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清穿+红楼]那股泥石流 > 第342章 第 342 章

第342章 第 342 章


第百四十二章

        小姑娘看着自家那打着满是蕾丝花边小花伞,  胳膊还挎着她老子,一身西洋妆扮的老娘,哪怕已经有六年多没见面了,  可那股熟悉的不着调气息还是凶猛朝她扑面而来。

        想到生生将自己累倒在御案上的四伯,想到这几年对着五伯母各种赔小心,连恒亲王府都不敢回了,肉眼可见苍老的五伯。再想想其他有了春秋的叔伯小姑娘不得不承认岁月对她的父母很是眷顾,  除了装扮不同他们和六年前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那么年轻,充满朝气和活力。

        话说宫里那快要被奏折埋起来的弘辉,看起来都比她老子年长呢。

        弘辉生于康熙十六年,而胤禟生于康熙二十二年,  这对叔侄年纪相差十四岁,  但这些年胤禟的日子过得太省心了,再加上身边还有个对他容貌各种‘赞美’,  ‘欣赏’的湘云,胤禟对自己的容貌那也是相当的上心和在意了。

        不但时常跟着湘云一块护肤,  还至今不曾留须。

        而弘辉呢,做为四大爷的嫡长子,  四大爷在跟政事死磕,  与朝中大臣各种卷的时候,  也没放过他的嫡长子。

        先帝用一种熬鹰的方式熬自己的儿子,四大爷是个疼儿子的,  所以他选择了‘熬夜’的方式历练儿子。

        原本学习和上朝的时间就足够令人发指了,四大爷还拼命的压榨儿子和官员们的休息时间,长年累月的熬下来,别看弘辉比胤禟小了十多岁,可叔侄俩站在一块,  弘辉看起来绝对是年长的那个。

        ╮(╯▽╰)╭

        知道四大爷真的将自己累死了,胤禟心中的最后一点怨气也彻底消息得无影无踪了。

        这世间能做到对自己这么狠的,怕是除了老四也没旁人了。

        胤禟一边感慨,一边庆幸自己跑得快。

        穿着一身燕尾服,带着礼帽与湘云走下船的胤禟极为细致的打量了一回自家闺女。

        已经长成大姑娘的小姑娘,笑容灿烂,周身上下不见半分阴霾,可见这几年她的日子过得还不赖。

        虽然胤禟和湘云他们这几年一直在海外,但国内的消息也会通过往来商船知道一些。当年一直叫嚷着要成亲生娃的小姑娘至今也没有成亲,她的未婚夫们到是有俩个已经成亲的了。

        小姑娘最终没有选择各方面都突出的,也没选择少年时有过悸动的,而是与胤禟觉得不错的那个成绩不上不下,始终排在中间的第名有了进一步发展。

        俩人没有成亲,甚至是到了如今也是一年相聚几个月,然后再各忙各的去。

        那是个有自己想法的儿郎,他感激胤禟一家的教养培育,也满怀忠心的愿意为这家人赴汤蹈火,以命相酬劳,但他却不愿意以这种方式‘报恩’。

        他其实各方向都极为优秀,若非如此也不可能让自己一直保持不上不下的中间成绩了。

        阅历尚浅的小姑娘未必能够发现这其中的猫腻,但随着胤禟的态度,时间的推移,以及见过了各色各样的人后,小姑娘也终于知道自己当初‘看走眼’了。

        他们拿着府里给的启动资金,用着精心教养出来的能力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在这期间,有人有了自己喜欢的人,有人依旧按着早前的约定每年都回京城与小姑娘见面。

