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84徽宗即位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端午节,古时候的这一天,全国家家户户都要贴上钟馗像,挂上艾叶菖蒲,饮雄黄酒,这一切其实不是为了纪念屈原或者伍子胥,而是出于迷信的目的——避邪。因为在先秦时代,民间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这天出生的人一定是个晦气的人。从科学来说端午节是毒月恶日的说法纯属胡扯,但有位皇帝端午节出生,他的一生却真的很倒霉,这个皇帝就是宋徽宗赵佶。
据明人《良斋杂说》记载:“李后主亡国,最为可怜,宋徽宗其后身也。宋神宗一日幸秘书省,见江 南国主像,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适后宫有娠者,梦李后主来谒,而生端王。”这段话是说,宋神宗有一次去秘书省,看到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画中人物文采风流 ,儒雅俊俏,神宗皇帝再三惊讶。这期间后宫的一位嫔妃怀孕,神宗皇帝梦到李后主来参谒。后来这位嫔妃生下的孩子就是端王,也就是之后的宋徽宗。所以人们就说,宋徽宗是南唐后主李煜投胎转世,因为李煜的南唐被宋太祖所灭,于是就投胎为宋太祖的子孙,也把宋朝搞亡。徽宗皇帝被金人俘虏后,金人对他就像当年宋太祖对李后主一样。这个故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如果宋徽宗真的是李后主转世,他还要二次受辱吗?他真的转世报仇也转金国辽国呀!转你宋国干吗?
宋徽宗出生的时候因为是五月初五,宋神宗为了赶走晦气,就把他送到宫外寄养。哄自己入睡的不是亲娘,教自己说话的不是亲爹,宋徽宗的童年可想而知是多么痛苦。等到长大一些的时候,他才被接回了宫里。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后人这样写他:
善写墨君竹,能挥薛稷书;通三教之书,晓九流之法。朝欢暮乐,依稀似剑阁孟蜀王;爱色贪杯,仿佛如金陵陈后主。
神宗一共有十四个儿子,但是从老大到老五,及老七、老八、老十这八个儿子全都夭折了,只留下六个长成年的皇子,哲宗是第六子,徽宗是第十一子。
哲宗归天,又没有儿子,那么到底由五个弟弟里面的哪个来承继大统呢?当时的太后,也就是神宗的皇后向氏,就召集百官来商量这事。向氏在徽宗承继大统这件事上,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向太后本人没有亲生的儿子,哲宗也不是她生的,所以哲宗下面这五个弟弟谁来继统,在她眼里是无所谓的。向太后隔着帘子问大臣:“大行皇帝归天,没有子嗣,诸位爱卿,你们看谁来继统?”
宰相章惇抗声道:“依礼律论,应当立皇上同母弟简王赵似。”向太后道:“老身无子,诸王皆神宗庶子,不能这般分别。”
因为哲宗皇帝本身就是庶出,不是向太后亲生,而是朱太妃所生。现在如果再立朱太妃所生的简王,那朱太妃就有两个儿子先后为帝。太后虽然是正位中宫,但若朱太妃的两个儿子都当皇帝,那太后和朱太妃的关系就不好处了。因此太后勃然变色,章惇的这个提议也就作废了。
“如果不选赵似,那就立申王赵佖。”章惇又道。向太后道“申王年长,但眼睛患病。不便为君,所以还是立端王为好!”表面上看,向太后办事公平,但在这些冠冕堂皇的言辞背后,显然是在偏袒赵佶,为其继承皇位寻找合情合理的借口。章惇是反对端王即位的,他认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这是将攻击的矛头直接转向了赵佶的人品,而向太后却不以为然。双方为此僵持不下,互不相让。关键时刻,知枢密院曾布首先附和太后之议,尚书左丞蔡卞、中书门下侍郎许将也相继表示赞同。章惇势处孤立,只好缄口不言。乃由太后宣旨,召端王佶入宫,即位柩前,是为徽宗皇帝。曾布请太后权同处分军国重事,太后谓嗣君年长,不必垂帘。徽宗泣恳太后训政,移时乃许。
