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先北后南(第一更)
第551章 先北后南(第一更)
第二天一大早,内阁刘一燝三人,以及户部尚书汪应蛟、吏部尚书赵南星、兵部尚书王在晋等人早早的就来到了乾清宫,等候皇帝的召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朱由校随即让张昶看座。
“熊廷弼的题本你们估计也看了吧。现在陈良弼首战告捷,还活捉了建虏旗主莽古尔泰,真的大涨我军气势。现在林丹汗与阿尔寨已经向熊廷弼发文,想要出兵相助。
到时候等他们出兵,我大军两路进发,让建虏首尾不得相顾。因此熊廷弼与陈良弼等人商议,制定了一个新的对付建虏的计划,想必你们都知道吧。”
刘一燝等人缓缓点头,今日他们过来就是为了商议此事。不过昨日内阁与军机处等人议事的时候,对于此事分歧甚大。
上月自陈良弼攻克抚顺以后,没有选择轻敌冒进,而是选择屯兵抚顺,一边修缮抚顺长城做好长期据守的打算,一边则是派游骑侵扰建虏,牵制建虏主力。
而沈阳总兵贺世贤则引兵北上,出了蒲河所,进军铁岭。现在其已经攻克铁岭周边寨堡,屯兵于铁岭城下,一幅要趁势拿下铁岭的架势。
只不过驻守铁岭城的是阿敏的镶蓝旗,其战力着实有些强悍,想要轻易攻克怕没有那么容易。因此熊廷弼就命陈良弼派浙营前往支援,希望借助浙营之力,攻克铁岭。
由此熊廷弼的作战规划就一目了然了,那便是奉行先北后南的策略。
一边让陈良弼扼守抚顺,牵制建虏的主力。一边让贺世贤带人拿下铁岭与开原两地。随后贺世贤与陈良弼再合并一处进攻萨尔浒,伺机与努尔哈赤决战。
这么一盘筹划,是熊廷弼与陈良弼等人反复谋划,也是最为稳妥的,先北后南,先易后难,做起来也比较容易。
只不过这个计划有两个关键点。
一个便是京营一定要在抚顺稳住,努力牵制努尔哈赤的主力,不能让他走,也不能被建虏所败。万一京营守不住抚顺,那北上进攻铁岭的贺世贤很容易被切断后路,到时候想走也走不了了,等待他的就是灭顶之灾。
但廷弼与陈良弼等人也对此很是了解,于是就下定决心,让京营死守不出,京营大军就屯兵于抚顺,死活不打,就拖着努尔哈赤。
熊廷弼与杨涟也会全力保证京营的后勤补给,减少陈良弼的顾虑。
对于这一件事,朱由校倒是不是担忧,京营的火器甚是精锐,依托抚顺长城作为防守,只要不主动出击,努尔哈赤是没有机会的。
他担忧的反而是贺世贤等人,毕竟他面对的可是黄台吉与阿敏的正白旗与镶蓝旗,虽然正白旗遭受中粗昂,但镶蓝旗却精锐俱全。
根据熊廷弼等人的奏报,建虏铁岭开原两地的兵力有一万五千人。他们依托于铁岭防守,贺世贤攻克起来还是有些难的。
更主要的是黄台吉就在开原,虽然他的正白旗被京营重创,损兵折将无数,但朱由校对其仍然不敢小觑。
毕竟历史已经证明了,黄台吉此人的战略眼光与能力是绝顶的,其能力远远超过他父亲努尔哈赤,尤其是战略大局观。
历史上他继位的时候,建虏的政治环境可是炼狱级别,烂到了极点。
建虏问题丛生,内部危机重重。外部处境孤立,受到明朝、蒙古、朝鲜的包围。内部由于贵族分权势力的矛盾,满汉矛盾重重无法解决。
但他继位以后,内部缓和满汉矛盾,学习明朝的官僚体制改革,也开科举取士,建立汉人八旗,同时重用汉人,打造火炮。
其后先后两次东征,迫使朝鲜与明朝绝交,向满清称臣,强迫朝鲜每年向后金输入大米、布匹等岁贡,使满清脆弱的经济得到输血。
随后又多次发动西征,顺者拉拢,逆者打压,灭了察哈尔,收服土默特,完成对漠南蒙古的控制,随后冒险发动“己巳之变”打破明朝封锁。
可以说如果没有皇太极,努尔哈赤带领下的建虏充其量也就是之前达延汗或者俺答汗的程度,待努尔哈赤一死就会人死茶凉,分崩离析。
<div class="contentadv"> 但谁能想到皇太极能力极强,以一己之力扭转建虏局势,把建虏由一个部落国家转变为一个军政一体的集权制封建国家,也对满清最终能够入关起了决定性作用,其才能和功绩远胜后面的圣祖康熙,还有什么十全大补丸。
