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悲剧的诞生,冲壮的权力意志
尼采的第一本书《悲剧的诞生:源於音乐的灵魂》与启蒙时期传统中认为古希腊文明属於高贵、单纯、优雅而宏伟的看法不同的是,尼采将古希腊文明描述为两种独特派系的不断斗争─阿波罗派与狄俄倪索斯派。
阿波罗在尼采来看属於(原则上的个人主义),带着其优雅、冷静、以及对於外表美观的重视,人族得以立刻将其自身与朴实的自然界区隔开来。
狄俄倪索斯则代表了酒醉、非理性、以及无人性,尼采在这里也显示了他受到叔本华提出的非理性成分主导人类创造力的概念所影响。
描述在苏格拉底之后阿波罗派如何支配了西方文明的思想,并且提出德国浪漫主义(尤其以理察、华格纳为代表)作为复兴狄俄倪索斯派的可能方式,以挽救欧洲的文化。
《悲剧的诞生》刚发表时受到了古典文字学家..等人的激烈批评。到了1886年尼采也对这本书抱持保留态度,将其称为「一本难以忍受的书…写的很糟糕、沉闷、让人难堪、疯狂。」
《不合时宜的考察》突破「知识本身就是目的」的传统看法,尼采提出另一套解读历史的方式,主张活着的人类生命才是主要的关注目标,并描述这种概念可以如何改善一个社会的健康。
提出一套对於古典人文主义原则的批评。尼采在批评历史主义(认为人类是透过历史而被创造的)的同时,也批评了认为人可以用客观概念了解人类本身的主张,因为人之所以活在世上纯粹就是因为被其主观性所驱动。
讨论以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复苏德国文化的可能性。尼采特别指出了叔本华思想中带有的个人主义、正直、坚定以及快乐等人格,尽管叔本华也带有明显的悲观主义。
研究了理察、华格纳的心理状况,原先得出了较为负面的结论,没有反映出当时他与华格纳之间的深厚友情,也因此尼采最初没有将其发表,并在后来将其修改成较为正面的评价。尽管如此,这篇论文预见了尼采与华格纳两人在未来的冲突和分裂。
《人性的,太人性的》开始显现出完全的实证主义的倾向。
写作风格在於很少提出一套建设性的哲学体系,这些作品都是以数百条格言编汇而成,有时只有一句话,有时则长达一页或两页之多。
主要内容是揭发出许多错误的假设,而不是对这些假设提出解释,虽然尼采也在许多论点中使用了一些他的思想:使用实证主义以及权力意志的概念作为解释问题的手段,虽然权力意志的概念在这时还没有发展成熟。
《朝霞:〖道〗德偏见之反思》一书中尼采减少了快乐主义在驱动人类行为上的重要性,并且改强调「对权力的感觉」所扮演的角色。
相对主义观点既是〖道〗德上的也是文化上的,而对於基督教的批评至此也发展成熟。尼采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格言都相当清楚、冷静、并且都带有一致的风格,尼采的这本书似乎是要呈现给读者一种独特的体验,而不是试图说服读者接受任何的观点。
《快乐的科学》其最庞大又最完整的一本书,尼采继续使用格言的风格写作,这本书也包含了大量的诗句,多过其他所有的作品。
主题是颂扬生命的快乐,并且将美学的乐趣以一种轻松的哲学风格带入生命中(书名是源於法国普罗旺斯的方言─代表着诗歌的艺术)。
提出了永恒轮回的理论作为例子,纯粹以一个人的生命来考量一个人应该要采取怎样的行动。
与基督教传统主张的死后生命─亦即人可以牺牲当前肉体慾望以换取长久心灵平安喜乐不同。..试图以自然主义与美学取代宗教传统的概念之一。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本写给所有人及不写给任何人的书》尼采最知名也最重要的一本着作。
写作格式独特,使用一种哲学小说风格的写作方式,类似於新约圣经以及柏拉图对话录的风格,同时也相当类似於前苏格拉底哲学作品里的语调,经常以自然现象作为修辞和讲述故事的手段。
经常提及西方文学及哲学的各种传统,解释并讨论这些传统的问题。以查拉图斯特拉(琐罗亚斯德教的创教先知)这一角色为媒介,由他四处进行哲学演讲,描述他的旅程以及各种听众对於其哲学的反应。
这些听众的反应(就如同其他的教育小说一般)就可以视为是对於查拉图斯特拉(以及乃至尼采本人的)哲学的评论。
这些特色加上书中本身论点的模糊性和矛盾本质,最终使这本书获得了阅读大众的青睐,但也使得这本书相当难以被学界分析(或许这就是尼采原先的意图),此书也因此在哲学界一直不受学者的重视(尤其是英语国家的分析哲学传统),直到20世纪的后半期人们才对这本书以及尼采混合小说和哲学的独特写作风格产生广泛兴趣。
尼采在这本书中正式提出了永恒轮回的理论,并且第一次使用了「超人」这个词,尼采在之后所有的作品里都使用了超人这个理论。
《善恶的彼岸:未来哲学的序曲》尼采定义了真正的哲学应该具备的条件:想像力、自我主张、危险、创意、以及「价值的创造」─其他的他都认为是附带的条件。