        五个人里,先后有两个人遇上了想要相守一生的爱人,他们也曾纠结过,却还是带着爱人回京城见小姑娘。

        小姑娘略微有些失落,却还是非常大气的给他们举办了婚礼。

        剩下的个人,一个入了仕途,一个失踪了,就只有排名中间,被小姑娘叫‘郎’的那个人仍就保持着每年都会回京城的习惯。

        都是年轻人,也都是容貌不俗,能力出众的年轻人,日久生情并不是什么意外。小姑娘知道郎嫁给她以后就跟折了翅膀的雄鹰一般,再不能飞翔。加上她也知道自己有多忙,即便郎留在京城,两人能见面的时间也不多。

        而且即便小姑娘不承认,她骨子里也遗传了湘云的某些渣属性。于是俩人有了肌肤之亲,小姑娘就没给郎名份。

        毕竟天天守在一起,哪有什么新鲜感呀。而且母凭子贵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想要上位,那就父凭子贵吧。

        ←_←

        胤禟他们回京的消息,只提前让人知会了一声小姑娘,旁人都没告诉。小姑娘还在商部开会呢,就听说胤禟的船进了天津港,一行人将于明日在通州码头下船。

        得了消息,小姑娘便匆匆结束了会议,一边往家里赶,一边通知各处。

        上个月李纨没了,小姑娘走不开,贾蘅便陪着惜春和黛玉去了贾兰的任上吊唁。

        按日子算,他们怕是一时半会儿都回不来。

        迎春也不在京城。

        她儿子是上一科的进士,还是二甲比较靠前的名次。如今在大清,举人都不愁无官可做了,更别提进士了。不过迎春还是托了关系给她儿子找了个环境比较好的地方外放。

        吏部的调令一到,迎春便办了场热热闹闹的宴席,将亲朋好友都请了来,之后便打理行李带着贝姨娘跟着去赴任了。虽不在京城,但这两年时常叫人送些当地的土仪回京城,小姑娘估计迎春这会儿应该也得了贾兰那里的消息。

        贾兰为李纨挣来了诰命,李纨当时就哭得泣不成音。

        其实在贾兰派官外放时,李纨心里的那股气就顺了。到了地方上,没了两层婆婆要侍候,也没了寡居之人要守的孀居规矩,众人和贾兰感叹她这一生蹉跎了最好的时光,衣裳首饰都给她置办最鲜亮的。

        她再不是贾家那个需要谨言慎行,一切喜庆场面都要回避的小寡妇了。她是官老爷家的太夫人,是被人羡慕吹捧的慈母典范。所以哪怕前半生过得不如人意,后半生却也算是否极泰来的。

