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海军起步
穿过了苏伊士运河,进入到印度洋之中,万里的航程已经走了一半了,回家的路越来越近了,可是杨元钊等人的工作也越来越忙碌,幻想级的汇总和完善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相当的时刻,细节问题是精益求精了,甚至一些后世思想跟这些设计师之间的碰撞,让新的想法不断的出现,哪怕是最简单的修改,也让这一艘船不停的提升着实力。☆→頂☆→点☆→小☆→说,www.
在一体机的评分系统之中,评分的分数上涨了7分,看起来不多,跟之前几十分,甚至是上百分的提升比起来,幅度真的是太小了,可是杨元钊却清楚这7分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就实力而言,之前的设计图,已经把幻想级的实力发挥到了某种程度了,越是到了一定的层次和高度,提升就越发的困难,很多细小的修改,几乎是改动着小数点之后的几位数,正是数百项的修改,让空相级的性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特别是施工上面,不少后世先进的理念,甚至是计算机,都使用到了其中,通过大量的数据运算,算出来最佳的施工过程,能够让西北的人力优势发挥到最佳的前提之下,增加工期。
杨元钊得到了一个完美的空想级,也得到了完整的施工图纸,预计的工期,比国王级的工期都要少的多,只要各方面跟上,比如船坞,材料,各种配件,不出现大的问题的话,空想级会用最快的时间下水,预计不会超过1年3个月,这是包括兴建船坞。前期准备,一直到下水之后的时间。甚至有可能的话,下水的时候。全部的武备都是齐全。
法比安等人的经验,加上计算机和杨元钊后世眼光,整艘船需要调整的地方并不多,很多在前期已经更改到位了,特别是一体机之中的分数,给了杨元钊信心,这样后期海试和武器调试的时间,就会大大的减少,加快了这一艘船服役的时间。
看着越来越完美。越来越强悍的幻想级,杨元钊几乎每天都忍不住在想,回去之后会是什么样,从1895年开始,中国的海军,已经被打断了脊梁,甚至就算是是曾经排名世界前列的北洋水师,在1895年败给日本之后,就已经失去了根本。变成了一个空壳,后面的北洋水师只是一个水师,不是一个海军,一个是只能够在近海活动的水师。中国没有一个真正深入大洋的海军。
从上海遇到海祈号开始,杨元钊就开始接触到水师,心中多少抱着重建海军的打算。海祈号的舰长程壁光,就是他结交的一个重点。从上海的初次见面之后,后续的时间。一直都资助着海祈号和水师,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程壁光甚至还受邀来过几次西北,对于西北的发展也是赞不绝口。
不过1911年,革命之后,北洋和革命党对立,双方都在拉拢着北洋海军,这其中程壁光是倾向于西北的,可是西北没有港口,也没有出海口,海军再怎么强大也不可能上陆啊,这就形成了极大的分歧,在知道了这一件事情之后,杨元钊主动的让上海的人员,带话给程壁光,可以暂时在上海安顿下来,看看情况,因为西北的存在,还有北洋和革命党形成的均势,上海作为一个特殊区域被保留了下来,而程壁光代表的北洋水师也是这个均势的一部分,在西北的支持,让海祈号和其他的三海巡洋舰,可以立足上海,军事补给什么的,也都由西北来供给。
未来的海军计划,三海和旧时代的北洋水师留下来的种子,至关重要,他们是海军起步的基础,没有这些熟练的,经过了现代海军训练的人员,哪怕真的给100艘战列舰和航空母舰,西北也未必能够发挥出作用,海军,永远都是技术装备多,对人员要求高的行当,陆军可以发一条枪,随便训练一下上阵,可是海军,不经过必要的训练,新兵蛋子直接上战场,恐怕连仗还没有打,船就先沉了。
好在,除了他们之外,杨元钊还有准备,在德国达成的协议之中,德国支援青岛船厂一揽子协议中,还有一项就是海军学院的建设,本身在青岛,德国有一个简单的西学学院,也开设有海员课,不过数量不大,这一次的一个附带条件,就是扩大这个学校的规模,从一个简单的学校,变成一个综合性的学院,由东亚舰队和德国国内派出教官,进行海军专业学校的奠基。
