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断了孔家的命根子
第203章 断了孔家的命根子
济南府城。
含元殿。
“启禀陛下,科部已经拟好了今年的科举考题,请陛下圣裁。”
科部尚书宁宗寅起身出列,手中捧着一大叠考题。
“递上来吧。”
听到宁宗寅的话,苏浩淡淡道,现在已经九月了,这时候才出考题,已经是很晩了,在登基后,他就让科部开始准备科举考试了,毕竟什么拉拢人心的手段都不如科举有效,尤其是在拉拢各地豪门世家上,只有让他们进入大齐的朝堂,他们才会真心拥戴大齐。
至于为什么足足用了四五个月,除了大明的攻打外,主要原因就是这诸子百家的科举还是开天辟地头一遭,根本没人有经验,他和科部官员研究了很久,又结合了后世的一些考试经验,才整理出了考卷的规格。
要考的除了各家的专业知识之外,还有管理能力,毕竟考出来后,都是要当官的,专业能力虽然重要,但管理能力更加重要,除此之外,他还准备了分科考试,全部分为六科,对应六部。
虽然他扶持了诸子百家,但是并没有为诸子百家设立相应的部门,文官制度依旧是六部五寺,除了言官之外,所有文官职位都在六部五寺之下,所有诸子百家都是在这个修罗场中的,能争多少,全看自己学派的本事。
当然了,各学派也有自己的侧重部门,如刑部的考卷自然是考律法的,这是法家的地盘,工部自然是墨家和其他少数学派的地盘,至于科部和吏部,那就是各家拼命的地方了。
他相信,为了争夺更多的位置,各家肯定会努力扩充自家学派的知识体系,以适应朝堂上的官位,用不了几年就会涌现出一批有专业知识的官员。
而不是像大明一样,全部都是学儒家,就算考中进士,除了儒家学说,依旧啥也不懂,只能依靠下面的胥吏,当了几十年官,除了管人,啥也不会。
让治水患,还得临时抱佛脚,看看前人治水的经验,让防旱,也是屁事不懂,连工程要耗费多少钱都不清楚,一切让下面的小官员去弄。
翻看了几下后,苏浩接着道:“科举取士关乎朝廷命脉,各部必须全力配合。”
“臣等遵旨。”
听到苏浩的话,文官们纷纷躬身应道。
“启禀陛下,武举的章程,五军都督府已经拟定完成,请陛下圣裁。”
这时,梁平也起身出列。
“嗯。”
苏浩点了点头道:“武举至关重要,不可疏忽。”
虽然武举很难招揽到真正的强者,但是二流级别的武者却还是没问题的,毕竟这个级别的武者只能在县城里算是有点地位,有不少人还是有野心的。
之前大齐处于随时会灭亡的风雨飘摇状态,他没有举办武举,因为以当时的状态,就算举办了也不会多少人参与。
不过现在大齐已经算是站稳脚跟了,应该会有不少人想投机一二,尤其是现在大明重文轻武,大齐这边的武举应该能吸引不少武者前来。
又处理了一些杂事后,早朝结束,文武百官退下。
…
“廖青,朕让你收集各种法术,现在收集得如何了?”
