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写手修习手册 > 第25章 (待更+慎入)深入阅读习惯的培养

第25章 (待更+慎入)深入阅读习惯的培养


———对象

        人们常认为理科书籍的思考往往大于文科,这是由思考对象的性质决定的,然而黑格尔对此另有表述:

        我的哲学思想对时代文化精神工作和“无精神工作”的外在态度。……因为这样的说明和讨论并不需要为求真知所不可少的理解力。{1}

        不去费力理解,看什么书都收获寥寥。

        看名著,不能当做像机器一样完成任务,否则对他们心理隔阂感很强。此时不能听从叔本华“人生像钟摆,总是在无聊和痛苦中摆荡”{3}的悲观话语,这是一种大众浅薄的断章取义之言,认为它们本身就高高在上,乏味至极,要找寻兴趣点。

        ———场合

        指的是条件,并非主体所在的具体场所,要求:身体健康,动机明确、反复看。

        思考是一件微妙的事,需要探发幽眇,身体疲乏,精神不会有力,容易错过关键信息。虽然不乏有把莎翁托翁歌德但丁当成言情来读的人,但也无所谓。而且严肃思考必然耗费精力,也需要休息。那些美妙的形象,唤起人们的想象,关注点可以侧重于不费精力的方面。王尔德曾调侃

        “画家只应该认识一种人,”他常常说,“那就是脑袋空空的美人。从艺术的角度来说,看他们是一种享受;从智力的角度来说,跟他们说话能让头脑休息。{2}

        动机不明确,精神易散漫。最好抓住作家一节文字、一本书、一系列书中表达的几个中心,再围绕中心去设置问题。不一定围绕的每个中心都能找出问题。

        反复看,不单指在一段时间内反复看,而是结合不同观点,自己不同时间(距离拉长点)的经验从不同角度理解。结合不同观点,可以是查阅有关期刊里的文学评论……。

        几点问题

        中心:从《文学传记》的思考中的来,具体是不是,需要审。

        结合不同观点:途径有什么。

        想象形象化的东西不费精力:待笔者生命体验

        叔本华的引用需要进一步审查

        注释{1}出自《小逻辑》的第二版序言,贺麟译。

        {2}出自《王尔德奇异故事集》里《模范百万富翁一个令人赞叹的故事》

        {3}出自《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是大众对叔本华意思的概括。


  (https://www.uuubqg.cc/54342_54342721/4006892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