这些都是解决目前问题的方法,不是持久之道,跟陆军不同,中国没有一个相当于蒋百里这样的人物,想像西北军校那样,从一穷二白,直接蹦出每年3000,5000的毕业生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够从的几十个人的规模,扩张到几百人的规模,这其中,还需要购买一些老式舰船,作为训练舰,每年的投入巨大,产出却相对较小。
这些都只能够解决燃眉之急,最多是一批得到训练的士兵,加上之前水师的那些底子,或许能够把一只基础舰队给支撑起来,别说跟英国相比了,就算是跟近邻的日本相比,都比不过,除非另辟蹊径。
飞机,这恐怕是杨元钊想到的唯一的方法,可惜这个时代,即便有能力兴建航空母舰,也没办法解决航空母舰的众多问题,航空母舰对于舰载机和海员们的要求更大,稍加疏忽,就是机毁人亡,战舰受损的后果,暂时真的没办法,可是陆基轰炸机却可以搞,以西北发动机上面的实力,加上一体机的材料,弄出来二战中后期的轰炸机,甚至大功率四发,甚至是八发的轰炸机都可以成为可能,天海一体之下,最少海疆的防御这没问题了。
从江南造船厂开始,杨元钊就很注意收拢一些海军的力量,这中间当然少不了程壁光的帮忙,程壁光广东中山人,毕业于福建船政学院,那是旧中国唯一一所培养海军转业人员的学校,大部分毕业生都是福建或者是广东人,他们之中,少部分进入到水师之中,甚至连程壁光本人,都参加过甲午海战。
甲午之后,北洋水师被重创,优秀的人才死的死,逃的逃,只有极少一部分继续的在水师立足,剩下,或者转行,或者离开,有的甚至去务农,程壁光的一些同学,也有不少过的穷困潦倒,知道了杨元钊的想法之后,立刻介绍了很多,在几年的相互交往之中,程壁光很清楚杨元钊拥有怎么样的实力,他说要收留,肯定会给他们一条路。
杨元钊离开青岛的时候,最终收留的数字是2152人,其中有17人有留学经历,有24人做过管带一级的官职,剩下各级军人,数量不一,这些都是骨干核心。
这些加上程壁光的三海舰队,目前中国的海军人员,也就这么多了,可能还有遗漏的,未来会再的搜集到一些,可是仅有这些加在一起,略微放开一下考核的标准,也只有5000人左右,按照一艘战列舰1000多人的规格,也就是铺满5艘战列舰的数量。
事实上,只是战列舰,这绝对不行,按照欧洲最基础的布置,两艘战列舰核心,两艘重廵,四到六艘轻廵,十艘左右的驱逐,若干的潜艇,形成一个完整的舰队,比不过英德的大洋舰队,却也算是功能齐全,跟近邻日本比起来,不至于没有还手之力,只要是能够发挥出幻想级的威力,吊打日本海军,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目前最大限度,也只能够是如此,打打日本还行,跟英国对起来,别看空想级威力强大,一艘可以顶的上别人三艘甚至是五艘,可那是在熟练的海军之中,完全发挥出他们的威力,上一堆新手,最多就是一个乌龟壳,被动挨打不说,说不定就会被英国俘获了。
这样的一个舰队,已经是杨元钊所能够想到的极限了,核心的2艘战列和2艘重廵,最少需要3500人,这还没算陆上的补给和维护人员,保守估计,最少需要1万2到1万5左右的专业水兵,加上必要的轮换,2万是最少。
这样说来,要想形成一个最基础的舰队,以现在西北拥有的人员,缺口都在四分之三,想形成类似英德这样的公海舰队和大洋舰队,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万一打上高强度的战争,双方打出真火的情况之下,只是一战的损失,他都承受不起,小幅度的还可以,万一大损,沉船什么的都是小事,人员大幅度的损失,会让西北在一战之中,一夜回到解放前。
对于海军,杨元钊还是有一定的想法的,一方面在德国人的支持下,兴建海军学院,这其中,需要用上曾经的马尾船政学校的一些人员,那些有经验的人员,加上德国海军的专业,应该能够形成基本教学,接下来,就是大力扩张预备的海军,从船员到渔民,这是海军的天然土壤,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再加上学院和学校双管齐下,未来中国海军,也不会缺乏人员。(未完待续。。)
ps:今天有些事情耽误了,第一章送上,第二章可能会晚些,8点左右吧,最迟不会超过8点半!R527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https://www.uuubqg.cc/3_3568/282841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