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不能直视的人心
李世民沉声道:“你放心,要杀他也是朕来动手,除了朕谁也别想动他。”
“陛下是要成全他的狂人文豪之名?”
“那又如何?”李世民抬首笑着,“朕的江山难道就不能出个大文人吗?大唐就需要这样的文豪。”
“给朕多写一些故事,好好地讥讽世家,唤醒天下士子的反抗之心,若能大闹一场朕也心有慰藉了。”
张阳是自家的女婿,长孙皇后不喜这般,陛下既要张阳的建设成果,还要利用自己家的女婿来对付世家。
一家人和和睦睦是最好的。
皇后长叹一口气,离开陛下身边,来到村子里的大院子前。
李玥见母后来了,便迎上前,“母后,女儿做了蛋羹快来尝尝。”
这孩子的生母过世得早,一声声母后,长孙皇后心中越加怜惜,一勺蛋羹送入口中。
长孙皇后点头道,“嗯,很鲜美的蛋羹。”
李玥会心地笑着,“母后看起来有心事。”
拉着李玥的手坐下,长孙皇后低声嘱咐道:“你父皇有时做事不周到,你和张阳也要为自己做好安排。”
李玥笑得眯起了眼,“母后放心,女儿与夫君会照顾好自己的。”
“好,好,好。”长孙皇后连说三声好,长长一声叹息,“张阳在朝中身居高位,你与他以后要面对的事情很多,可有准备。”
李玥想到了夫君所做的土雷,其实夫君对父皇并没有太多的信任,反而有诸多的猜忌。
这才会想着制造土雷来寻求自保。
一直以来夫君也都在与父皇谈条件,不论是西域,高昌,还是吐蕃那都是一个个的条件达成的约定。
土雷的事情当然不能与母后说。
这涉及整个骊山与全家人的身家性命,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拿出来。
李玥低声宽慰着母后,虽不是皇后所出,可两人比亲母女还亲近。
此刻的骊山上,李治和李泰一起帮着建设新家。
天气正炎热,尤其是李泰汗水已经湿了头发,他正不停往嘴里灌着水。
“姐夫,杠杆能撑起的物体重量与杆长成正比是吗?”
李治这小子的问题不断。
张阳解释道:“晋王殿下可以自己去试试,便能够得到答案。”
新家的主房和偏房都已经建设好。
李泰瞧着空洞的窗户怎么看怎么奇怪,“不装窗户吗?”
张阳俯着身子正在地面上刷着泥,“窗户不着急,我另有打算。”
李泰怎么看怎么奇怪,这个窗户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到了傍晚时分,天气闷热就要下雨。
张阳这才带着俩人下山。
李治回到父皇在骊山的住处,要说行宫也不华丽,父皇的要求也不高,住着宜人就行。
天空响起了炸雷,大雨倾盆而下。
八岁的李治按照姐夫讲过的杠杆原理正在屋中做着小实验,之前在姐夫家中玩过跷跷板,他对这方面的知识接受得很快。
另一边的屋子,父皇正在和舅舅赵国公商议着朝政,隐约还能听到一些话语。
李丽质撑着小伞回来,“稚奴,你在做什么?”
李治讲述道:“皇姐,你看这个木板,能够撬动物体的重量的多少,与杠杆的长度有关。”
“你怎么还在学这个呀。”李丽质诧异道。
“弟弟笨,学得慢。”李治憨笑着挠着头。
李丽质坐下来耐心地教他其中原理,高阳平时就顽皮根本不是一个会静下心的孩子,东阳平时不喜这种复杂的学问,她也是能学一些是一些。
想来想去也就稚奴还算是个好苗子。
听着皇姐的讲述,李治满脸的期待,“如此说来,只要一个支点,就可以撬动世间万物?”
李丽质点头,“姐夫也讲过,只要在足够远,甚至可以撬动世间的这片大地。”
李治看着自己用来做实验的小木头,“放眼整片大地都能撬动,好厉害的知识。”
“是啊,对你姐夫来说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简单,可对我们来说要敬畏这个世间,有些话知识我们可以学,但不能出去说。”
“皇姐,为何呀。”
李丽质把母后用剩下的布料收拾起来,“因为姐夫的一些学识与当下的世人之见相悖。”
看弟弟还是一脸懵懂,李丽质小声叮嘱道:“学过之后是不是觉得姐夫的话语是对的?”
