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别部三郎击临清
从贵乡往河内,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
一条是先西入魏郡,再从魏郡的南界,南下进入河内。
一条是先入汲郡,再从汲郡最西南方位的隋兴、汲县一带,西南而前,进入河内。
出於三个原因,一个是从魏郡入河内境的话,临太行山东麓,山比较多,路不太好走;一个是河内最东边的县共有两个,一个共城县、一个新乡县,这两个县皆是与汲郡接壤;一个是新乡县邻着永济渠,在黎阳的粮食可以直接通过永济渠运入河内,节省民力、时间,故而,此攻河内,李善道选择了第二条路为其之行军路线。简单来说,就是沿着永济渠一线前行。
兵马自贵乡出,行军两三日,先入进了汲郡境。
又行两日,到得黎阳。
早已从黎阳仓搬出来的粮食,已经提前装上了船,李善道与现为黎阳郡守的李善仁见了个面,但没有多停,检查完粮食后,当天就带上粮食,并把些随军的辎重也放入船中,继续行军。
这运粮的船只一加入进来,行军的队伍就变成了水陆并进。
跟从李善道参与攻河内此战的步骑兵马,共计步卒六营,骑兵一营。步卒六营分是秦敬嗣、高曦、高延霸、王须达、焦彦郎、孙朗等营;骑兵营仍是萧裕骑营。合计步骑两万六千余。——刘黑闼率之攻武安的共有三营步卒,半营骑兵,分是刘黑闼本营和王君廓、慕容孝德两营,及达奚神秀营的半营骑兵。赵君德营留驻在了魏郡;陈敬儿、董法律两营留在了贵乡。
百余艘大小船只,前后相望,迤逦行於永济渠上、
两万多步骑兵马,加上数千民夫,三万余人,旌旗蔽日,辎车扬尘,连绵十余里。
军容之盛,引得沿途所经之县乡的百姓,远望而惊叹。
行百余里,过了卫县、隋兴,兵到汲县。
高季辅的兄长高元道出城远迎。
高元道因高季辅的书信,投降了李善道后,现下仍是任其原官,依然为汲县的县令。
这是李善道第一次见高元道。
“伯仲叔季”,兄弟行的老大,有时也称“元”、“孟”。高元道是高季辅的大哥,年龄比高季辅大不少。高季辅今年二十三岁,高元道则已年近四旬。不过兄弟俩的相貌倒是挺像。
却说到高元道、高季辅兄弟,不妨多说一句。李善道原先是不知道的,后来与高季辅相熟了,乃才从高季辅口中得知,原来他们这一脉渤海蓨县高氏,往上溯源的话,居然与北齐神武帝高欢系是同族。高季辅的八世祖高隐,是高欢的六世祖。亦即,高欢是高季辅兄弟的族祖。
也就难怪高季辅年纪轻轻的,此前就能在他家乡拉起一支数千人的队伍!
到了汲县,离河内就很近了,再行一二十里,即河内郡界。
距河内郡最东边的共城、新乡两县也已不远。
共城在西北方向,县城距汲县四五十里;新乡在汲县的西边靠南一点,远近亦是四五十里。
……
入了城中,当天休整一夜。
第二天一早,李善道召集诸吏、诸将,计议攻打新乡、共城两县之法。
因为这次用兵,是兵分两路,同时对河内、武安展开进攻,而且河内与武阳之间还隔着一个汲郡,作为李善道大后方的武阳郡的安稳就显得相当重要,因李善道这一回没有带魏征同行,于志宁也没有带,他俩都被李善道留在了贵乡;随军的军吏中,地位最高的是郭孝恪。
郭孝恪奉李善道之召,於出兵前已到贵乡。通过清河此战,李善道了解到了他有些军略之能,再一个,亦是为让李密“放心”,和方便与刘德威联系,便此次攻打河内,把他带在了军中。
实际上,关於打新乡、共城两县的办法,在出兵时,李善道就已与郭孝恪、魏征等议定。今天的再次计议,无非是看看新乡、共城的敌情有无变化,如有变化,就作些调整。根据高元道的汇报,以及斥候的打探,新乡、共城两县的敌情,暂时尚且没有太大的变化。
高元道说道:“相比明公出兵之前,新乡、共城两县敌情之变化,只有两点。一是两县各招募了些丁壮,充补守城之用;一是侦闻河内县在议援兵之事,但援兵尚未遣出。”
杨粉堆说道:“末将所部斥候所打探到的情报,也是如此。自明公领部南下以来,新乡、共城确是已数次向河内求援,然因河内郡兵主力已经南至洛阳,其郡中兵乏,故援兵迟迟难遣。”
李善道征求郭孝恪的意见:“长史,既然敌情没有大的变化,那就按咱原定计划行事?”
