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离别2
阿春将自行车停在门外,打开铁门走进由青石板铺成的院落,青石板两侧是菜园。阿春想起那年补课的夏天。齐老师的家就在梧桐小学的隔壁,齐老师担心学生酷暑难耐,总是让身为班长的阿春从家里摘些西红柿用井水拔凉然后切开撒些白糖给午后的学生解暑。齐老师家的西红柿酸甜可口还有一股浓郁的阳光的味道。
阿春走进房间,师娘早早的迎了上来“小阿春来了,你老师这两天还念叨你尼。”
“师娘,新年快乐,给您拜个晚年”阿春微笑说道。
“不晚,不晚只要来什么时候都不晚”师娘说道。
“老师在家吗?”阿春问道,话音未落被里屋传来熟悉声音打断。
“你还记得有你这个老师呀?”齐老师带有些许责怪的语气说道。
师娘无奈的笑着:“你老师就是这个脾气,你进屋聊,我去给你拿些水果。”
阿春谢过师娘走进屋子,齐老师衣冠笔楚的站在书柜面前翻看着一本名著;阿春走进了看到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齐老师直到阿春走进才抬起眼从眼镜的缝隙看着阿春说道:“最近学习怎么样?不要告诉我你期末考了第几,我只问你比上年是否进步?进步多少?”
阿春恭敬的答道:“物理提高了五分,化学提高了八分,其他的多是二到三分,总体提高了二十三分。”
“没有达到满分就不能懈怠,物理化,这些学科都有标准答案,是可以达到满分的。”齐老师说完将书签放进书中,合上书本:“语文和历史一定要靠大量的记忆和阅读,然后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文章一定要动人,且逻辑清晰引人入胜才能打动批卷老师获得高分。”
齐老师看着阿春有些无措:“也不要压力太大,平常心应对考试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下半年中考了,压力有些大吧?”齐老师将书小心的放到书桌上面转身看着阿春继续说道:“怎么这么瘦!”
齐老师从柜子上面拿出一个铁罐罐塞到阿春手里:“拿着,补身体的。”
阿春看着怀里的铁罐罐---麦乳精,阿春忍住眼眶的泪水微笑着说道:“老师。。。学生以后用不到了。”说完便把铁罐罐放回到老师的书桌上。
齐老师怔怔的看着阿春坐下,担心阿春不好意思接受。便说道:“明哲拿回来的,我喝了一次甜丝丝,喝不惯。你们小孩儿爱喝,你喝了算帮我忙了。”
阿春低着头忍住哭腔,压低哽咽和啜泣的声音。
“你不要压力太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无怨无悔这就好”齐老师安慰道。
“老师。。。”阿春擦掉泪水,整理好自己的情绪说道:“我是来道别的。”
齐老师明白开学在即,阿春过几天就要回学校上课:“好,回学校好好上课。”
“老师。。。”阿春抬起头看着这个花甲之年的老人,她终究要辜负了这个从小培养自己的恩师。“我过几天就要去北京了。”
“去北京干什么?”齐老师问道。
“跟三姨去打工。”阿春答道。
“胡闹!”齐老师愤怒的从椅子上起身:“这么小的孩子能打什么工,谁让你去的?你父亲?”齐老师踱步转身:“走。。。我去跟你父亲说。”
阿春赶忙将老师拦住哭着说道:“老师,您别去了;父亲已经决定了,家里实在供不起两个大学生。”
“所以就选择让你打工?走。。。去跟你父亲说,你的学费我来出。”
“怎么可以让老师为我出学费?老师。。。阿春已经欠你很多了。”
“莫要说欠与不欠,我教书育人三十余载,就盼望着也能有一个学生考入名校,我死也能闭眼了。”
“老师,对不起,对不起!”
齐老师看着声泪俱下的阿春,他知道阿春的家庭状况,几亩薄田却非要生三个孩子。国家倡导义务教育,减免学费。才让阿春有机会可以安稳读过小学和初中。可是义务教育不包括高中和大学,对于这样的家庭一个上高中的孩子的费用就要占用整个家庭一年收入的三分之二,而一个上大学的孩子的费用恐怕真的要掏空家里砸锅卖铁了。“阿春不哭,让老师跟你父亲去说,这么好的苗子不该折在这。”
“老师,不是供不起两个,是一个也供不起。所以才让一个去供另一个。就算您负责我的费用,那哥哥哪!”
“堂堂一个男孩子怎么可以让自己的妹妹供养自己,太没有担当。”
“老师,如果我坚持要上,我的父亲和母亲恐怕要拿血肉来供了。”
“阿春。。。”
阿春拜别了的齐老师,不敢逗留。师娘端着来不及洗的水果站在门外,阿春低着头加快自己的脚步,她不敢看师娘的眼睛,正如她不敢看现在屋子里面失望至极的齐老师。这样的离别太过煎熬。
齐老师落寞的坐在书桌前,看着未送出的麦乳精。麦乳精的旁边放着那本刚刚读过的名著。
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
“向往天空的雏鸟,还未及翱翔,便折断翅膀!”齐老师看着名著说道。
从齐老师家里出来的阿春,飞快的骑着自行车。滚烫的泪水滑过脸颊,在冷风中凝结成泪痕。阿春在路坡上停住,往下是五百米的的下坡路,顺着坡度下滑到底就是杨树村。阿春摘下手套用双手给干裂的脸颊取暖。正午充足的阳光将部分薄雪融化,露出枯黄的野草。雪厚处阳光照不进深处,只融化表面薄薄的一层,待阳光退去后表层预冷结冰;如此反复形成坚硬的雪壳。阿春想起幼年时与文聪和幼斌最喜欢的就是踏破雪壳听清脆的破裂声音。
阿春曾经无数次的放学途中站在这里眺望,眺望那间在红砖绿瓦红中枯黄的土坯房是她温暖的家。可此时那个家成为了阿春不得不面对的命运;阿春停擦干眼角的泪痕,摩擦着僵硬的双手,带回手套,骑上自行车顺着坡度滑行。
三天后,父亲和母亲为三姨和阿春送行。
“阿春,到了之后有点眼力见,多干活!”父亲苏富强没有了往日的强硬,难得的温柔:“那个地方供吃,供住;这五十块钱你拿些零花。”
阿春看着父亲递过来的破旧的五十元钱,想着父母是如何削衣贬石的省下的这五十元钱:“不用了,家里留着用吧!”
“阿春,拿着吧!到了地方人生地不熟的,有点钱可以应急用”妈妈看着阿春说道。
阿春看着母亲,母亲的鬓角又多几根银丝。犹豫之后阿春接过父亲的递来的五十元钱。
“阿春,帮帮你哥哥,四年、就四年的时间帮他读完大学。”父亲看着阿春,眼睛里带着祈求;这样的眼神阿春从未在父亲的眼里看到过。
“知道了,爸!”
父亲看着阿春的眼神略过一丝欣慰,喜悦和如释重负。客车再三催促,阿春不得不得上车告别父母。
客车缓缓前行,阿春回过头视线里父亲的背越发的佝偻了;客车渐行渐远,父亲和母亲的身影逐渐模糊。
别了。。。生我养我的父母!
别了。。。我从小长大的村庄!
别了。。。我从小长大的伙伴!
2008年的三月19日,年仅十五岁的苏立春离开了生活十五年的故土,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阿春不知道接下的自己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父亲的临别时候的话深深的印在阿春的心里。
“四年,四年的时间供哥哥读完大学就可以了。”阿春的心里反复告诉自己,似乎只有自己扛过这四年就扛过了所有的家里所有的苦难。
(https://www.uuubqg.cc/41750_41750624/4064637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