在皇兄早亡,又无子嗣,宰相失言,太后力挺,且群臣相嫉的因缘际会之下,在章惇一句“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的大喝声中,宋徽宗承继大统,当上了皇帝,拉开了北宋王朝最后一场戏的帷幕。
却说宋神宗留下了那么多的子嗣,向太后为什么偏偏看上赵佶,并全力扶持他登上皇位呢原来赵佶从小聪慧,诸事皆通,学识出众,很有才华。加之少时起便留连花丛,很会得女人欢心。各藩王就藩之后,他不同于其他藩王安静地待在家里,而是时常进宫陪向太后说话,逗得向太后很是开心。做一件事不难,但要坚持做一件事就不容易了。长此以往,向太后心里就觉得这孩子孝顺,懂事,二来赵佶喜好书画,喜欢“搞艺术”,向太后善书行草。
宋哲宗病入膏肓后,向太后悄悄让小黄人去泰州天庆观找徐半仙测字,徐半仙给了一个蜡丸让小黄人带回来,向太后打开一看,上书:赵佶,吉人也。其实赵佶一点都不吉,徐半仙完全是胡说。
还有一个原因说是赵佶与向太后身边的一位侍俾郑氏有染。向太后在思考皇位继承人的时候,郑氏在一旁为赵佶说了许多好话,因此赵佶这位艺术家才当上了皇帝,不知道九泉之下的向太后,看到自己亲手选定的继承人最后将宋朝带入另一种境地,心里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不过宋徽宗的艺术成就还是不错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笔势劲逸,意度天成,自号瘦金书,他的花鸟画自成“院体”,《宋史会要》评价说:“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却说徽宗御紫宸殿,受百官朝觐。徽宗系神宗第十一子,系陈美人所生,神宗崩,陈氏亡。徽宗追尊为皇太妃,尊先帝后刘氏为元符皇后,立夫人王氏为皇后,特进章惇为申国公。向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太后在神宗时即是守旧派,当政后随即任命守旧派、韩琦长子韩忠彦为执政,不久又升任右相,左相章惇、执政蔡卞等相继受攻击,蔡卞首先被贬任知府;同时恢复被贬逐的守旧派官员的名位,守旧派官员接着相继上台。当年七月,向太后还政后不久,反对立徽宗为帝的左相章惇被罢相,韩忠彦升任左相,曾布升任右相。
赵佶是个狗皇帝,属狗的皇帝。大臣范致虚是个谏(贱)官。有次范致虚写信给赵佶说你是个狗皇帝,而开封人喜欢吃狗肉,您应该下令禁止屠狗,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也是对您最起码的尊重。您说是不?赵佶一听当然说是的,准奏!于是禁止屠狗的方案很快在京城得到实施,各级政府机构设立举报箱,实名举报屠狗卖肉的行为,举报者赏钱两万。
激进的太学生们私聊时发泄情绪:你属狗就禁止屠狗,你爹属老鼠怎么不禁止养猫呢。有人就偏好这口!可他到肉店里看见只有羊头没有狗头,他转身想走,屠夫从柜台下边拿出一块肉:这里有转基因羊肉,你要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要的就是它。到了除夕,巡防队下来检查,屠夫叫娘子把肉撤下来。娘子问:为什么呢?屠夫道:应付检查呗,因为狗肉不能上席面。这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由来。不是弄虚作假以次充好,而是不许卖狗肉!
