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685章 考题

第685章 考题


第685章  考题

        这次长安取士,不管外界评论如何,但肯定是最近几十年里,最大的一次人才选拔考试,是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事件。

        关中四十六个县,基层县级官员就有一百三十多个缺口,再加上州郡一级的主官,佐官,吏员,总计要取士两百一十三人。

        而因为时间的关系,从益州,雍州,荆州,凉州各地,赶赴长安的考生,不过是三百零七人.这录取率,简直高的吓人。

        但不管怎么说吧,三百人参加的考试,如果没有一个有经验的人来主持,全靠刘备一个人来判断这些人哪些适合在哪个地方当官,当什么官类似刘备都做不到。

        更别说刘备今年都已经六十四了,身体条件越来越差,来长安后甚至还有点水土不服的症状真的,要是搁历史上,这会儿刘备都已经入土了。

        因此嘛,这种事儿,不可能全都压到刘备的身上,就算刘备乐意,张溪,庞统等人也不会乐意的。

        在张溪的力荐之下,有过五年开科取士经验的马谡,就被刘备加封为礼部左侍郎,调往长安,协助礼部尚书秦宓一起,处理这次长安取士的事宜。

        事实上,谁都知道,礼部尚书秦宓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祭祖礼仪的事儿要去研究,真正组织这次取士的人,就是马谡而已。

        真的,你只要不让马谡去碰军事,他不管是理民,还是取士,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思路,而且这套思路还能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是对的。

        而且吧,经过在越巂郡的五年施政锻炼,如今的马谡,也少了不少年轻时的浮夸气盛,多了一些务实精神.起码刘备亲自见过马谡后,跟张溪的私下评价,已经不再是“言过其实”了。

        “马幼常才情不缺,多加历练,成就恐不在其兄之下。”

        这是刘备对马谡的最新评价,认为马谡再锻炼锻炼,大概能达到马良的高度。

        这已经是不低的评价了,要知道马良如今在荆州的地位,可是仅次于关羽和王基两人的,尤其在政务方面,说他是实际上的一把手也不为过。

        哪天要是关羽和王基都上调到中央朝廷,那马良也足以担任荆州刺史一职。

        总而言之,张溪在听到刘备对马谡这样的评价后,也是颇感欣慰.马谡这人确实是有才能的,就是别让他赶鸭子上架的去做事,一步一步来,终究不失为栋梁之才。

        张溪颇有种自己改变了马谡命运的自豪感。

        而这次长安取士,马谡的到来,也确实帮了刘备很大的忙。

        虽然马谡在越巂郡的开科取士,最大规模的一次也就是三十四个人同时参加考试,远远无法跟这次长安取士相比。

        但马谡真的是有了经验,也有了自己一套成熟的做法,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上做出一些微调,倒也勉强能把这次取士的框架搭起来,搞的像模像样。

        而有了马谡的主持,张溪就可以从这些事情里脱身,去干其他的事儿了。

        张溪的事儿很多,这跟刘备一直留在长安,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刘备呆在长安,一时间也就没有着急的去安排雍州刺史这样的职位,再加上曹魏败退出关中的时候,把关中的百姓迁走了一半,而主官地方的官吏那是一个不留的全部迁走了。

        因此吧,整个雍州的事务,就靠张溪,黄权,庞统三个人撑着。

        黄权负责掌军,庞统负责军务,而张溪,自然就负责政务了。

        谁让三个人里面,就张溪曾经在荆州有过主政一方的经验呢。

        但张溪也想喊冤啊当初他在南郡就是管理一个郡而已,如今可是一个州。

        而且在荆州的时候,张溪身边可是有马良,孙乾,赵累,邓艾,以及习家兄弟帮忙的,可如今,自己身边就剩下一个柳隐可用了。

        马谡的长安取士还没有正式开始,而且就算是真的取士了,这些官员到任前,整个雍州的大小事务,都必须交到张溪这边做出决断和安排.这事儿能少才叫怪呢。

        没办法之下,张溪不得不开始再次摇人。

        在上奏刘备同意后,张溪急调李球,赵累,州泰,张翼,句扶,蒋琬,陈祗等人到长安来帮忙,同时又任命柳伸为右扶风郡太守,胡奋为左冯翊郡太守,把雍州的行政框架给搭建出来。

