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是马谡,人在街亭 > 第350章 欲攘外必先安内

第350章 欲攘外必先安内


  众所周知,当今天下,适合养马之地无非幽、并、凉三地而已。
  如今凉州之地已入了蜀汉之手,幽州又在公孙氏的掌控之中,几乎处于半独立的状态,既不听调也不听宣。
  仅仅靠并州一州之地,哪怕是曹魏倾力发展,恐怕也很难完成虎豹骑的构建,进而完成压制蜀军的任务。
  想及此处,曹叡和曹真忽然间想到了什么,随即也是齐刷刷地看向了司马懿。
  “爱卿。”当即,曹叡也是微微皱眉问道:“你是想要收复辽东?”
  “然也。”司马懿继续点头承认道。
  “我军本就处于两面作战之中,正该安抚后方,以利前线战事,岂能轻易再开战场?”曹真当即也是不解地责问道。
  对于曹真的这个问题,司马懿显然早已经做好了准备。
  曹真这边才将问题问出来,那边司马懿便已经开始了阐述:“陛下,子丹兄。非是微臣要再起战场,无论国仇家恨,微臣都恨不能立即杀向蜀军,重夺荆襄、占回长安。可是,我军如今还能做到吗?”
  “不能了。”司马懿微微叹气道:“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在经过这几年的交锋之后,蜀汉不仅没有被我军拖垮,反而是逐步成长了起来,甚至成长到了连我大魏都必须尽全力才能抗衡的地步。”
  闻言,曹叡与曹真两人也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虽然不愿采信司马懿的话语,但细细想来,还真是如此。
  看起来,如今的蜀汉也不过是有了益州、凉州、雍州和半个荆州,总计不过三个半州的地盘而已,而曹魏依旧占据有冀州、并州、幽州、青州、兖州、徐州、豫州、以及半个荆州和半个扬州,总计八个州的地盘。
  但从数量上来看,似乎曹魏依旧占据着绝大的优势。
  可要知道,相较于蜀汉内部近乎铁板一块的政治生态,曹魏的内部可以说是一团乱麻。
  且不说颍川一系与河北一系历来的争端,也暂且不说曹魏以宗族压制世家的矛盾,单单是其中独立的王国,便是内耗了曹魏大量的兵马钱粮。
  上述的公孙氏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曹魏不仅没能得到辽东的战马优势,甚至还要为防备公孙氏,安排下数万的人马。
  同时,青州屯田的青州军虽然还不不至于听调不听宣,但实际也差不多,哪怕在臧霸已经去世,这伙黄巾军依旧保持着相对的独立。
  就连这次调兵西援,也是曹叡牺牲了大量的利益之后,才争取到的结果。
  在这样的魏国,若是一直进取,进而吞并两国成为大一统的王朝,那也就算了,一旦战事不顺,势必就会陷入内斗的境地之中。
  现在的东吴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此,司马懿所提出的“征辽东”,其实也不仅仅是征辽东,更是一场攘外必先的“安内”——以最强藩属公孙氏的落幕,警告其余人等,要安分守己,更要服从朝廷的工作安排。
  若是打得好了,不仅能让自家的兵力进一步解放,更能将内部整理得更加地齐整。
  而且,此时魏、汉刚刚签署了停战协定,正是所谓的“蜜月期”,蜀汉可不是东吴,定然不会无耻地公然撕毁停战协定。
  更别说,此时的蜀汉,从上到下都在忙活着迁都之事。
  此时不趁机将毒瘤给剜去,后续就更加没有机会了。
  想及此处,曹真当然不会再反对,反而是问道:“有把握吗?”
  这问的,当然是司马懿征辽东的把握,也更是司马懿安内的把握。
  只可惜,对于曹真的这个问题,司马懿只能回答前面的一半。
  “辽东军并不算强悍,加之主将暗弱。”司马懿略略斟酌一旦,随即给出了自己的战法和胜算,道:“以五万大军,轻装而进,直捣襄平。吾至少有七成把握。”
  “七成?”
  “五万?”