除了不许卖狗肉,赵佶还睁着眼说瞎话,硬说他是十月十日出生的,也不怕后人说他是怪胎,在娘胎里呆了十五个月。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佶迷恋声色犬马,游戏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戏。赵佶身边有一名叫春兰的侍女,花容月貌,又精通文墨,是向太后特意送给他的,后来逐渐变成了他的玩物。但赵佶并不满足,他以亲王之尊,经常微服游幸青楼歌馆,寻花问柳,凡是京城中有名的妓女,几乎都与他有染,有时他还将喜欢的妓女乔装打扮带入王府中,长期据为己有。当上皇帝以后,徽宗禀性难移,无心于政务,继续过着糜烂生活。内侍杨戬在徽宗面前夸耀另一刘氏有倾国倾城之貌,不亚于王昭君,徽宗将其召入宫中。刘氏本是酒家之女,出身卑贱,但长得光艳风流。徽宗一见,魂不守舍,瞬间便将丧妃之痛遗忘殆尽。徽宗对刘氏大加宠爱,与她形影不离,若离了她,竟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刘氏天资颖悟,善于逢迎徽宗。还极善涂饰,每制一衣,款式新颖,装扮起来胜似天仙。不但徽宗喜欢,就连京城内外也竞相仿效。在徽宗看来,刘氏回眸一笑,六宫粉黛尽无颜色。道士林灵素见刘氏如此得宠,便曲意奉承,称刘氏为“九华玉真安妃”,绘其像供奉于神霄帝君之左。
刘艳名远播天上人间,赵佶夜夜专宠,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刘接连给赵佶生下三个皇子一个女儿。小刘累坏了,亦或和老公赵佶情深缘浅,竟然一病不起,她拼尽气力把对人生的眷恋和对老公的热爱写在一张绢上,吩咐小宫女等她气绝之后,让赵佶自她的脖颈间解下绢巾。小刘走了,赵佶摊开绢巾:在分离的那一瞬间,让我再看你一眼,不知来生能否相见,也不知何时能回到你身边。
徽宗17岁成婚,娶德州刺史王藻之女,即位后,册王氏为皇后。王皇后相貌平平,生性俭约,不会取悦徽宗,虽为正宫,但并不得宠。此时,徽宗宠幸的是郑、王二贵妃,二人本是向太后宫中的押班(内侍官名),生得眉清目秀,又善言辞。徽宗为藩王时,每到慈德宫请安,向太后总是命郑、王二人陪侍。二人小心谨慎,又善于奉承,颇得徽宗好感,时间一长,向太后有所觉察,及徽宗即位,便把二人赐给他。徽宗如愿以偿,甚为欢喜。据记载,郑氏“自入宫,好观书,章奏能自制,帝爱其才”。显而易见,郑氏不仅姿色出众,而且还能帮助徽宗处理奏章。因此,徽宗更偏爱郑氏。徽宗多次赐给郑氏情词艳曲,后来传出宫禁,广为流传。王皇后去世,徽宗于政和元年册封郑氏为皇后。
除了郑、王二氏之外,受宠爱的还有二刘贵妃、乔贵妃、韦贵妃等人。刘贵妃,出身寒微,却花容月貌,入宫即得到赵佶宠幸,由才人连升7级而至贵妃。刘贵妃曾亲手在庭院中种植了几株芭蕉,当时她说:“等这些芭蕉长大,恐怕我也看不着了。”在旁的侍从闻言慌忙上奏徽宗,徽宗很不在意。谁知过了两天刘贵妃真的撒手西去。徽宗悲痛不已。
宋徽宗喜欢微服私访,不是访贫问苦而是寻花问柳猎艳猎奇。有次赵佶在路上遇上一个寒酸的书生,自号落魄子,恰巧与赵佶同年同月同日生,连时辰都一样,赵佶动了恻隐之心,就写了封推荐信给四川领导,领导一看是皇上的亲笔信,不敢怠慢妥善帮他安排工作,并且让他住上政府的房子,落魄子不再落魄,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然而这种生活仅仅过了两天,落魄子就死了。四川领导不敢怠慢,连忙把落魄子死去的消息飞报给赵佶。赵佶十分吃惊,把落魄子的生辰八字报给风水馆,风水先生说他命太硬,把自己克死了。
徽宗虽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在艺术方面,却是中国古代帝王中最富艺术气质的皇帝,他广泛涉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在书画方面的造诣更是无与伦比的。
徽宗天资聪明,从小就对书画情有独钟,到十六七岁时,已经成为知名度极高的艺术家。即位前,徽宗经常和驸马都尉王诜、宗室赵大年(赵令穰)以及黄庭坚、吴元瑜等人交往。这些人都是当时颇有成就的书画高手,对徽宗艺术修养产生了重要影响。史称徽宗“能书擅画,名重当朝”,评价之高,不难想见。
