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弃暗投明 > 第二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

第二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


建安三年十月,刘备与孙策大战于丹阳郡境内,最终依照秦瑱之策击败了孙策兵马。

面对来势汹汹的刘备,孙策在痛定思痛之后,决定再度收缩防线。

随着刘备进入江东平原,原本的依险而守的战略完全失效。

由是孙策索性主动放弃了泾县、芜湖两座城池,将原本分散的兵力重新集结。

以他所部五千并上孙贲手中三千,退到了丹阳郡郡治宛陵县坚守。

同时,为了和秦瑱这种战略高手对决,他再度将权力下放,委任周瑜担任东吴大都督。

防线一度收缩到了吴郡边界的潥阳,与石城、宛陵形成了一个新的三角战线。

这个防线虽然是以城池来设防,但很明显,作为主公的孙策这一次将自己安排在了第一线,死死把住了会稽的门户。

故而在听到这个战略部署之后,刘备也是一阵吃惊道:

“孙伯符今即败退,不思退往会稽,何以还欲坚守宛陵?”

“此非只身犯险,顾小而失大否?”

不怪刘备如此惊讶,因为现在宛陵一定是守不住的!

随着春谷、泾县、芜湖等重镇陷落,宛陵就成了一座孤城。

一旦他们将宛陵围住,那孙策就成了孤军,九死一生,这显然不是一个主公应该做出的决断!

身为主将,最应该做的,就是待在后方,时时刻刻保证自己的安全。

不然一旦被敌军所擒,那其麾下兵马就会自己混乱!

可秦瑱听了,却给出刘备了一个合理解释。

在他看来,孙策这不是将自己至于险地,而是为了效仿项羽当年破釜沉舟之策!

因为现在江东已经无险可守,一旦退到会稽,只要被他们切断两个郡的联系,那吴郡就会被慢慢蚕食。

同理,吴郡那边失去联系,会稽早晚也会被他们所取。

所以孙策现在最后的希望,就是死死守住宛陵!

只要宛陵不陷落,那江东军就还有一点反攻的希望。

一旦宛陵陷落,即便这一次江东没被他们夺取,凭豫章、丹阳两个郡,孙策也会被耗死。

孙策就是洞悉了这一点,意图以自己为诱饵,将他们留在丹阳境内!

如果他们全力进攻宛陵,那后方弱点就会暴露给周瑜。

反之,如果他们全力进攻潥阳,孙策也能不断从后方袭扰。

可以说,孙策这个策略,是应对他们兵力优势的最好策略!

刘备面对这番解释,不由暗赞孙策真乃人杰。

在兵败之后,还能如此之快的整理自己的思绪,给出这么一个应对之策,属实是个合格的统帅。

但赞叹之中,想着孙策亲领八千余人坚守宛陵,他便一阵头疼道:

“今我军兵马虽多,可孙策领军之能非凡!”

“此人以八千人守此地,我军非全力猛攻而不得下!”

“又兼孙策使周瑜任大都督,集结吴郡兵马恐有两三万人。”

“我军若要分兵,少了恐难抵御孙策,多了又难取宛陵,如之奈何?”

众人闻之,自是一阵思虑,可刘晔却是出列一笑道:

“敌军虽有坚城驻守,可我军亦可制攻城利器应对!”

“为虑者孙策坚壁清野,难伐木材,可以工匠于后制作云梯、井栏、抛石车等物以助攻城。”

“如此,不须太多兵马,亦可夺取轻易夺取宛陵坚城!”

在原本历程之中,刘晔的战术历来灵活多变。

官渡之战时,面对袁绍搭建的土方箭楼,其人便建议以投石车对敌。

眼下见孙策有心死守宛陵,他便想起了攻城器械这一环。

实际上攻城器械大都是到城下赶制,耗时长久。

古代攻城攻个几个月,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兵马到来,需要先安顿下来,尝试进攻。

进攻不成之后,再想办法制造攻城器械。

一来二去,几个月时间悄然而过,粮草耗了一堆,攻城方才开始攻城。

刘晔现在还未自城下,便建议先制造攻城器械策略,自然能节省大量时间。

不过这个时代的攻城器械不是后世那种组装型,很难运走。

所以刘备听了这个建议,就一阵皱眉道:

“此计虽可,然则云梯、井栏能运,抛车却是重物。”

“除却至城下伐木制作之外,又能如何先制?”

刘晔听此,便犹豫了一会儿,秦瑱见状却笑道:

“此亦不难,我知一人精通此道!”

“我军现在欲制工程利器,可寻此人之助!”

二人一听秦瑱连这都有办法解决,便问秦瑱说的是谁。

这人还能是谁呢?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呗!

刘备听得秦瑱和沔南名士黄承彦都有交往,便即大喜道:

“既有这等奇人,不妨请来相助?”

秦瑱一听,却连忙摇头表示黄承彦多半不会前来,只可写信相求。

刘备听罢此言,遂写书一封,让秦瑱派人渡船至荆州寻黄承彦设计投石车。

如此商议一番,刘备便留下陈策驻守泾县,带着兵马再行进军。

至于芜湖,与太史慈合军一处,便见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大将。

随着两军合军一处,他们麾下兵马已然将近五万,如果加上俘虏和水军,更是有六万之多。

这么多兵力抵达芜湖,自然不是一个小城可以容纳的。

于是他便在城外安营扎寨,让太史慈等人出城赴宴。

一时二人相见,皆是欣喜不已,刘备直把着太史慈的手一道进入营中。

入帐之后,二人又是一阵详谈,谈及当日在北海交往之日,又是一阵感慨。

遥想当初,太史慈刚逃难回家,刘备亦是一个小喽啰。

可数年之后,刘备已是一方枭雄,太史慈也已无当初那般青涩。

这等人生际遇的变化,自是让人感觉奇妙。

如此畅谈许久之后,刘备又将太史慈引荐给了秦瑱、刘晔等人认识,询问此战夺取春谷的细节。

在知道这一次夺取春谷乃是诸葛亮之计时,刘备便笑道:

“亏得派了孔明南下,不然我军断难攻破敌军大寨!”

