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揽下麻烦
要根除职工们多年形成的顽疾,当然没那么容易,靠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和口头说教无济于事,方翰民向一车间的负责人建议,最好将行政处罚和经济手段并用,才能让职工们重视起来。
“行政处罚倒好办,经济手段怎么操作?”徐辉和蒋国新对生产管理早已不在话下,但在管理职工的手段方面,他们还没有经验。
“可以利用车间的活动经费,设立一个奖项,对各班组进行不定期抽查,到月底统计评比,对那些没有出现工艺数据记录造假的班组进行奖励。当然,有奖必有罚,只要工艺数据记录有造假行为的班组,都要扣除一定的月度奖金,可以根据造假次数的多少,确定经济处罚的等级。”方翰民给出了指导性建议。
“嗯,这是个好办法,只是......,”两位负责人有些犹豫。
方翰民看出了徐辉和蒋国新的畏难情绪,“只是这种办法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你们需要不定期抽查,肯定会占用你们一些时间,但这个顽疾不消除,你们将来面临的麻烦更大,现在花点时间受点累,是完全值得的;第二,怕职工不理解,这就需要你们向大家讲清楚工艺数据造假的危害性,只要道理讲清楚了,我相信职工们一定会理解。说实话,这件事如果让厂领导知道了,一车间职工受到的处罚将更加严厉。”
面对徐辉和蒋国新的犹豫,方翰民首先要让他们重视起来,他知道这两位曾经的助手,技术水平让人放心,但管理能力和经验尚待提升,面对基层那些刺头职工,他们原则性不强,也有一些畏惧心理,这些不足之处,对于他们加强车间管理都是不利的。
徐辉和蒋国新现在也是中层干部,虽然他们的行政级别跟方翰民完全一样,但他们毕竟做过方翰民的助手,他们能成为一车间的领导,离不开方翰民在袁厂长面前的大力举荐,而且一车间的新工艺是方翰民 主导开发的,从业务的角度看,方翰民跟徐辉和蒋国新还有一层师生关系。
因为一车间的新工艺早已投入运转,如果不涉及技术问题,严格说来现在跟技术科已经没有关系,一车间跟技术科是平级单位,按理说方翰民不应该过问一车间的事情,从隶属关系讲,他也无权这样做。但为了徐辉和蒋国新能把一车间管理好,方翰民用心良苦,不惜引来外界的误解,抽时间深入班组查看,果然发现了问题。
对于班组在生产记录上的数据造假,徐辉和蒋国新当然也能意识到其危险性,但方翰民建议他们采取行动,消除全车间这种已经存在多年的坏习惯,他们觉得任务有点艰巨,如果换做其他人,他们有可能直接拒绝,或者口头答应,敷衍了事。
面对方翰民的建议,徐辉和蒋国新不敢随便敷衍,一方面方翰民跟他们有师生情谊,他们不能辜负他的一番好心;另外,方翰民对于技术和管理的认真执着,令他们敬畏。其实,方翰民把大致方案都拿出来了,他们只需付诸实施即可。
就像方翰民已经预料到的,徐辉和蒋国新不缺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他们欠缺的只是坚定的原则性和大无畏精神。
对于方翰民给出的两条具体建议,徐辉觉得不好再推脱,“到班组定期抽查,这没问题,只要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花点时间,吃点苦受点累,都是值得的,向职工讲明数据造假的危害性,也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奖惩,搞不好会有人不理解。”最后这句话是重点,也是徐辉和蒋国新最担心的事。
方翰民理解他们的担忧,毕竟这是两人第一次独当一面,管理着两千多人的车间,其中什么样的人没有?
思虑良久,方翰民说道:“要不你们只管向职工宣讲数据造假的危害性,然后进行抽查和月末统计评比,最后根据统计评比结果,实施经济奖励和处罚。如果有谁不理解,就把责任直接推到技术科。你们在宣讲过程中也可以告诉职工,杜绝数据造假行为,是技术科的要求。”
揽下这种麻烦,既不是方翰民闲得无聊,也不是他有什么靠山,他一个临时工出身的技术干部,曾经比车间那些工人的身份都卑微。但是,穿越者的见识和胆识,让他足以应对任何情况。
当初在二车间,方翰民还是个寂寂无名的临时工,却遇到了赖青元那个无赖,处处跟方翰民作对,但每一次都被他成功化解。
后来到技术科工作,生产副厂长老王瞧不起方翰民的临时工身份,一直岐视他,包括总工程师老夏都有点藐视他,方翰民却越挫越勇,工作成就越来越大,不断受到一把手袁厂长器重。
就在前几天,一车间的两位老领导被厂里降职安排到技术科当副科长,报到那天,原来的一车间主任老苏就跟方翰民过不去,他巧妙应对,不仅让老苏接受现实,还让老苏认识到这位年轻人并不好欺负。
方翰民 主动揽下麻烦,他只是想为徐辉和蒋国新减轻压力,让他们放心大胆地做事。后顾之忧解除了,一车间的两位新领导没有理由不尽心竭力地工作。......
