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75章 离去的准备

第75章 离去的准备


第75章  离去的准备

        “携民渡江”这事儿,有段时间经常被有心人用来攻击抹黑刘备,说刘备是为了阻挡曹操的追兵,这才裹挟百姓而走。

        这就很扯。

        刘备是逃跑诶,不带百姓的话,这年月的常规行军一天也能走四五十里路,逃命状态一天六七十里也是有可能的。

        可刘备带上了百姓,一天却只能走二十里都不到的你见过谁家逃跑是这么跑的?!

        要是不带百姓,按照长坂坡的地理位置计算,刘备可能真的能先到达南郡,都不一定要去夏口。

        当然,这是演义,在历史上,如果刘备不带百姓一起走的话,他率领军队跑去夏口是绝对没问题的,绝对不会有长坂坡之战。

        再一个,拿百姓阻挡曹操的追兵拜托,曹操的军队屠城都屠了多少次了,还在乎这些百姓是不是阻拦了进军道路?!

        真实的情况其实就很简单,携民渡江就是刘备仁义爱民的最好体现,根本没有其他的解释。

        荆州世家可以投降,因为世家们知道曹操不可能杀他们,还需要他们帮忙稳定荆州统治。

        但百姓不懂,也不知道曹刘军的军力对比,他们只知道北面的曹军有屠城的名声,而真正对他们好的人是刘备,跟着刘备走,有刘备的大军保护,才有一条生路。

        刘备也没办法,他当然知道他最重要的是逃命,可他没办法抛下这些跟随他的百姓,而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当他从新野走到樊城,再从樊城走到襄阳一路走下来,跟着他的百姓会越来越多,最后到达了十几万的程度。

        然后在长坂坡,被虎豹骑追上了。

        这是刘备跑的最狼狈的一次,但也是他最得民心的一次。

        诸葛亮不可能想到后来居然还会发生这么多的事情,张溪也不可能把这事儿直白的告诉诸葛亮.这不是靠推理能得出的结论,只有事到临头了才知道原来情况会发展到这么严重。

        张溪能做的,就是把这个事情记在心里,到时候准备充分一点,多带几条大船过去能多救一点百姓也是好的。

        跟诸葛亮和徐庶聊了很久,三个人讨论了很多张溪需要在江夏做的事情,闹的张溪的压力有点大。

        送走了诸葛亮和徐庶后,张溪又独自在房间里想了很久,生怕自己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这一晚上睡的并不好,第二天张溪是顶着黑眼圈去的张飞营中。

        要跟张飞交割一下行军司马的职责。

        张飞也有点不舍得,毕竟张溪是他合作过的最好的行军司马除了不让他喝酒外。

        张溪则是不忘交代张飞,记得试验一下武刚车的功效,不符合现在作战习惯的要改进,尽快的装备给士卒,提高军队的防御能力。

        武刚车的使用方法不需要张溪教,作为汉朝曾经的制式军械,张飞就算不懂,也只需要问一下懂的人就好,这不是新武器,不用专门传授使用方法。

        张飞则点头应下,然后告诉张溪,他跟大哥刘备商量过了,会安排一校人马,护送张溪去江夏上任。

        而人选嘛,就是寇封,和他带领的那一小校人马,一百五十人。

        寇封是张溪的兄弟,那一百五十人又是张溪第一次练兵时候就认识的人,可以说用起来最顺手,张飞把这些人专门划出来给张溪,也算是一片苦心。

        张溪也没有矫情,谢过了张飞的关照。

        当然,主要也是因为现在张飞营中不缺人。

        关羽在樊城,他带过去一千人,再加上原本樊城的守军,即使裁汰老弱,关羽手中也有将近两千人马。

        而在新野,刘备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部部曲五百人,剩下的扩军名额都给了张飞。

        张飞现在新招了七百人,跟原来的士卒们混合训练,即使分给张溪一百五十人,他手里也有一千五百人左右。

        虽然新兵多了会导致战斗力下降,但是张飞还有时间操练,张溪当初怎么训练他手下士卒的,他现在也已经一清二楚了,到不担心分走这一百五十人会影响战斗力。

        至于寇封呢,他倒是心情不错。

        以前是在张飞手下当差,虽然领军但限制颇多,张溪作为张飞的行军司马,对他还不太好明目张胆的照顾。

        现在是跟着张溪去江夏,有张溪照顾,将来也不愁没有独领一军的机会这二哈还是挺开心的。

        处理完了公务上的事情,张溪还得处理一下私人的事情。

        等从张飞营中回来后,张溪让小七宝持拜帖,亲自上门去拜见了邓夫人。

        关于邓艾的学习问题,也需要好好的跟邓夫人商量一下。

        邓艾是张溪的学生,磕头拜过师的那种。

        理论上讲,张溪要去江夏任职,那么作为张溪的学生,邓艾也要跟着去江夏才行。

        这就是这个时代师父和弟子的关系,在弟子没有出师前,师父到哪儿,弟子就必须跟着到哪儿,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师父。