李治盘腿坐着,双手放在膝盖上,“嗯,姐夫常说真理要从实践中得到,许多知识弟弟也都从实践中得到答案了。”
李丽质叹道:“正是如此,我们明白的道理世人不明白,皇姐创立骊山山门,所收弟子只有这么几个,身为骊山山门的弟子便要恪守山门的规矩。”
“还请皇姐细说。”
看他一脸的认真,李丽质突然笑了,她低声讲道:“除非是山门中有了其他后进弟子,否则我们的学识不能外传,你姐夫通常不向外面展露本领,但一鸣惊人,我们也是如此。”
“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是世间少有人掌握的,姐夫通晓天地奥秘,我们将来也一定能学会这些,届时我们都是通晓天地奥秘的人,山门的规矩要恪守,既然是弟子就不能给山门添麻烦。”
“弟弟明白了。”
李丽质笑着抚着他的头,“你看看你,又把皇姐送来的衣服穿得这么脏。”
“今天帮姐夫建房子了。”李治解释着。
说话间,见赵国公已经站在门口,李丽质低着头行礼,“见过舅舅。”
长孙无忌也行礼,“打扰公主殿下与晋王殿下了。”
不多时李世民也从屋内走出,长孙无忌也告退离开。
李世民瞧了眼正在给李治换着外衣的丽质,孩子还小难免童言无忌。
因为之前的婚事,李丽质很抗拒。
也是因为他成了玥儿与张阳夫妻的弟子,还有观音婢的坚持,婚事这才作罢。
就算是眼下不提及婚事,丽质与她这个舅舅之间的隔阂一直都在,她也一直避着长孙家。
李世民叹息着离开。
几天之后,两卷聊斋印刷好之后送入了长安城。
长孙冲与李景桓,高履行还有一些宗室子弟一起看着聊斋。
在场的还有唐观,魏叔玉等权贵子弟。
这些勋贵宗室子弟时常在一起走动,大家也都是靠着父辈的功绩成了长安城内最有名的公子才俊。
“有了红楼梁祝之后,没想到张阳再次著书了。”说话的是李景恒,他是李道宗的儿子。
本来大家都是同辈中人,张阳也该是同辈中人,照理说大家一起走动也是正常的。
可张阳就是一个异类,大家属于同辈,他却从来不与众人走动。
唐观看着书卷讲道:“小郡王此言差矣,这卷聊斋最后写的著书人明明是个叫蒲松龄的人。”
“蒲松龄又是何人?”
底下一片议论。
长孙冲喝着茶水,“或许是唐兄多想了,张阳写红楼之时就借他老师之名,这次的聊斋自然也是也是假借他人之手。”
唐观不屑道:“你们未见其人,是真是假,又能说出几分。”
高履行板着脸,“唐观!你别忘了,你爹唐俭就是因为张阳才会被贬官。”
唐观怒拍案而起,“高履行!你敢直呼我家父名讳!”
“你亲爹都被贬官了,你还以为是当初?”