        等到这些人到位后,张溪的事情才算稍微少了一些,但依旧少的有限。

        底层官吏缺失,一州事务全都压在了这么几个人身上,这帮人忙死都不可能全都干完。

        雍州政务暂时性的陷入了停滞,回家百姓的安置工作进展极其不顺利,今年的耕种肯定是完蛋了闹得张溪一天跑三趟马谡那边,询问他到底什么时候能把这个考试弄完,好让官吏下放的地方。

        你要是再磨蹭,以关中的气候条件,连过冬的准备都来不及做了,到时候必然会殃及百姓的。

        马谡也没办法啊,时间是天子定死了的,而选拔考试的题目,到目前为止,刘备只给出了一个基调,就是要以实务为主,毕竟这些官吏都是要尽快到地方进行治理的,没有实务能力可不行。

        但这么一搞的话,秦宓那边就犯难了考试题目到底以什么为好呢?!

        这时候张溪出了一个主意,就以“如何治理关中”为题算了。

        秦宓被张溪这话给气的,直翻白眼!!!

        亏你张元长还好意思说自己的治学之书是《礼记》.你听听你说的话,它合“礼”么?!

        建议是好建议,但如果他秦宓真的用“如何治理关中”当考题,那等着他的就不是青史留名,而是贻笑大方了。

        这题目取的,太没文化了。

        这年月,其实还没有彻底形成四书五经的说法,主流的儒家经典,不过是《论语》,《礼记》,《尚书》这几本。

        《中庸》是脱胎于礼记里的,这时代还没人把《中庸》从《礼记》里单独剥离出来,而《大学》虽然相传是春秋时期曾子所做,但实际上应该是秦汉时期的儒者假名而写,这时候的影响力有限,流传不广,根本不为人知。

        至于《尚书》.这里说的是古文《尚书》,就是晁错奉命向伏生求教的《尚书》,也不是后世的今文《尚书》,今文《尚书》这玩意儿,据考证,其实是王朗的儿子王肃托名所写,而这个时候,王肃还在家读书呢。

        因此,秦宓要想出题,就必须从《论语》,《礼记》,《尚书》中寻找题目。

        本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儿,这些典籍里,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的道理都有,找出一篇作为实务考题,也不算什么难事儿。

        但问题是,这个时代对于经典的解读也不像后世明清时期那样,各种集注满天飞,大街上都能随便买到,从古人到当朝权贵的解读都有。

        这年代,就是秦宓的《论语》的解读,都未必会让中原其他世家的人感到满意。

        这要是自己出的考题让其他地方的世家认为不对,甚至由此嘲笑.那秦宓的天下大儒梦想,还能实现么?!

        因此啊,为了防止自己贻笑大方,同时也为了更好的出题考察应试学子的能力,秦宓早就在三月份的时候,派人前往北海郑家,求取郑玄做注的《礼记》,《论语》,《尚书》本篇,以作参考。

        天下人就是反对他秦宓对经典的理解,也不会有人去质疑郑玄对经典的理解吧?!

        这从长安到北海,路途遥远,中间还要经过曹魏的领地.就算这种事儿曹魏官方不一定会管吧,但总是要时间的,到现在秦宓还没有得到郑家的回复,实在不敢轻易出题啊。

        秦宓这边一天出不来题目,这个考试就一天无法进行,马谡自然没有任何办法。

        而马谡这边没办法,张溪就只能坐等抓瞎,然后被柳隐给劝了回去.有这个功夫一天找马侍郎三趟,还不如在府衙呆着,多看几篇文书来的实际一些。

        张溪对此能说啥.能说老子就是看文书看的头晕,借故出来偷懒摸鱼的么?!

        面子还要不要了!!!

        没办法,只好跟着柳隐回去,继续在书山牍海里煎熬着。


  (https://www.uuubqg.cc/38445_38445979/11484322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