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七章 沉淀后的爆发
房子到手,陈飞终于在长安城有了家,也算是了却了他的一桩心事,正式踏入长安的权贵圈子。
新宅处成,自然是少不了一番宴请,陈飞的人缘不错,朝中相识的大臣几乎都来为其新宅落户庆祝。
几日之后,陈飞也带着一家子正式搬进了新的宅院,就是老爹舍不得原来的家,选择留在了永乐村。
估计让老爹住到长安城,人生地不熟的也不习惯,陈飞也没有勉强,让老爹住在老家,天天能和乡亲们叨唠叨唠也挺好。反正永乐村也不远,经常有空就经常回去看看老爹也挺方便。
日子往前推了几天,天气越发炎热,夏日真的到来,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一种名为“冰淇淋”的甜品在迅速的流行起来。
几乎挂有陈记的商铺都有出售冰淇淋,而且有多种口味可以挑选,冰糖的,山楂的,牛奶的,水果的等等,好吃不贵,一口下肚,冰凉到心里,没有什么比夏天吃一口冰淇淋更冰爽的。冰淇淋几乎成了夏日最受欢迎的小吃。
另一方面,陈飞家更是独享了一道美食:各种口味小龙虾!
由于小龙虾刚刚投入养殖,为了保证它的生长繁殖,陈飞没有过度捕捞,甚至这道美食都没有流传出去,只是在自己家中流行。
让陈飞感到高兴的是,辣椒也迅速的在长安城走红。其实在红辣椒正式扎根中国之前,中国的辣椒品种只有西域来的胡椒。大家也多将其当作盐一类的调味料。
但是辣椒出现以后,大家的味蕾放佛在一夜之间被打开。尽管一边嘴里呼着气大喊受不了,一边却停不下来吃这一些辣椒做的菜,冒着大汗,扇着蒲扇,吃的不亦乐乎。
随着陈飞一步步的推动,大唐年间的夏天终于变得多姿多彩起来,两年的沉淀,他之前做的很多事情终于逐渐收获了成效。
图书馆的教学令许多没钱读书的孩子看到了希望,他们在图书馆内的免费课堂学到了识字的方法,对照陈飞编制的字典开始学习写字。
按照传统的教育,没有老师的教导你很难学会一个字,但是在陈飞的这套教学体系下,一个大字不识的人到初步学会认字只需要七天。七天以后完全可以自学剩下的字。
当然,也只是能让他们认得这个字,如何灵活运用,如何写文章,这个还是需要老师来教学的。
即便如此,长安城的学习氛围也是空前的好,许多年纪到了二十多,三十多,甚至四五十的人也纷纷报名图书馆,想要学习认字。长安城周边的一些小村镇更是夸张,听闻长安城有一个免费教认字的地方,且真的有效果以后,大家像黄蜂似的涌到图书馆门口报名。
几乎每一天早上图书馆门口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而且图书馆的附带产品,比如周刊,周报之类的,销量也是呈指数上增——大家都学会认字了,总得找点看得懂的东西体验一下吧?四书五经太难懂,而且租借需要交一笔押金,有点不划算,不如卖一份便宜的周刊,相对来说上面记载的东西有趣的多,又贴近生活,成了这些人主要的娱乐方式。
甚至还能在图书馆内看到许多异族人,他们也在积极的学习大唐的文化,并且对大唐的发展由衷的发出感叹,在他们国家,更本不可能存在如此便民的东西。
就连李世民都对陈飞创办的图书馆赞不绝口,并且和陈飞谈了谈在其他城市开设图书馆的事情。
有了朝廷的帮助,全国各大城市风风火火的掀起了一场“图书馆”运动,几乎各大城市都在建造图书馆,并且图书馆结业后,继续深造学习的学堂也在朝廷的扶植下,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李世民的这般做法,得到了百姓们的一致认可与叫好,史书上也为此记下了浓厚的一笔。
中国的文化,从这一时期开始井喷式的发展,远超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十几年后甚至超越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辉煌年代,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文化家,政治家,诗人等等,大唐的文化令全世界都为之钦慕。史学家将其称之为“文化兴起”,作为大唐帝国在世界上正式领跑其他帝国的标志。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陈飞带来的影响远远不仅于此。两年的时间的积累,在这一段时间开始真正的发酵。
活字印刷术与新造纸术的应用,为图书馆的大力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文化传播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快。
书本不再是奢侈品,它已经慢慢的平民化,正是在这一条件下,许多优秀的作品才有条件在市面上流行,并广泛的民间传播,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下去。
尤其是一些孤本,更是得益于印刷术的应用,免去了消散在历史中的悲惨命运。
陈记的印刷作坊与造纸作坊规模不断扩大,到最后,两家作坊的面积已经可以媲美一座小城镇,可是依旧无法满足全国各地的需求,陈飞只好在其他城市周边无人的郊区开设新的作坊,以填补需求的缺口。
并且作为一个现代人,他还具有超前的环保意识,在大规模伐木,伐竹子造纸的同时,他做了一项规定:每砍伐一棵树木,就要对应种植一棵树木幼苗。
千百年后,人们依旧对陈飞当时的这项决定赞不绝口,将其称之为最早的环境保护者。
另一方面,煤炭的发掘与应用,令大唐的冶铁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开始,煤炭的挖掘与应用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但好的东西总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当大家发现陈记造出来的铁器不仅速度上快五六倍,质量上更是远超同行以后,终于认识到了煤炭的好处,各个铁器行都想法设法的弄一点煤炭,回去尝试冶铁,然后然后就为之疯狂了!
煤炭,一个暴利行业就这么在陈飞手上诞生了。幸运的是,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去探测煤矿,而陈飞手上有一份,虽然仅仅记载了大唐中部及西北方向的煤矿分布,不过这也足够他受用了!
以上这些还不是最让陈飞感到高兴的,最让他感到兴奋的是,随着各个工坊的不断扩招,大唐居然有了一点从农业社会慢慢转型步入工业社会的迹象!
(本章完)
(https://www.uuubqg.cc/34090_34090140/38453255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