过了四五天,下午四点多钟,方翰民正在办公室听取郭鹏和万程汇报实验中心的建设进展,在没有听到敲门声的情况下,办公室的门被推开,突然涌进来五六个人。
这群人见方翰民在跟另外两个人谈话,他们站在门口等候。
正好汇报完工作,郭鹏跟万程起身告辞,他们离开后,方翰民抬头看着门口两边站着的人,“你们找谁?”
“方科长,我们找你问点事。”这几个人往前走了几步,离方翰民近了一些,七嘴八舌地说着什么。
“你们说什么呢?我什么也没听到,大家能不能选一个人代表你们说话?”
稍后,一个被称作大伟的人来到桌前,方翰民示意他在对面坐下。
大伟自我介绍,他们是一车间职工,找方翰民的目的,就是想问问为什么突然要对记录数据造假实行处罚。
方翰民马上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情况,看来,那天他跟一车间两位新领导沟通后,徐辉和蒋国新雷厉风行,很快就告诉职工们,数据记录造假将会受到处罚,可能有些职工不理解,两位车间领导就按当时的约定,把事情全推到方翰民这里。
方翰民笑了笑,“我这里是技术科,数据造假受处罚是一车间的事,你们应该找一车间的领导呀!”
“可是,新来的徐主任和蒋技术员让我们找技术科,他们说这是技术科的要求。我们以为是调到技术科的老主任留下的话,刚才去找老苏,结果,老苏对此一无所知,他让我们来找你。”
“哦,苏科长让你们来找我?也对。说吧,你们有什么问题?对数据造假被处罚有什么看法?”方翰民已经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出戏,所欲,他显得很淡然。
“方科长,生产记录数据造假已经很多年了,而且每个班组都存在,现在突然要罚款,这样做有意思吗?”
“就是,已经存在很多年的事,现在要罚我们,以前那些人怎么办?”
“不就是提前或稍后把工艺数据填进记录表吗?对生产又没啥影响,你们技术科怎么把问题看的那么严重?我看这完全是小题大做!”......
方翰民朝大家摆了摆手,然后问对面的大伟,“他们乱哄哄的,我想听你说,你的意思呢?”
“我也认为,一种存在了很多年的现象,而且大家都在那样做,又没给生产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受到处罚,你们技术科确实有点小题大做。”大伟直言不讳地说。
方翰民点了点头,“因为你们都没理解这件事情的危害性,看来,你们的车间领导还没把数据造假的危害性讲清楚。咱们抛开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如果生产过程中出现责任事故,事后肯定要查找事故原因,免不了把生产记录翻出来看,因为上面的数据不真实,你们认为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吗?”
站着的人群中,不知谁说了一句,“问题是这么多年来,一车间从来就没出现过什么责任事故!”
“那只是侥幸!不要以为幸运之神会永远眷顾你,一旦有事故,连原因都找不到,那才叫悲哀!”
方翰民顿了顿,继续说道:“难道一种早已存在的错误,一种大家都在犯的错误,就不能改正过来?这是什么逻辑?继续坚持错误的做法,倒成了一种共识,要求改正错误,反而是小题大做,这不是好坏不分,黑白颠倒吗?大家都是新工艺投产前通过培训,考试合格的职工,我认为你们都有一定的素质,这么简单的道理,应该不难懂吧?”
这番既讲道理,又顺带批评的话,让这些职工安静下来,过了几分钟,大伟辩解道:“其实,所谓的记录数据造假,仅仅是午饭时间或非常忙碌的时候,平时记录的数据,都是真实的。”
“谁也没有说所有记录都是假的,要是那样,那可真要出大 麻烦!即使午饭时间或平时忙碌的时候,也必须杜绝记录数据造假!别说搞工业生产,而且还是生产治病救人的药品,就算做其他事情,也要养成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这要求很高吗?”方翰民不解地问。
从这番对话中,大伟觉得方翰民说的都是实话,并非之前想象的故意跟一车间职工过不去,他赞同方翰民说法,“方科长,这些道理我们懂,只是因为长期养成的习惯,一旦被要求改正,脑子里一时转不过弯。另外,说到经济处罚,大家都很敏感。”
“我理解你们的心情,要改掉一种旧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要告诫大家,从现在开始,不良习惯必须改正,否则,根本不能适应新工艺新技术的要求,最终将被淘汰。另外,所谓经济处罚,针对的只是那些不愿改正错误的人,对于按照要求,实事求是,认真填写生产记录的职工,只会受到奖励!”
......
(https://www.uuubqg.cc/44193_44193522/6823629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