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小春带着八卦而来
那天在刘英坟前,沈青柠被抓走的时候,有小伙跑来告诉大队长,村里来人了。
其实就是封控北坡林子的负责人,来告诉大队长,一切恢复正常了。
村民们可以恢复正常劳作了。
村民们天天盼着恢复正常劳动真的恢复了,他们又被整体蘑菇中毒事件闹得脚软手软,劳动力大减半。
刚开始的两天,大队长也没有安排高强度的工作,而是让大家边干些轻松的活,边让身体缓个劲儿来。
当村民们看到,大河湾大队粮食主产区域的玉米叶子泛黄了。
缓过劲来大家卯足劲了从沤肥坑里,把早就发酵好的肥料运去地里施肥。
卫晓春就是在这样高强度工作下,完成了一天的工作,还要来苏老头家报到,看望苏宁。
卫晓春拖着疲惫的身躯,满眼担忧的踏进苏老头家大门时。
喝了一大碗小米粥,又吃了一碗馄饨酒,足饭饱后的苏宁坐在屋檐下,手里拿着一把大蒲扇,悠哉悠哉的摇着。
卫晓春使劲眨了两下眼睛,又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
确定不是出现了幻觉,一蹦三跳的窜到苏宁面前。
“苏宁,你终于不傻了。”
“我中午来看你的时候,你都还傻乎乎的,你什么时候好的呀?”
苏宁:这话说的,聪明绝顶的本姑娘傻过吗?
苏宁把人拉坐到她旁边,手里的大蒲扇依然摇着,但带来的凉风却扑向了卫晓春。
“我不傻,我哪傻了,我只是没睡醒。
现在只是睡醒了而已。”
卫晓春嘿嘿笑着说,“行行行,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看到你恢复正常了,我这提着的心终于弄回肚子里了。”
方云舒给卫晓春端了一碗水来,“卫知青看你满头大汗的,喝点水,解解渴。”
卫晓春这段时间一天跑几次苏老头家,拥有社交小能手称号的卫晓春,和方云舒算是半个熟人了。
“谢谢婶子。”
“这孩子,和我还客气什么?
你和宁宁聊着,我去做晚饭,等会留下来吃饭哈!”
卫晓春摇头拒绝,“不了不了,我的那份知青点已经煮上了。
谢谢婶子的好意了!”
“那改天等我做做准备,邀你来做客尝尝婶子的手艺。
到时候可不能说不了!不然的话,你就是和婶子见外了。”
卫晓春笑着说,“好呀!嘿嘿!我就不是个会见外的人。”
苏宁恢复了,方云舒脸上的笑容就没落下。
方云舒又和苏宁、卫晓春聊了几句,就一头扎进厨房了。
天快黑了,外出的人也该回来了。
苏老头这些天根据苏宁的病情,研究出了一个方子,不过其中有两味药材很特殊。
苏老头不惜动用自己的关系,在短时间内就有消息了。
这不今日一早,苏老头和苏家老两口就坐上苏平瑞赶的牛车去了镇上,再把牛车寄存在镇上,乘班车赶去县城。
屋檐下,卫晓春笑眯眯的说,“我总算理解了,我奶奶老是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苏大夫为人不错,人品也好,他的家人也个顶个的好相处,又热心肠。
你是不知道,毒蘑菇来事件,要不是有苏大夫一家的鼎力相助,出人出力还自掏腰包购买大量药材,大家恢复的时间线可能还会拉长。
苏宁你现在感觉怎么样?醒过来之后还有哪里不舒服吗?”
苏宁笑呵呵的说,“有啊,醒来的时候感觉骨头都快酥了。
这不活动了一下,浑身通泰了。”
“没事就好,毒蘑菇事件之后,搞得我看见我那些干蘑菇都有阴影了。
不瞒你说,我长这么大,我还头一次体验那种上吐下泻,差点把肠子都拉出来的感觉。
不过我倒是有点遗憾,没体会过那种飘飘欲仙见太奶的感觉。
我听好几位大娘说,感觉还不错来着!”
卫晓春说着,还一脸遗憾的表情。
苏宁敲了下卫晓春额头,“赶紧把你这危险的想法打住。
个人体质不同,就算同一种毒素体现出来的症状也千奇百怪。
不过你要是想体验飘飘欲仙的感觉,喝二两酒下肚,应该能体验一把。”
卫晓春眼睛一亮,这个也许可以有。
“咱们今年才下乡,我打听过了,今年是不能请假回家过年的。
到时候咱们整点,体验一把?”
酒这玩意儿,苏宁两辈子苏宁都没有沾过。
好奇心使然下,苏宁爽快的点头。
“没问题,舍命陪君子!”
“一言为定。”
卫晓春突然凑近苏宁说,“告诉你个好消息,咱们知青点,又有一个知青同志脱单了。”
其实,苏宁对这些不感兴趣,但看着卫晓春分享八卦的兴奋劲儿,便配合着问。
“哦?谁啊?怎么之前一点都没看出来呢?”
卫小春心里嘀咕,之前祈司佑那快要闪瞎众人眼的爱意,你都没看出来,更何况是其他表现好感很含蓄的人?
“是郑建国郑知青”
苏宁这下是真有点意外了,郑建国和祈司佑还算聊得来,相比起其他男知青,这个男知青她略熟。
“和谁呀?”
卫晓春小声说,“张婶子家的兰花。”
苏宁略微惊讶的说,“我没记错的话,张婶子家的兰花,不是两月前才定亲吗?
定亲对象好像还是杨柳村村支书家的次子。
咋又成郑建国对象了?”
卫晓春小声说,“我听小道消息说,杨柳村和兰花定亲的那个男人,和他们知青点的知青处上了,便退了和兰花的亲事。
毒蘑菇事件中,郑知青嚷嚷着水里有大锦鲤,差点跳了井。
是兰花死命的拽着他,才阻止了一场悲剧。”
苏宁猛不丁的冒出来一句,“救命之恩,以身相许?”
卫晓春被口水呛了一下,“刚开始大家或许都这么认为。
但我观察郑知青眼里露出来的喜色,好像还蛮乐意的。
你说,郑知青会不会之前就暗恋兰花了呀?
现在只是得偿所愿了?”
苏宁用手掌托着下巴说,“你都不知道,那我就更不知道了。
不过兰花人还不错,天天都是十公分呢!”
卫晓春:大姐,工分和人品挂钩吗?
卫晓春又说,“我听说,等郑知青和兰花定亲之后,张家会在村里给他们起房子,给他们当以后结婚的新房用。”
其实卫晓春没说的是,郑建国和张兰花处上对象之后,知青点的好几个人,都轮番的给郑建国做思想工作。
毕竟在大家的认知里,下乡只是暂时的,他们总有一天会回城的。
像苏宁和祈司佑一样,两人都是知青身份,而且还是来自同一个城市,考虑的就没那么多。
但郑建国和村里的姑娘结婚,就相当于扎根在这个地方了,以后想回城要么离婚,要么拖家带口的走。
知青都来自城里,城里的居住条件什么样,工作环境是什么,大家心里都清楚,拖家带口的走,怎么可能呢?
但郑建国没听大家的意见,和兰花处的倒是挺好的。
(https://www.uuubqg.cc/41369_41369471/2381933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