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风秦楚 > 五卷第章一第章大迁徙·序幕

五卷第章一第章大迁徙·序幕


第 五 卷

        一、大迁徙,序幕

        御史府因高渐离、虞丘台一案,受到始皇帝训斥。但侍御史赵成却因破获高渐离一案,又对高渐离有所防范,得到了始皇帝的信任。他的上司御史中丞德是这一事件的受害者,被贬为廷尉左平。当然,赵成也不是没有责任,只是他有赵高为其开脱,自己又当机立断,以傅仰三、扶余子的血树立了他在廷臣心目中卓绝干练的地位,在整个御史府显得鹤立鸡群。赵成把自己的失误推到这二人身上。再就是,他也确实没有插手到傅仰三、扶余子事件中去,单膺白固然是他的手下,但也是德的手下,单膺白监视兰陵双清楼的失误,造成了对皇上的伤害和虞丘台的脱逃,这牵涉到了德和赵成以及整个御史府。但赵成及时地和他划清了界线,在德因心中不忍极力为单膺白开脱时,他却置身事外。现实就是这样,这使廷臣们以为单膺白与他无干,是德的失误,才酿成了这样严重的后果。德没有他那样的根基,当然,还有一种不便明说的理由,那就是皇上的好恶,始皇帝喜欢赵成这样的干臣,在德有所醒悟时,却再也洗刷不干净了。

        单膺白则更不幸,不仅虞丘台的脱逃,是他的失误造成的。而且还因“目中无人,犯上无知害”,差一点被刑讯。只是他平日为人耿直,办事勤勉,几个御史极力为他开脱,才没有获罪,被外放至北地郡任一乡游徼。齐地初下后,那里需要大量的文吏,他因工作出色,被派到博阳任一乡啬夫,算是得到了一点提拔。要知道,被贬斥过的官吏,在秦国,是很难得到升迁的。

        乡啬夫是一乡的最高长官,他手下有三老、乡佐、和游徼。乡啬夫的工作主要是掌管乡里徭役、征收赋税、审问案件以及治安。几乎事事都管,比如养马。

        他到任不久,因当时朝廷中的主要工作之一是迁徙六国旧贵,尤其是在旧六国故地,这工作是重中之重。他又被调到县尉佐胡宪手下。

        胡宪,咸阳人,少府左中候椽史宗丁的外甥。这宗丁现在是左中候了。单膺白曾是京吏,又是贬吏,胡宪既喜欢他又有一种优越感,两人的交往便没有了障碍,成了无话不说、形影不离的朋友。按说,胡宪是上司,但他在单膺白面前,反倒象是下属,没有不听从的。单膺白办事干练,经过这一番挫折,也开始信奉严刑峻法,他的仁慈只对士人,对黔首从来不为。他相信只有使民不生侥幸,才能政通人和。这样,他们每日指挥军卒皂隶明察暗访,一有消息,连夜突击,明火执仗地破门而入,或捕或查,在惊恐万状的人们面前,象强贼一般。如遇顽劣之人,则施以拳脚,砸其所有。偶遇反秦之言论,则非查个水落石出,或拘捕,或行刑,这样的吏治,也将一方治理得夜不闭户,路无拾遗。夏禄文闻之甚喜,对单膺白有点刮目相看。

        国家初定,始皇帝鉴于原来六国的王族旧贵豪强的不断滋事抗争,为了巩固政权,他作出了这样一个有决定意义的决定:把六国豪民迁徙到咸阳,使他们在天子脚下,一方面有利于控制;另一方面要消磨他们的斗志,使他们在时间的流逝下,产生挫折感。使他们在心理上对大秦皇朝产生认同感,继而归属。他让御史府派出干员持节到故旧六国去,监督这一决定的执行。这样,赵成持节来到故齐临淄,监管着齐郡、薛郡、琅琊郡的迁徙工作。

