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601章 柳隐的压力

第601章 柳隐的压力


第601章  柳隐的压力

        张郃在亲卫的搀扶下,一撅一拐,不顾形象的来到前线,认真观察着大昌集内蜀军的防守阵型。

        四百多人的防线,你很难说能摆出什么像样的阵法出来,毕竟人数太少。

        柳隐做的也不稀奇,就是把士卒分成了三块,彼此之间成倒三角的分布,前面两个方阵负责直接防御,后面一个方阵根据实际情况,或策应,或绕击侧翼。

        总而言之,就是争取在局部制造以多打少的机会而已。

        说穿了呢,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战法,跟圆阵有点像,但在策应和援护方面,不如圆阵那么便利,后援的兵力也少了一点。

        这个阵型,是有破绽的,一旦敌军采用两翼侧记的方式,牵制住前两个军阵,然后中军突破,直击后方的军阵,那柳隐的本阵就彻底暴露在危险之中了。

        张郃稍微观察了一下,既察觉到了柳隐在布防中的问题,下意识的就要做出排兵布阵.但随即,张郃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第一个,张郃的兵力经过多次交战,如今也只剩下三百八十人左右了,一时间还真的没法兵分三路。

        除非暂停进攻,派人往山道内去调兵,只是这么一来一回,起码要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调来的兵却又不能多,最多只能调两百人过来,否则大昌集内部根本放不下这不是浪费时间,没事儿找事儿呢嘛!。

        而且就算能兵分三路,中间那一路的进攻如果不够犀利,一样也没什么用。

        不能中路突破直接威胁蜀将的本阵,那不过是又一个僵持局面而已。

        如果张郃没有受伤,那张郃倒是可以直接冲阵,但如今,张郃连走路都要人搀着,还怎么冲阵?!

        第二个嘛,那就是大昌集的大小,地势,都限制了张郃进行两翼钳制,中路突进的战术。

        大昌集就这么点大,四周还都是山,调兵遣将本来就受到了不小的限制。

        等到进入大昌集内部后,地方就更小了,张郃的两翼钳制战术,根本无法彻底把柳隐最突前的两个方阵调开,因为没那么大的地方。

        这种情况下,张郃要是再派军卒中路突进的话,那就不是去突击本阵,而是孤军陷入蜀军前后共三个方阵的围攻之下了。

        真不好说到底是谁牵制了谁,谁又包围了谁。

        本来不是什么优秀的布阵方式,但偏偏在大昌集这个地方内,蜀军的这个布阵,还真有点让张郃觉得难以下手。

        大昌集又是必须拿下的,不拿下大昌集,张郃就没办法彻底把山道内的魏军给调出来,而山道内的魏军不出来,那就谈不上去偷袭五丈原。

        虽然现在张郃已经掌控了大昌集的外围部分,其实是有了一些调兵的空间的,但整个大昌集本来就不大,这些外围空间更是狭小,要靠这个空间去调兵,四千五百多人的军队,没个半天一天的时间,根本出不来。

        所以,张郃算来算去,要想快速调兵出来,还是得先攻破大昌集。

        要进攻,而且要快速获胜,那如今的局势下,只能用正面进攻纯拼血气之勇和兵源素质,这是最简单的进攻办法。

        但这么做,就是纯粹的用人命换人命了,自家士卒的损伤也会很大的。

        一般来说,聪明的将领都不太愿意用这招.可张郃发现,他好像除了这招,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时间对张郃很不利,根本不容许他慢慢的去思考破敌的办法,也不容许他花时间去为破敌做准备。

        因此强攻,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尽快攻下大昌集。

        张郃做出了自己的取舍之后,也不再犹豫,下令士卒全面进攻,围着柳隐的防御阵型进行强攻。

        虽然柳隐的防御阵型非常符合现在的地利条件,兵力也比张郃要多一些,但依然被张郃打的有些焦急。

        没办法,士卒的战斗力差距还是实际存在的。

        柳隐的阵型,确实可以在魏军进攻的时候,通过调度营造以多打少的局面,但前提条件是魏军不会全军压上。

        一旦全军压上,双方在总兵力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士卒的个人战力就会成为左右战场局势的重要因素。

        不管柳隐怎么去调整,只有四百多人的汉军步卒,终归不是三百七八十人的魏军禁军的对手。

        可柳隐必须要坚守,他不能退如今的张溪是否已经包抄到位,柳隐不可能知道,因此柳隐只能严格的执行军令——张溪让他不惜一切代价的至少守一个时辰,他一刻钟都不能少。

        能怎么办呢?!

        只能是死战不退。

        但,如何保证士卒死战不退呢?!