  闻言的曹叡与曹真两人,却是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了不同的字眼之上。
  为“七成”的胜率感到高兴的,正是曹叡;而曹真却是因为这五万大军的数量而有些担忧。
  “果有七成之成算乎?”曹叡再度主动询问道。
  “然也。”司马懿点点头,道:“我大军远道而去,若是公孙渊足够聪明,当果断放弃襄平乃至于辽南,与我军避而不战,坐等我军粮尽,再卷土重来。如此,漫说七成胜算了,就算是五成胜算都没有。
  不过,以公孙渊之智,断难想到如此计策,即便有谋士为之谏言,以公孙渊之心胸,也断难舍弃辽南与襄平之地。故此,并不需担心,公孙渊弃城之举。”
  “其次。”司马懿略略停顿了下,随即接着说道:“既然不肯离去,则必以兵马守城,则以我大军之战力,而公孙在辽东之巧取豪夺,战而胜之,当不成问题。
  当然了,依微臣对公孙渊之理解,其必不能安分守己。
  更别说,若是守城,势必令其骑兵无处发挥。好大喜功之人,岂能忍之。因此,微臣大胆预计,待我魏军天兵既至,其必领兵而击,欲与我军在野外决战。
  既是如此,我当以少量兵力正面吸引其注意力,再以主力大军后袭其襄平城。
  如此,攻守之势,迥异之矣。
  七成,不过是保守之成算。”
  “彩!”听完了司马懿的分析,曹叡也是当即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显然,司马懿对辽东也是狠狠地下过了一番功夫的。
  单单从这一番对话之中,就知道,此时的司马懿对辽东、对公孙渊都十分的了解,甚至比历史上公元238年,临危受命出征辽东之时的司马懿还要更加了解。
  而根据自身的理解,司马懿也是制定出了详尽的进度,并且,司马懿所作出的判断和推断,几乎就是历史上司马懿战胜公孙渊所采取的战法。
  只是,就在曹叡为司马懿给出的战法而赞叹之时,一旁的曹真却是皱着眉头问道:“一定要五万大军吗?”
  是的,曹真有些心疼这五万大军太多了。
  这就很奇怪了,魏军在跟蜀汉作战之时,动不动就十万、二十万的大军,怎么轮到与辽东作战,只要个五万大军,都要被心疼吗?
  没办法,辽东作战跟中原作战本就是两种战斗。
  不说别的,光是粮食的运输就截然不同的情况。
  在中原作战,粮秣转运损失超过三成,押送粮草的主将就得被问罪;而在辽东作战,损失不超过两三倍,都已经算是顶顶好的了。
  要知道,历史上司马懿带去剿灭公孙渊的兵马也就是区区四万而已。
  而司马懿这次一开口就是五万,作为大司马的曹真能不心疼吗!
  不过,为了确保一定拿下辽东,司马懿对这五万大军也是势在必得。
  因此,面对曹真的问题,司马懿也是干脆地说道:“五万是最低兵马要求。”
  不待曹真回答呢,那边的曹叡便是先行开了口,道:“五万就五万。”
  说着,曹叡也是看向了司马懿,问道:“与你五万大军,多久可以为平定辽东。”
  “禀陛下。”司马懿随即也是掰起了手指头,道:“进军一月,攻战两月,善后一月,回师一月。总计五月之期,约么百又五十日,便足矣。”
  “五月。”曹叡默默地咀嚼着司马懿给出的答复。
  说实话,五月之期,对于进攻辽东而言,真的不算久了。
  一来,兵力的集中和调动需要时间,二来,辽东的地盘实在太过庞大,想要彻底攻下来,着实也是需要时间的。
  因此,即便曹叡恨不能明日就能将辽东重新收入囊中,也不得不一步一步来。
  “好。”曹叡当即也是表态道:“那便五万大军、五月之期。”
  闻言,曹真倒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了,毕竟作为老大的曹叡已经批准同意了司马懿的方案,自己再继续拆台,那就显得有些不专业了。
  而司马懿自然是一脸兴奋的抱拳领命道:“是,多谢陛下信任。微臣必不负陛下所托,尽快以最小代价,拿下辽东,让虎豹骑重现于幽州之地。”
  “好!”听着司马懿的承诺,曹叡也是三度抚掌而叹道。
  看着眼前君臣相得的模样,一旁的曹真说实话是有些情绪的。
  哪怕他也知道,司马懿所说的都有道理,也都是为了曹魏的天下。
  可是,看着曹叡渐渐有些过分地依赖司马懿,曹真的心中就不是滋味。
  显然,曹真不是为远征辽东而担忧,毕竟司马懿的能力,曹真还是很清楚的,他说能有七成的把握,实际也就跟十成把握差不了太多。
  曹真担心的是,远征辽东之后,怎么办?
