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张阳李玥 > 第814章 朝中深似海

第814章 朝中深似海


这皇城中有官吏七百余人,算上长安城各个坊市里长共计三千余人。

        这朝野上下,各个派系争斗不止。

        就说赵国公一系有唐善识,褚遂良,刘洎等人。

        房相手底下也有岑文本,如今高季辅也成了房相一派。

        而郑公手下有马周,徐孝德,等人。

        礼部众人自成一派。

        而武将那边更是铁板一块。

        上官仪听闻过朝中这些争斗,也听说李义府揍人。

        不想这些争斗来得这么快。

        听着许敬宗和李义府的讲述。

        上官仪也明白了,低声道:“下官是从骊山出来的,他们便觉得是骊山一系的人。”

        许敬宗叹道:“老夫知你初入朝堂,不该陷入此番争斗,但老夫为县侯做事多年,上官兄弟亦是如此,且放宽心,但凡朝中有人欺负,尽可知会礼部,礼部为你讨个公道。”

        闻言,上官仪行礼道:“多谢许尚书照拂。”

        李义府又道:“他褚遂良是个狭隘小人,如此多的卷宗都要你一个人批复。”

        秘书监的官吏不少,众人对这位新来的秘书监少监很好奇,又不想上前得罪。

        面对众人的目光,上官仪行礼道:“在骊山这么多年,下官学到最多的便是耐心,做事要有耐心,便可以徐徐图之,至于这些奏章,能批复完的,还请两位放心。”

        许敬宗看上官仪的神色多了几分欣赏,便道:“老夫就不打扰上官兄弟了。”

        上官仪行礼送别。

        刚走出秘书监两步,李义府又回头看了一眼,上官仪开始埋头苦干了。

        他跟上许敬宗的脚步小声道:“许尚书,这人应当是我们礼部这边的,为何拒了我等示好?”

        “义府,若要巴结人不能急躁,这上官仪一入朝中就深得陛下器重,他又是这般有耐心,此人假以时日定然还会高迁。”

        许敬宗说罢,抚须又道:“此人不容小觑。”

        李义府小声道:“下官明白了,许尚书本不用来见上官仪,此番来见还当着秘书监这么多人的面,势必会传到褚遂良耳中,此子向来狭隘,定会以为上官仪是礼部的人。”

        “我们什么都不用做,他们便会针对上官仪,届时礼部什么都不用做,此人必定会来投效。”

