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后我靠种菜发家(种田) > 第16章 第16章

第16章 第16章


丁宁拿起没出菌丝的木块凑近一瞧,发现木块有点发黑,伸手探进罐子里一摸,罐子里有点湿,靠近了闻,隐隐有点腐味。把木块掰开一看,里头已经有了些黑斑。这就是不能用了。

        她就知道,这回一准是消毒不彻底的原因。若是有酒精就好了。可酒精哪是那么好得的?换句话说,若是她手里有个几千两兴许还能一试,但成功几率想必不会太高,实在犯不上,毕竟那粮食酿的酒可不便宜。

        她摇摇头,把这不切实际的想法从脑海中赶出去。

        说到底,还是要买几只琉璃瓶。这样若菌丝真出了问题,她一瞧便知,也不用像现在一样等这么久了。

        只手头钱不多,一切都得精打细算着来。多了可不敢买,至多买上三五个,还得先去看看价格再说。

        她先是和于婆子说了这事,但于婆子惯常只买过陶罐子,对琉璃瓶子如何并不清楚,只有一条:这里水道四通八达,那杂货铺子里的新鲜玩意很多,让她去那里打听打听,说不定能淘换出什么。又道回来时还可去码头那儿转转,也不远,出镇子那条路一直往声最大的地方走就是了。

        丁宁点头应下,取了铜板放到荷包里,往袖子里一塞就出了门。

        仲春二月,春光融融,和风习习,杨柳依依,黄墙灰瓦,掩映绿树丛中。走在路上,偶遇三两行人,或轻言低语,或踽踽独行,俱都行色匆匆,再无一人驻足赏景。

        丁宁倒是有心观赏美景,奈何干瘪的荷包不时提醒她:还等着银钱买饭买衣,左右好景时时有,等解决了温饱再来赏景亦无妨。

        与前世的商业街比起来,唐邑镇的街道自是小上许多,几乎是一眼就能望到底。能开到这种主街上的店铺,无外乎胭脂首饰、书肆酒行、绣铺、成衣铺子等,至于那杂货铺子,或开在街尾处,或开在巷口。

        丁宁有心看看这里的物价,刻意走得慢了些。自然,那胭脂首饰铺子她是不进的,就她手里那两百多文钱,也就勉强能买个银饰,所以她只在门外瞥了一眼,就走了过去。

        路过书肆,她想起自个和于婆子说过的话,进去翻了翻,确实也有农学书籍,只不过和“三百千”等启蒙书和举业书籍比起来,要冷清上许多,至少她停留在书肆里这么会功夫,不说买书的,连个探头过来瞧上一眼的都没有。

        那书上都积了一层薄薄的灰,虽则她有心买上一本,只兜里只带了几十文。依她刚才所闻,一册书少则也得几十文,就算是《三字经》这类薄薄的小书,也得十文八文。所以,这书还买不得,怪不人都说穷读书穷读书,读书还真是个费钱的事。

        路过粮店,她进去打听一番,得知红豆一斗八十文,绿豆五十文,白面白米价格差不多,都要八文一斤,当然糙米要便宜一些。

        她上回买过猪肉,知道这里的猪肉约莫不到二十文一斤,而一只不到百斤的活猪,则要将近二两银子。若是鸡鸭鹅或者兔这类,都是整只出售的。一只的价格就在五十文往上。

        她边走边打听,越打听越觉生活不易,不说吃肉吃鱼,就是只吃菜吃米,一月也得花费几十文。也怪不得乡人只中午吃干饭,早晚两顿都喝粥。

        走到西街时,她犹豫片刻,还是走了进去。董家的摊子就摆在这里。

        ……………………

        唐邑镇西街,此时早过了吃饭的时辰,摊子前也没什么人。

        “二嫂!”小高氏扭着身子往摊子这儿走,嘴里还不住喊着:“二嫂,赶紧给我来碗面。我正饿着呢。”

        李氏顿了顿,接着手脚麻利地把锅坐到炉子上。那里还有未燃尽的木块,只扔进块干木头就又烧起来。锅里还有面汤,李氏并未重新烧水,转身去切葱花。董二抓起一小团面,拿擀面杖擀开,撒上干面粉,来回叠上几回,用刀细细切成面条。

        切完面,他本想过去下面条,见弟媳正坐旁边,犹豫了一下,把面条递给媳妇。这个弟媳嘴巴尖利,又爱说嘴,有的没的到她嘴里都没有好话,还是避着点好。

        “二哥、二嫂,娘让你们今儿早点回去。说是家里有事要商量。”小高氏狠狠吃上一气,觉得肚子里舒坦了些,才开口道。

        董二和李氏对望一眼,心道:这才消停几天,咋又有啥事了?再说了,晚上说不也一样,还非得赶白天说。

        小高氏见老二两口子谁也没开口,遂放下筷子,笑眯眯道:“二哥,倒也不是啥大事。就是相公回来了,说是有啥事。这不,娘一急,就让我出来和你俩说一声,让早点回去。”

        “啥?老三家去了?那咋不等着和我们一起回去?”对于这个弟弟,董二心绪复杂。从老三上了学堂开始,家里的活计就都是他和大哥的,老三连根柴火都没拾过。不过老三倒也争气,不止考上了秀才,今年还要下场秋试。当哥哥的,自然得支持。累就累点吧。

        “唉,他是搭了同乡的车回来的,也是咱们镇上的。人家家里去车接的。”小高氏说完,拿帕子捂了嘴,心里满是嫌弃:那推车上不是炉子就是柴火的,若挨得近些,不得把衣裳弄脏了?再说了,老二两口子也太不讲究了,那围裙上都是面粉,万一撒一身就不好了。

        董二有些失望,老三这是嫌弃自家是卖面的,怕同窗知道了嫌弃吧?可也没想想,若不是自家两人起早贪黑摆摊子,哪有那许多银钱供他读书?唉,只盼等人考上了能想着家里才好。

        丁宁就是在这时到的西街,她上前和李氏打了个招呼,简单聊了几句就去了东街,那里有一家杂货铺。

        “你这外甥女想来脾气不小,竟拿上吊吓唬人。”小高氏回头看了看,撇了嘴道。

        李氏气得脸色发白,捏着手里的碗捏得骨节发白,抖着唇:“弟妹若是无事,还是早些回去得好。”

        小高氏看了一眼,被吓了一跳,嘀咕道:“不过提了一嘴,竟这样大脾性。这姨甥俩还真是一个脾性。”她拍拍屁股,起身要走,临走还怕俩人把刚才的话忘了,提醒道:“晚上早些回去。”

        “她那人就那样,你作甚和她一般见识?”董二一脸不以为意,说实话他心里也是这般想的,只不过碍于李氏面子,从没说出来过。

        李氏绞着手,瞪大了眼睛瞧他,也没哭,只那眼睛空洞洞的。

        董二也被吓住了,再不敢多言语。

        ……………………

        却说丁宁到了杂货铺,问明琉璃瓶的价格,一时犹豫起来:八文一只,尽可以买上一斤上好的白米了。

        见她犹豫,伙计道还不如买那陶罐子,又实用又好看。这琉璃瓶子,除了是透明的,并无甚新奇之处。且瓶子还较那陶罐子小,还易碎。

        她想了一会,拿定主意,让伙计给拿了三个。五个买不起,那就买仨吧。也算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了。

        她把瓶子抱在怀里,也不四处看了,直接往回走。

        还没进院,她就听院里吵吵嚷嚷的,是小孩子的声音。

        她站那儿愣了愣,一时有些疑惑,自己是不是进错了门。


  (https://www.uuubqg.cc/32693_32693682/4015851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