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北颂 > 第0239章 藏不住秘密的宋人

第0239章 藏不住秘密的宋人


  曹玮走了,在一个严寒的早晨,率领着十万将士,离开了保州城。

  他几乎抽空了营地里的所有精锐,留下了一群老弱病残给寇季、李昭亮、狄青三人。

  寇季名义上率领着近十五万的兵马,可刨去了此前的战损,还有刀枪剑戟所伤的伤兵、冻伤的伤兵,手里能战的兵马,不足九万。

  经过寇季仔细查探发现,古代战争时期,将士们减员严重,很大一部分原因跟战争无关,纯粹是因为后勤不足,导致了将士们减员。

  伤药不足、皮衣皮靴不足、粮草不足,都成了将士们减员的至关重要的原因。

  伤药的不足,导致营地里的医疗场所,频频有尸体抬出。

  皮衣皮靴不足,导致营地里的频频有人冻死。

  寇季是给将士们发了一些皮衣,可还不足以满足所有将士们的需求。

  他的皮衣是发给了保塞军的将士,可曹玮如今给他留下的,不止保塞军的将士,还有其他厢军的将士。

  一群身穿着单薄衣裳的将士,在冷风里冻的瑟瑟发抖,互相依偎在一起取暖,身上的冻疮随处可见。

  兵事,寇季不懂。

  所以在曹玮离开了那一刻,他就果断把兵事甩手给了李昭亮、狄青二人。

  并且义正言辞的告诉他们,凡有战事,打赢了,他跟着李昭亮、狄青一起领功劳,打输了,他先跑,李昭亮和狄青留着陪将士们一起死。

  这话说的极其不负责任。

  但是李昭亮、狄青二人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李昭亮只是叮嘱寇季,千万别临阵脱逃就行。

  兵事甩给了李昭亮、狄青二人。

  寇季又一次干起了军需。

  他再次派遣曹佾、刘亨二人出山,去汴京城里求援。

  反正禁军淘汰下来的棉衣足够多,留在汴京城的仓库里发霉,又或者被那些贪官弄出去发卖给百姓牟利,还不如他要过来,发给这些可怜的将士。

  然而。

  就在寇季打定了主意,准备请曹佾、刘亨出山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个大问题。

  刘亨不见了。

  寇季翻遍了营地,也没找到刘亨。

  最后逼问刘亨留下来的刘府部曲,才问出了刘亨的去向。

  刘亨居然带着几个人,跟着曹玮,一起去偷袭辽军了。

  寇季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差点没把刘亨骂死。

  他想派人去追刘亨,也不知道去什么地方追。

  曹玮为了避免他偷袭辽军的事情被人走漏了消息,所以从没有给别人透露过行军路线。

  寇季知道的,只有一个飞狐口。

  可通往飞狐口的大道有上百条,曹玮具体走那一条,谁也不知道。

  过了飞狐口以后,曹玮又会如何行军,谁也不知道。

  寇季在营地里把刘亨骂了一天,最后只能派遣曹佾一个人回京,去押送棉衣、伤药。

  除了派遣曹佾回去押送棉衣、伤药以外。

  寇季还拉着正在引领着厢军军属们发家致富的陈琳,一起去信给正在真定府查处贪污的吕夷简去信,让他备一些棉衣和伤药过来。

  吕夷简在拿到了二人的信以后,也没有推辞,他立马召集人手,弄了一大批的棉衣、伤药给寇季送了过来。

  有了这一批棉衣、伤药,大大的缓解了保州城里厢军的死亡率。

  保州城里厢军的军需问题得到了一些缓解,寇季总算能放下心,再次登上了保州城的城墙。

  城门楼子里。

  李昭亮、狄青二人,正在为保州城的布防问题商谈。

  但两个人明显遇到了问题。

  见到了寇季,李昭亮果断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寇季,保州城的城墙,在辽军连番攻打下,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眼下,需要一大批民夫,尽快的修整城墙。

  可我二人商定以后发现,辽人恐怕不会给我们修整城墙的机会。

  只要我们让民夫登上城墙,辽军就会在那个时候发起进攻。

  到时候,军民搅在一起,城头上必然生乱。

  辽军迟迟没有发动进攻,大概就是在等这一刻。”

  寇季目光在李昭亮、狄青二人身上盘桓了一二,疑问道:“没有妥善的法子?”

