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步入正轨,木家村散工
时光匆匆,日升月落,三个月转瞬即逝,转眼已是1972年的5月中旬了。
大宝二宝再有两个月就要小考了,俨然成了学校重点保护对象,校长和老师经常自掏腰包给俩宝买零嘴,希望俩宝能多辅导辅导班里的同学。当然,前提是不能影响俩宝自己的成绩。毕竟,今年军区小学想冲击南省小考状元,全指着俩宝了。
“大宝二宝,休息一下,来,吃根冰棍!累不累?累了可以提前回家休息!”
校长周育森上一秒还对着俩宝嘘寒问暖送爱心,后一秒看到其他往俩宝方向张望的孩子们就板起了脸。
“你们数学题都弄会了吗?古诗课文都背好了?自然课的小实验都是什么原理,搞清楚了吗?”
大宝二宝美滋滋的吃着冰棍,享受着班主任姚金玲的扇风服务。
其他孩子们坐在座位上,对着数学、语文、自然又是委屈又是羡慕。
至于林晋琛,表面看还是老样子,每天按时按点到军区上班训练,可只有被训练的军人最清楚,他们林师长的训练项目是越来越变态了。一个个敢怒不敢言,直到发现整个南省军区的训练都各有各的变态,才消停下来。
“你们听说了吗?柳师长带着人练憋气呢,有好几个人都憋的晕倒了!”
“我去,怪不得这几天军区医院来了好几个医护人员,在咱们军区里转悠呢!原来是为了急救的。”
“太可怕,咱们军区怎么了,训练越来越了吓人!”
“这么看来,咱们林师长还挺好的,至少咱们没有人晕倒。”
“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发生呀?前年军区大比的时候,我和广省军区的一个兄弟不打不相识,后来一直有信件往来,他前天来信,说他们广省的训练也越来越严格了。”
……
军人们越说越起劲,各种五花八门的猜测都出来了,当然,不乏有几个人懵的沾边了。
直到,集合哨声响起,这场瞎猜会话才被迫终止。
而,林晋琛站在高台上,神思凝重。
再说余瑶瑶这边,一家四口对比起来,无疑是看起来是最忙的。
天天上班,盯研究所的研发,抓军区制药厂的生产,招工建宿舍也得关注着,还要时不时的出差。
前几天还在首都,后几天就出现在了南省,不是去了鲍县古家村,就是在军区制药厂,还有可能在首都科研院,忙的像陀螺。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不论是首都科研所的事务,还是南省军区制药厂和研究所的经营和研发,亦或是南省鲍县古家村的建设,都在有序推进。
首都科研院,有大量的下放科研人员已经返岗了,余瑶瑶按照返岗人员的具体情况和能力以及需求,合理安排了这些科研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地点,有的留在了首都,有的去了外地,有的搞研发,有的做指导。
南省军区制药厂,宿舍用一个多月就建成了,工人扩招也很顺利,已经很好的适应了工作,退伍军人及其家属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最棘手的宿舍分配问题,到了余瑶瑶这里,全都不是事。
余瑶瑶直接贴出公告,言明宿舍不是免费住宿,一居室需要每月交五块钱房租,两居室每月8块钱,三居室每月12块钱。
公告一出,那些有小心思的立马消停了。
南省军区研究所,欢呼声一阵高过一阵。
“啊!咱们成功了!咱们的这两种麻醉药太神奇了,比注射的更加安全快速。”
“是呀,一个吸入式,一个针刺式,只要少量药粉或者药水就能达到注射一瓶的效果。”
“咱们研发的,可是最大限度激发了药材的性能,节约了药材,降低了成本,利国利民呀!”
“没错,一旦上市,肯定会引发全国各大医院外科的哄抢。”
……
余瑶瑶含笑看着两个竹篓里,四十多只晕死过去的野兔,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
她理解研究员们的兴奋,但她让大家停下研究镇痛药,转而攻克麻醉药,第一意愿并不是供给外科手术,而是另有其他更重要的用途。
南省,鲍县,古家村。
清冷贫穷的村落早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五层楼高气派中兼具现代化的工厂,以及漫山遍野连绵葱郁的药材。
工人们各司其职,制药厂内各个部门高效运转,药田里也不乏忙忙碌碌的身影。
整个古家村,到处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劳作人员,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愉悦的笑容。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比如运水队伍里,就有十几个人看起来像是别人欠了他们八千斤黄豆的样子,这群人就是来做散工的木家村村民。
“古家村命可真好,一飞冲天了。早知道,咱们对那余厂长态度好点,没准现在就是咱们村发达了。”
“是呗,那余厂长是不是想选咱们村子来着?”
“我看八九不离十!”
“那可不一定,没准是瞄上咱们的荒山了。”
“我也觉着是奔着荒山来的。”
“行了,都知足吧!咱们和古家村一山之隔,这才有机会来做工挣钱。你们看看,除了咱们木家村,其他来做工的可都是跃然公社的村民。”
“就是,天天不知足!人家古家村有种药的手艺,咱们会干啥?唯一一个制药手艺还掖着藏着,结果人家余厂长根本不稀罕。”
“就算是人家先前看中了咱们,也是咱们自己不争气,抓不住机会。一个个马后炮,有什么用?”
“行啦,别吵吵了,赶紧干活吧!小心人家明天不用咱们了!”
木家村的村民怕失去这份来之不易的散工工作,一个个都闭了嘴巴,卖力的运起了水。
木敬槐混在人群中,机械的推着水,满脸麻木,心中却是悔恨不已。
他和木家村的村民来做散工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在他们村下放的那位医药科研人员黎昌平老爷子。
当初黎老爷子在木家村下乡,木家村村民不曾为难,木村长一家还给黎老爷子送过粗粮,所以黎老爷子一直感念于心。
叙旧过程中,黎老爷子除了感谢木家村那些年的善待,就是对余瑶瑶大夸特夸,还告诉木敬槐早做打算,运水工作做不了太久了,余瑶瑶马上造风力水车了。
聊到最后,黎老爷子叹了口气,皱着眉,“小槐,我在首都科研院听到消息,说余副院长本来是要在木家村建种药基地和开分厂的。可木家村却……反正,就是后来换成古家村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们怎么能把这么好的机会往外推呀?”
木敬槐当时整个人如遭雷击,大脑一片空白,眼前一黑就张了过去。
要不是身为技术指导的黎老爷子再三保证木敬槐身体没问题,只是情绪激动,古恒早就把人辞退了。毕竟,他们古家村发展的好好的,闹出人命,可不是小事。
(https://www.uuubqg.cc/50403_50403650/4620060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