        迁徙工作,看看好象微不足道,实则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又艰巨的工作。十几万人要从六国故地发送到咸阳,且又是冬季。这不仅需要动用军队,更要有法律的制定,规章的完善,物力财力的到位,后勤的保障,且需要各地郡县、沿途郡县,方方面面的配合、协调,才能保证这么多人按时、安全地抵达目的地。时间又紧迫,一切都没有准备妥当,迁徙就开始了,因此整个工作十分混乱。赵成在齐郡发送了第一批数百户豪民后,就接到御史府发来的檄书,檄书通报了御史司空(兆页)从广阳郡发送的数百户故燕豪民在行至常山时,发生了激变。广阳尉钱恒起弹压不住。如今钱恒起也不知逃到哪里去了?正在全力缉捕。赵成看后,面颊微微了一下,露出一丝冷笑来。齐郡的事已经进入了正常秩序,他本来想再作一次最后的安排,就准备起程到薛郡去。就在这时,他接到博阳都吏裘之胜的奏谳书,得知博阳破获豪民千空照藏匿故齐王主的案子。“千空照”的名字使他惊讶,作为一个剑士,他怎会不知道东方湛母?这是他景仰已久的人物,只是想不到,她也会触及法网,这令他很感惋惜。至于书中提到另一个叫什么“洗心玉”的女子,说这个女子据说长得很象故燕太子妃姜弋,他当然明白这话中的含意,“晦气!”他暗叹了一声,怎么这姜弋就和他过不去?鬼魂一样,总是缠住他不放。前有季姬,害得他差一点丢了前程,现在又出来一个洗心玉。但荒唐归荒唐,自从季姬之后,才明了姜弋是怎么回事,才知道皇宫内廷中,还存在着这样一个秘密。因此,对此事他不敢怠慢,——“裘之胜,哼!”他为裘之胜胆敢揣摩皇上的心态而不满,立即发话下去:“明天去博阳!”博阳是他去薛郡的必经之地。齐郡都尉杜庠、监御史王琦、郡尉丞闾丘衡及齐郡功曹史和他同行。这功曹史是郡守的私属,秩禄不高,却权逾郡丞,实则是代表了郡守。这和赵成来齐地差不多,赵成秩禄不高,却是持节行使郡县的,因此权压郡守、郡尉。

        第三天,赵成一行人到了博阳。县令夏禄文、县丞孙致礼将他们一行迎至县衙,赵成做事雷厉风行,立即召来裘之胜,问起上古师一事。才知这事牵涉到虞丘台,“又是此老儿,”他想。这时,夏禄文正狠狠地盯了一眼孙致礼,赵成没在意。他只感到虞丘台于无形中施加到他身上的压力,就好象看见了虞丘台就站在他面前,面有得色地露出一丝冷笑。他不表露出来,说道:“这人才是朝廷通缉的要犯,”又马上黑下脸来说,“可你们却将他放跑了,必得全力缉捕之!”之后,他与诸大员在夏禄文陪同下,前往城南的校场去,他要见见上古师,还有那个长得象一直缠着他令他不得安宁的姜弋似的洗心玉。

        见到上古师,赵成十分敬重地躬了躬身,尊称一声:“上古师尊!”

        上古师由苦须、玄月搀扶着,走到监前。上古师不知他是谁?但看到夏禄文,孙致礼等恭恭敬敬的样子,知道不是一般普通官员,有些感动。即颔首以对,弯了弯腰,还了一个礼,问:“大人是……?”

        “侍御史赵成,赵大人。”孙致礼代为回答。

        “哦,赵大人,”上古师盯着他看了一会,说,“果然名不虚传,老妇有幸,久闻大人的‘一剑封喉’天下无敌!”这,自然是上古师的恭维。上古师如何不知道,赵成的一剑封喉,是敌不住仓庚的。但在这样的时候,她只有委屈自己,以使至简堂的人免受更大的伤害。

        “特意来看望师尊,只以私人的身份,我希望有朝一日,在京城,能向你请教。”赵成不失身份地说。他又不管上古师的婉辞,回过头来对夏禄文讲:“不要为难了她。”他这样说,是因为,他已从卫尧处得知至简堂内所发生的一切,自然就知道,上古师只是犯了窝藏齐国王主田悯的罪,其余事都是那亡命的虞丘台干的。既然这样,他就犯不着为难她。这时,他看见侍立于一旁监舍里的洗心玉。

        他一眼就认定了这个素雅女子是洗心玉。他认定洗心玉,不是因为这女子漂亮,而是从她身上,看到了季姬的影子。这个女子,和季姬有几分相象。——姜弋在咸阳时,是质于秦的燕太子妃,那时的他,并不能见到,所以他并不知道姜弋长什么样。想到奏谳书上所说,他又打量了一下洗心玉,马上断定,那书上所说不假,姜弋可能就是这样子,否则,怎会让皇上迷恋?他不由得皱了皱眉。

        得知恩公赵成到了博阳,单膺白当然要来拜访,他至所以免以获罪,赵成还是说了话的。赵成这人与事与人只要不牵涉到他,还是要说公道话的。这在单膺白看来,自然是恩惠。他邀胡宪同去,胡宪有点受宠若惊,两人备了一份礼,到传舍来看望赵成。