所以哪怕黄台吉现在势单力薄,哪怕铁岭、开原方向的建虏兵马只有一万多人,朱由校还是感到隐隐不安,总感觉会出现什么意外。
“陛下,臣认为这个计划甚好,步步为营,思虑缜密。更重要的是现在形势逆转,更容易对建虏形成合围之势。以前与建虏联合的部族只有科尔沁与内喀尔喀的巴林部。但自从牛庄堡大捷以后,巴林部与科尔沁部也损兵折将。
于是在京营攻克抚顺,俘获莽古尔泰后,这两部更是遣使来辽阳,请求归降。现在又有林丹汗与阿尔寨台吉又出兵相助,到时候屯兵铁岭、开原以西。黄台吉、阿敏等人插翅难逃。”
见皇帝问询,刘一燝率先站出来表态,熊廷弼这么做是最稳妥。
但他此话一出,一旁的叶向高立马站出来,显然他有不同的意见。
“陛下,林丹汗与翁吉刺特部虽然一直被朝廷接济,虽然看起来世受皇恩,但其一直对出兵之事推诿。现在见我大明兵威日甚,科尔沁与巴林部也遣使归降,因此也纷纷想来分一杯羹。只不过越是这样,越要警惕,林丹汗与阿尔寨如此心急,万一这其中有诈,那就麻烦了。”
“叶阁老着实有些担忧了吧。现在形势如此,科尔沁与巴林部如果还敢再跟建虏沆瀣一气,那就等我大军逼近将其犁庭扫穴,看他们还敢首鼠两端。”
见叶向高心存疑虑,一旁的孙承宗也站了出来,觉得叶向高有些担忧过头了,这也正是他们内阁之间的分歧,刘一燝也见势反驳起来。
“确实如此,林丹汗这次出兵两万,加上翁吉刺特部的六千精锐,无论是巴林部还是科尔沁都无法阻挡。”
只不过他们越说朱由校却越觉得叶向高说的有道理,原因便在于历史上黄台吉可是压着林丹汗打,从察哈尔一直打在青海,林丹汗一直没有打过,这足以说明其能有多拉胯。
因此现在听到叶向高的担忧,朱由校也不禁点点头。
“林丹汗出兵了没有?”
“启禀陛下,之前我大明与林丹汗就有盟约,去岁熊廷弼也派使者前往察哈尔,希望敲定出兵事宜。但林丹汗一直搪塞,虚以为蛇。现在见我大明兵威日甚,才决定出兵。根据熊廷弼的奏报,约定就在四月十五日出兵,翁吉刺特部亦是如此。”
刘一燝等人见状连忙拱手回复,朱由校闻言不禁疑惑起来。
“林丹汗朕素来知道,此人万历三十二年继承汗位,当时年龄也只有十三岁,但继位以后却野心不小,即位后先后几次抄掠我大明边境,尤称桀骜,随后更是建都城察汉浩特(意为“白城”,位于今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境内),颁布《图们汗法典》约束诸部,使漠南诸部重新向大汗朝觐。
在朕看来,他也算是一时豪杰,但自从努尔哈赤叛逆以来,拉拢科尔沁,又进攻内喀尔喀,致使内喀尔喀分崩离析。而他这个蒙古大汗却坐视此事,对这一切熟视无睹,哪怕我大明花钱也不愿意出兵,这究竟是何意,就这其他蒙古部落怎么能对其信服。”
这其实也算是朱由校心中深藏已久的疑惑。
这个林丹汗很是年轻,到现在也不过二十余岁,但其能力却不小。
他刚继位的时候蒙古日益衰败,漠南的科尔沁、内喀尔喀、土默特、鄂尔多斯诸部各自为政,他作为蒙古大汗只能支配辽河套的察哈尔部。甚至漠西卫拉特仍然与蒙古帝国为敌,连大明对其都甚是轻视,觉得林丹汗“幼憨嗣立,懦弱未威”,对其不以为意。
但他即位后也算是励精图治,先后几次派兵讨伐,使得科尔沁、内喀尔喀、土默特等部落重新归顺,算是坐稳了蒙古大汗的地位。但现在怎么变得如此怂了呢,建虏都骑到他头上了,他都可以忍。
在场诸人闻言面面相觑,随后兵部尚书王在晋闻言轻咳一声,随后缓缓出列。他作为兵部尚书,蒙古之事他还是有些了解的。
“陛下,民间有句话叫做外明不知里暗事,正好可以用到此处。这察哈尔原本兵力强盛,林丹汗也算是一时雄主,素有威严。
只不过他年轻气盛,做事操之过急,犯下了大错,导致察哈尔民心大乱,许多台吉贵族也对其怀有二心,不再臣服,这估计是他不愿起战事的原因吧。”
今天再努力三更
(https://www.uuubqg.cc/51117_51117940/11367130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