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明星
从项目筹备以来,剧组基本每个月都会有一场大型的宣传活动,五月份是“星球大战日”,六月份则于月底在都柏林召集了一场所有主要演员参加的大型新闻发布会。【最新章节阅读】
虽然这场新闻发布会远离世界娱乐中心,但当天还是有超过五百家媒体的记者到场,谁叫这是星球大战呢。
不同地区的媒体记者有不同的采访对象,来自中国的媒体几乎把所有的问题都扔给了丹尼尔?吴。
“吴先生,”有中国记者大声问道,“《星球大战》这个ip存在了很多年,你第一次接触它是什么时候?”
丹尼尔?吴是个聪明人,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能成为《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主演之一,对待中国记者的问题,回答的分外详细。
“我实际上是通过《星球大战前传一:幽灵的威胁》才开始知道《星球大战》世界的。那部电影于1999年上映,几年之后我突然被达斯?摩尔的玩偶吸引了,但我那时根本不知道他出自哪里,只是觉得他的造型很酷。又过了几年后,我终于看到了那部《幽灵的威胁》,然后紧接着看了其他前传——对不起,别怪我无知……”
稍稍整理了下语言,丹尼尔?吴继续说道,“在那之后,我又看了原版的《星球大战》三部曲,把星战系列的东西都看全了。但是那时我还以为原版三部曲只不过是前传三部曲的电视衍生品,我那时一点也不知道原来那些才是原版电影。我就是喜欢这样的太空剧——纯粹的善良战胜邪恶。”
同样的道理,英国的媒体都将问题集中在了他们的英伦玫瑰的身上。
来自《泰晤士报》的记者率先问道,“黛西,能谈谈获得角色的试镜吗?”
“作为一个事业刚起步的女演员,我试镜时的表现通常都挺不错。可是竞争《星球大战》与其他电影不同,我真的太紧张了,我参加了多次试镜,每次都可以有机会展现你上回没展现出来的才能,也可以体会你上回没体会出来的感觉。”
虽然是个新人,但黛西?雷德利表现的落落大方,“我认为自己在某几轮试镜中表现很糟糕。我在第一次试镜结束后哭了出来,我边往回走边痛哭流涕,因为我以为自己完全搞砸了。只是在最后一次试镜结束后,我才觉得自己做的很好,我离开后径直走回家,吃了一整包饼干。我坐在沙发上说,‘我想我已经尽力了’。”
而那些来自拉丁国家的媒体,主要的采访对象是奥斯卡?伊萨克。
一位来自巴西的媒体记者问道,“能谈谈你参与《星球大战》以及跟罗森伯格导演合作的感受吗?”
“这简直就是儿时的梦想成真了!简直是难以置信,还如此欢乐,能加入《星球大战》实在是太令人激动了。”
就像是他的话一样,奥斯卡?伊萨克显得相当激动,“罗森伯格导演太棒了,他绝对是我合作过的导演中最友好最富有激情的那一个。他非常聪明,反应特别快,并且还很乐观,也正是这股劲头推动着整个项目的一切。”
然而,与三位新主演相比,更多的媒体还是将目光集中在了哈里森?福特的身上,而且剧组对他的宣传包装也更为重视,他饰演的韩?索罗也早就成为了一个流行符号。
重点宣传哈里森?福特,也符合剧组的利益需求。
将明星符号化,充分利用明星的商业价值,是好莱坞获取收益及确保利润的重要手段。因此,怎样更好的贩卖明星的“符号”意义,与好莱坞的发展紧密相连。
广义的“明星”()是一个不可靠的词,因为几乎所有在银幕中出现的人都能被贴上“明星”的标签,在好莱坞的业内术语中,指代明星的词汇其实是“人才”()。使用“人才”这样的词并非是用来表示明星具有天赋,而是如中文的“人才”一样,是商业价值的分类标签。
在电影制作的集体劳动中,明星人才是创造性劳动力的一部分,他们在银幕上运用自己的身体和声音来表现角色,在电影的制作生产中起到了非常特别的符号作用。
所有的电影明星都是电影演员,但并非所有电影演员都是明星,演员和明星之间最大的区别,或者说决定明星等级最主要的因素,是“名字”的流通价值。
一部电影可以有成千上百的演员,但是只有少数的几个“名字”可以当成卖点——当然,这些“名字”基本上都是作为主角的“明星”,在定义好莱坞明星时,经济价值始终居于中心地位,明星群体代表的是卖座演员中的高级精英。