        有时候自己的手下太过聪明也不是一件好事。

        许敬宗觉得自己只是尝试一番,并不觉得会多有用,毕竟上官仪其人为县侯做事多年,他与骊山县侯的交情不在自己之下。

        再看李义府的神色,许敬宗又有些担忧,义府功利心也很重。

        走到朱雀门,回头看向整个皇城,许敬宗又觉得有些无奈,礼部的能人太多了,聪明人也太多了。

        让老许觉得自己这个上司也不好做,更不要说还有一个伤脑筋的狄仁杰。

        这个礼部尚书做得很累,许敬宗只得长叹一口气,继续走向朱雀大街。

        黄昏时分,皇城内已经没什么人了。

        秘书监内的官吏也早早散去,留下上官仪还在批复着奏章,不知不觉已经批复了一大半。

        这些奏章都是早年留下的旧事,例如核对各地的支教生员名册,崇德坊内准备参加科举的各类士子的籍贯所在。

        都是一些很琐碎的事,查阅核对麻烦了一些,倒也不是难事。

        以往在骊山,做一件事往往要盯很多年,比如田亩开垦,作物记录,货物调度。

        每每都是数件事要并在一起处理。

        这几年在骊山学到的最大本领就是耐心,做事要稳妥扎实。

        张阳是个什么样的人,骊山人也就是个什么样的人。

        骊山县侯喜钓鱼,经得起等待与枯燥。

        这么多年都等得起,便觉得眼下这些事情没什么了。

        不多时,天色就快入夜了。

        上官仪这才搁下笔,收拾了一番,走到秘书监外深吸一口气。

        看看四下静悄悄不见人影,众人早就早早回去了。

        关上了秘书监的门,上官仪感受着春季夜里的寒意收紧自己的衣衫快步出了朱雀门。

        临近夜晚的长安城依旧很热闹,还没有宵禁,朱雀大街上行人很多,灯火一盏盏看着很有烟火气。

        上官仪在街道上买了几份吃食,便回了家。

        住在长安城东市的都是显贵人家,与徐孝德做邻居相处是一件意外的好事。

        他的女儿就在骊山学艺,两家人与骊山走得近,也时常有话说。

        两家夫人走在一起时常一起讨论骊山。

        徐孝德虽说少有探望,依旧很关心自己的女儿。

        四月的气候在关中依旧很冷。

        骊山,张阳坐在书房中看周边各县送来的奏报,到了夜里渭北还是出现了冰冻的情况。

        关中的温度大概是在零到十度。

        白日里最高的温度也就是十来度。

        比去年的温度更低了。

        西北又出现了扬沙天。

        太府寺需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正是农忙时节,还要安排各县的耕种情况。

        以前这些事情都是上官仪在安排,现在这些事都落在自己的头上。

        小兕子与小清清坐在家门口,两个小丫头正在下棋。

        弟弟妹妹也正在写着作业,徐慧和小武给她们安排了晚自习。

        再过两年,她们也都要毕业了,骊山的学艺就此结束了,清河与高阳都已十三岁了。

        十五岁的小武出落得越发漂亮。

        相比年长一岁,十六岁的徐慧也越发有气质。

        不知不觉李丽质也年过十八了。

        骊山给了她们一个童年,这个童年很累也很充实,虽说骊山的学业繁重,至少久居深宫要好。

        清河公主看着挂在墙上的课程表,低声道:“明天一早就是体育课。”

        说罢,她又看向皇姐东阳公主,问道:“皇姐为何明日不上体育课。”

        闻言,东阳面色犯难,低声道:“皇姐允许的。”

        清河抬眼看着皇姐,满脸的不服气,又看了看东阳皇姐胸前,她低下头再看看自己的,莫名有种挫败感。

        骊山的夫妻俩人都很忙,今年是骊山最忙碌的时光。

        一直到了深夜,弟弟妹妹睡去了,儿子与女儿也都睡下了。

        两位婶婶收拾着家里。

        <div  class="contentadv">        夫妻俩坐在一起刷着牙,俩人的神色中都有疲惫,这些年李玥忙着调度人力,与小武,小慧安排各个作坊的事宜。

        李丽质要忙着整理村子里的物资调度。

        上官仪一走,村中大大小小的事都落在了三个弟子身上。

        张阳要忙着准备今年的耕种的事宜。

        沉默间,忽然叹息一声。

        李玥将漱口的水吐出,好奇道:“夫君何故叹气?”

        将手中的杯子和牙刷放下,张阳低声道:“数钱数到手抽筋的养老日子在哪里?我怎么看不到呢。”

        李玥低声笑着,又道:“于夫君而言,只有骊山在为万民社稷考虑。”

        “是啊,这朝堂哪里有好人。”

        夫妻俩同时站起身,将小板凳放在门旁。

        王婶收拾完家里,看了眼公主殿下与县侯的卧房内灯火还亮着,小声道:“我带着熊大去巡巡山。”

        杨婶先是确认了家里的门窗关好了,公主皇子们也睡下了,再看看小郡主与小侯爷睡得正香。

        她才走回来道:“是不放心当初的刺杀?”

        王婶点头道:“龙武军虽说骁勇,可当初还是有歹人入山。”

        “也好,你也这么大年纪了,身手不如当年了,该带着熊大去看看。”