诸葛亮见得此状,自不肯领功,忙道:

“此战全亏太史将军与诸位之勇,在下不过谏言几句,不敢居功!”

刘备见他这般辞让,便指着孔明笑道:

“如此谦逊,却与军师一脉相承也!”

当下不等其拒绝,便直接任命其为征东将军长史之任。

至此,诸葛亮算是彻底走到刘备军核心圈层。

这般越级提拔,自然也让除秦瑱等人以外的低级官员羡慕。

还未及冠之年便任长史之位,以后必然贵不可言。

当下众人也纷纷起了心思,有心好好巴结一番。

唯有太史慈见此,又问起了刘备下一步准备如何行动。

刘备闻之,便将秦瑱的推断,和刘晔的建议告知。

随着他们现在进入了江东,分兵驻守已然势在必行,太史慈作为客将,显然是最好的统帅人选。

所以他并未隐瞒任何事情,直接将大体规划和部署告知。

而太史慈听着敌我态势,不由抚须笑道:

“以末将之见,军师以集中兵力击败孙策之计极佳。”

“然则我等现在已入江东,有泾县、芜湖、春谷三城在手,此地已经可以立足!”

“既是孙策将兵马布置于西线,我等何不从北线进攻?”

“须知眼下宛陵虽然乃是会稽门户,可自宛陵东去,乃地广人稀之地,山越杂居,便取此处,也难以南下!”

“倒不如先取石城、江乘等地,由北向南沿路进攻。”

“如此行事,便可威逼吴郡,直取孙策后路!”

听着太史慈之言,刘备便是眼睛一亮,细细思索起了可行性。

而秦瑱一听这话,便皱了皱眉头,看向太史慈道:

“子义将军此议虽可,却不符合我军大略!”

“须知眼下中原形势一变再变,袁绍随时可能南下。”

“曹操与吕布二人,也非善与之辈。”

“我军是可自北向南而攻,可一旦吴郡陷落,敌军必会退守会稽!”

“这会稽地处东南,幅员辽阔,直通交州。”

“如果孙策由此绕到遁入交州,则我军来日将永无宁日矣!”

“故我军现在,必须先堵住孙策南下之路,方可逐渐消减军力!”

实际上分兵从北面打开通路这个策略他也和刘晔商议过,但两人一合计,便断言此计决不可行。

因为孙策不像袁术,其本人能力超强不说,麾下还有一批良臣猛将。

只要不一次性打死,让孙策跑到了交州,那可就麻烦了。

毕竟交州这鬼地方易守难攻,人口还超过两百来万。

孙策要是从交州起家,那荆州、扬州、益州就都在孙策攻击范围之中。

即便其人转向外界开疆扩土,来日早晚也会成为大患!

这显然不符合他们夺取一块大后方的想法,所以孙家必须全部解决!

他这种战略思想显然和这个时代的普遍思想不同。

可太史慈细细想了一会儿,还是能理解的。

别说孙家,就算是他,随便找块地方发展,都能成为一方诸侯!

秦瑱的战略虽然比较困难,但能把孙策围在吴郡消灭,显然是有利于长久局势的。

想到这里,他一时便点了点头,沉吟道:

“倒是末将少虑,如此观之,这宛陵却当先取为妙。”

不过他话音刚落,一直没有说话的诸葛亮便笑了起来道:

“依先生之言,实则宛陵却非必要!”

“只要以一支奇兵夺取会稽南下要道,便可堵住孙策南下之路。”

见诸葛亮主动发言,秦瑱便即点了点头道:

“若能出奇兵堵住孙策南下,则宛陵对我军确非必要!”

“然则我军现在已至此处,却难再分兵南下。”

“少了,难以达成奇袭会稽之效,多了又会引起孙策戒备,断难行事也!”

如此说着,他不由言语一滞,感觉事情有些不对。

因是诸葛亮是那种轻易不会说废话的人,既然提出了这个观点,那一定有依据!

思虑片刻,他便露出了一抹微笑,看着孔明道:

“莫非孔明手上便有如此一支奇兵不成?”

诸葛亮听着,摇头一笑,便指向了太史慈道:

“学生自是没有,不过太史将军麾下却有!”

“实则太史将军在豫章之地,不仅收拢了刘繇旧部,还讨伐宗民,练得雄兵万余!”

“此次前来,将军只动用了半数兵马,还有万余尚在豫章之地!”

刘备闻之,顿时一阵惊喜,忙看向了太史慈道:

“子义在豫章之地,还有万余兵马未动?”

太史慈见状,便是抚须点头一笑,算是认可了此事。

秦瑱见此情况,则是不由看向了刘晔,二人皆是一异。

心想诸葛亮这小子学坏了呀,不知不觉间,竟然偷偷藏了一手!

这要是没谈起这个话题,那等藏到什么时候去!


  (https://www.uuubqg.cc/42242_42242591/3062167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