        按着年纪来说,李纨也不算高寿。可贾兰孝顺,媳妇知礼,儿孙满堂的后半生,李纨的日子不比贾母差半分。

        人已经没了,按着这个角度想一回,也能安慰一回众人。

        不得不说的是,李纨还没活过贾敏呢。

        贾敏的年纪也不小了,但身子骨却还是很硬朗。仿佛早年病入膏肓,眼瞧着要病死的人不是她一般。

        其实贾敏是不敢死。

        黛玉没有成亲,也不曾收养一儿半女,若她有个长两短,黛玉就一个人了。她又哪里舍得呢。

        所以这些年,贾敏对自己的身体极为重视。各种补汤补品吃着,各种养生方法用着,一日遍的散步,细粮粗粮混着吃。

        黛玉也花银子订了一套养生会所里的小院,等旅行团回京后黛玉便叫人收拾了小院带着贾敏搬过去了。

        只是那里到底不及她们自家舒适,住了一阵子娘俩个就又搬回来了。

        不过贾敏日常闲了也会去那边找人聊天说笑,打个麻将什么的。

        除了去养生会所,贾敏偶尔也会陪着黛玉去女校。

        黛玉工作的时候,她就在女校里闲逛。听听这个课,蹭蹭那个活动,中午与黛玉和惜春一道用午膳。或是人去女校的食堂吃,或是在女校里的校长休息室里吃那些养生餐。

        日子温馨宁静,是她曾经想都不曾想过的。

        黛玉和贾敏时常叫了贾蘅家来,贾蘅喜欢木雕,贾敏到也跟着侍弄了一段时间,不过没坚持住,过了一段日子也就丢开手不理了。

        说起这个木雕,湘云到是学得还算可以。

        当然了,她是借着自己的水系异能才学得似模似样的。

        大家伙会学木雕,几乎都是因为陪贾蘅。但不得不说的,除了贾蘅外,其他人最后都没坚持下来。

        李纨没了的消息送到京城那天,贾敏和黛玉正在吃晚饭。

        听了消息都有些恍惚,两人立马掰着手指算了一回李纨的年纪。

        才五十多岁,不到六十呢。

        贾敏想到她家林太子都四十多岁了,立马又请了家常看诊的郎中上门,又调整了一回食疗的食谱,准备好好的给她闺女调养身体。

        黛玉也极重视自己的健康。

        贾敏是想要多陪陪黛玉,不叫黛玉一个人孤零零的。黛玉则是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怕自己没活过老娘,叫她老娘晚景凄凉。

        只要想到如果她出了什么事,留她七老八十的母亲独自在这世间,黛玉就鼻头发酸,担心的不行。

        娘俩个这种为了彼此保重自己的养生态度,也叫她们的身体成了同龄人中最健康的。

        至少比黛玉小了几岁的惜春,就没黛玉身子好。

        惜春那和尚的事将惜春伤得很重,所以惜春这些年来一直是一个人。

        有那么几年惜春都不曾再动过画笔,后来虽然也会画上两笔,却已经看出来她于画道不再热衷了。除此之外,惜春开始看一些佛家和道家的书。

        道教讲承负,以现世为乐土,讲入世;而佛教讲因果,以现世为苦海,讲出世。虽然在湘云这种俗人看来,什么佛呀,道呀的,都差不多。不过相较于佛学佛教,惜春竟然更喜欢道教。

