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的重生不合理 > 第70章 垮掉的一代?

第70章 垮掉的一代?


  吴楚之抿了一口咖啡,将杯子放下后,继续说起来,“你们这些60后、70后,要10来岁,甚至上了大学或者工作了才吃得上肯德基,童年味觉基本上被别的东西占据。

  而我们80后,特别是城市里长大的这群80后,很小的时候就在肯德基里面找到心中的天堂。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小浣熊干脆面,还有大大泡泡糖,还有与无花果没有任何关系的‘无花果’……

  这些零食现在很难找到,但肯德基却一直在。

  甚至对于很多都市里面的80后而言,肯德基甚至是中学时代约会、做作业的天堂。

  但对你们而言,它只是一个吃西式快餐的地方而已。

  这就是我们两代人的区别。

  老富,你说,这意味着什么?”

  富桦闻言一怔,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吴总,这意味着两代人因为物质的差距,会产生巨大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

  吴楚之赞许的点了点头,双手一摊,“你们看,你们都是60后、70后,现在这里只有我、孔总、叶总等几个80后在里面。

  在这里,80后是极少数派,势单力孤。

  但是,在我们公司着力面对的大学生消费市场上面,80后却是多数派。

  毕竟……现在只有大四的才是70后喽。”

  会议室里的人都笑了起来。

  “上个月在鹏城我跟设计部的开过一次会,同样也是用吮指原味鸡来举例说明这个问题,阐述年轻人这个概念,让他们将设计着眼于未来年轻人的喜好。

  今天富桦总的发言,其实很有代表性。

  让我明白了,原来关于‘年轻人’的认识问题还不仅仅是设计部,在集团内部,估计大家对‘年轻人’的认识,都还不足。

  今天,我们不妨坐下来,大家来讨论讨论,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市场。”

  吴楚之继续说着,“我的理解是,随着越来越多80后进入到计算机这个消费品市场后,新一代年轻人越来越成为消费主力人群,市场年轻化时代来临。

  多种多样的爱好、广泛的亚文化熏陶、互联网时代庞大便捷的信息获取,养成了我们80后这样一群年轻人。

  对设计部,我说:

  80后年轻人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鲜明的个性。

  他们对新鲜而独特的产品、有趣且好看的审美、独特又不俗的身份认同,有着远超其他群体的热情。

  这正催生了年轻人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

  这也是未来果核科技设计的方向,推出具有个性化的产品,比如针对男生的运动风、科幻风去吸引男生的眼球;

  用多样的色彩搭配,以及外观可爱小巧的个性化产品,用又萌又高颜值的外表去让女生心动。

  在现在厂商们还在关注的目标人群,更多地以家庭为主,受众的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上。而我们果核科技则直接面向个性鲜明、需求多元的年轻人群。

  有趣的新产品,赏心悦目的高颜值,小众个性化的标签……这才是我们果核科技设计的理念。

  老富,看样子你明白了点什么了。你说说,对营销来说,年轻人意味着什么?”

  望着富桦脸上有点明悟的样子,吴楚之笑了笑,提出了问题。

  富桦不确定的说着,“吴总,您的意思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再重视关系型交易,不再受人情社会的约束?”

  吴楚之点了点头,又摇摇头,把富桦弄郁闷了,苦笑着说,“吴总,您这点头摇头的几个意思?营销无非两种,一种交易型,一种关系型。”

  吴楚之哈哈大笑起来,拍了拍富桦的肩膀,“老富,我是说你这话说的一半正确,一半错误。

  不管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只要还是华国人,在目前看来,永远逃不过人情社会的约束,自然,我们的营销也会锚定在关系型上面。

  只是,现在的人情社会,是年轻人需求的社会吗?”

  富桦闻言一怔,有点懵了。

  吴楚之坏笑一声,“老富,抛开身份不谈,你老老实实的回答我,你怎么看80后?”

  富桦眨巴眨巴眼睛,“真说?”

  吴楚之嘿嘿笑着,“没事,只是聊天而已,真说,就说80后在你眼里或者印象里,是什么样的。”

  富桦心一横,反正老子也是决定要走的人了,他响亮的开了口,“80后,是垮掉的一代人!”

  吴楚之点点头,“我想,这个标签就是现在社会大众普遍的认识吧。”

  富桦深吸了一口气,“吴总,您看,你小时候吃得是吮指原味鸡,我小时候渴望的是炒鸡蛋,这还不足以说明80后的幸福生活吗?

  你再看看,你们这代人都是独生子女,包括我的孩子,他今年13岁了,也是一个80后,你们都是家里的小太阳、小皇帝。

  正如几年前的那篇描写夏令营的文章说得一样,你们自私、叛逆、不能吃苦、抗压能力不强、缺乏毅力、追求物质与享受、一点奉献精神都没有、浮躁、思想消极。”

  富桦说得很是痛快,周围人群的脸上也露出了赞同的神色。

  而人群里的几个80后,如孔昊、叶小米、刘蒙蒙、姜素素等人脸色已经开始十分的难看起来。

  富桦的言语很刺耳,吴楚之却点点头,“很好,老富,你说出了真话,很难得!”

  他摆摆手,阻止了富桦的解释,“‘垮掉的一代’这个标签,来自于1993年的那篇夏令营报道。

  我想告诉你的是,这篇文章在1994年就被指出,是杜撰的,作者也承认并道歉了。不过社会主流却视而不见,反复提及。”

  说罢,吴楚之让人千度了1994年的《燕京青年报》的那篇文章,并投影到屏幕上。

  会议室里的众人目不转睛的看着屏幕,《所谓东瀛孩子打败华国孩子的神话——杜撰的较量》。

  文章对那篇夏令营的报道每一个所谓事实进行了披露,指责其报道严重失实。

  辟谣的文章声名不显,反而是谣言文流毒甚远,这也是非常奇怪的现象。


  (https://www.uuubqg.cc/52860_52860094/72089956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