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故事长卷.六祖惠能 > 第46章 ?第46章 苦乐年华(11)

第46章 ?第46章 苦乐年华(11)


惠能担着柴,沿着九曲十八弯的山路,转过一个山坳,忽然,寂静的空山中,飘来一阵吟诗声: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惠能放慢脚步,举目四眺,但闻吟诗声,不见吟诗人。

        惠能神思悠悠,跟着轻声低吟:“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惠能低吟着,推敲着,自问自答起来——

        似乎不通呀?既然是空手,怎么把一锄头了呢既然是步行,怎么又是骑水牛了人从桥上走过,分明是看到桥下的水在流,怎么说是桥流水不流了呢

        惠能越推敲,越觉得有点意思,越觉得有点禅意,越觉得有点妙不可言……

        其实,这是道行极高的宗师从较高的境界来看待世界,希望世人从差别中来认识平等,从喧闹中来认识寂静。只要一个人心中澄明宁静,喧嚣之地也有静寂深林,这就是陶渊明笔下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

        总而言之,世界是矛盾的调和。

        “空手把锄头”,是说从“空”里去体认一切,而空是涵盖一切的虚空,也是人们生存的空间。

        哲人说:

        鼻孔不空,我们如何呼吸空气

        心里不空,如果充满烦恼?真理又如何进入

        因此,双手空空,才能把握世界,又岂是“空手才能把锄头”呢

        “步行骑水牛”,是说求道为学,好比骑在牛背上,只要有耐心,一步接一步,一定能达到目的地,成圣成贤,都不是难事。万里路途,只要从脚下这步开始,任你海角天涯,也可以到达。但是这里的步行是象征心性的活用。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即是说,不要截然把事情分为两段,只要心里如如不动,草木瓦石,无非都是清静之物,流水哪里会动桥头哪里是静止的呢只要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在这千差万别的宇宙中,找到自在,去除差别心,见到万物的平等实性。

        其实,桥流也好,水流也好,都是心起了波动的缘故。乃至惠能成为六祖后,于唐上元三年初,路过广州法性寺,恰值主持印宗法师正在讲解《涅槃经》,惠能来到广州法性寺,适逢高僧印宗法师在给众僧讲《涅槃经》。正在这时候,一阵风来吹动了幡。在座的一个和尚悄悄说:“快看,风在动。”另一个反驳说:“不对,是幡在动。”两个人各持己见,争论不下。

        惠能在旁静静说道:“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所谓“仁者心动”,并不是说这是心动而不是风幡动,惠能其实是说风幡动,确实发生了,是一种现象,但是这种现象本来并没有“动”的概念,只有心中起了他们在动的这种定义和概念时,人们才称之为动,这时你会说“哦,它在动”。事物本来并没有动静之分,“动静”只是人的定义和分别,是文字相,心中住相,心有“动静”之别,才识风幡动。这和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的道理是一样的。

        以一般人的认知:风吹幡动,这是没有任何异议的常识,何以讲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而是仁者心动?

        从人类认知的层次说起:我们看到的是首先是幡在动,这是人类认知的第一层;何以幡动?风吹幡才动,这是人的第二层认知;风动是由人心感知到的,这是第三层认知。

        这种认识论是唯物论的认知观,他们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意识。与唯物论者的认知相反,佛教认为不是幡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动。

        按照唯物论者的观点,既然存在决定意识,那么同一存在应该得出同一认知。可事实是所谓同一存在永远不可能得出同一认知,有的千差万别,有的针锋相对、势不两立,乃至越千年而不能同一。相反据唯识论者考察,不同的人对同一境(对象)的认识往往有很大差别,有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同一人对同一境(对象)的认知往往也是有前后差别的;人经常会有梦境、幻境,坐禅者还能进入人所未见之境界,这些“境”与实境要么不符要么不存在,唯识学者提出的这三类现象是人们经常面对到的。

        至于当时惠能说出语出惊人的“仁者心动”,其灵感与受这首空灵的诗意不无关系。

        诸位:请再看当时现场的情况——

        婴行围着惠能转了一圈,嘴里喃喃道:“我知道你是谁了,我知道了!你是……”

        众僧在倾听婴行下面的话。

        谁知,婴行站到惠能面前,反而问道:“你是不是呀?”

        众僧觉得婴行的话没厘头。

        但惠能却笑着回答,答得更莫名其妙:“你觉得我是,我自然就是。”

        于是,两个人莫名其妙地笑了,很开心的样子。

        现场有一老和尚,一见惠能莫名其妙地笑着,显得有点不高兴了:“这位施主,众生本具佛性,《涅槃经》中早就说过,这是佛学常识,有什么可得意的!”

        “那好,各位高僧大德,今天因缘难得,我索性多说几句。从佛法的角度来说,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因有缘才产生的。旗幡的飘动也是这样,假如没有风,幡不会动;如果没有幡,再大的风也没有幡旗飘动的现象。所以,我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

        此时,众人的喧闹声突然停止了。

        印宗大师从高高的法座上下来,向惠能走去。

        他向惠能深深施礼,满脸堆笑地说:“行者谈吐不凡,句句切中禅理,一定不是普通人!据说,黄梅五祖的衣钵已南传十几年了,莫非行者就是六祖大师?”

        惠能也笑着还礼道:“不敢。惠能见过印宗大师。”

        印宗大师高声叫道:“行者果然是六祖大师,果然是六祖出山了!我等有眼无珠,请受贫僧一拜!”

        印宗大师跪在地下向惠能礼拜。惠能抢上前来,拉他起来,说道:“佛门规矩,只该在家人礼拜出家人,哪有向我顶礼的道理!”

        “六祖大师何必过谦?世间礼法,先闻道者为师;佛门规矩,早得度者为尊。您是一代祖师,我等理当顶礼受教!”

        婴行不管三七二十一,挤过来没头没脑地说:“你真是你呀?”惠能一笑:“我自然是我。”

        婴行道:“你就是抢了人家袈裟而跑得没影没踪的南蛮子?”

        印宗大师喝道:“婴行,不得无礼!”

        惠能大度地阐释:“无妨。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是我抢了别人的袈裟。你们想,如果我不到东山寺,我师父五祖大师的衣钵自然就传给别人了。”

        从上述种种对话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种充满佛理禅机之语,源自他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水源山打柴)的厚积薄发(此乃后话,容后再表)。


  (https://www.uuubqg.cc/55399_55399921/4108395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