        赵成看了看名谒,放在一旁。当时,诸位大员都在,还有薛郡长吏和功曹史。赵成正好与他们协调发遣第二批齐郡、薛郡、琅琊郡的豪民至咸阳事。这次发送,不仅有田悯、洗心玉,尤其还有上古师和她的至简堂的一批剑士。上古师是名宿,他想起了司空(兆页),如果自己也出那么一件事,叫他如何对得起皇上。

        这几天,整个大河地区,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寒风凛烈,也给发遣带来了困难。而沿途正在修筑的驰道,他来时,就零乱不堪,马车很难通行。他必须找一个得力干员,来执行这次遣送。

        博阳尉卫尧本来应是当然人选,但他不愿接手这棘手的苦差。富门豪户的,大多羸弱,不胜寒苦。限期又紧,一旦发生变故,他难逃干系。轻者夺官,重者入狱,甚至杀头,他怎么会不知道。他不接赵成投来的目光,却在考虑怎样才能将这差事推却掉。他想起了胡宪,总得有个人吧?但胡宪位卑职低,难以委任,那还有谁呢?他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过滤着一个个人选,这时,他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艾陵尉章启。

        “倒有一个人选。”他对赵成说。

        “谁?有,你就直说!”赵成语气中有种不满。

        “艾陵尉章启!”

        赵成知道这个人,知道此人暴躁,刚愎自用。但他没有反对,他还在听,这是他一贯的作风。不到时候,他不拍板。

        裘之胜知道卫尧打的是什么主意,也正在担心着自己。他知道赵成是个说一不二的人物,一旦主意拿定,就没有谁能使之改变。当他听到卫尧说出章启时,就想:怎么会提出这么个人物来?转而一想,不是他,又是谁?此人剑艺高强,机警胆大,能办事,只是脾气暴躁……。当然,应该让赵成同意,但要让赵成同意,总应该有个道理,这道理是……?对,只要有人扶持,有人扶持,他就是最佳人选。这样一想,他立即想到了单膺白。单膺白一向标榜自己和侍御史赵成的关系,裘之胜刚才还看见赵成放下名谒,当时,就思量:“莫不是单膺白的吧?谁知道他又在做什么?假如只是拜访……,但假如不是呢,这样的人,最好让他走远点。既然他是赵成的人,就让赵成用他。这样一想,心中有了主意。

        “章启脾气不好,怕不是好的人选,”裘之胜以退为进,“只是,在此地,也没有比他更胜任的人了,他剑艺高强,这正好对付至简堂。至于急躁?只要有人在旁劝解,帮他拿拿主意,就决无大碍。”

        “都吏说的是。”卫尧见裘之胜说到点子上,马上附和。

        “你认为呢?”赵成看着夏禄文。夏禄文想了想,“我看也是这样。”他说。“只是派谁去协助他呢?”

        “有一个小吏,”裘之胜装着并不知道单膺白和赵成关系的样子,“叫单膺白,赵大人应该知道。”

        “不必牵涉到我,就事论事。”赵成不想让别人把自己和公事牵涉到一起,也不希望别人把单膺白看作是他的人。

        “不,不,我是就事论事,赵大人不信,可问王大人、夏大人,这单膺白确实办事谨慎勤勉。”

        “是有这样一个小吏,”王琦说,“有所耳闻。”

        “是这样的!”夏禄文清了清嗓子说,“他是一个啬夫,工作勤勉。一个乡,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确实是一个有才干的人。只是,他是被贬斥的下吏。”

        听夏禄文这样一说,又看到大家都首肯,赵成难道还不了解单膺白?他只是不想与单膺白牵涉过多。现在,既然大家都称赞他,这就不是他的事,与他赵成没关系。想到这里,他高兴起来,立即传单膺白、胡宪进来。

        单膺白依然还是当年的样子,但比赵成印象中的他更显朝气,没有一点消沉颓废。这令赵成惊讶。单膺白看见的赵成,却是一点也没变,他对赵成有一种依附感。赵成叫他过来,仔细打量了一番,就在这一刻,他作出了决定,决心提拔他:一是他知道单膺白的贬黜是有冤情的,可以乘这个机会给他一点补偿;二、也是差事,这差事只有单膺白才令他可以放心;三、这是博阳邑众干员的举荐,与他没有关系,不落人以口实,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他立即与杜庠、王琦、闾丘衡等官员协商了一下,遂决定擢跃单膺白为尉佐,并下达了这一次押解官的任命。

        “令艾陵尉章启为此次押解主官,立即发符将他调来。博阳尉佐胡宪、单膺白二人为副,共同协助艾陵尉,押解齐郡、薛郡、琅琊郡等地属县近千户豪民至咸阳。”

