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弃暗投明 > 第三百零七章 倒反天罡,曹操的忌惮

第三百零七章 倒反天罡,曹操的忌惮


荀彧请求诛杀董昭,自不是什么突发奇想,而是思虑许久。

因为他辅佐曹操的最终理想,是让曹操成为大汉的周公,一扫乱象,还政天子。

而此前的曹操也是这么做的,虽然和皇帝有矛盾,但那是内部矛盾。

对于荀彧来说,刘协年纪还小,容易受奸臣蛊惑。

所以他一直坚定的站在曹操这边,同时维护着天子的尊严。

这种行为不是自我矛盾,而是希望有一朝天下平定,曹操和天子可以和平相处。

可自从董昭谏言之后,曹操似乎就变了一个人。

不断替换朝中重臣,打压天子的威严,甚至有些僭越之举。

曹操这种行为,就和他原本的理想背道而驰了!

所以荀彧细细寻思之后,断定了董昭就是祸乱源头!

若非董昭谏言,曹操就还在正轨之上,唯有将董昭杀了,曹操才能继续充当周公的角色。

由是此时面对老曹的问计,荀彧便表示先杀董昭,随之又下拜道:

“若是主公担忧天子不愿恕罪,彧愿亲自入宫,向陛下阐明曹公之意!”

“只需天子首肯下诏,曹公再行迁都,便合乎情理。”

“若刘备再敢攻之,彧当坐镇许县,为曹公御守后方!”

他自觉在刘协面前还有几分薄面,只要曹操把董昭杀了,他就能帮老曹说服迁都。

如此一番话语虽是出于公心,但曹操听在耳中,就变了一番模样。

在曹操看来,荀彧这一番话是在威胁他,用助迁都来威胁他!

本来他是有心和荀彧和睦相处的,可荀彧此言却让他意识到了一件事。

朝廷与汉室在其心中,远远比他曹操更为重要!

与之相对,荀彧要杀的董昭,却是全心全意在为他曹操谋划!

如今荀彧要杀董昭,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逼他做选择。

若是他方才没有向荀彧告罪,现在多半就会发怒。

但他不是喜怒无常之人,方才既然才给荀彧告罪,现在自然不可能翻脸。

故而略微犹豫片刻之后,他便抚须笑道:

“文若此言虽可,然则董公仁并无大过,岂能杀之。”

“不如这般,我知卿深恨不敬之语,我将此人调往河东主政。”

“现在大战正是用人之际,此人也可御使一方。”

“待得来日败了袁绍,文若再行依罪论处,吾不阻也!”

他这话就属于服软了,我知道你看董昭不顺眼,我把他先调走行不行?

只要你能助我稳定大势,击败袁绍,来日你怎么做都行!

荀彧听得此言,自知曹操不愿杀董昭,但他也知道,曹操肯调走董昭,已然是极大退步!

而他也没指望曹操真把董昭怎么样,只要老曹不在听董昭之言即可!

如此想了一会儿,他便点了点头,这才站直道:

“如此也可,实则在下并非厌恶董公仁!”

“只因此人言语太过,不敬天子,于曹公无益。”

“曹公如是疏远这等小人,彧自不敢过多赘言!”

“然则昔日围猎之罪,却不可免,曹公当随我入宫请罪!”

“待天子恕罪之后,在下自当助力主公迁都!”

他觉得董昭虽然是放了,可你老曹触怒天子之罪,还是得去道歉。

不然你前期竖立的周公形象,便会崩坏,刘协也肯定不会原谅。

所以一切根源,还得转到和刘协缓和关系这一块!

然则曹操见他如此得寸进尺,心中自是越发不悦。

心想起身呵斥一顿,可现在确实离不开荀彧。

但要他去给小皇帝道歉,他心中也有些难以接受。

毕竟,刘协是董卓立的新帝,得位本来就不正,要是没有他曹操,刘协顶多就是一傀儡。

可现在倒反天罡了,他曹操拥立天子,好处没多少,反倒给自己认了个爹。

若是刘备崛起势头太猛,他曹操岂会受这等屈辱?

思来想去,老曹只觉心中一闷,强自挤出了一抹笑道:

“罢了,既是文若如此规劝,操岂有不应之理。”

“但吾惧天子恐难原谅,不如文若先行入宫。”

“待文若得到了天子之令,操再行入宫却也不迟!”

荀彧看他没有直接拒绝,顿时感觉心中一阵欣慰。

现在的曹操,方才是他一心认定跟随的那个主公!

“愿尊主公之令,彧这便入宫向天子阐明明公之言!”

一番言语说罢,荀彧又对曹操躬身一拜,便朝府外行去。

而直到荀彧的身影消失在屋外,曹操方才缓步行到了案桌前坐下。

他拿起一支毛笔,想要打开书卷,却听咔嚓一声,毛笔应声而断。

这时,府外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曹操一听,急忙将毛笔藏在案下,抬头笑道:

“不知文若还有何事要行交代?”

可他刚一抬头,便见一脸急色的郭嘉行入房内。

“主公方才莫非是在与荀令君密谈?”

一入房间,郭嘉便看见了案下的两节断笔。

他正疑惑之间,便见曹操抚须笑道:

“正是,方才吾与文若详谈迁都之事。”

“不料此笔腐朽,刚一拿起,便断成两截。”

“我还以为是文若复返,不料竟是奉孝。”

“不知奉孝前来何事,操怎未听仲康通报?”

