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中唐之潜龙在渊 > 第171章 招降

第171章 招降


扶州州衙,正堂。

  作为主帅的杨错端坐主位。

  以杨天佑为首的军中将领,及以崔佑甫为首的主要文吏,分列于堂内左右两侧。

  龙州、扶州攻防战算是告一段落,原本以为能够稍歇个一段时间,借以休养生息。

  但这个“美好的愿望”随着盏茶工夫前建宁王派人送来的急件,如泡沫一般随风消散。

  建宁王在急件中提到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大唐九路节度使已经集合完毕,正浩浩荡荡开赴河北。为了保卫兵力空虚的长安及长安以西的安全,朝廷下诏,命杨错回师兰州,防备吐蕃进犯。

  第二件事,仿佛是知道了朝廷在西面的兵力不足,吐蕃蠢蠢欲动,似乎有意集中三州之军力,进攻金城郡。而前哨战已经打响,河西走廊有被切断的危险。

  “吐蕃究竟是作何打算?”崔佑甫疑惑不定地说道,“偏偏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出兵,究竟是准备进攻河西,还是我陇右?”

  崔佑甫所提的问题,也正是杨错最为费解的地方。

  吐蕃实力虽说是强,但还不至于说强到能够同时对河西和陇右发起全力攻击的地步。

  而且吐蕃进攻的位置又是河西与西域结合部,这与兰州相距较远。果真是两面同时进击,一旦其中一路受挫,另一路救援都来不及。

  所以,很大程度上攻,两路中必是一路为“实”,一路为“虚”。

  关键就在于,到底哪一路是“实”!

  “大哥,您怎么看?”杨天佑寻思了良久,也未能理出头绪。

  “无论对方意图是什么?我军已没有南下的可能。为了朝廷的安危,防止吐蕃长驱直入,不得不选择北上,返回金城郡。”

  杨错本来还有些踌躇,现在当机立断,决定回师兰州。

  “大哥之言,是也。”杨天佑紧接着问道,“此地防务又该如何?扶州北连陇右,南接剑南,是我军门户,必须派一员大将镇守。”

  杨错扫视全场,目光落在了李晟的身上。

  在近四倍的剑南军的围攻之下,李晟率领一批新兵坚守城池不破,便足见其治军之能,尤其是他面对敌军诈城时的沉着冷静,更是让人击节叫好!

  由李晟镇守扶州,只要能有相当数量的士卒,当可保扶州固若金汤。

  “李将军……”杨错刚开口。

  李晟便出列:“末将在。”

  “扶州,交给你了。”

  “请大帅放心,有末将在,定叫逆贼不敢正觑此地。”

  “好!”

  杨错捧起刺史大印,以及调兵用的虎符。

  李晟上前,恭敬地接过。

  “大帅准备何时动身返回兰州?”一直沉默未语的曲环突然出声询问。

  “宜早不宜迟,明日午时之前!”

  议事完毕,杨天佑与曲环等人去筹备回师扶州一事。

  而杨错则在崔佑甫的引领下前刺史府的一处偏院。

  严越卿之父严武正是被软禁在此处。

  时至今日,严武居然还尚未归顺,前段时间严波亲笔手书的劝降信都没能将其劝服,这倒是着实有些出乎杨错的意料之外。

  按照严越卿的说法,严武是一个至孝之人,实在没理由会拒绝严波的劝降。

  也正因如此,一到扶州,严越卿便前往其父被禁之处,希望能够亲自将父亲劝服。

  但两个多时辰过去了,严越卿居然还未有回报。

  看来情况不太妙……

  软禁严武的院落颇为雅致,且环境清幽,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进到院中后,杨错让崔佑甫去处理自己的事情,随即寻着声音举步来到一间房前。

  房门并未关闭,杨错一眼就看到曾与我有几面之缘的严武,正和严越卿面对面跪坐在一张几案之旁。

  父子两人并没有如我想象一般发生激烈的争吵,反而和声细语地谈论着什么,房内地气氛似乎非常融洽。

  “大帅?”严越卿瞧见了杨错的到来,立即起身行了一礼,随即略显惊异地说道,“您怎么过来了?”

  杨错举步迈入房中,呵呵一笑说道,“原本是有些不放心,特地过来看看……不过看来是我白操心了!”

  “拜见杨将军!”严武已立起身形,而后居然也朝杨错行了一礼,“犬子蒙杨将军照拂,严武感激不尽!”

  “阁下不必多礼。”杨错笑着朝严武点了点头,走到严越卿的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令郎英武不凡,正是难得的少年才俊。料想日后封候拜将并非难事。严氏一门,必会因此子而愈加兴盛!”

  “谢大帅!”严越卿稍显稚气的面庞上一片红光,似乎非常的激动,连说话都有些紧张了起来。

  “郭氏反叛朝廷,其罪当诛。如今蜀中有志之士皆弃之而回归大唐。以严氏一族而言,自严公以下,严氏族人皆已投效大唐,且备受重用。”

  杨错放缓语气对严武说道:“阁下又何必明珠暗投,继续为反叛朝廷之逆贼尽忠?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还请阁下三思。”

  从适才房中气氛看来,严武的意志应当已经有所松化,如果自己能再加上一把力,将其劝服应非难事。

  反过来,如果一直不能将严武劝降,日后恐怕也不好处理与严族之间的关系。

  “大帅放心,我父亲已经答应投效大唐。”严越卿急切地接口说道。

  “当真?”杨错眼中一亮,“惊喜”地说道。

  “罪将严武愿投奔驸马麾下,恳请驸马收留!”严武长身一拜,恭敬地说道。

  “得卿相助,实乃我之大幸!”杨错将严武扶起。

  接着,他把早就给严武想好的出路,说了出来:“卿暂且委屈片刻,明日随我赶赴兰州,殿下必会有所重任!”