“高履行你欺人太甚。”
言语不和很快就打了起来,场面很乱。
魏叔玉匆匆离开,这一幕正好被长孙冲看在眼里。
在场的人或多或少都因为张阳而导致现在的处境,高履行现在在朝中处处碰壁,只能在弘文馆做个生员。
唐观因为张阳,家中父亲被贬官。
长孙冲再看自己,因为张阳……与太子不相往来。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大家聚在一起便是商议这件事。
此间楼阁有人打架也不敢去管,在场的都是勋贵之后。
好半晌,唐观提着两卷聊斋正要离开,回首怒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两卷聊斋入长安城不到半日,便传遍了坊间。
两百卷印刷出来的原本,不到一个时辰就卖完了,张阳就是长安城的金字招牌。
有了红楼与梁祝,只要一听说张阳著书,很快就会被哄抢一空,当即就有人抄下来,传阅给别人。
好似此刻整个长安城都安静了下来,有人在抄录,有人在翻看。
聊斋就是一本闲散读物,强在故事深入人心。
它不像红楼与梁祝讲的是一个故事。
聊斋分为上下两卷,一卷八个故事,这些故事仔细读过才发现其中深意。
聊斋的故事直戳人心,将人心的丑恶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有人读完了前两个故事,不忍再看下去。
高士廉坐在自家的院落内,他已经看完了聊斋两卷,“从此世间又多了一部奇书。”
“读书人当为君子,以礼法礼制为此生所向,而不该读这等怪异之谈。”
一旁有个士子低声讲道。
高士廉笑道:“老夫年迈了,见过的人多了,经历过的事情多了,越是经历多读聊斋才有更多的感悟,才更不敢去直视,其中的怪异倒没什么,故事中的人心却让老夫冷汗直流。”
他苍老又显瘦的手指想要再去拿聊斋,一伸手又收了回来,甚至有些不敢再拿起这两卷书。
这两卷好似有一种禁忌,越是经历多的人,越是不敢去看,不敢直视其中的故事。
高士廉痛苦地闭上眼,苦涩笑着,“这世上竟然还有老夫不敢去看的书。”
一旁的几个年轻士子,本就是来拜访高士廉的。
高士廉也是名仕,在仕林中受人敬重。
他们看着聊斋倒没觉得什么,不过是一本猎奇的故事书而已。
闷热的长安城内,本就没什么行人,街道上安静得出奇。
聊斋两卷入长安城,让这座城更安静了。
数匹快马离开长安城,聊斋被人带离了长安城,送往中原各地。
李承乾坐在东宫看着聊斋,心中唏嘘不已。
太子妃苏氏递来茶水,“太子殿下,张阳又著书了吗?”
李承乾缓缓点头,“你且读之。”
苏氏好奇地拿过书卷看着。
李承乾拿着茶碗的手有些颤抖,“你说人心可怕吗?”
苏氏看着故事缓缓点头。
“以前倒没什么,孤以为这一次张阳会名扬天下,青史留名。”
苏氏放下书卷,眼神里都是敬畏,“名扬的天下的会是这位蒲松龄先生吧。”
“是否有蒲松龄这人都尚未可知。”
关中因为聊斋,人们又一次将目光放在了骊山。
而在中原的西北方向,因安延偃在长安城失去了消息,一时间不知道死活,此刻的西突厥,叶护可汗与泥孰可汗之间的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西北荒漠上,因安延偃失去了联系,又无法联系到昭武九姓中人,在西突厥的内乱中叶护可汗逐渐失去了优势,想要寻找救兵,他只能寻求在西突厥的另外一支兵马,那就是阿史那杜尔。
先前一直找不到由头,这一次阿史那杜尔开价一万贯,帮助叶护可以抵御泥孰可汗。
叶护可汗没得选,拿出自己的金银珠宝交给阿史那杜尔。
为了回报张阳,也是为了保全自己,这一次阿史那杜尔将所得银钱全部交给了盯着自己的高昌人。
这笔银钱很快就被送到了骊山。
张阳看着阿史那杜尔送来的信件。
李世民站在一侧。
君臣俩人站在村口,两人之间便是这箱金银。
李世民喝着茶水问道:“你以后还会著书吗?”
张阳看着信件,“写完聊斋便是江郎才尽,再也不写了。”
要说君臣,两人都是同一类人,有些事情做了就是做了,做过的事情不后悔。
皇帝对书中的故事无感。
张阳本就没想做个多么君子的人,问心无愧。
再看眼前这箱金银,再问道:“这便是你让阿史那杜尔去西突厥所做的事情?”
当着皇帝的面,张阳也没有否认,直接将信递上,又道:“其实西突厥的使者是被我拿下的。”
“你抓了他就是为了今朝的银钱?”
“安延偃是叶护可汗身边的助力,是他在暗中作祟才有了现在的西突厥祸乱,外交院不能眼看着他祸乱一方,便将他拿下了。”
李世民憨厚道:“朕也不能坐视不管。”
“陛下是天可汉,天下诸国都以您为尊,这世间的太平也离不开陛下。”
“杀了安延偃以儆效尤!”
“我需要一颗棋子,帮大唐遥领西方。”
“那便不杀他,朕派人去杀光昭武九姓的族人。”
张阳叹道:“陛下英明。”
加更了,求月票!!!!!
(https://www.uuubqg.cc/34055_34055260/11564118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