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是马谡,人在街亭 > 第436章 勉为其难改官秩

第436章 勉为其难改官秩


  至此,马谡一系在此番的封赏之中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单从所谓的势力而言,马谡着实可以称得上是一代权臣了,甚至比之后世的所谓首辅乃至于什么九千岁还要强上不少。
  但细细论之,马谡的支持者至少有一多半首先是汉臣,其次才是马谡的支持者。
  当然,最重要的是,马谡根本不恋眷这所谓的权势。
  事实上,从丞相离世起,马谡便已经开始酝酿着要退居幕后。
  无他,一统天下的任务已经完成,马谡也是时候想想要怎么过完这一生了。
  什么?完善大汉的制度?
  制度不是你想完善就能完善得了的。
  最重要的是,没有足够的生产力支撑,任何的制度改革都只是屎上雕花而已。
  而以如今大汉的生产力水平,封建制国家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至于门阀问题,丞相在的时候便已经撒下了科举的种子。
  不过,要等他们成长起来,却不是马谡可以等到的了。
  应该说,该做的、能做的,丞相都已经为大汉做了。后来者,最好的办法就是“萧规曹随”,哪怕这人是来自千年之后。
  不是说不能改,只是即便改也只能在封建社会这个框架里改,而不是跨越到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社会。
  带着镣铐跳舞,马谡着实不认为,自己会是一个太好的舞者。
  无他,最重要的,还是功高盖主的问题。
  或许阿斗因为丞相和赵老将军的关系,能容下自己;那下一任的皇帝呢?
  也还能容下一个在军界、政坛都几乎说一不二的人吗?
  要知道,到那时候,三国的烽烟早已吹散,人们看得到的就只剩下了自己的功高盖主,却早已经或忘了正事这高度的集权,才让蜀汉以一州之力而并吴吞魏。
  退一万步而言,即便是后继之君能容得下自己,可自己的儿孙们呢?
  会不会因为自己的权势而生出什么不该有的想法?
  要知道,即便是再多的功绩,也抵不过“叛逆”二字啊!
  儿孙的叛逆,虽然污的是自己的名声,脏的却是丞相的金身啊!
  因此,退居南疆,从此成为拱卫华夏的藩属,才是马谡唯一正确的道路。
  而之所以马谡没有立即执行这早已规划好的退路,反而担当起了丞相与大将军的位置,当然不是马谡贪恋权威,而是被逼无奈之举。
  很简单,正如刚刚所言,蜀汉的成功,是靠着极度的中央集权完成的。
  具体的集权机构,不是别的,正是堂堂的丞相府,甚至可以归结到丞相一人的身上。
  因此,在丞相离世之后,也是给大汉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
  这个真空,必须立即要有人补上,否则刚刚才完成一统的大汉分分钟就要分崩离析。
  无疑,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马谡都是那个唯一的选项。
  没办法,为了保住丞相和自己多年来努力的成果,马谡这才勉为其难地担当起了这副担子。
  虽然马谡担任了丞相和大将军的双重职务,看似比丞相还位高权重,但实际上,马谡在接手之后,却是逐步地开始向下放权。
  不仅仅是政权,就连极为重要的军权,马谡也是一并放置。
  而为了顺利放权,马谡也是带着镣铐进行了最后的一舞——改革官制!
