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苏妙来信
入夏。
七月酷暑。
距离祁子南进入府学学习已经有两个月余了。
涂攘的伤势恢复得不错,除了腿还不能走,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陈墨也安心重新开始工作。
马铁柱一直在给王员外府上送餐。
不知是出于愧疚还是什么原因,他家府上的订餐频率明显增多了。
王员外府上有自己的厨子。
先前只是偶尔订些新菜品尝尝鲜。
如今隔三差五都会有单子送来。
直到这天上午,马铁柱来送柴的时候,告诉邓钰:“祁婶子,你看今儿能不能把我的月钱给结了,往后我就不来了。”
“你不打算干了?”邓钰问他:“王员外府上送餐的差事你也不干?”
说起这个,马铁柱脸上的神色有些不自然,不过很快他又笑了笑:“不干了,王员外让我留在他府上当家丁,他给的工钱高。”
这小子倒是实诚,邓钰心里明白大概是怎么回事,当即把工钱给他结算了。
“婶子,你心里可千万别不痛快,你也知道,我爹娘操劳一辈子,我阿奶年纪也大了,我需要养活他们。”
邓钰笑道:“婶子怎么会不痛快呢,你有更好的差事可干,这是好事儿啊。”
她的反应太过爽快,马铁柱有些狐疑,却没多想。
眼见马铁柱拿着钱很快就走了。
邓钰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她回了趟村子里。
第一季稻子收成的时候到了。
接下来正是最忙活的时候。
她把各个小组的收割任务分配下去。
牛桂花忙得热火朝天,又是发放农具,又是指挥摆放。
两千多亩地,没有大型收割机器,光靠手工农具和人力,得花费不少时间。
先前那是有梁师爷带了人手来帮忙。
现在只有邓钰手下这两百多名长工。
“我打听过了,这阵子能招一批短工,莫约能有六十多人,农忙的时候小学堂休沐,大点儿的孩子们也能来帮忙。”
“加上村里有力气的妇人,总共能有四百多号人,抓抓紧时间,完全没问题。”
“这么多人,你管理起来不容易,我一会去趟里正家,让他们夫妻俩人也来帮帮忙。”
有了邓钰这些水田,万祥村一举成为河湾镇粮食产量第一的村子。
里正高兴都来不及,收成是大事儿,他自然不遗余力来帮忙。
不仅仅是万祥村,四团村也进入丰收的农忙时刻。
先前四团的里正特意来向邓钰请教。
表示也想在村子里种植一些水稻。
但是水田不好养。
邓钰没有藏着掖着,把如何引水灌溉,如何让田地里保持肥水的方法全都告诉了他。
甚至还将自己培育的一部分秧苗低价卖给了他们。
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下雨了。
一开始邓钰便告诉他们除了把山上的泉水引下来,还需要多挖几口井。
前期经验不足,走了不少弯路。
好在如今收成之际,辛劳得到了回报。
家家户户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看着一望无际的金黄稻穗,邓钰也难掩内心澎湃。
这一季度的成品,比去年的还要好。
相比产量也不会低。
虽说粮价正在稳步下调。
但光是这产量,邓钰挣的也不会少。
想到干瘪的荷包即将充盈,她乐呵呵的,干活儿都充满了干劲。
就在她这几日为收成的事情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
她收到了苏妙的来信。
整整写了有两页纸,开头是日常的一些问候。
信里苏妙说她一切安好,让邓钰不必挂念。
除去日常问候。
苏妙在信中还提及了一件事情。
国师观天,预测今年接近年边的时候西北边会出现一场天灾。
其实苏妙和邓钰都知道那不是一场小灾难。
北疆大旱。
北疆地区常年雨水不足。
水源本就十分稀缺。
今年开春以来,更是一滴雨也没下过。
持续到年底,将会造成水源枯竭,农作物大面积干涸枯死。
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北疆地区能够种植的农作物非常有限。
其作为干旱地区,日照时间长,活动积温高,导致其成为整个大绥棉花种植的高产地。
而北疆大旱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北疆棉花大面积坏死。
根据原著里的描述,北疆这场旱灾会持续两年多。
南方多雨,棉花极易生虫,难以储存,北疆棉花供给不足,冬日来临,老百姓们穿不上暖和的棉衣,没有厚实的棉被,往往很难挨过冗长的冬季。
长公主和圣上在为此事发愁。
希望有人能给出一些有用的计策。
苏妙记得那是大绥最为艰难的两年,北境蛮夷趁虚而入,屡屡来犯,导致国力大减。
举国上下,民心惶惶。
前线的战士死了一批又一批。
每半年就要征一次壮丁。
那时候李家若不是因为李大虎在军中有点儿军功在身。
李四虎兴许也难逃被征丁的命运。
如今这场灾难还只是起了点儿苗头。
她告诉长公主一定要未雨绸缪,尽早做出应对。
长公主连夜召集身边的谋士商讨计策。
好些计策刚献上来就被否决了。
北疆地广人稀,地势险要。
古人甚至把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什么求雨祭祀种种玄学的办法全都试了个遍。
苏妙知道这些都没用。
依照前世的记忆,这场灾难持续了两年多,而其影响力却远远不止两年。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们的力量太过渺小,苏妙也没能想出十分有效的计策,但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她想起了她干娘。
想到干娘说不定能有些奇思妙想的主意,她当即提笔就写了信。
邓钰比苏妙更清楚灾害远远不止那些。
北方干旱,南方洪涝。
形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
不仅仅是这两年,这是地理环境造成的问题,即便是挺过这两年,往后的日子里,根据天气变化,这种情况很可能反复出现。
唯有彻底解决,才能使大绥稳固发展,没有后顾之忧。
邓钰脑子里冒出一个想法。
她很快提笔给苏妙写了封回信。
南水北调。
这是后世一项伟大的工程。
蓄调兼施,南北两利。
物尽其用。
(https://www.uuubqg.cc/35420_35420836/4620043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