善。

  他还得到了两世为人都没有体验过的感觉。

  他的孩子出生了。

  是个女儿。

  这一点倒是跟历史上完全一致。

  而朱瞻基对于女儿的出生,自然也是欣喜若狂。

  知道胡善祥和历史上一样,并没有生儿子,而是一个女儿后,朱瞻基也是颇感这一切的奇妙。

  所以,他也如历史上一般,给自己的第一个女儿,也就是大明朝的长公主赐名顺德。

  同时,也给大明朝新式海军的第一艘战船,赐名顺德号。

  而新式海军的建立,也是在这半年内所发生的。

  民用海船自然是要快速发展的。

  但军事上也不能落后,甚至要领先于民用才是正理。

  所以在一切都步入正轨,并且第一批金银流入朝廷,朝廷拥有了源源不断的财政后,他便立刻命令那被闲置了许久,未曾独领任何大事的杨士奇,开始营造大明朝的第一支全新海军。


  (https://www.uuubqg.cc/55874_55874755/70064880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