        要知道,个人战力不如人的情况下,军卒眼见同伴不断的伤亡,很容易产生恐惧思想,从而导致士气衰落.这种时候,根本不存在死战不退的可能性。

        柳隐思来想去,唯一的办法,大概也就只有一个了。

        柳隐拔出来自己的配剑,快速冲入了军阵中。

        如今的局势下,只有自己以身作则,亲临前线跟士卒们共进退,才有可能激起士卒们奋战的勇气,让士卒们跟魏军拼命。

        个人战力不如人的情况下,只有靠血气和悍勇来弥补这些差距了。

        而且,有一点.柳隐是文人出身,这个军中都是知道的,这位主将,虽然指挥能力不错,但武艺真的不是人家的强项。

        这样的人,明明有着足够的理由不上战场来拼命,但依然拔剑跟士卒们站到了一起.士卒们还有什么能抱怨的?!

        要战死,也有贵人陪着自己一起死,贵人都不怕死了,咱们一群刀口上舔血的厮杀汉,还有什么可顾虑的?!

        这种想法,虽然在现代很多人看来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思维方式,但在这个年代,真的就是主流思想。

        这年代,世家贵族和普通百姓就是不一样的,不仅世家贵族们这么觉得,百姓也一样这么觉得。

        所以,当贵人都开始跟自己一起并肩作战的时候,士卒们只会受到鼓舞和激励,不会有其他的想法。

        而柳隐这么一做,原本有些节节败退的汉军,还真的在一时间,稳住了阵脚,甚至隐隐还有些要反攻魏军的意思。

        张郃看着直皱眉.那个蜀军将领,把握时机的能力倒是真的不错。

        但凡他稍微晚一点做出应对,或者没有这样的胆略亲临一线拼杀,那蜀军的败局就基本确定了。

        但现在.有点麻烦了。

        其实吧,还是那句话,如果张郃没有受伤的话,那柳隐现在的所作所为,根本算不上什么大麻烦。

        张郃大可以也亲临战阵,当场斩杀柳隐,这样甚至还可以一举奠定胜局。

        可惜,张郃的右膝弯被射中了一箭,虽然箭杆是斩断了,但战场局势紧急,张郃根本来不及处理自己的伤口,箭头可还留在右膝弯里面呢。

        走路都疼的要死的,怎么可能还亲自上阵厮杀。

        因此,张郃能做的,就是传令,让魏军士卒中分出一直百人队来,身边的蜀军先不用去管他,直接对着柳隐所在的区域,进行突击。

        如果能突过去,围杀敌将,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即使突不过去也没关系,只要让敌将感受到危险,从而选择后退,也算是完成了任务。

        敌将这么一突前,然后一遇到危险就后退你让士卒们怎么想?!

        当蜀军发现自家主将并不是要真的跟自己同进退共生死,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谁还会在前线这么卖命?!

        这对军心士气的打击是极为巨大的。

        到了那个时候,魏军依然可以轻松获胜的。

        现在就看敌将到底有没有这个胆略,宁死不退了。

        张郃这么一调整,压力立刻来到了柳隐这边。

        柳隐的武艺嘛说真的,你得分跟谁比了。

        在文人圈子里,其实柳隐的武艺也算是不错的了,不然他也不会想着要在军中建功立业起码比张溪这样的,武力值要高的多。

        即使不到徐庶的水准,但起码也有个法正的级别。

        但伱要是跟那些武将比起来甚至都不需要跟武将比,就是军中校尉,在一对一的情况下,柳隐也干不过。

        所以啊,柳隐突前跟士卒一起参与搏杀,更多的是一个象征意义,他本人其实并不会真的面临魏军的攻击.身边好歹还有些亲卫护卫着呢。

        一开始的时候,柳隐就这样站在前线,也确实很大的鼓舞了军中士气,压制了魏军的进攻但随着魏军专门针对他,分出了一个百人队来突袭后,情况就变得很微妙了。

        柳隐亲卫看到敌军专门冲着自家主将来了,当下奋力杀退身前的魏军,然后回身护卫住柳隐,并且劝柳隐暂时后撤,以免遭遇突袭。

        柳隐倒是也想退,毕竟知道自己的手上功夫有几斤几两,但.理智告诉柳隐,自己不能退。

        退了,整个战局就会快速崩溃的。

        坚守一个时辰啊,如今连一刻钟都没有过去呢,自己要是就败了,张郃说不定就真的跑了。

        柳隐这人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不管多么混乱恶劣的环境,他始终能保持自己头脑的高度清醒。

        不能退,那就只能死战。

        敌军要攻,那就让他们攻吧,自己只能坚守在原地能拖到什么时候就拖到什么时候,只要自己一刻没战死,那就得继续守下去。

        至于自己战死了.那一切就只能是天意了。


  (https://www.uuubqg.cc/38445_38445979/11484330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