  李昭亮沉吟了一下,晃了晃脑袋。

  狄青沉声道:“若是我们迟迟不派遣民夫修整城墙,辽人等的不耐烦了,也会发起进攻。只要辽人不及损伤的攻城,我们未必能够守得住保州城。”

  寇季听到这话,神色有些凝重。

  “就没有办法在不动用民夫的情况下,修筑城墙?”

  李昭亮、狄青二人对视了一眼,一起摇头。

  寇季思量了一下,沉吟道:“我虽然没办法领兵打仗,但是把保州城弄成铜墙铁壁,我还是能做到的。”

  李昭亮、狄青二人眼前一亮。

  李昭亮追问道:“你有办法?”

  寇季缓缓点头道:“有办法……不过我这个办法拿出来,你们两个恐怕就没办法建功立业了。”

  李昭亮赶忙道:“有办法尽管拿出来,只要能护住保州城,我们就算是建功立业了。”

  寇季闻言,点点头,往外走去。

  李昭亮见状,追问道:“不跟我们分说一二?”

  寇季晃了晃脑袋,道:“没啥好说的,等一会儿你们就都知道了。”

  说完这话,寇季出了城门楼子,下了城墙。

  召集了一批在营地里歇息的将士,一人背着一个水囊,去了距离保州城最近的水源处。

  然后让人一人背了一水囊的水。

  在将士们背水的时候,寇季叮嘱道:“以后这段日子,你们就负责背水往城墙上送就行。”

  将士们答应了一声,凿开了厚厚的冰面,开始取水,往城墙上背。

  水背到了城墙上,寇季就让将士们堆放在了城墙的垛口下。

  等到夜晚降临的时候,寇季让将士们把水顺着城墙倒下去。

  等到第二日的时候。

  城墙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冰。

  李昭亮、狄青二人见此,一脸惊愕。

  李昭亮追着寇季道:“你要冰封保州城?”

  寇季摊开手,“除了这么法子,你还有其他法子修筑城墙吗?”

  李昭亮晃了晃脑袋。

  迟疑了一会儿,他又道:“你这个法子,容易毁了保州城的城墙。”

  寇季认真的道:“城墙毁了,可以再建。可要是辽人攻进了保州,保州还能不能成为我大宋的疆土,那就难说了。”

  李昭亮听到这话,闭口不言。

  寇季则指挥着将士们继续给保州城城墙浇水。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照耀在保州城上,保州城上闪烁着一层光芒。

  整座保州城,像是笼罩在一层水晶里,看着分外的耀眼。

  辽人自然不可避免的看到了保州城的情形。

  辽皇耶律隆绪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跨马到了保州城前。

  瞧着如同笼罩在水晶里的保州城,他阴沉着脸,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原本他是打算,等到宋人修筑城墙的时候,趁机偷袭。

  可如今宋人居然打算冰封保州城,那他就没办法再继续等下去。

  眼下,保州城的冰面还是薄薄的一层,再过几日,恐怕就不是薄薄的一层那么简单了。

  “呜呜呜~”