  得益于曲辕犁、各种铁器以及各种水利设施和纸张的应用,此刻的大汉生产力相较于东汉末年,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提升。
  虽说距离盛唐或许还有着距离,但也是时候进入封建社会的中期阶段了。
  因此,在新年过后,马谡也是呈上了自继任丞相、大将军之职后的第一封正式的奏疏,曰:改革官秩疏。
  而刘禅在接到了马谡所呈之后,自然也是第一时间,将蒋琬、郭淮等一众的重臣们聚集到了议政殿中商议此事。
  作为《改革官秩疏》的起草人之一,费祎也是终于站上了历史的舞台中央,向一众的大臣们介绍起了马谡的改革官制的要点。
  “启禀陛下,诸位大人,大将军之所奏改革官秩,大致可分为三点:
  其一,便是重定官秩。
  自桓灵之后,天下纷乱,称王称霸者不知几何,而各类将军、官职亦层出不穷。
  譬如四征四镇四安四平,何以为尊,已难评价。又兼有号曰大将军者,更令秩序失措。
  昔日大将军征战,所派偏师往往必须指定主副之分,方可成行。此于乱战之中,极为不利也。
  军中如此,朝中亦然。
  故,大将军欲将官秩重定,自上而下,厘定官位九品之分,以一品为重,九品为轻,每一品有正、从之别,共成十八级焉!
  至此,上下有别,尊卑有序。
  即便于乱军之中,亦能找到主心骨,而不至于狼奔豸突。”
  话音落,费祎也是略略停顿下,目光随即也是扫视过在场的众人。
  目之所及,众人皆是手持奏章而微微颔首,显然,众人对于马谡这个定官秩的决定,还是很赞同的。
  甚至,已经有人在默默想着自己会是个几品的职位了。
  只可惜,马谡并没有在奏章后面附录上各个职位所对应的品级。
  当然了,即便附录上也没有意义,因为定官秩只是开胃菜,接下来的,才是正菜。
  见众人都没有什么意见,费祎也是接着说道:“其二,改革中央集权。曰;废丞相,而行内阁制;废九卿,置六部。
  大将军自问,不如丞相多也,盖多年来长于战事而疏于政事之故也。
  自承袭衣钵以来,每每夙夜忧虑,然诸多思索却依旧不如于蒋、董等大臣也。
  盖,人有专长之故也。
  料想后来之人,能与丞相一般学究天人,事事精通者,亦凤毛麟角也。
  既如此,何不如分丞相之权哉?即组五人乃至七人之组,名之曰内阁,共同辅朝政,而行丞相事。
  另内阁中,设首辅一人,居正一品,掌票拟之权。所谓票拟,即将批阅写在纸上并贴于各奏疏之下,以进呈陛下也。
  再设次辅一人,首辅不能理事之时代之。其余辅臣三至五人,皆为从一品。
  如此,将一人决而变为数人决,再攻陛下御批,或可令诸事皆备,而令错漏少出也。”
  话音落,殿内也是瞬间针落可闻。
  没办法,打死众人也想不到,马谡的这一刀居然会砍向自己。
  用多人替代丞相一人,想也知道回归更加的安全,不管对于皇帝还是对于朝廷而言,都是绝对的好事。
  可是,这世界还真有人嫌弃自己的权柄太大了吗!
  不由得,众臣也是有些疑惑,又有些钦佩地看向了马谡。甚至,就连刘禅也很是钦佩地看向了马谡。
  与此同时,众臣们也是更加好奇接下来的废九卿而置六部的事宜。众臣们也是稍稍有些担心:不会是增加了丞相的数量,而少了九卿的数量吧。
  当然了,即便是如此,单从数量上来看,这高官的位置也是有增无减少的。不由得,众臣也是更加好奇了起来。
  对于众臣这炽热的眼神,马谡却是眼观鼻、鼻观心,心中根本没有任何的波澜。
  本来就不打算长待的马谡当然无所谓给自己砍一刀了,而且只有对自己砍得够狠,接下来,他才能狠狠地砍向其余人等。
  随即,费祎也是继续宣读道:“九卿之制由来已久,不仅互有倾轧,又兼难以处置繁杂之务。
  故,愿废九卿之职,置六部,曰吏、礼、兵、户、工、刑,取代过往之九卿,以厘定权责,以废冗员之制!各部设尚书一人,统管部务,居正二品;设侍郎二人,辅助尚书管理部务,位居从二品。
  其中,吏部为众部之首,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
  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外交、即科举诸之事!国内一应招贤馆与使馆驿皆入其管。
  兵部,掌全国军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然兵者国之大事也!为免外行指挥内行之事发生,兵部尚书及侍郎等重要职位之选,必须历将军之任,战沙场之险,方可担任。
  户部,掌国库、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刑部,掌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之用。
  工部,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
  另,陛下宫中财物用度之事,或可另成立内库,独立于户部之外,设主管一人,居正三品,所有调度花费需与国库相对隔离开来,并接受户部对其监督之权!”
