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探讨战术
因为张晓有着写书任务,又要忙着热气球试验,所以皇帝给了张晓自由上班的权限,不过也要求张晓要拿出成绩。所以张晓经常是在家办公,王锡爵那边也是默许了张晓的居家办公权限。
虽然在家,但因为要忙着写稿,所以一般的拜帖张晓都吩咐仆人礼貌拒掉了。只是这天一大早,张晓还在写沙哈鲁的故事,老仆就把一张拜帖送了上来。
“这是宁远伯本人的拜帖?没想到宁远伯居然这么快回京了,还要来拜访我这个书生。真是难得的稀客,拜帖写着今天下午就要来?那家里都动起来,要做迎客准备了。”张晓吩咐道。
到了下午,客人如约而至。
“宁远伯上门拜访,实在荣幸。子茂兄也来了?欢迎二位。”张晓把李成梁还有李如松两人迎了进来。
“家宅狭小,还请贵客担待。不知宁远伯今日来访,有何贵干?”主厅里,张晓和李成梁寒暄道。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老夫在辽东的时候就听闻了张侍读的文名和韬略,我儿如松、如柏、如梅也曾跟着张侍读去了宁夏一趟,就想见见张侍读。”李成梁说道。
“我张某终究还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宁远伯威震辽东二十年,屡克强虏,扬我大明国威,张某甚是仰慕。”张晓也有点把不准李成梁来此何事,不过人家怎么说也是威名赫赫的老帅,夸一下总没有错。
“诶,好汉不提当年勇,如今老夫也是戴罪之身,蒙陛下宽恕,权且在家养老了。张侍读如今还这么年轻就身居要职,又有大才华,以后大有可为啊。”李成梁感慨道。
三人又是一阵寒暄,才慢慢转入了正题聊起了打仗的事情。
“张侍读,在往返宁夏的时候,你说过现在骑兵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发展的潜力了,那意思是不是如果以后火铳火炮再发展下去,骑兵以后有裁减的可能?”李如松问道。
“骑兵终究是要被取代的,不过骑兵要想被取代,那就是有一样东西替代了骑兵的作用。而火铳火炮的发展,只是压制了骑兵的发挥。但是骑兵的作用是目前没有办法替代的,至少在一两百年内,骑兵还是陆军的主力兵种。只是说,骑兵的战术就要不断调整,遇到装备火铳的敌兵就不能随便冲阵。原先骑兵用的都是冷兵器,后面就需要给骑兵装备火铳甚至火炮等热兵器。但是骑兵的巅峰时期已经过去了,观察华夏历史,骑兵开始大放光彩作为战场主力的时期,是魏晋南北朝还有隋唐时期,这一时期骑兵有了马镫、马鞍,装上了马甲,可以作为冲阵主力。到了宋朝,金人的拐子马和铁浮图也是横行中原。到了蒙元时期,虽然蒙古人骑兵众多,但是攻城也是更多靠了火炮、投石机等攻城器械的帮助,光靠骑兵也不能扫灭这么多国家。随着火器的兴起,哪怕是唐太宗、后唐庄宗如今复生,他们也不能只靠着重甲骑兵冲阵了。毕竟弓箭轻易射不穿盔甲,火铳火炮是可以打穿的。”张晓解释说。
“这个确实,土蛮汗多次入寇,好些次就是在我大明的火铳火炮打击之下损兵折将。真要是骑兵对拼,我辽东军士也不怕他们。土蛮汗没有什么像样攻城器械,所以攻城也很困难,对辽东基本是劫掠为主,所图也是挟赏挟开互市。”李成梁分析道。
“那按照张侍读的意思,如今骑兵就是要全能的了,要能提刀枪冲锋,又要会弯弓射箭,火铳乃至火炮也要会使。不过我辽东铁骑,大抵也是这样子。”李如松分析道。
“确实如此,不过单靠骑兵出塞捣巢,也很难彻底大败蒙古人。毕竟草原辽阔,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可以直捣龙城的将帅毕竟还是太少了。但是对付的敌人不同,对骑兵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倭人就没有什么像样的骑兵,所以对付倭人,骑兵用上刀枪,倭人野战就没有什么太大胜算了。”张晓解释说。
“张侍读之前说我大明骑兵可以完胜倭人,又说不能带太多骑兵,以防入朝之后补给跟不上。那霍去病不也是深入匈奴地界数千里,也是大胜归来啊。如果是张侍读调度兵马,那要如何调度才好?”李如松又问起了入朝的攻略,看来这是一位坚定的骑兵主义者。
“倭人要是集其大军,与我军一开始就野战对决,那我军主力带上骑兵是没问题的。但是倭人肯定不会这么傻,他们发现野战没有把握,肯定还要守城为主,或者诱使我军孤军深入然后试图包围歼灭。如果我军骑兵去的多了,给养确实难以跟上,也很难抓住敌人主力。如果去的少了,倒是可以袭扰敌军,但是也容易陷入包围。骑兵一旦被困住,再怎么能打,如果没有救援或是救援不及时,那也要被活活耗死。所以入朝要各路兵马一齐配合才好,骑兵要够数,还要有能攻城拔寨的精锐,还要有擅长山地作战的士兵,还要有足够的火炮火铳。如果我军把敌军压制回岸边,还要需要水师的协助,由水师切断敌人的海上补给,从海陆发起进攻,拔掉敌人固守海岸的据点。然后重新把朝鲜王庭和朝鲜的义军武装起来,让倭人在朝鲜无利可图,倭人就只能败退而去了。”张晓解释说。
“这个打法倒是中规中矩,不过耗费的时间还有银两怕是不少了。”李成梁说道。
“没有办法,跟倭人打必须要稳扎稳打。倭人所谓战国时期互相攻伐了百年之久,战阵的功夫长进多少不好说,筑城和守城的本事倒是练了出来。而且倭人武士凶残嗜杀,不会轻易投降,我军想要速胜也没那么容易。”张晓分析道。
“若是不能速胜,又在朝鲜得不到足够给养,那我军在朝鲜的花销就太大了,不管是陆运还是海运,耗费都大。”李如松说道。
“确实如此,所以我之前关于对倭战事的奏章,就多次提到要多积军备和粮草,也要找到足够民夫和船只。当然倭人也要等明年春夏再行进兵,我大明还有充足时间。”张晓说道。
“其实我李氏一族,原来也曾住在朝鲜,是避唐末天下大乱之时避居朝鲜,后来又回归天朝定居。本来还想着可以回祖宗居住之地看看,如今怕是希望不大了,也就是希望如松可以出征立下大功,也是荣归故里了。”李成梁感慨道。
(本章完)
(https://www.uuubqg.cc/47499_47499325/4620080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