好莱坞演员的等级结构在各种场合体现的非常明显,如在电影宣传海报上,明星的名字会出现在电影标题的附近,相当醒目。
以这种方式突出某些演员,是最明显的符号化特质,代表着“明星”是用来产生销售的“名字”,这个“名字”的传播价值使得“明星”成为一个可以辨认的价值符号和流通货币。
在预测利润时,一个明星的票房号召力不仅可以被计算、预估,还可以用于电影市场中的交易流通。
好莱坞通常这样来定义票房号召力——不管项目中其他因素如何,仅凭演员或导演个人的名字,能够为电影吸引到的融资和票房的比例。
好莱坞明星制的等级划分,完全是基于票房号召力,也就是商业能力,而不是演技。
可以说,近三十年来,好莱坞明星的等级,与演技或者艺术贡献基本不存在直接关系。
拿杜克以前的公爵工作室和现在的卢卡斯影业来说,通常会对好莱坞明星进行这样的划分。
超a级巨星,他们能够保证预售,以及相当规模的首映票房。
a级明星,他们不会自动引发疯狂的追捧,但只要导演和预算合适,电影类型与此明星过去的作品一致,他们对制片方来说就是有把握的赌注。
优质二线明星,是宣称与一线明星有差不多影响力的演员,事实上商业价值并不稳定,会受预算和合作明星等因素的影响。
二线明星,有时候可以吸引发行公司的注意,但是电影的其他要素相对来说更加重要,比如剧本的完成度,预算的高低。
三线明星,仅靠他们的名字几乎不能对市场有任何影响,然而如果有合适的合作演员、导演和预算,他们偶尔也可以促进局部市场的票房。
与此同时,在明星的阵营中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人群。
有些演员不属于一线明星,但是通过重复参演某类商业成功的电影,他们会成为类型明星,一般而言,类型明星的主要舞台是在“邪典片”和“喜剧片”上。
另外,还有一些演员出现在不属于流行市场的电影中,打断了电影角色和类型一贯的连续性。
他们一次次挑战着与先前截然不同的角色,他们被称作“演技派”。
但是,他们毕竟不是好莱坞明星的“主流”,就像丹尼尔?戴?刘易斯等人一样,本身并不具备多少票房号召力,好莱坞主流电影圈对这些演技派也不是太感冒。
明星作为符号化的一种形象,对于电影产业可谓有着特殊的意义,即便是杜克这一层级的导演、制片人和投资商,也从来不会忽视巨星可能带来的号召力。
电影作为商品最显著的特性就是其“独特性”,会有相似的部分,但是不会有哪两部电影是完全一样的。
但这样的特性对于消费者和生产者来说,却是个障碍。
大部分电影交易,来自于消费者愿意花钱去看未知的内容,消费者“想要看”的心态,恰恰是取决于电影中那些不被完全了解的部分。
在人们看到电影之前,消费者无法确定自己要为之付钱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与此同时,生产者也无法完全确定消费者会喜欢什么。
好莱坞有一个著名的说法:“可能整个电影行业中最重要的事实就是没人知道任何事情。”为了应对这种“对称的无知”,只有依赖电影之间的相似性或连贯性。
类型片、系列片是一种应对方式,而更广泛的方法则是采用明星。
明星在电影商业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不确定与确定,差异性与连贯性,独特性与熟悉性之间提供了维持平衡的方式。
因此,明星必须是拥有独特的优势,以熟悉的实体存在,某个明星的参演,会使人想起来他在电影中出现过的,一系列熟悉的已知意义,这种已知可以让观众更好的理解,新上映的电影中那些未知的部分,比如“金?凯瑞或者本?斯蒂勒主演的喜剧电影”,或者“茱莉亚?罗伯茨出演的爱情电影”。
好莱坞的制片商们把把明星描述成“某种个性的垄断”,指的是明星的显著个性,给电影工业提供了产品差异和产品质量的保障。
不过,明星并不是直接的商品,走入任何一家影院都不可能买到某位明星。
(https://www.uuubqg.cc/4_4289/316169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