回到紫宸殿后,苏浩便召见了廖青,有这五年的缓冲时间,他自然不能浪费,除了增强兵力之外,就是增强自身的实力了。
“回陛下,臣已经收集到了一部分左道术法,其中有走阴法、养鬼秘术、养尸术、穿墙术、踩影步……”
廖青报出了一连串的左道术法。
听着廖青报出的左道术法,苏浩摆了摆手道:“放到黑冰台中让下面的人兑换吧。”
术法倒是不少,可惜对于他来说,完全没有作用,学了这些术法对他的实力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影响,反而只是单纯的浪费时间和精力而已。
如今对于他来说,能够让他的实力产生质变的方法已经不多了,他如今在武学大师境之中,纵使不是第一人,但前十还是排得进的,就算是面对先天境界的武者,他也可以保持不败。
现在他想要再进一步的办法只有两个,一个是武道突破,晋升先天宗师,不过先天宗师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晋升的,虽然上次抄衡王府的时候,得到了一株五百年份的灵参,让他节省了三五年的苦修,但是想要晋升先天境界,还得很长一段时间。
如今他丹田中的内力虽说填满了近六成,但其中大部分是灵参的功效,可灵参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能得到一株已经是万幸,剩余那四成内力,估计只能依靠时间苦熬了。
另一个方法则是获得道教的筑基法,补全他在法术上的缺陷,在晋升了武学大师后,只要不是激烈的大战,平常使用法术已经不至于伤身了。
不过为了弥补提炼法力后的精气神不足,平时他必须消耗大量的内力去滋养身体才行,这个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的内力积累,拖慢了他晋升先天之境的时间,毕竟他现在用本命纸人批阅奏折的时间挺长的。
所以补全了基本法后,他可以少消耗一些内力,更快晋升武道先天,更重要的是,武道一路到先天境界就是极限了,以后想要突破,只能依靠悟道点硬堆了。
而以悟道点硬堆是很难堆到极限的,哪怕其它的都不点,单单武道一途要消耗的悟道点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之前纯阳无极功强行领悟先天境界就用了9720点,而强行领悟下一层的功法得翻十倍,那得将近十万点。
如今他的悟道点只有两万四千多,其中一大部分还是衡王一系供献的,他拿下了整个山东,获得的悟道点不过五六万,就算拿下了整个大明,顶多两三百万,这还是得建立在所有人都负隅顽抗的情况下,要是太多人投降,可能还没有这么多。
所以一直依靠悟道点堆武道是不太现实的,而道教修行功法不同,虽然在这方天地中未必有先天之后的功法,但是世界之外肯定有,毕竟济南府城隍潘宁也说过,满天神佛是真的存在的。
可是外界就未必有武功了,所以武功只是谋一时,修道才是谋一世的,除非他打算这辈子只呆在这方天地之中,可是这方世界没有长生的可能,这便注定了他不可能留在这里直到老死。
想到这里,苏浩再次问道:“崂山派那边怎么说?”
其实他在称帝之后就让廖青去寻找道教的筑基法和修行功法了,而山东这边最大的道教门派就是崂山派了,因此他在几个月前就派了廖青前去求法。
据说崂山派传自邱处机,但是真正立派也就七八十年的时间,不过因为立派祖师道行高深,现在整个山东的大小道观都和崂山派存有香火情,所以他也没有让廖青用强的。
“回陛下,那些臭牛鼻子依旧死活不肯交出功法。”
廖青摇了摇头,虽然现在苏浩占了山东,但是在崂山那些道士看来,苏浩依旧不成气候,道教的人向来不参与皇朝更迭,因为风险太大了,稍有不慎就是传承断绝的下场。
“不肯就算了。”
闻言,苏浩摆了摆手:“以后他们会主动交上来的。”
对于这个结果,他并不怎么意外,他现在虽然算是站稳脚跟了,但是离成为新的天下共主却是差得远了,而且如今的大明也还没有王朝末年的迹象,人家自然不会冒着传承断绝的风险给他功法。
不过只要大齐的势力扩大,这些道士自然也会主动交上功法,这是历代王朝和道教的默契。
…
自从苏浩下令禁止了儒家学说后,众多儒家书院便都被查封了,书院中的大儒们都纷纷选择了逃离山东。
可是对于本地的学子而言,大儒们可以离开,他们可不行,豪门世家的子弟是不敢走,家族就在这里,他们如果都离开了,那么大齐可不会留着他们的家族,而寒门学子们则是没得选,毕竟有钱走遍天下,没钱寸步难行。
只是儒家书院没了,学子们也很少有加入诸子百家书院的,主要就是因为没多少人看好大齐,一旦大齐被灭,加入了诸子百家书院的学子都不会有好下场。
不过前段时间大齐和大明议和的消息传开,让无数学子对大齐有了改观,而随着科举和武举的消息传开,整个山东更是瞬间沸腾了起来,尤其是原本人丁凋零的诸子百家书院,就此迎来了一波入学潮。
…
一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随着科举的时间越来越近,大量的学子汇聚到了济南府城。
福耀酒楼。
几个学子聚集在一起,商议着接下来的科举。
“赵兄,你准备考哪科?”
