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故事长卷.六祖惠能 > 第25章 ?第25章 不幸病倒

第25章 ?第25章 不幸病倒


小惠能慌忙走上去,扶起瘫倒在地的娘亲。

        师爷见状,心想:文大人在位时对自己不薄,既然他的亲友有难,理应相帮

        于是,师爷吩咐衙差,帮助小惠能去找郎中。

        执好药后,衙差送李氏回到寄宿的小客栈后,方才回衙门交差。

        小惠能在小客栈熬中草药,昼夜服侍,一个九岁大的孩子,真够难为他的。

        或许,正是小惠能的这一至诚至孝之心,才将在鬼门关前徘徊了三天三夜的娘亲拽了回来。

        李氏慢慢睁开眼睛,一时间,不知人在何处、身处何方,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李氏的人虽然活了过来,但身体一时半会儿难以痊愈,所以仍然不能下床,需要用药慢慢调理。

        然而,十天半月之后,小小的小惠能虽然没有被拖垮,可他们的钱袋子首先蔫了——看病抓药,快将他们卖田准备在广州安家的钱花光了。

        幸亏客栈的老板心地善良,没有将这对拖欠店钱、饭钱的母子赶出店门,小惠能母子俩才没有沦落街头。

        小惠能心里过意不去,一有空闲就帮着店里擦桌子、扫地、端盘子。

        客栈烧火做饭需用大量的木柴,隔几天就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赶着毛驴送山柴来。

        有一天,小惠能正在打扫后院,送柴的男孩牵着毛驴驮着柴捆从后门进来。

        小惠能刚要帮他卸山柴,客栈老板在大堂里急急忙忙喊道:“慢着、慢着,别卸了。”

        老板来到后院,对男孩说:“从今往后,你别再送柴来啦。”    男孩懵懵懂懂问道:“为什么?”

        “因为你家打的山柴光冒黑烟,不起火焰。尤其是炒菜时,火太小,本来应该爆炒的菜,下到锅里却只能煮熬,要多难吃有多难吃!自从开始用你家的山柴,我的许多老顾客都不来吃饭了。”

        男孩一脸的委屈,带着哭腔说:“这些山柴,是我和我爹冒着危险,好不容易从深山里砍来的,都是最好的木柴。”

        小惠能自小在山里长大,他知道,男孩送来的的确是火头最硬、最为耐烧的上好山柴。可是,老板坚持说:“我一个大人,难道还蒙骗你一个小孩子不成?你送来的木柴就是不好烧!不信,你可以自己到灶间去看看。”

        小惠能也感到很奇怪,就跟着一同来到了灶火前。

        难怪这些上好的木柴不好烧呢,原来是烧火的伙计图省事,都是整根整根地塞进炉膛,这些山柴质地坚硬,无法充分燃烧,所以,光冒烟,不起焰。

        小惠能变戏法似的从自家的行李里掏出了一柄锋利的斧头,将那些坚硬的山柴劈开,于是,炉膛里的火立刻炽烈燃烧起来。

        客栈老板与送山柴的男孩皆大欢喜。高兴之余,老板打量着小惠能手中锋利的斧头,十分惊奇,问道:“阿能,从新州到这里有几百里路,你怎么带了一把沉甸甸的斧头来?难道,你知道来广州会有柴劈?”

        当初,临动身前,李氏见小惠能将这把斧头塞进行李的时候,也说过:“能儿,你去广州是读书的,带这样一把砍柴的斧头干什么?”

        小惠能说:“阿娘,带上它,总会有用处的。”

        李氏关爱地:“可是,路远无轻载。带这没用的东西,太累赘啦!”

        小惠能坚持地:“阿娘,我背着就是了。”

        没想到小惠能坚持带来的斧头,居然真的派上了用场。

        从此,他每天用这把利斧将那名小男孩送来的山柴,破成又好烧又节约的柴。

        小惠能起早贪黑地辛劳,虽然免得他们母子沦落为乞丐,但他一双稚嫩的小手,却无论如何也挣不到母亲看病所需的医药费。

        停药之后,李氏的病一天沉似一天。这样下去,仅仅是捱日子等死而已。

        小惠能心如刀绞,却又无可奈何,便硬着头皮来到药铺磕头作揖,请掌柜赊给他几服药。

        掌柜乜斜着小惠能,说:“听说过赊米赊面赊衣穿,也听说棺材铺里赊材板,天下有谁听说赊药的?你娘那病,须要长期用药调理,没个十两八两的银子,压根好不了。听清楚了没有?十两银子!一个壮汉给人家扛一年长活,还挣不够一两银子。你一个胎毛未脱、奶牙未换的小崽子,如何能还得起药钱,难道让我们将你卖掉不成?”

        小惠能被掌柜训斥、挖苦得灰头土脸,两手空空从药铺退了出来。

        南国大都市广州,异样的富丽,分外的繁华。然而,小惠能站在人来人往、热热闹闹的大街上,举目无亲,身无分文

        此时的小惠能,欲哭无泪,欲嚎无声,走投无路,求告无门,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他一个年仅九岁的孩子,在人生地不熟的大都市,如何能弄到救命的药钱,将母亲从病魔手中拯救出来?如果可能,他情愿析骨取髓,剖腹剜心,熬成一剂灵药,换来母亲的豁然痊愈。

        不知为什么,药铺掌柜那张充满讽刺意味的嘴脸和话语不时浮现在小惠能的脑海里。

        “如何能还得起药钱?难道让我们将你卖掉不成?”掌柜的话,又在小惠能的脑子里响起。

        “对,卖身救母!”

        小惠能从小就听阿爹讲过古代义女卖身葬父的故事,这时,小惠能萌生了卖身救母的念头。

        于是,他来到了市场上,在自己头上插了一根卖身象征的稻草!

        熙熙攘攘的市场里,有卖粮贩布的,有卖驴卖马的,也有杀猪宰羊的,鸡鸣狗跳,吆喝喊叫,最热闹的地方,理所当然是贩卖人口的地方——小惠能的卖身现场。

        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挤得水泄不通。

        时逢大唐盛世,政通人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极少有卖儿卖女的现象,自己卖身,当时闻所未闻。

        当人群中得知这母子俩如何从新州前来广州投靠文龙大人,得知文大人病故,母亲不幸病倒,无钱医治,生命垂危,被迫无奈,儿子只好卖身救母的真相后,同情怜悯之心油然而生。

        唉,一个这么弱小的孩子,却要承担如此不幸,怎不叫人心里酸楚、潸然落泪呢?


  (https://www.uuubqg.cc/55399_55399921/4108397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