        没有茹素,也没有素衣净妆,惜春依旧过着锦衣玉食,呼奴唤婢的生活,但整个人的气质却变得更加的脱俗和超然。

        小姑娘就曾说过,她四姨已经修炼得泰山崩于前都面不改色了。

        李纨没了,按理众人都应该派人去吊唁的。派下人去不合适,可黛玉和惜春又都没成亲,湘云又不知道在哪撒欢,小姑娘身上一摊子事,也分不出身来,最后能去的便就只贾蘅了。

        原本贾蘅是想自己去的,但黛玉和惜春这边也没什么事,贾敏又多了些感慨,最后便由着贾蘅带队护送这仨人一道去了贾兰任上。

        话说,贾环那边也派了人过来,探春知道消息后了叫她家小洋娃娃走了一趟。不过他们的距离都有些远,怕是一时半会儿的到不了,到是贾蘅他们按行程和速度不日便至。

        贾蘅被教养得极好,如今长到十七八岁,也是文武双全的少年新贵。

        原本他一直在宫里读书,四爷驾崩后贾蘅便从书房退了下来。

        现在他需要考虑的是以科举入仕还是蓝翎侍卫入仕,也或是继承峨眉成为商贾。

        峨眉是他父亲和云姑姑一手创立起来的美妆帝国,不光是日入斗金,更是父亲和云姑姑的心血以及那段回不去的青春年少。

        贾蘅对父母的印象几乎都是听人说来的。

        他不知道父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才会叫那么多人真心喜爱,悲痛惋惜。

        是温柔小意的对待家中姐妹,善待身边丫头的温柔之人。也是以一介文弱书生抗击贼寇,不惜以身殉国的忠臣之士。

        是从小喜欢做胭脂水粉,品味极佳的贵公子。也是读书科举,能写出犀利文章,直逼要害,不懂迂回的义气之人。

        是胆小怕黑,怕脏怕疼的少年心性,也是万箭穿心终不悔,誓死守卫城门的英烈……

        矛盾的就像是两个人。

        但对自己的父母,贾蘅是带着崇拜和敬意了。他虽自幼失怙失恃,却也受尽父母余荫庇护。

        也正是这般,他既想入仕,也不想放弃峨眉。

        贾蘅与贾兰同辈,李纨是他的大伯母,于情于理都应该去去吊唁。不过这一路上,贾蘅却一直在想着今后的路要怎么走。

        ……

        因为贾敏的年纪大了,为了快速安稳的到达贾兰那里,他们先乘船到那附近,然后再乘马车前行。

        船不是自家的,而是朝廷商部机船队中的最豪华客船。

        打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小姑娘便迅速抓住商机组建了大清第一支机船队。

        机船队分货船和客船两种。货船顾名思义就是天南地北往来运送货物的。而客船也是这般,不过去以长短途以及客船豪华程度收费。

        贾蘅他们坐的是最豪华的那一等客船,因出门的人比较多,丫头婆子下人行李和马车都要上船,他们几乎将一艘都包下来了。

        客船先入海,随后再入运河最后再驶入由大清商贾共同出资修建的新水道之中,最后才在距离贾兰最近的地方靠岸下船。

        将马车从船上赶下来,装上行李再度出发,因这几年一直在修官道,所以剩下的一道路并不算多难走。

        当然了,和坐船出行是没法比的。

        大清的官道年年修,可年年用心修过了,也还都是老样子。泥土修出来的路,经不起车轮反复碾扎,风雨过后,更是泥泞难行到时不时就会有马车陷在坑里。

        工部因着小金库的激励,到也研究过一些铺地的东西,不过都存在不少的弊端,如今又折腾出一种粘合剂。听说是将沙土和粘合剂以及米汤按比例搅拌铺在石砖下面和缝隙处,可以起到固定和避免局部下沉的作用。

        如今这种粘合剂正在京城几处街道上做试验,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得到具体数据了。如果这个粘合剂没有太大的问题,想来明年这个时候,朝廷就会向全国兜售了。

        商部明年的业绩又稳了。

        哪怕路上耽搁了一些时间,贾蘅一行人也及时赶到了地方。一番祭拜后,众人才跟着贾兰之妻回后宅休息。

        傍晚,贾兰送走了最后一波来吊唁的客人才回来与众人说话。李纨没了,贾兰要丁忧守孝,所以这边忙完了丧事,贾兰会先扶灵回金陵,之后再带着一家老小回京城守孝。

        其实他也可以带着妻小在金陵守孝的,但他生在京城,长在京城对金陵这个祖籍之地并没有半分归属感。

        这是其一,其二则是儿女都大了,进学选秀以及将来出孝后去吏部消假这些事都得去京城忙活,所以去京城更好些。

        再一个,说点比较功利一点的话,亲戚只有时常走动才会越走越近,住在一起总比天南地北更亲近些。

        贾蘅在京城,黛玉惜春在京城,湘云家的小姑娘也在京城,而金陵有什么呢?

        一千六百竿子都打不着的远亲还是葬了几亩地的贾家祖坟?

        也因着这些种种考虑,贾兰去京城势在必得。

        贾敏闻言看了一眼黛玉,最后又问了一回惜春笔贾蘅着不着急回京城。她听了贾兰的行程安排后,便想着跟着贾兰一道去一趟金陵,祭拜一回她老子娘和哥哥嫂嫂,然后再带着黛玉去一趟扬州和苏州。

        林家是江南望族,祖籍在苏州,林如海也葬在了林家祖坟那边,而黛玉自幼生养在扬州,此番故地重游,也是因着年纪大了,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了。