马延端着酒杯,眼睛里充斥着迷茫,苦读了二十年的儒家学说,结果苏浩说废就废了,二十年的苦读成了一个笑话,还要从头学起。
“刑科。”
赵淑卿眼中也充斥着迷茫,低声道:“我堂叔曾在提刑按察使司当任过经历,这段时间我一直在他家中修学,钻研律法。”
说实在的,他对于律法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家是青州的大户人家,以前在书院读书的时候,时不时都能和三五好友一起外出踏青,去青楼和小娘子们吟诗作对,谈论琴棋书画,可是如今学了律法,难不成能和小娘子们谈论官员逛青楼该判什么刑罚吗?
可惜他不喜欢也一样得学,一样得来赶考,这是他作为世家子弟的责任,一旦家族中没了官身庇护,那么家族离落没也就不远,虽然赵家还有族人在大明当官,只是大明的官可保不住赵家。
“那马兄你呢?”
这时,一旁的庄贤涛开口问道。
“户科。”
马延低沉道:“我本想考吏科的,不过家父说吏科的竞争太激烈了,担心我考不上,让我去考户科,还给我请了归隐故里的户部主事刘主事给我上课。”
“当今陛下这一改,我等二十余年的苦读尽数付诸东流了。”
赵淑卿摇头叹息。
“都怪孔家!”
听到赵淑卿的话,一旁的施哲雄不满道:“一个见谁跪谁的家族装什么忠臣孝子!”
“当初可以弃元投明,现在怎么就不能投齐了,还当众抹了陛下的脸,害得我们二十余年苦读尽付东流!”
听着施哲雄的吐槽,赵淑卿等人相顾无言,虽说理解孔家的选择,毕竟之前的苏浩只是一个反贼,随时可能被覆灭,孔家堂堂衍圣公自然不可能从贼。
不过理解归理解,要说不恨的话,那就有点假了,孔家倒是当了忠臣孝子,可是他们这些人二十余年的苦读就打水漂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这些人原本也是有秀才功名在身的,而且苏浩刚造反的时候也承认了他们的功名,结果孔家来这一下,苏浩一怒之下直接废了儒学,他们的功名自然也就跟着没了。
虽说这次科举,苏浩没有设门槛,只要通过书院考核的学子就可以参加考试,但是这也代表他们的竞争会很大,尤其六科的分科考试,其中还要考诸子百家的知识。
连郎中、木匠什么的都来掺和了一脚,偏偏人家在诸子百家方面的知识比他们懂得更多,这让他们家族几十上百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优势全部化为了乌有。
“先不说这个,我听说各科都会录取上百人,这是不是真的?”
这时,庄贤涛开口说道。
“这个应该是真的。”
赵淑卿点了点道:“听家父说,当今陛下准备把县中三班六房的胥吏都正式编制为官,还要多设置一些官位,如治理河渠的河渠官、医官之类的,只是具体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
“不过据说我们这些人就算考中了,也要从九品官做起,一甲进士也只能当八品官。”
听到赵淑卿的话,三人都是眉头紧皱,赵家在他们之中是家世最好的,消息也最为灵通,赵淑卿既然这么说了,那自然不会有假。
看到马延三人的脸色,赵淑卿笑了笑道:“伱们也不用担心,我听家父说,大齐这边的升迁不同于大明,就算是捕头、捕快这些官职也是正经的刑部官员,升迁和其他官员一样,不会受到压制。”
“那就好。”
闻言,马延顿时松了口气道:“只要能正常升迁就好。”
以前大明的典史之类的小官之所以不受读书人待见,便是因为没前途,一旦当了,那可能就是做到死都没得升迁了,这也是很多三甲进士、举人宁愿赋闲在家,养花种草的原因,现在能够正常升迁的话,他们也不介意到县城里当个芝麻小官的。
(https://www.uuubqg.cc/34529_34529010/11569226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