  严武归降之后,杨错没有准备让他回到蜀中,而是想让他直接留在兰州任职。

  严氏这样的宗族大户,更多情况下考虑是本家族的利益。

  在他们眼里,家族利益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

  所以,对于他们,是可用却不可“尽”用,政权与军权绝不能让他们同时掌握,否则便有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所以,在安排严波担任龙州刺史,主掌政务的情况下,杨错将龙州的军权交给了田神功,并将严承和严越卿全部带出了龙州。

  这样一来,即便严波产生什么异心,也无力付诸于行动。

  “多谢大帅!”严武、严越卿一起躬身谢道。

  办完此事,杨错终于可以放心返回金城郡。

  此时,唐军开始了对邺郡的围攻。

  肃宗下诏,命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淮西节度使鲁炅、兴平节度使李奂、滑濮节度使许叔冀、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郑蔡节度使季广琛、河南节度使崔光远、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内泽潞节度使王思礼、平卢兵马使董秦率步、骑兵,共二十万征讨安庆绪。

  如此阵容,可谓是良将云集,群星璀璨。

  就是这样的阵容,肃宗却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不安排主帅。肃宗本来是想让李豫前往统帅全军,张皇后和李辅国一再劝阻,只好作罢。

  也不知道肃宗是志得意满,还是脑子短路,竟然真的再也不安排主帅。只以开府仪同三司的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统诸路军队。

  唐军声势浩大,令安庆绪惊惧不已。

  同时也让史思明,担心害怕。

  史思明自安庆绪败亡逃归邺郡之后,听从乌承恩的劝告,假意降唐。肃宗以史思明为归义王,还兼范阳节度使。史思明赚取安庆绪派来监视他的安守忠、李立节和阿史那承庆。接着斩杀前两人,向唐廷表示自己的忠心,独留下阿史那承庆。

  只因阿史那承庆和他有私交,同时史思明希望能够任用阿史那承庆。

  到了唐廷派如此阵仗进攻安庆绪的时候,史思明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出路。

  史朝义劝道:“父亲,正所谓兔死狐悲。一旦唐军攻破邺郡,下一个要对付的人必定是父亲。我们应该援救安庆绪,以此自保。”

  史思明十分犹豫。

  亲信部将骆悦认为此法不妥,“节度刚刚归唐,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突然起兵,只会让部下离心离德。纵然保住了安庆绪,也就此断绝了一条路。”

  史思明以为有理。

  “骆悦所言固然有理,但兔死狐悲。我们不能坐以待毙,等到猎物没有的时候,我们也就成了猎物。”史朝义辩解道。

  “倘若我们无辜再叛,势必自绝生路。”骆悦针锋相对。

  史思明抬手示意他们不要争执,笑道:“没有借口反唐而已,我就找个借口反唐即可。”

  史朝义和骆悦面面相觑,不知史思明要用什么计谋。

  话说史思明的部下乌承恩,在史思明降唐后,被朝廷授以范阳节度副使。实际上是蓄意拉拢乌承恩,牵制史思明。

  史思明对此了然,故意不去拆穿。乌承恩在史思明的军中偷偷的劝说史思明的部将投唐,将领们把此事告知史思明。史思明还是隐忍不发,静待时机。

  “现在找个借口反唐,不正是可以用到乌承恩的时候吗?”史思明大笑。

  当晚,史思明和史朝义父子前往乌承恩的住处。父子并没有事先通报,也不是从正门进去,而是翻墙而入。带领极少数亲兵,潜伏在乌承恩卧室的附近。

  乌承恩的小儿子,一直在范阳做人质。史思明故意放乌承恩的小儿子同乌承恩团聚,再上演了刚才的一幕,等待机会。

  乌承恩对自己的儿子说道:“你且忍耐一段时间,陛下召我图谋史思明。一旦事成之后,我就是节度使。到那时,你就安全了。”

  话音刚落,史思明和史朝义率军冲入卧室,围住乌承恩。

  “好啊!乌承恩你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史思明指着乌承恩破口大骂,“枉我平日真心待你,你却要反我。”

  乌承恩吓得魂不附体,跪在地上哭道:“节度饶命。非是末将愿意如此,是河东节度使李光弼要挟我,我才这么干的。”

  史思明从乌承恩的府中搜出了同意追随乌承恩的名单,及牒文和铁券。顿时大怒,立刻召集诸将议事。面西哭泣道:“臣以军十二万降唐,不想陛下居然害我。非臣不忠于陛下,而是陛下有负于臣。”

  紧接着把乌承恩父子杀死,然后按照那份名单将所有被乌承恩拉拢的将士杀害,并且灭其族。

  史思明的部将们,都吓得心惊胆裂。俯首在地,不敢看史思明一眼。

  “陈|希烈等人,是太上皇弃之而去,如今却遭逢责罚而死。何况是我等反叛之人呢。”史思明故意借此激怒将士。

  他手下的将士早被吓得惊慌不已,根本不敢违抗。纷纷请求史思明出兵,杀死唆使乌承恩的李光弼。

  史思明很满意,于是上表曰:如果陛下不为臣诛光弼,臣当亲自率兵去太原诛之。

  朝廷当然不许。

  史思明正式叛唐。

  当唐朝大军朝着邺郡进发的时候,史思明派部将李归仁率军十二万出范阳,屯兵于滏阳。观察双方交锋的动向,再做决断。


  (https://www.uuubqg.cc/48214_48214980/7123682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