  尤其是司马懿的一句“让虎豹骑重现于幽州之地”,这是不是在说,要在幽州组建虎豹骑?
  可如此一来,这虎豹骑的主将,会是谁?
  是刚刚征服了辽东,将一州之地划入曹魏地盘的司马懿及其继承者?
  还是,跟辽东毫无关系的曹氏之人?
  答案显然已经不言而喻了。
  可要命的是,曹氏宗族一直是靠对军权的绝对掌控,才能压制住朝内的各方势力。
  虎豹骑,那可是能够轻松碾压所有战士兵种的存在。
  一旦曹氏宗族失去了这张底牌,大魏的朝堂又将面临什么呢?
  曹真已经不敢去想了,也没法想。
  在这样的情况下,曹真也是暗暗下定了决心,不管虎豹骑会重现在何方,其主将只能姓曹(夏侯)。
  正想着要从家族之中选哪人出任虎豹骑首领之时,曹真却是被曹叡的话语引回了注意力。
  “既然已经决定更要先拿下辽东,那么在函谷方向以及荆北方向上,甚至还有扬州方面,我军都要采取守势。”曹叡随即也是分析道。
  “东吴方面,也就是扬州那边。”曹叡接着说道:“我会派出使者,与东吴交涉,尽可能稳住东吴,为我军辽东之行动争取时间。”
  “另外的函谷关和荆州方向。”说着,曹叡也是看向了曹真,随即道:“这两处的防御,就靠叔父您的了。”
  “陛下放心,微臣必死守之。”曹真当即也是表态道。
  “另外,还有巷战的训练,叔父也要提上日程了。”曹叡随即也是继续嘱咐道。
  “是。”曹真继续点头应诺道。
  就这样,在三人的通力协作之下,魏国的最新军事计划也是新鲜出炉。
  应该说,三人不愧是曹魏最顶尖的三人,虽然并未亲眼见过汉军的新式武器,却硬生生地用推理,将汉军新武器给掀了个底朝天。
  可惜,科技的力量,很多时候是超越了人的认知的。
  因此,即便三人把汉军的两样秘密武器猜的八九不离十,可依旧无法彻底而完美地解决掉它,只能用搏命的方式,去搏着一线生机。
  好在的是,似乎这样搏命的办法,还真有效。
  而作为这样搏命的办法的提出者,司马懿无疑是三人中最为开心的一个。
  可以说,司马懿几乎拿到了他所想要的一切,巷战、骑兵、辽东......
  当然,谁也不能否认的是,司马懿所想要的一切都是为了魏国。
  至少明面上,都是为了魏国能够击败蜀汉。
  暗地里,你也可以说,司马懿想要为他的嫡长子复仇,这才有了如此激进的方案。
  不过,你却不能说司马懿是想要借用国家的手,来完成他个人的复仇。
  很简单,司马懿已经将他的个人目标融入到了国家的目标之中。
  即便是司马懿自己,或许也并分辨不出来,自己到底是为了大魏打败蜀汉,还是单纯地杀戮蜀军、杀戮马谡,为子报仇。
  所谓君子论行不论心。
  至少从行为来看,司马懿没有任何可以指摘之处,这也是曹真最后选择无条件支持司马懿的原因。
  总之,随着三人领导小组的讨论结束,曹魏也是走上了一条“攘外必先安内”的路途。
  兵力的悄然调动间,曹魏也很快忙碌了起来。
  与此同时,那千里之外的古都长安,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二春......


  (https://www.uuubqg.cc/42428_42428157/2479460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