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回八零年代夏晓兰周诚 > 第7章

第7章


第7章

        “咕咚。”

        小伙子喉结抖动,咽了口水。

        是面太香了?

        是夏晓兰太漂亮了!

        这种破县城,还有这样的绝色?

        皮子白的晃眼睛,眼睛里汪着水光,尖下巴,明明是很正经的蓝色上衣,被她鼓鼓的胸一撑,顿时变得不正经了。额头上缠着一圈儿白纱布,可见隐隐的血迹,越发惹人怜爱了。

        看她小口口吃面,真让人恨不得变成碗里的面条......其实今天在县城一路走,到哪儿都有这样惊艳的目光。刘芬以为别人的注目是因为母女俩穿得破,其实都是看夏晓兰的。

        面摊大婶重重敲了一下碗,总算把这小伙子给扯回神了。

        “你要吃面不?”

        小伙子有点不好意思,把大饭盒递给面摊大婶:“瞧您说的,老远儿就被面香给勾来了,要两碗,装饭盒带走!”

        一口京腔,原来不是本地人。

        夏晓兰眉头一皱。今天是有人偷偷打量她,可也没有这个外地人这么直接大胆的。

        还是不太适应眼下的这张脸,想想她顶着一张不好看的脸活了几十年,一时间很容易忘记她眼下长得有多好看。单是买锁还不保险,一会儿吃完面就去买把剪刀。

        大骨头汤在小炉子上咕咕翻滚着,面条擀的又薄又细,外地小伙子要的两碗面很快就煮好了。给了钱还舍不得走呢,一步三回头的。

        刘芬也觉得不对劲,加快了吃面的速度。

        3毛钱的面是大海碗装的,刘芬把碗里的汤喝得一滴不剩,这时候的人肚子里都没油水,敞开肚子吃,女人一顿吃一斤馒头都轻轻松松。

        夏晓兰又拉着刘芬去买刀。

        她之前就想买把菜刀,不锈钢的菜刀看上去质量就好,还是沪市生产的......一把卖5元,夏总当时扭头就走了。东西是好,兜里的钞票不经花,现在想想,买把剪刀也行的。

        外地小伙子端着两饭盒面条,依依不舍回到车上,把面汤给洒了。

        驾驶室坐着个男司机,剪着板寸头,脸长得有棱有角的,从哪个年代的审美来说都很帅气。

        “瞧你那出息!”

        下车买面的同伴不乐意了:“诚子哥,我就没见过这么漂亮的人,你要见了,保证你也走不动路。”

        京城满大街有多少大姑娘小媳妇?

        他就没见过比刚才那位长得更好看的。

        不是那种硬邦邦英气的长相,是娇娇媚媚的,看上去不太正经,最勾男人的长相。

        “咱先前就说好了,就带你跑这么一趟,这当中的门路你能学多少算多少。学不会,你乐意窝哪儿窝哪儿去,要不你现在就留在这县城喇蜜?”

        喇蜜是京话里泡妞的意思,诚子哥这人有点邪气,脾气也不好,下车买面条的小伙子就不敢说话了。两人把面条吸溜完,又把大车开着走了。

        两条腿没有四个轱辘跑的快,过了两条街又恰好遇见了夏晓兰母女。

        “诚子哥,你快看!”

        副驾驶室的小伙子闹腾的不像话,诚子哥眼皮一瞭,就看见个背影。蓝色打补丁的衣服,宽宽大大的,越发显得女孩子的身段玲玲有致。耳朵后露出的皮肤白的不像话......什么漂不漂亮的,女人不都是两个眼睛一张嘴?没意思。

        小伙子惋惜的不得了。

        “得,你和她没缘呐~~”

        诚子哥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中,车子很快就开出了安庆县,去沪市还要两天,长途车不仅累,还怕遇到抢货劫道的,哪有空看欣赏什么漂亮妞。

        眼睛不老实的外地人给夏晓兰提了个醒,她又跑去买了把大剪刀。

        没有锅,也买不起,干脆又买了个搪瓷缸凑成一对,这玩意儿能肩负起煮东西、装东西、喝水等等功能,再划算不过。再加两双筷子,原本的9.2只剩下6块钱。这钱夏晓兰也不敢花了,野鸭蛋不是那么好找的,反正大河村的鸭子窝是被洗劫一空,还想靠捡鸭蛋卖钱,就得跑去其他村子去——靠母女两个人捡,只能挣点糊口钱。

        夏晓兰想做倒卖鸡蛋的生意,手里有个20块本钱,就不用再去翻芦苇荡了。

        大河村离县城就是两个小时,那还有比大河村更远的村子呢?

        走3个小时进城卖10个鸡蛋,卖1块5毛钱,来回是6个小时。她要是用0.12元/个的价收,平时大家愿意走6小时的路多赚那3毛钱,过几天就是打谷子的时候了,连半大孩子都有下田帮忙,谁有空来县城卖蛋。农忙半个月家里的鸡蛋不卖掉,大热天的要臭掉......夏晓兰就像抓住这特殊时期,赚差价。

        一个鸡蛋赚两三分分钱不多,一天有100个就是两三块。

        除去下雨天不好进城,一个月怎么也要赚个70块以上。听起来不太多?夏晓兰上辈子有个年纪大的客户,给夏晓兰讲自己80年代在县招待所上班,一个月工资是36元。83年,有钱的是早几年就开始做生意的个体户,不过这些人藏得很深,别人也看不出来他们有多少家底。能光明正大拿高工资的,不是公务员和事业编,“脑体倒挂”现象严重,知识分子的工资没有工人高,特别是石油和煤矿等重工业领域,一个月拿一二百元的工人都不少。同时期,重点高中老师一个月也就几十块!

        收入最低当然是农民。

        夏晓兰要是一个月能赚70元,只怕夏家知道了,也愿意把她请回去当菩萨供着!

        手里没有本钱,也没有可以利用的关系,夏晓兰知道发家的第一步很不好走,且慢慢来吧。

        带着东西,两人又走了两个小时回到大河村。

        把东西先放回破屋去,有了把铁锁安全感上升好多。又到牛棚还了老王头的手电筒,夏晓兰觉得额头伤口处痒痒的,刘芬让她去卫生站换药。夏晓兰也很重视这问题,跑来跑去一身汗,她也怕伤口感染。

        换药也不贵,主要是给伤口消毒。

        医生还是有点医德的,和长舌妇不一样,仔细给夏晓兰看了看伤口:

        “别担心,恢复的挺好,看样子不会留疤。”

        夏晓兰松了口气,“让您费心了。”

        母女俩从卫生站出来,刘芬拉住夏晓兰衣袖:

        “那是不是你舅?”

        夏家就在村头,一个小个子男人在和夏老太吵架:

        “反正你们夏家黑心烂肺的,把我妹子和外甥女弄死了,你们不把人交出来,我把夏家砸个稀巴烂!”


  (https://www.uuubqg.cc/40010_40010448/12923960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