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果树试验田
想起有一次他跟韩晴聊天,聊到了那时还没被隔离的张为民。
韩晴就是说,他为什么不大胆一点,大胆到把张为民的位置抢了。
当时他以为韩晴说的是气话。后来没过多久,张为民就被许建军举报了。
市里来人查,过了半个月后,张为民回来了。
关于他陈同伟的新的职务安排也紧随其后。
他真的当场富平乡的副乡长了。
其实他现在职位上虽然是副的,但是手中的权力和乡长没有什么差别。
甚至有的时候乡长还给他打电话呢,追问他这段时间乡里有没有别的安排,需不需要他出面。
如果需要的话就提前给他打电话,他也准备准备。
可是一个小小的富平乡,哪里有那么多事要做?
每次他一打电话来,陈同伟都好声好气的告诉他,乡里要是有什么大动静,他这个乡长是第一个知道的。
他要是没听到什么风吹草动,那就意味着乡里没什么大事。
每次这么说弄得乡长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但是总在电话里,明里暗里的跟陈同伟说,这是他作为老一代支持新一代的工作。
就算老一代的眼光没有新一代的灵活,但他们拥有经验,勇开先河的经验。
当然也有给新一代尽可能兜底的能力。
改革不怕失败,就怕不敢创新,一个劲儿的低头走老路,谁来创新呢?
还不是他们这些年轻人创新。
这么一来,陈同伟也算是明白了,老乡长的良苦用心。
反而让他的工作干得越发起劲。
“我记得,富平乡好像还有一片空地来着,咱们两个乡挨着,我想这土质应该是一样的。”
“不如在我那里先开个小果园试试,三年养树时间太长,用已经培植好的苗,说不定就能缩短时间。”
肖全怎么能不知道,买已经培育好的果苗能够缩短种植时间。
可是泽丰乡底子没有那么厚,买不了好的果苗,只能买一些幼苗,自己悉心培养。
等待它长大,然后开花结果,但是富平乡就不一样了,乡里有个工厂。
那个工厂对于富平乡来说,简直就是印钞机。
只要工厂里的机器一直运转,生产订单就会源源不断。
而且工厂的背后还有总公司的安排。
自然不会让这边的订单有任何的停缺。
所以富平乡有钱。
这也是让肖全非常羡慕的地方。
“陈副乡长你真的有这个想法,如果你真的有,我可以把果树专家的联系方式给你。”
“你们两个人可以好好的沟通,只是到时候还麻烦陈副乡长,让我带着乡里的人过去看看。”
其实陈同伟也是想借自己的力量帮助肖全,好让他在乡里的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帮助,能不能让老书记的内心有所动容。
至少能够让他看到他们所做的,真的是为了乡里百姓以后的幸福生活做铺垫。
口袋里有一百块,就想有三百块,有了三百块就想有五百块。
人的欲望是永远都填不满的,只不过有的人是一点一点的增加慢中求稳。
有的人是想跳一大步,试试自己最后的落足点能不能恰好定在那如针尖一般的地方。
落上去了,那就是以小博大成功了,没落上去,那就从头再来。
喜欢冒险的人看不上稳扎稳打的,心想稳扎稳打,什么时候才能腰包鼓起来,让人刮目相看。
稳扎稳打的自然也看不起这些喜欢冒险的,嘴里总是念叨着一句话,步子迈大了摔死你。
把肖全送回去,又从他那里要来了果树专家的联系方式。
陈同伟回去后就开始着手联系果树专家,得知他是陈同伟后,对他也有所耳闻。
又得知他想要在乡里的一小片空地上种些果树。
专家那叫一个开心,立刻就约了时间,要到现场。亲自查看。
一开始陈同伟都不明白,为什么这位果树专家这么热衷于种果树?
那热情的都有点儿让人招架不住,后来一问才得知,这果树专家联合他的学生。
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在两个比较稳定的果树品种中又杂交出了一个新的品种。
新品种果树结出来的果子又大又好,产量是另外两种的一倍还多。
关键是核小,还能减少病虫害,养殖起来也方便,只要定时定量浇水追肥就行。
不过他们的试验品太少了,所以急需找个人能种上他们的果苗。
来看看后续的生长与结果是不是和试验里的记录趋同。
本来他们是想在泽丰乡,在肖全肖副乡长的支持下,开垦出一片田地来。
但是没想到过去这么长时间,这件事情还是打了水漂。
但陈同伟的出现,甚至还主动给他们打了电话,让这件事情,峰回路转。
所以也就理解了果树专家,他为什么那么积极。
富平乡里没有人种过果树,家家户户的耕地不是种麦子就是种玉米。
当然也有种菜的。
在耕地区转了一大圈,陈同伟总算是找出了那么一亩多的地方。
确认这个地方暂时是没有人种的,就立刻画好了区域。
还立了牌子,告知富平乡的人,这里是果树试验田。
既然是试验田,就不能让人轻而易举的进去。
但是陈同伟没有种地的经验,好在老太太有。
听了老太太的建议,陈同伟买了一些竹竿回来。
就在老太太的亲手指点下,用竹竿在试验田的四周架好了篱笆。
竹竿左右交叉纵横,形成了一道屏障。
其实也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这竹竿只是插进土里。
要想破坏它,抬手一拔恨不得这一片就全都拔出来了。
再不济,找把钳子一剪也能弄个豁口出来。
果树专家把培育好的树苗送了过来,以第一颗果树为准五米作为间隔,种上一颗。
一亩地没有多大,种不了多少,但是它可以作为一个量化标准。
只要一亩地的产出,大于其它作物的收益,那么以后这几个乡里就会全种上果树。
因为乡里百姓种地一部分卖了换钱,一部分留给自己日常吃喝。
正好达到了收支平衡,多一分富裕的钱都没有。
(https://www.uuubqg.cc/37892_37892786/3062472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