  随着辽皇耶律隆绪攻打保州城的命令下达下去。

  辽军军中响起了一声又一声的号角声。

  一支又一支的辽军将士,扛着攻城器械,推着攻城凿、弩床、投石车,逼近到保州城下。

  保州城上。

  在听到了辽军军中号角声吹响的那一刻。

  李昭亮、狄青二人,立马下令厢军将士们上城墙作战。

  寇季在看到了辽军凶猛的扑过来的时候,心头狂跳。

  作为一个战场上的新丁,在看到了十数万的敌人如同黑压压的阴云一样扑过来的时候,心里真的会产生恐慌。

  平日里,见到了十数万人,寇季心里一点波澜也没有。

  可当这十数万人头上挂上了敌人两个字的时候,谁心里都会产生恐慌。

  那种沉甸甸的压迫感,是难以形容的。

  寇季强忍着逃跑的冲动,让张元迅速离开了城墙,去把自己带来的那些东西全部搬上城墙。

  没过多久以后,张元就带着寇府的侍卫、仆人,搬着寇季带过来的那些箱子,上了城墙。

  寇季只留下了一个小箱子在身边,其余的箱子全部让寇府的侍卫、仆人们,分发到了守卫在垛口前的将士们手里。

  寇季没有在这个时候故弄玄虚。

  他让人打开了箱子,从箱子里取出了一个黑黑的、圆溜溜的东西,点燃了引线,扔到了城墙后方的空地上。

  圆溜溜的东西掉落在地上以后,瞬间炸裂,然后燃烧起了一团又一团的火焰,见啥烧啥。

  直到把一片空地上所有能焚烧的东西焚烧完了,才缓缓熄灭。

  “此乃何物?”

  李昭亮目睹了圆溜溜的东西燃烧的场景,惊奇的问道。

  寇季低声道:“磷火弹……”

  李昭亮瞪着眼道:“这可是战场上的利器啊。”

  寇季瞥向李昭亮,询问道:“然后呢?”

  李昭亮急忙道:“此物应当留在关键时候使用。”

  寇季晃了晃脑袋,“我觉得现在就是关键时候。”

  李昭亮愣了一下,叹了一口气,嘴里嘀咕了一句,“你得多怕死……”

  寇季懒得搭理他。

  他演示了一遍磷火弹的用法以后,立马让寇府的侍卫、仆人,把这方法教给了全军将士。

  然后他一个人偷偷摸摸的打开了一个小箱子,从里面取出了一个带有圆管、带有手柄的东西,悄悄的给里面填充了火药、铁珠,紧紧的握在手里。

  然后又从小箱子里取出了两个脑袋大、身子细的东西,塞进了腰间。

  有这两样东西保命,寇季心里才稍微安心了不少。

  这两样东西,大宋的人是不会认识的。

  后世的人却能清楚的辨别出它们是什么东西。

  枪!

  手榴弹!

  有人或许会质疑。

  质疑寇季会弄这些东西,为何不把它们大量制造,装备全军。

  这个想法寇季也有过,但是被他给否决了。

  这两样东西,一旦经过他的手推广出去,不仅不能成为大宋的助力,反而有可能会加速大宋的灭亡。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寇季在汴京城里待了许久,发现大宋在军备方面,似乎并没有保密一说。

  比如大宋最精良的步人甲、床弩等物,其制作方法,完全不需要去派人窥探,只需要在汴京城里的各发书坊里,就能找到详细的制作方法。

  大宋的文人们,对著书立说,有着远超常人的执拗。

  他们在著书立说的时候,连一个字都不愿意错。

  有人在写游记的时候,会一步一步丈量自己要写的地方,明确的在书中标注出,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需要多少步。

  有人在写兵书的时候,会拿汴京城的布防,又或者其他城池的布防为例,写在书上。

  为了避免出现遗漏,他们会仗着自身的权威,亲自去军中,观摩布防,研究布防,甚至还会调出布防图,以作研究。

  然后在他们研究完了以后,会把布防情况,完完整整的写进书里。

  甚至,寇季曾经在汴京城里见过两本有关于汴京城布防的书,其中一个人写错了一个岗哨的换岗情况,另一个人立马站出来批判了他,并且及时纠正了他的错误。

  有人写工艺书的时候,会从头到尾的跟着匠人们,把工艺研究一个通透,然后一点不差的写在书上。其中就包括了大宋军备的制作过程。

  所以,大宋的军备,在辽人、在西夏人眼里,没有一点秘密。

  若不是步人甲的造价太高,估计西夏人、辽人,早就造出了步人甲,装备了全军。

  所以,寇季不敢把枪、手榴弹等物推广出去。

  一旦他推广出去,必然有人会从匠人们手里,想方设法的套出其制作方法,然后毫不顾忌的写进自己的书里,最后再以极低的价格卖出去。

  只需要短短数月,枪械、手榴弹等物的制作方法,就会传遍天下。

  到那个时候,不仅大宋朝廷会造,大宋山野间的流寇,也会造。

  西夏人会造、辽人会造、青塘人会造……

  当全天下的人都会造枪械、手榴弹的时候,那大宋装备这些东西,还有什么意义?

  又有什么优势?


  (https://www.uuubqg.cc/42846_42846331/47627709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