质疑了一些哲学传统上的重要假设,例如许多哲学流派常使用的「自我意识」、「知识」、「真理」、以及「〖自〗由意志」等概念。
批评这些传统概念是没有足够证据的,改提出力量意志(the
will
to
power)来解释人类的行为,尼采在书中提出了他对「生命的观点」,并且认为那是「超越善与恶的」,否定了人类世上存在着一套普世的〖道〗德。
在知名的主人─奴隶〖道〗德说里,尼采重新评价了称霸西方哲学已久的人文主义传统,他主张即使是对於弱者施加支配、占有或甚至伤害,也不见得是任何人都有资格加以指摘的。
尼采在这本书里贯彻了〖道〗德相对主义以及观点主义的论点。
《〖道〗德谱系学》专注讨论〖道〗德概念的发展以及传统,试着证明当代〖道〗德观的最初起源根本没有半点〖道〗德根据,残酷的权力斗争才是形塑〖道〗德的主要角色。
与其他作品相较,此书在写作形式和语调上都较为倾向哲学论述的风格,也因此这本书成为哲学界对於尼采思想分析的主要来源。
《华格纳事件:一个音乐家的问题》承认华格纳的作品是极为杰出的音乐成就,但他批评那不过是文化衰退和虚无主义的产物,也因此只是象徵了软弱无能。
此书显示了尼采也是一个相当犀利的音乐评论家,并且也替他后来在对艺术本质、及艺术在人类未来扮演的角色的思考上奠定了基础。
《偶像的黄昏:如何以一支铁槌进行哲学思考》极具争议性的一本书,书名是取自华格纳的同名歌剧尼贝龙根的指环中第四部「诸神的黄昏」。
重新提出并且总结了对於许多主要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以及其他基督教哲学家)的批评。
在「苏格拉底的问题」这个章节里指出没有人可以计算生命的价值为何,任何试图计算人命价值的人都只是证明了自己具有否定生命或是肯定生命的倾向。
认为在苏格拉底之后的哲学发展都是「堕落的」,因为那些哲学家们企图以辩证法作为自我辩护的工具,而传统思想的权威则被毁灭了。
也批评当时的德国文化相当单纯而幼稚,并且批评了许多主要的法国、英国、以及义大利文化代表人物。
与这些堕落文化的代表相对照的另一方,则是尼采所提出的凯萨、拿破仑、歌德、杜斯妥也夫斯基、修昔底德、以及古希腊时期的诡辩家们,尼采认为后者比起前者要来的健康而强壮多了。
此书的最后告诉读者们自己正在进行一项重新评价所有人类价值观的重要计画,并且提及古罗马的文明成就在尼采来看要比古希腊高得多了。
《反基督:对基督教的诅咒》对基督教的〖道〗德观发起了论战式的批判攻势,后来世人将尼采视为是反基督教的狂热者的形象主要也是源自於这本书。
以一种讽刺的写作风格表达他对於基督教lun理中奴隶〖道〗德腐败了高尚的古罗马〖道〗德的恶心和痛恨。
举出基督教中的一些成分—例如福音书、保罗、殉教者、神父、以及十字军,认为那些都属於奴隶〖道〗德中的怨恨,认为基督教企图鼓吹软弱和不健康以牺牲掉那些更强壮的〖道〗德。提出一套「反基督」的〖道〗德以改造未来:重新评价所有的价值观。
《瞧!这个人》一本风格极为独特的自传,有些章节的名称甚至是「为什麽我这麽有智慧」、「为什麽我这麽聪明」、「为什麽我写出这麽好的书」。
自传中记述的主要是尼采哲学思想的发展经历,而不是尼采个人的生平。
书中凸显了尼采在研究各种哲学传统上的计画,但较少提起他对於哲学与文学之分裂的理论,以及哲学与个人特质、身体和心灵之间的冲突。
试着将许多他的哲学思想与他的身体外貌相连结,偶而还会刻意以极为谦虚的评论描述自己,甚至呈现出半开玩笑或自我奉承的笔风(这同时也是讽刺苏格拉底的谦虚)。
在描述完自己后,尼采宣称世上所有的美德都已经呈现在己身上了(包括了父亲的早逝以及奇差无比的视力─用以证明他的逆来顺受),他也短暂的评论了他自己所有的作品。
最后一个章节则名为「为什麽我是一个宿命」,尼采在书的结尾告诉读者,「永恒轮回」以及「对所有价值观的重新评价」是他哲学研究的中心。
《尼采反对华格纳:来自一个心理学家的档案》撰写有关华格纳及其音乐的评论。这些文件说明了尼采与华格纳之间在美学上的差异,并且记述了华格纳的音乐如何逐渐的遭到基督教、雅利安人种至上主义、以及反犹太主义的腐化。
长年下来,尼采写下了大量的文稿和笔记,尤其是记述了他的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在尼采死后,尼采的妹妹伊lì莎白成为这些档案的合法继承人,她将这些文稿编汇后以《权力意志》为名出版。
后来的研究发现伊lì莎白对这本书动了许多手脚,包括极为选择性的挑选文稿、擅改段落的排序,因此当前主流的学界认为由伊lì莎白编汇的这本书属於修正主义的篡改版本,只不过是她以哥哥的作品为媒介夹带自己的政治观点罢了,尼采在世时一直极为厌恶自己的文稿遭到这样的篡改。(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https://www.uuubqg.cc/3_3499/275889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