        再一个因为林如海的死亡原因,贾敏也并不想葬在林家祖坟里,但贾家的祖坟也不葬外嫁女。

        将来她没了,也不像再劳烦闺女千里送她回南边了。所以这次就将该办的事都办了。

        如果惜春和贾蘅不着急回京城,就跟着她们母女一道去南边转转,若是着急回京城,那就只她们母女先跟着贾兰去金陵。

        贾蘅没什么事,惜春也闲的紧,二人只略微琢磨了一下,便决定跟着贾敏母女一道与贾兰回金陵了。

        贾兰为官多年,又一直外放,光是养廉银就攒了不少老,更别提当初分家时得的那些家财了。这些家财不可能全都跟着他们往金陵去,于是贾兰之妻这些日子便准备先送一批家当进京,他们轻车简出回金陵。

        因又要办丧事,又要收拾家当,所以招呼黛玉几人的任务就落在了贾兰的长子长女身上。

        贾家人的相貌都极好,贾兰的儿女也都没打残,个个都好看。贾兰夫妇对他们的教养也极为用心,哪怕在这个地方上他们的出身和家世都是最好的,也没养成不良习性。

        心性也极好。

        女校除了京城的总校,还在一些较大的城镇上设有分校。不过因为师资力量有限,所以总共也就设了所分校。

        贾兰的长女如今就就读于其中一所分校,不过女校不是在贾兰所在的府城,所以贾姑娘平时都是住校,只有休沐日才会回家。

        这次李纨过世,贾兰丁忧,贾姑娘势必要休学转校了。

        黛玉做为女校总校的校长,既来了地方,又洽好此处与贾姑娘就读的分校只有两个时辰的路程,自是要抽空去看一回。

        也顺便以长辈的身份帮贾姑娘办理转学手续。

        分校的校长和教职员工都是从总校分出去的,也都是黛玉确认过秉性的。也因此分校这边的教学理念与总校那边别无二致。

        “也不知道那疯丫头如今又疯到了什么地方了?”从女校出来,黛玉坐在马车里与惜春说起了湘云。

        女校是因湘云才有的,也是因为湘云的财力支撑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京城总校的一些产业还都是湘云从自己名下的产业里划分出来的。可建校的功臣不光是个学渣,还是个超级喜欢旷课的。

        自女校建校,翻开缺勤率的记录,湘云是唯一拿到女校毕业证,还高居旷课率榜首的问题学生。

        ╮(╯▽╰)╭

        “再想不到的。”惜春摇头,懒得费那个心思,“想一出是一出的,一时一个主意。这会儿说往东,眨个眼的功夫就朝着大西北去了。旧年随信送了我两只叫什么撒手没的狗,我瞧着她才真真是个撒手没呢。”

        想到湘云让人送回来的那两只狗,惜春的脸就又黑了一层。

        这哪是送她解闷呀,这分明是想送她走呢。

        被那两狗闹得不行,惜春直接将狗送到了女校。

        反正女校也有养狗的传统,多两只更蠢的,也能养得过来。

        一听惜春说‘撒手没’,黛玉的神色也变了。

        人不着调,送的狗也不在调上。那狗长的稀奇古怪的,看人都是一副高高在上,鄙夷众生的嘴脸。因着多了两只狗,生出多少事。

        摇了摇头,黛玉也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了。而是看了一眼身后的马车,小声与惜春说起了身后事。

        她知道自家老娘的心结在哪,说实话若人死后当真有灵,她也不敢叫自家老娘葬在林家的祖坟里。谁知道林家的列祖列宗会不会生撕了她娘这个谋杀亲夫的媳妇。

        从贾敏那里再想到自家,想到不曾婚嫁的惜春,黛玉不由萌生了一个建女子公墓的决定。

        有些女孩未曾出嫁便夭折的,家族怕坏了风水是不准许她们葬入祖坟的。要么随处安葬,要么就寄居寺庙之中。

        黛玉想建一个女子公墓,专门安葬一些守寡的,孤身一人的,不愿,也无法安葬于家坟中女子。让她们去后不荒凉,也能享祭祀。

        一如贾敏,一如她和惜春……


  (https://www.uuubqg.cc/34543_34543098/3911757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