宋徽宗还亲自出题,留下了“踏花归来马蹄香”的佳话:一日,赵佶踏春而归,雅兴正浓,便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在御花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画考。这里“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许多画师虽有丹青妙手之誉,却面面相觑,无从下笔。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捏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面沾着几片花瓣,但都表现不出“香”字来。独有一青年画匠奇思杰构,欣然命笔。画构思很巧妙:几只蝴蝶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踏花归来,马蹄还留有浓郁的馨香。宋徽宗俯身细览,抚掌大赞:“妙!妙!妙!”接着评道,“此画之妙,妙在立意妙而意境深。把无形的花‘香’,有形的跃然于纸上,令人感到香气扑鼻 !” 众画师一听,莫不惊服,皆自愧不如。
赵佶曾用“深山藏古寺”为题来考画院学生。第一个学生画了整个寺院,以及寺院四周的崇山峻岭。第二个学生画了古寺的一角,背景上画了山峦起伏的密林。第三个学生没有画古寺,只画了深山阴谷中的一条石径,尽头一个和尚在溪边打水,大树掩没不知寺院在何处?“深山藏古寺”着意在“藏”字上做文章,给人以“画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享受。“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绘画讲究藏得自然,藏得巧妙,藏得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也和这位书画皇帝不无干系。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
宋徽宗对花、对鸟都有极为精细的观察。有一次,一群孔雀在宣和殿前的荔枝树下啄食荔枝果,赵佶心血来潮,叫画师们每人画一幅荔枝孔雀图给他评赏。他看完画师的作品后不满地说:“你们虽画得不错,可惜都画错了,孔雀上土堆,往往是先举左脚,而你们却画成了先抬右脚。”起初画师们不信,反复观察后,果如赵佶所言。
宋徽宗如果不当皇帝,一定是个相当不错的艺术家。他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诗词歌赋无所不精,花鸟鱼虫无所不爱。他的书法自成一格,后世称为"瘦金书",他的水墨丹青,追溯起来,竟是国画写意的开山祖。
只可惜他屁股下坐的偏偏是龙椅!
宋徽宗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
蔡京、童贯等人在把国内搞得混乱无比之时,又极力怂恿徽宗收复燕云十六州。自宋朝建立后,收复燕云地区一直是自太祖以来历代帝王的梦想。徽宗好大喜功,更想完成祖宗未竟之业,以建立“不朽功勋”。
早在政和元年(1111)九月,徽宗派童贯出使辽国以窥探虚实,返程途经燕京时,结识了燕人马植。此人品行恶劣,但他声称有灭辽的良策,深得童贯器重。童贯将他带回,改其姓名为李良嗣。在童贯的举荐下,李良嗣向徽宗全面介绍了辽国危机和金国的崛起,建议宋金联合灭辽。在李良嗣看来,辽朝肯定会灭亡,宋朝应该抓住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出兵收复中原王朝以前丧失的疆土。徽宗大喜,当即赐李良嗣国姓赵,授以官职。徽宗不仅花天酒地,而且好大喜功,虚荣心极强。如果侥幸灭辽,列祖列宗梦寐以求的燕云之地不就可以收复了吗?这样,他就是彪炳千秋的一代明君了。从此,宋朝开始了联金灭辽、光复燕云之举。
(https://www.uuubqg.cc/43711_43711964/4102205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