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兔子们的新技术(二合一大章)
“我怎么不能来了?”
通讯设备里的人听到林子明的话,不由笑着说道:
“组织上可没准我不回本土吧?”
林子明眨了眨眼,一脸费解:
“可是潘院士,您之前不是在研究传送阵的事儿吗?
连当初莫家密室发现的时候您都没空过去,元旦晚会您定好的节目也没开演,最后还是刘震撼所长上去唱了首歌来着......”
没错。
与林子明联系的不是别人,赫然便是许久没出现的潘建伟潘院士!
潘院士目前正在负责大莫界项目中极为关键的传送阵研究,基本上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他仅有的两次‘出手’分别提出了大莫界空间正在恶化、以及疑似真空零点能的判断,为兔子们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他就像《开心辞典》中去掉一个错误答案的道具一样。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有效果。
不过林子明听说最近潘院士的研究正处于关键环节,怎么这时候会跑到本土来呢?
按照他所了解的信息。
这位大佬可是不是那种喜欢偷闲放松的人,尤其是在这种研究的持续阶段。
面对林子明的疑问。
潘院士爽朗一笑,也不再卖关子了:
“林上校,我是被组织上派回本土,专门来协助你们解决气旋问题的。”
听到这番话,林子明还没有表示呢。
一旁的李百安便神色一震,整个人嗖的一下窜到了通讯设备面前。
经典直男式的两个鼻孔往摄像头前那么一怼:
“怎么说?小潘,组织上有了什么新方案吗?”
看着这位风风火火的老爷子,潘院士的脸上**了一缕无奈。
全华夏能叫潘院士小潘的人没几位,而李百安恰恰就是其中之一。
潘院士现年五十二岁,李百安今年六十七岁,二者年龄相差一轮半。
当初潘院士还曾经在李百安座下听过一段课,所以李百安还真叫的起一声小潘。
李百安很清楚自己这位‘半学生’的能力。
如今距离气旋发现才过去一个多小时,潘院士能这时候就被派回到本土,便说明他手上的方案可行性应该不低。
否则营地那边的论证不说通不通过吧,起码时间要耗个小半天。
“李老好。”
通讯设备里,潘建伟院士先和李百安打了声招呼,随后说道:
“新方案倒是谈不上,但应该算是个新技术吧。
简单概述一下的话,就是有关经典信道方面的突破。
具体的情况毕竟复杂,还是等咱们见面再说吧。”
“见面再说”四个字一出。
作为一位多次参加密级项目的老科研人员,李百安哪能听不出这个新技术的重要性?
他不由和林子明对视一眼,二者近乎同时点头:
“好,没问题,我们在青城山等着你。”
...............
十个小时后。
风尘仆仆的潘院士带着一队人马抵达了青城山外。
不要以为十个小时很久,潘建伟院士可是从魔都转东战飞来的。
从光门到东战就要一个多小时,从东战再飞到句芒基地,最终转飞到青城山。
十个小时已经可以用光速来形容了。
话说回来。
这也是自林子明到了青城山一以后,迎接到的第三批外援了。
国家挂,恐怖如斯!
见面后。
潘院士先是薅了薅本就稀疏的前发,随后对林子明二人打招呼道:
“林上校,李老,许久不见,甚是想念。”
李百安拍了拍他的肩膀,迫不及待的问道:
“小潘,你们突破了经典信道的哪方面壁垒?”
潘院士看着他,两个字脱口而出:
“载体。”
李百安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一旁的林子明则一头雾水。
很典型的两个众所周聊天,一堆鲜为人懵逼。
嗯,一堆。
当然了。
潘院士很快便注意到了林子明的情况,主动开口解释道:
“林上校,您可能有所不知。
单独量子信道无法完成信息传递,需要经典信道的配合,才能把量子态转变为信息比特被接受。
目前经典信道的载体99.99%都是光纤,剩下的0.01%也都是其他类似光纤的固态物质。
比如一定温度下的冰块、金属或者干脆就是超导体等等。
也就是说。
载体一定是宏观下的固体,也就是咱们肉眼能够看到的事物。
其他的气体啊离子啊都不行。
这就导致了我们可以把一定直径以下的粒子送进气旋,却没办法从中获取任何信息——因为没有经典信道作为载体反馈。”
林子明和李百安同时点了点头,刚才他们已经试过了,宏观物体是没法穿过气旋阻隔的。
气旋就像一个滤网,只有直径小于网孔的物体才能进去。
随后潘建伟院士顿了顿,继续说道:
“但二位可能不太了解的是.......