郭孝恪没有异议,笑顾对面上首坐着的秦敬嗣和秦敬嗣下边的王须达,说道:“临清关虽号称为险,有秦将军出马,必一战可下!王将军,明公帐下之上将也,共城也定可一鼓而拔!”
……
却李善道、郭孝恪、魏征等议定的攻新乡、共城之法,乃是李善道率领主力,长驱直入,径向新乡县城;分兵两部,一部为秦敬嗣部,攻临清关;一部为王须达部,攻共城县城。
临清关,是位处在河内郡与汲郡交界处,永济渠岸边的一座关卡。
河内郡东部,最大的一条河流名叫清水。这条河发源自北边的太行山南麓。由北向南,从新乡县城的北边数里外流过,转而向西,流入汲郡境,在汲县城南被引入永济渠中。
永济渠由汲县进入河内郡后,则是从新乡县城的南边数里外而过。
亦即,新乡县城是被夹在清水、永济渠之间。
而这个临清关,也是被夹在清水、永济渠之间,位置在新乡县城的东北处十余里外。
从汲县向新乡县城进兵的话,又有两条或者说是三条路可走。
最短距离,也最方便的路,就是走清水、永济渠之间这条路,过了临清关,就是新乡县城。
此外,亦可沿着清水的北岸,或永济渠的南岸开向新乡县城,但如果选这两条路,就不能直接抵至新乡县城下,到了新乡县城附近后,还得分别南渡清水或北过永济渠,才能至其城下。
那么,三条路,选哪一条呢?
永济渠南岸这条路,离黄河太近,不宜选。也就是剩下可选的,无非即是或过临清关,而至新乡城下;或走清水北岸,到了新乡城附近后,再渡清水而至新乡城下这两者之一了。
而又这两条路,可以说是有利有弊。
先就走清水北岸这条路来说,利在何处?没有关卡阻拦。弊在何处?首先,粮秣走的是永济渠,如果选择了走清水北岸,将士们可以走,粮秣怎么办?总不好把之留在临清关前。其次,清水也算是条不小的河流,如果选走这条路,到了新乡城附近后,渡河可能会遇到点麻烦。
再说选走临清关这条路,利在路近,且到了新乡城下后,不必再有渡水的麻烦;可它也有弊,弊就在这个临清关,临清关处在清水、永济渠之间,不但西边还有万虎山,并且清水、永济渠离得很近,两水相隔之最宽处也才十来里地,显然是不利於大军行动,也不利於攻打此关。
於是在反复的仔细商议过后,李善道采纳了萧裕、高曦献上的一条建议。
便是:他率主力走清河北岸,向新乡县城;分兵一路,夺取临清关。
这个办法,可以说是既解决了粮秣的问题,也解决了临清关周遭不便於大军行进的问题。
并且同时,秦敬嗣如果操作得当的话,还能解决临清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问题!却此话怎讲?李善道大军行於清河北岸,势必会吸引走新乡城中守卒的注意力,临清关的守卒也可能会因此从紧张的状态,变为松了一口气的状态,秦敬嗣这时若是突袭,自然是就对他有利!
……
“两位三郎,可有夺关、克城之把握?”李善道笑问秦敬嗣、王须达。
攻魏郡此战,秦敬嗣、王须达都没参与。
秦敬嗣还好点,眼瞧到在攻魏郡此战立下功劳的萧裕、高曦、高延霸等将,在战后都得到了李善道的丰厚赏赐,王须达那是真得眼热不已!
争在秦敬嗣前,王须达起身,弯腰行礼,大声说道:“必为总管一举拔克共城!献百门陂米。”
——百门陂,是共城境内的一个陂塘,当地百姓引以溉稻田,所产之米明白香洁,异於他稻,魏、齐以来,常以荐御。兵出贵乡前,将校们私下谈论这次的攻河内此战的时候,有人听说过百门陂米,笑言打下共城后,也要尝尝百门陂的米,到底多好吃。王须达却是记下了此事。
秦敬嗣也起身来,行个礼,慨然地说道:“既已郎君付此重任与俺,又得源大师之计,临清关若犹不能一战而克,俺诚是没有面目向郎君缴令!敢立军令状,必为郎君夺下临清关!”
吃过早饭,诸部拔营,继续向河内开进。
因清水、永济渠汇在汲县县城的南边,主力部队和水路的粮秣在此暂且分开。
李善道引步骑主力,沿清水北岸而行;粮船和秦敬嗣所亲率的其营之数百精锐,行永济渠上。
此到临清关,只一二十里的水路,行未到中午,粮船和秦敬嗣等已入汲郡境,将至临清关。
凉风拂面,阴云渐布,下起了零碎小雨。
(https://www.uuubqg.cc/50256_50256379/2570235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