自从典韦死后,许褚便接任了曹操护卫统领之责。

凡众人前来,皆要通报之后,方才可进。

郭嘉听他解释,自也没有多想,见其问话,忙道:

“因是事情紧急,在下不敢耽搁!”

“方才许将军前去送了令君,听闻事情紧急,便让在下先入书房。”

“此皆小事,主公,有件大事在下急需禀报!”

说着,他便上前数步,将手上的小册子递交曹操道:

“在下发现国舅董承等人近来举止异常,恐有谋反之意!”

曹操听得谋反二字,顿时心中大骇,忙接过册子忙道:

“奉孝何出此言,不知有何凭证?”

他急忙翻开了小册子查看册上书写之事。

这个册子来源于曹操麾下校事,在秦瑱离去之后,许县大小官员的举动都会记录在册。

曹操一边翻着,郭嘉便侍立在前,低头道:

“在下之言并非空穴来风,自有书册记录。”

“实则自当日天子赐国舅锦衣之后,在下便在暗中观察此人之举。”

“主公且看二月三日夜间,即国舅得衣当夜,便私下会见吴硕。”

“次日,吴硕麾下小吏以探亲之名出城。”

“至二月七日,董承借故请长水校尉种辑赴宴。”

“赴宴次日,种辑又往吴硕府内密商!”

“至三月初三,主公北上河东,天下下诏董承升任车骑将军。”

“初四,董承开府,广邀群臣赴宴。”

“偏将王服因酒醉,夜宿董承府内,次日放归。”

“至于四月十五,董承又招偏将吴子兰入府相商。”

“五月初时,众人齐会国舅家中。”

“五月十五,众人相约外出游猎,”

“五月十七日,董承再邀杨彪、孔融入府......”

郭嘉一边说着,曹操看到此处,便已是面色发黑,抬起头道:

“无须再言,董承此贼结交众将,必欲谋反!”

如果说单纯是会客,那他自然不会生疑,可董承汇聚和结交的都是一些什么人?

不是校尉,便是偏将,除了吴硕之外,皆掌兵权!

如果不是想要造反,董承干嘛要和这些偏将打交道?

而更让他惊讶的是,董承结交诸将的举动,竟然在天子赐衣之后。

这代表了什么?这件事的主谋不是别人,正是刘协!

一想到荀彧今天让他入宫道歉,曹操便沉声道:

“吾不在京中之时,荀彧可与董承有何交往?”

如果荀彧也参与其中,那他就必须怀疑荀彧让他入宫,不是想要道什么歉。

而是想效仿十常侍杀何进那般,在宫中设伏将他谋杀!

不过他如此问话,却让郭嘉神色一异,有些奇怪道:

“主公这是何言,令君岂会与这些逆贼相交?”

“从始至终,董承邀请的都是朝中旧臣。”

“似我等主公麾下,皆无一人在其邀请之列!”

郭嘉尚不知曹操方才和荀彧密谈之事,只觉曹操突然蹦出一句有些异常。

因为他判断董承谋反的依据,就是董承没有结交荀彧等人。

若是董承真有结交,他反倒还把不准这些人是准备谋反!

而现在曹操此言,莫非是对荀彧的忠诚度产生了怀疑?

这可不是个好兆头!这么想着,他又忙对曹操拱手直言道:

“主公须知,令君对主公一片忠心,决计不会背叛主公!”

“在下判断,必是天子赐衣之时,将诏书藏于其中。”

“在彼等眼中,令君便是主公臣属,岂会邀请文若加入其中?”

他这么一番劝说之后,曹操自是转怒为笑道:

“只一玩笑之语而已,奉孝何以这般上心?”

“吾与文若相交数载,岂会不知文若为人。”

“但惧文若心思正派,乃为刘协小儿所用尔!”

这句刘协小儿,显然是在试探郭嘉的对刘协的态度。

但郭嘉显然没有思虑太多,直接摇头道:

“文若兄虽尊王命,却也知孰轻孰重。”

“便是天子真下诏与文若兄,文若兄也断然不应。”

“此事嘉敢以性命担保,主公自可放心!”

“然则现在董承等人已然,尚不知同党多少,主公当尽早思虑应对之策!”

见郭嘉没有过激反应,曹操顿时抚须一笑道;

“吾观董承等人,不过跳梁小丑,今有奇佐在侧,吾又何须惧之?”

“既是罪证皆在此处,奉孝便令校事一一逮捕归案。”

“待审问清楚之后,尽皆斩首示众,此患可解也!”

虽说董承结交了不少将军,但他还真不放在眼里。

就算这些人同时造反,他也有自信一天之内扫平叛乱。

他现在最看重的,是现在的颍川士人是否可靠!

因为颍川派皆以荀彧马首是瞻,现在荀彧敢威胁他,那其他士人呢?

但经过他试探,似乎现在只有荀彧一个人有心。

那这件事便简单不少,等官渡之战结束,他便寻机处理荀彧。

至于董承等人,现在直接抓捕归案拷打至死即可!

然则他话一出口,却见郭嘉急忙摇了摇头道:

“主公,在下所虑之事,并非董承势大。”

“而是现在刘备此前动作有些蹊跷,恐与董承联合。”

“现在刘备陈兵寿春,又以秦瑱镇守江东!”

“一旦我等对董承等人动手,便会导致刘备西进!”


  (https://www.uuubqg.cc/42242_42242591/2729351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