大概在两个多星期前,我们团队便突破了经典信道的载体壁垒,使得某种离子可以充作经典信道载体。”
李百安瞳孔重重一缩,声音都拔高了几分:
“什么离子?”
“铍离子!”
看着有些失态的李百安,潘院士的语气不由放缓了几分:
“您应该知道,铍的电负性为1.57,离子半径为31pm。
不仅小于同族的其它元素,还小于碱金属元素。
这种半径可以很轻松的从气旋的阻隔中传过,并且稳定性极高。
如今我们已经能做到给铍离子编码,使它不间断的形成类物质通道,完全可以充作气旋内外的经典信道载体!”
李百安深吸一口气,摸着下巴思考道:
“铍吗?
这确实是符合条件的一种微粒。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杨老在09年就提出过这种假设吧?
但后来连他自己都认为不可能实现,所以项目只持续了几个月就废弃了。”
潘院士点点头,肯定了李百安的话。
李百安所说的杨老,便是那位赫赫有名的华夏物理——或者可以说现今物理界的第一人,杨ZN先生。
那是09年官方组织的一场会谈上,杨老对于今后三十年的信道发展提出了四种元素。
铍就是其中一种。
但当时兔子们的离子编码技术还没突破,做不到预设态聚集,所以连杨老自己都放弃了。
整个项目就试探性的进行了四个月,投入总共才300多万。
按照他的话说。
这项技术最少要五十到八十年可能才会有成果。
随后李百安有些好奇的问道:
“那么小潘,你们是怎么突破这道壁垒的?
照理来说,这不应该是现阶段能突破的技术吧?”
潘院士笑了笑,说道:
“这是我们传送阵研究团队的一个全新成果,我们破解了其中一个关键的符文。
当然了。
其中有部分功劳要归功于消失的那位吴凡同志。
因为他在消失前曾经提到过一件事:
传送阵有部分符文和光门非常类似。
这使得我们在一开始,便将目光投放到了这些符文上,而非传送阵本身。
当时我们的高维贝尔态集成观测环确认过一个事实:
传送阵的性质符合标准的量子隐性传态。
也就是说,传送一定是有经典信道作为载体的。
后来经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其中一种符文便具备了离子预设态聚集的效果。
它能将离子加密编码成为信道,然后通过某种方式单向连通目的地,并且最后获得反馈。
这种超远距离的方式我们目前依旧未知,可能是天空,也可能是地面。
但总而言之,那是远距离嫁接信道手段的问题。
符文本身编码离子成为信道的环节,目前已经被我们完全破解了。
好比我们掌握了一把绝地武士的激光剑技术,只不过别人能把激光剑变长到40米,我们只能便长到四米。
但剑身超长属于后续的研究,这个技术本身我们已经掌握在手了。
虽然这种符文还达不到量产,但在气旋附近构建一条简约信道还是不难的。
根据我们的实验,这种铍离子信道大概可以铺设800米的长度。
只要信道能成功搭建,那么咱们的粒子就可以进入气旋了。”
李百安看着侃侃而谈的潘建伟院士,面带感慨的看着天空:
“大莫界啊....大莫界.....”
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去大莫界看看,还有多少能被本土解析并且运用的技术了。
一旁的林子明则想到了什么,问道:
“潘院士,我记得当初您说过一句话。
咱们的量子传送是一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阶段。
现在看来。
咱们是不是已经突破了‘道生一’,来到了‘一生二’这个阶段了?”
潘建伟闻言点点头,说道:
“没错,量子通信的经典信道是个非常关键的研究环节。
如今能构建一个离子信道,这代表着我们已经迈入了‘二’的门槛。
再往后那就是推进度的事儿了,起码在‘三’之前是这样的。”
说完了这番话,几人在林子明的引导下走进了临时帐篷中。
潘建伟院士这次的出现和往常一样,给力十足。
不但为气旋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还带来了一个长远可见的好消息。
由于此时已经接近了晚上六点钟,天色早已渐黑,很多观测环节视野受限。
因此众人合计了一番,决定明天上午再开始信道的假设。
一夜无话,众人的睡眠都很浅。
真要说有什么特殊的......