        任命之后,赵成很高兴,站了起来,携起单膺白的手。一边交待事宜,一边说些别后之事。众官员知趣地退了出去。

        “多谢大人提拔!”单膺白发自肺腑,一头拜倒。

        “起来,起来,不要谢我。要谢谢你自己,是你自己做得好,又有各位大人的举荐。你要是做得不好,我也不能提拔你……”

        这一席话,令单膺白真的受到感动。

        迁徙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牛马车。迁徙户自备牛马车远远不够,便由各县在自己境内征调,再出售给迁徙户。各种各样的牛马车征调来,有的要修复,有的要改装,这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单膺白自己承担了。另一件难事就是迁徙户的人员去留和财产,那些人是必须去的,那些人是可以不去的,这里面有个甄别。当然,这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人物。田舍是无法带走的,被剥夺,到了咸阳再另行划分之。杂物都必须变卖,这些工作不得不带有强制性地去做,博阳邑及附近数县产生了极大的混乱。胡宪负责这件事,从中中饱私襄,给钱财的,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迁徙户把不该带走的人和不想舍弃的东西带走;不给钱财的就是可以带走的人和物,他也坚决不让带。

        一群群的人拥进这些豪民的院落。他们带着好奇,看着这些富户堆在院落里的器物,看到了貂席和流黄蕈,彩绘鎏金凭几、琥珀枕、翠羽扇、琉璃屏风、青玉五支灯和息烟灯、装饰着流苏的鸠杖、绳拂、玉虎子、绿釉唾壶、檀枰、彩绘髹漆床、以及铜釜、镶金嵌银碟,真令他们大开眼界。这些平日看都看不到的东西,鬼斧神工做出来的东西,如今都贱卖了。他们第一次发现,自己可以将这些东西据为己有。开始了讨价还价,他们极力压低价钱,死死地攥着心爱的东西不放,以至发生了争执,如不是军卒在,他们就恨不得抢了去。而真正的穷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心爱的器物,一样样被别人买走。仿佛挖心摘肺一般,这种痛楚渐渐变成了不可忍受的仇恨:“活该啊,报应!”他们以幸灾乐祸地咀咒,来慰藉自己的失落和痛楚。

        但不管发生了什么事,造成了怎样的混乱——比如发生了冲突,有人自杀了,有人被抢了。——出发了日子终于来到。

        这是秦历二月下旬,一个阴冷的天气。压在天空中的云层好几天了,都没有散开。好在没有风,一切都凝固着,道路两边的蓑草稀稀落落的,颇象老人蓑老的发。间有黑黝黝的冻枝直插苍穹,凛然而又决绝。

        胡宪和单膺白把军卒分成十二人一队,一队负责三十户。章启则摆出一付肃杀的样子,人们坐在车上,大多数人步行。相送的人汹涌着,抓着不放。看热闹的人开始还兴高采烈,看这些平日有钱有势横行乡里的豪民的下场。但随即而来的生离死别,让他们笑不出来了,开始有了哭声,人们相拥着,有辞别父母的、有别亲辞友的,人越来越多。情绪有点失控。单膺白不免有点担心起来,他劝章启立即开拔。章启下令开拔,军卒们开始分开人群,车队开始蠕动,人们发疯般地拉住不放,哭声一片。军卒们拉又拉不开,开始还是劝、骂,后来就挥起了皮鞭。但随着每一鞭下,人们的情绪激动起来,章启拔出了剑,博阳尉卫尧又带领数百军卒赶来,终于把相送的人隔开。这支绵延数里的苦难之旅,开始向西北大河方向前行,它是那么长、那么沉重、那么缓慢,好象承受了无数重的苦难和情感,拉开了一个苦难的行程。北方来的风开始刮起来,过了一会儿,天空开始洋洋撒撒地飘起了雪花。这雪花落到地面上就化了,道路更显泥泞。人们一边朝前走,一边回望故里,那里聚集了黑压压的人群,这人群好象是被这悲痛凝固住了一般。一些白发苍苍的老者,倚垣扶杖在风雪中,颤抖着,显得异常憔悴。他们立在那里,伸长脖子望着远去的亲人。这些父亲、母亲,也许并不是,只是邻里、故友,叫他们如何放得下,在他们的迟暮之年,经受得住这样一场生离死别。他们的白发一缕缕地就象那悲痛的思绪,在这茫茫的风雪中飘散,定格在那亘古不灭的历史之记忆中。


  (https://www.uuubqg.cc/48158_48158430/4109421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