  闻言,刘禅的眼中瞬间便是一亮。
  显然,伸手向国库要钱粮的日子,着实是不好受啊!若是能有自己的内库,那不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想想都让刘禅兴奋不已呐!(考虑到刘禅一直被相父管着,姑且认为他没有私库)
  相较于刘禅只对自己的内库感兴趣,在场的重臣们显然对这六部的划分更感兴趣。
  思来想去,这区区六部还真就把以前九卿的事情基本都涵盖在内了,想要增加什么吧,一时间还真想不出来。
  这也很正常,这六部的分布,那可是经历过时间的检验的。
  当然了,随着历史的发展,衙门的增加几乎是必然,但只要能守住这六个部,大汉就不会太乱。
  见众人一时间对这六部还不算太过了解,自然也没法提出什么意见,马谡当即也是说道“六部之分,吾等可再细说之。且继续。”
  说着,马谡也是向费祎微微点头示意。
  费祎会意,当即也是接着说道:“其三,便是分地方职权。
  自桓灵之后,裂大汉于十三州之地,州牧之权,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囊地何止千里,拥兵何止数万,可谓国中之国也。
  今大汉一统,州牧之权不可再也。
  故,改州、郡、县三级为郡、县两级,每郡设郡守,上郡者位四品,中郡从四品,下郡则为五品,各郡设有丞与尉各一,位次于郡守一级;一郡之下辖三至五之县,县有知县,上县位六品,中县从六品,下县七品,辅官如郡事!
  另,夺郡守调兵之权,仅保留部分驭民之兵,且分散于府县中,郡之郡兵不过三千。
  复刺史之监察职权,夺其治民整兵之权。
  重要关隘设立军区,以将而守之。行军政分立,同时以军区监视郡守的同时,又以郡守之粮秣控制牵制军区之发展!
  再于军中设立监军之职,由兵部之官员直选充任,并行轮换,防止当地军政勾结。如此三方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以保地方安宁!”
  闻言,众人对于取消州牧这一级的行政级别倒是早有所料。
  没办法,州牧的权力太过骇人了,甚至可以说,大汉祸乱的根源有一多半就在这州牧制度的复起。
  至于费祎所言剩下的制度,显然也都是限制地方势力的举措,众大臣虽然有些耳目一新的感觉,倒也都在其意料之中。
  至于军队的守备以及监军的安排,这倒是马谡的无奈之举。
  应该说,在封建时代,最好的军队制度,还是“以农为本,以战为用”的府兵制。
  虽然这也会导致诸多的问题,但也总好过其他的制度,单单是其能够打开上升通道这一项,就不是其他的制度可以比拟的。
  只可惜,刚刚经历过战乱的大汉,不管是人口密度还是生产力水平,都还不足以支撑府兵制的实施。
  因此,用常备军加上轮换的监军,已经是马谡所能想到的最佳方案了。
  随着话音落下,费祎也是躬身退下,而这道《改革官秩疏》也算是介绍完毕。
  马谡随即也是站起了身,开始主持起了这场开年后的第一场大朝议。
  会议嘛,哪有不成功的,更别说,这还是马谡上任以来的第一火,不管它烧的好不好,都得让它烧下去。
  在座的诸位大臣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自己该做些什么。
  很快,在一片支撑声中,马谡“改革官秩“的提案得到了朝堂众臣们的一致认可......


  (https://www.uuubqg.cc/42428_42428157/2479452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