        熊大的鼻子很灵,如果主人不在身边遇到陌生人还是会凶恶相向。

        它不吃生肉食,但会将人咬得遍体鳞伤。

        夜里的山风很大,王婶拍了拍熊窝的门框,熊大便很懂事地走出来。

        它跟着王婶一同走入夜色中。

        关中的耕种时节,要种很多农作物,各县都想要种葡萄,现在种葡萄是最赚钱的。

        有人在长安城周边买了一块田地,田地价值三贯钱,交了田地租钱之后,还要交给债主们银钱。

        也就是种葡萄能够让田地的产出价值更高,也能够赚这些银钱养家。

        以往葡萄都是权贵人家和皇帝才能吃得到,就算是能吃到的也不多。

        骊山用一种生根的葡萄品种做砧木插条,然后用品种纯正的葡萄做接穗。

        苗木嫁接之后的葡萄苗长得更好,结出来的果子也是甜的。

        听说去年育种之后,栽种出来的葡萄会更好。

        各县的县丞便来求取种子。

        接待他们的是河间郡王李孝恭,种葡萄的事他最为看重。

        张阳让人拉着一车车的葡萄苗而来,再让李孝恭念着各县的县名,每县给一盆葡萄,再让太府寺的老农去监督种植。

        葡萄苗是免费的,但余下的施肥所需的肥料就只能从骊山购买,一石磷钾钙肥需要一百钱。

        骊山的老农还会给与耕种指导。

        葡萄种出来之后,果实也是各县的,果实种出来有多少与骊山无关。

        骊山只收特定肥料的银钱。

        李孝恭心中盘算一下,心中讶异如此竟能赚得不少。

        除了葡萄的种子,还有南瓜与胡瓜。

        等各县都拿了作物的种子离开,张阳检查着名册看看有没有漏下的。

        李孝恭站在一旁,揣着手凑近小声问道:“以后葡萄会廉价的吧?”

        张阳颔首道:“太府寺的目标就是让家家户户都能吃得上葡萄。”

        “那蓝田县为何不种葡萄?”

        张阳坐在推车上,翻看着手中的名册又道:“蓝田县的枣和柿子一直都是特色水果,而且种得很不错,总不能砍去了枣树和柿子树去种葡萄,这是对生态的破坏,是竭泽而渔,这是不对的。”

        李孝恭闻言重重点头再问道:“那老夫现在继续种葡萄……”

        张阳合上自己的册子又道:“还能赚钱,没有去年这么多了,三五百贯最多。”

        又是盘算一番,李孝恭觉得还划得来,他带着忧愁的神色,“你可知老夫家中悍妻,总觉得某家在败家,总要拿点银钱进来,看看别人跟着骊山都发财了……”

        张阳听着也沉默着。

        河间郡王是越说越委屈,听他诉苦,听他说了好多。

        张阳叹息一声又道:“我觉得北方的麦子麦穗比我们的麦穗要大,前些天朔方有人送来了北面的麦子,据说是蓝眼睛大鼻子人那边的。”

        “哦?那麦子与关中一样吗?”

        “有些差别,我的温室正种着,等着接穗我看看是否能够让两种麦子授粉,长出来的麦穗是否更多一些,因地域区别北方的麦子在关中平原不好种,而关中平原的麦穗有没有北方的多。”

        “我想要培育出一种能够在关中平原成活的高产麦子,河西走廊水土依旧只能种黍米,往后要钻研一段时日。”

        “也好,你做事总是最靠得住。”

        “嗯。”

        张阳收好名册又道:“还望河间郡王将耕种事宜多照看,如有棘手之事可寻应国公武士彟,若还是拿不定可以来问我。”

        “你且放心。”

        张阳推着车走入一处库房,这里摆放着许多陈粮,拿出一袋陈粮放在车上,一路推着来到了鸡圈。

        坐在鸡圈中正喂着鸡,远远可以看到小清清与一群同龄姑娘玩在一起。

        她们几个正在放着纸鸢。

        孩童玩耍的年纪,看着最是舒心。

        看了好一会儿,鸡圈里的鸡也都不再吃了,这才走回家中。

        关中春雨到了四月中旬才来,今年夏季如果不来雨水,又是较为旱的一年。

        春雨如细纱,给骊山蒙上了一片水雾。

        乌云低沉,从远处看,这座骊山就像是云雾中,有人问是什么人住在如此美丽的山间。

        有人说:或许是仙人。

        这是官道上那些雨中赶路的行人开口所言。

        这些从各地来关中参加科举的学子远游而来总会说一些关中的风物。

        许圉师与袁公瑜都在这条官道上。

        他们也是来参加今年科举的,他们与许多学子一样,都在远远望着骊山,众人讨论如今的朝中政事,又在说着眼下关外时局,或者读文章,念诗文。

        袁公瑜笑道:“听闻那骊山之上住着一个了不得人物,此人名唤张阳,名讳简单所做之事却一点都不简单。”

        许圉师又道:“怎么?公瑜是要攀附骊山?”

        袁公瑜笑而不语,自李义府入仕之后他也想要拜在礼部门下。


  (https://www.uuubqg.cc/34055_34055260/11336806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