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游龙争明 > 第一百零二章 半段谶语

第一百零二章 半段谶语


次日清晨,朱国瑞一行继续赶往金陵。

        昨天夜里,他与李习师徒俩畅谈了大半宿,收获颇丰。李习和陶安不愧是江南有名的大儒,不仅充分理解和支持他的理政方针,还为他做了补充和完善。

        美中不足的是,师徒俩婉拒了他发出的邀请。李习笑呵呵地跟他说,要在太平等他领兵前来。陶安则表示要广泛联络集庆附近的士子,为他做好人才储备。

        谢再兴通过与仆人们攀谈,终于知道了这里住的是有名的大儒。他觉得主公能够和学问人相谈甚欢是件很光彩的事,不由得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赵德胜则是表现出极度的不屑。他告诉谢再兴,像这样的大儒,破虏军里有的是。别的不说,就一个老进士施耐奄就足够吊打好多文人的。

        听着他幼稚的言论,朱国瑞笑而不语。历史上,读书群体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就好像高高在上的神一样值得崇敬。

        众人一路说说笑笑,直奔金陵而去……

        金陵城外,化装成货郎的朱元璋带着吴良、吴桢兄弟正在匆匆赶路。

        最近,鲁淮王彭大的病情愈发严重,一直卧床不起。怕自己的靠山倒下,郭子兴遍请濠州附近的名医给他看病。

        郎中们看过之后,都摇头说治不了。几个年岁大的郎中直言王爷是伤了心脉,只有金陵的名医滑寿才有医治的把握。

        情急之下,郭子兴命令义女婿朱元璋去金陵请人。朱元璋万没想到自己刚从孙德崖手中救出了父帅,就又贪上这么一件冒险的事情。无奈之下,他只能带着吴家兄弟出了濠州。

        跟路人打听完道路,吴良凑过来道:“哥哥,再有五里路就到金陵了。”

        “路上千万不要跟人发生冲突,进城后看俺的眼色行事。”朱元璋点点头,顺口吩咐了一句。

        一旁的吴桢咧嘴一乐道:“哥哥放心,就是有事,俺们兄弟也一定能保你平平安安地回到濠州。”

        “你们兄弟就是俺的樊哙!”朱元璋笑着夸了他们一句。

        吴良被夸得眉开眼笑,拍着胸脯道:“那没错,俺们也爱吃狗肉!”

        行走间,几匹快马从他们的身边疾驰而过。飞溅起来的尘土瞬间笼罩了他们。

        “狗日的……”

        吴良张嘴要骂。

        朱元璋赶紧捂住了他的嘴巴道:“那特娘是朝廷命官,你不要命了?”

        “唔、唔……”

        见上位面色紧张,吴良赶紧点头表示明白。

        刚安抚好哥哥,旁边的弟弟却突然开口骂道:“狗官不得好死!”

        你个大大。朱元璋无奈地看了兄弟俩一眼。

        落在后面的小吏似乎听见了骂声,回头看了他们一眼。此人三十多岁年纪,魁梧的身躯上套着吏员的制服;模样生得倒是俊朗,只是眉宇间有一股掩饰不住的阴霾。

        “老爷走好!”

        朱元璋连忙憨厚地一笑,冲着他鞠了个躬。

        “你特娘才走好!”

        见是三个泥腿子,小吏皱着眉骂了一句。

        “陈友谅,赶紧跟上!”前面的官员不耐烦地催促起来。

        “来了!”陈友谅赶紧催马追了上去。

        等官员们走远,吴良怒气冲冲地踹了弟弟一脚。

        “上位都说别骂了,你狗日的没长耳朵?”

        “俺要是狗日的,你又是啥?”吴桢显得有点不服气。

        吴良被他的话噎得直翻白眼,却又不知道怎么反驳……

        离城不到二里的时候,一队车马从他们的身旁驶过。

        “几位让让,别溅一身泥!”

        头辆大车上的车夫客气地喊了一声。

        打头的是四辆载客的马车,后面跟着十几辆货车和几十名带刀的护卫。

        闪到路边的吴桢忽然发现一辆货车上的麻袋破了口,正往外淌着白花花的盐粒。

        “盐……盐要洒了!”

        他好心地提醒着大车旁的护卫。

        “多谢兄弟!”

        护卫拱手道谢,却没有去收拾破口的麻袋。

        说话间,第二辆大车的车帘被人挑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探出了身子。此人长着一对斜插入鬓的剑眉,一双吊睛眼炯炯有神,三绺长髯飘洒胸前。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额头上生着一个肉疙瘩。

        他先看了看后面的货车,又朝着朱元璋三人点点头表示感谢。朱元璋也客气地冲他笑了笑,目送着车队隆隆驶过……

        做为六朝古都,金陵城内建筑密集、人头攒动,好一派繁华景象。头回来到如此热闹的城市,吴良、吴桢兄弟忍不住左顾右盼,惊诧连连。

        “滚开!”

        一队骑兵在城内纵马狂奔,护着一名蒙古官员赶往总制府。

        “武同知,福寿大人唤咱们来集庆,只怕是董抟宵告了咱们的刁状。咱可要做好准备?”队伍中央,一名蒙古官员扭头看向旁边的汉官。

        “彻里不花大人,人正不怕影歪!咱们不过是替他抓捕了一下谋逆的百户。他还能为这点事跟咱们撕扯到底?”武同知从容不迫地一笑。

        “还是你们汉人脑子好使!那本官就不担心了。哈哈……”彻里不花闻言放下了心,得意地大笑起来。

        谋逆的百户,他们说的会不会是那位?朱国瑞的身影忽然出现在朱元璋的心里。

        当时的确是俺莽撞了,平白放走了一员猛将。想起往事,他不禁皱起了眉头。

        正在回忆过往之时,一个蓄着长发的和尚跌跌撞撞地走了过来,差点撞进他的怀里。

        “和尚,走路长点眼!”吴桢上前推开了长发和尚。

        和尚停下脚步,抬头看向朱元璋,张嘴说道:“惟日与月,下民之极……”

        下民?平白无故地为什么要骂俺?朱元璋冷哼一声,狠狠地用肩膀撞开了他。

        “你特娘才是下民!狗日的会不会说人话。”跟上来的吴良一把将和尚推倒在地。

        看着远去的三人,地上的和尚微微一笑道:“看来你是没有机缘听完这段谶语了。”

        他爬起身来,扯着脖子唱起了俚曲:“世上甚么动得人心,只有胭脂胚粉动得婆娘嫂……”。

        “原来是个花和尚!”

        朱元璋自言自语了一句,带着吴家兄弟继续赶路……


  (https://www.uuubqg.cc/36161_36161732/4294506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