那就是或许由于潘院士提到某人的原因,接着又想到了石板上的内容,林子明不知不觉便做了个梦。
梦中吴凡衣衫褴褛的被妖兽追着跑,饥一顿饱一顿的啃着树皮,老惨了。
.........
次日凌晨。
众人准时醒来。
这次李百安等人并没有急着提前一个小时就升空,而是在地面上作起了相关准备。
四千多米的高度对于直18来说一眨眼就能飞到,提前个十分钟左右上去就行了。
凌晨五点四十分,气旋二次探索项目组正式出发。
这次项目组由潘院士领头,林子明和李百安则在地面接收信息。
嘟嘟嘟——
直升机很快抵达了4000多米的高度,悬停在了气旋二十多米外。
上午五点五十五分。
Y粒子如约逸散而出。
潘建伟院士此时坐镇舱内,身边放着一台类似投影仪的仪器。
仪器的后方有一块灵石充作能量源,左右两侧各贴着一枚奇形怪状的符文,符文下方连接着两个黑色的超导切线,切线尾端关联着一块编码芯片。
仪器外部则外接着一台巨大的离子储存设备,内中装载着无数的的铍离子。
这套便是兔子们最新研制出的设备,名叫离子信道仪。
除此之外。
舱前的另一端还放着一台粒子仪,或者说高密Ωccc++重子仪。
众所周知。
基本粒子共61——不包含引力子。
简单的说。
根据目前粒子物理中的标准模型,已知的所有粒子,都是这些基本粒子或者由这些基本粒子复合而成。
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种绝大部分的物质都是强子,即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
这些粒子可以分成两类:
重子和介子。
重子由三个夸克构成,介子由一对正反夸克构成。
比如中子和质子都属于重子,属于复合粒子的一种。
质子是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构成,中子由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构成。
而介子的性质就比较复杂了。
在原子核外。
介子在自然界中只作为夸克粒子之间,某种非常高能碰撞的短暂产物出现。
并且所有的介子都是不稳定的,寿命最长的只能维持几百分之一微秒。
所以这次的通信粒子使用的是高密Ωccc++重子,而非介子。(其实π介子是最合适的,但是我不喜欢汤川秀树这个人的国家立场,所以干脆无视)
一切准备就绪后。
潘建伟院士亲自按下了启动键。
一道肉眼不可见的离子束从离子信道仪中发出。
大量便编码过的铍离子迅速聚集,在空中形成了一道稳定的离子信道。
如同在执行主人的任务一般,乖巧听话的不要不要的。
随后这条信道径直向外延伸,最后直入气旋!
31pm的离子半径,使得信道很轻松便突破了气旋的阻隔。
“报告,信道已经铺入气旋内部!”
眼下信道已经铺好。
剩下的便是把粒子传进去接受回执了。
潘建伟院士表情不变,沉着下令:
“开高密重子仪,信号铺入!”
“明白!”
片刻后。
高密重子仪开启。
比起离子信道仪,高密重子仪的声音和震动要大的多,嗡嗡嗡的响个不停,毕竟是高压设备。
很快。
一束Ωccc++重子束沿着信道射出,如同第二根棒子似的再次捅进了气旋里。
潘建伟院士紧紧盯着屏幕,双拳紧握。
过了大概半分多钟。
屏幕上忽然响起了一阵沙点声。
几秒钟后。
一道画面忽然出现在了屏幕上。
那是一块灰暗的空间,看不出具体的面积。
空间内满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
所有建筑被夷为平地,没有任何植物与生物的迹象,凄凄然矣。
唯独空间的最中心处。
一座看似残破主殿的面前,存留有一个类似阵法的东西。
由于离子信道无法改变视角,所以潘建伟院士这次能见到的就这些景象。
但总的来说,这次的实验无疑是极其成功的。
随后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讶异的说道:
“等等,这处空间里头......有光?”
........
........
注:
今天就这一章,二合一章节,免得断章被骂....
然后月票啊各位!!!!!
(https://www.uuubqg.cc/50414_50414177/66897399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