        但张溪特殊,邓艾也特殊。

        张溪虽然知道这个规矩,但本身对这个规矩的认可度就不是很高,觉得没必要让小邓艾跟着自己到处跑。

        邓艾的特殊性在于,他是新野邓家的少主,也是邓夫人唯一的孩子.邓艾要是跟着张溪去了江夏,那邓夫人该怎么办?!

        所以张溪这次拜访邓府,就是问问邓夫人,邓艾的学习问题怎么办?!

        “夫人勿忧,此非溪不认弟子,实为不得已而为之。”张溪耐心的对着邓夫人解释道,“溪往江夏任职,艾儿若随行,则无人照顾夫人。岂不闻孔先师有言:“父母在,不远游”?!至于艾儿学业,溪已拜托元直兄代为传授。元直兄之才,胜溪数倍,且精通兵法韬略,艾儿随元直兄学习,当不误大事。”

        理儿,就是这个理。

        邓艾是家中独子,跟着张溪去了江夏,就留邓夫人一个人在新野,这个肯定不合适。

        毕竟邓艾现在虚岁才十二岁。

        所以张溪想的是,让邓艾留在新野,交给徐庶照看。

        当然,学生那还是张溪的学生,但张溪不在嘛,邓艾要是有学业上的问题,也不能一直等着张溪回来了再解答,他可以去请教徐庶。

        而且徐庶懂兵法啊,小邓艾最想学的兵法.张溪可不懂这个。

        张溪自认为,这事儿自己已经算是安排的妥当了。

        但邓夫人表示不同意。

        “先生此言不然。小妇人虽读书不多,但却闻听“父母在,不远游”之言,后有一句“游必有方”。”邓夫人微微一笑,看了眼邓艾,说道,“先生既去新野,艾儿自当跟随,小妇人得知艾儿乃是跟随先生学艺,亦知艾儿所在便可,何须专留艾儿在膝前尽孝?!”

        小邓艾闻言,担忧了看着母亲,似乎想说什么,但被邓夫人给一眼瞪回去了。

        邓夫人压制了自己儿子后,继续对着张溪说道,“况且艾儿之师乃是先生,非他人也。有名师在侧,又何须请教他人?!”

        那个吧,我倒是觉得,徐庶比我强来着。

        但这会儿说这个话却是没用,人家邓夫人的意思很明确了,那就是邓艾是张溪的弟子,那张溪到哪儿,邓艾也得跟着到哪儿,也不需要别人来教。

        张溪那个纳闷的.你当初让儿子拜我为师,不就是为了扯一根虎皮么,至于这么讲究规矩么?!

        “既如此艾儿,你过来!”张溪想了一下,叫过邓艾,问道,“先生问伱,你须如实回答可愿跟先生去江夏?!”

        邓艾抬头看看母亲,再看看张溪,很是犹豫。

        很显然,小邓艾不舍得自己的母亲。

        邓夫人也不说话,就是这么平静的看着邓艾知子莫如母,同样的,邓艾也知道自己母亲的性格脾气。

        刚刚都那么说了,要是自己说不愿意跟着先生去的话,那母亲一定会生气的。

        可邓艾确实放心不下自己的母亲,尤其是家里的那些族叔,叔祖等人,自己在还好点,要是自己不在的话,天知道他们会怎么欺负母亲。

        邓艾犹豫了好久,最后突然的抬头,跟张溪说道,“艾愿.愿随先生只,只是先生,艾艾有有一良策,可得双全。”

        张溪耐心的听邓艾说完,然后笑了一下,问道,“哦,不知艾儿有何良策,为师愿闻其详!”

        张溪本身不信的,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能想出什么良策来。

        但邓艾真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何,何不.让母亲.同,同去江夏?!”

        嗯,这主意吧别说,挺靠谱。

        就是邓夫人有点脸红。

        显然,邓夫人不太乐意。


  (https://www.uuubqg.cc/38445_38445979/11484383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