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后我靠种菜发家(种田) > 第65章 第65章

第65章 第65章


丁宁顿时想起那句:没有什么事是钱解决不了的,若是解决不了,那就是钱太少的缘故。其后,这话就如余音绕梁般一直在她耳畔响起。

        因为,她后面又说起补光的事,制种菜盆的事,搭架子的事,修火墙的事……云、张二府的管事,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直接应下来。

        他们俩还只是管事,并不是正经的主子。

        她为难地看了一眼林小妹和青姐,若这两家真的掺和进来,林家和周家又哪里能赚得到钱?

        “几位无须担心,来的时候老爷曾说过,我们种了菜也不在镇上卖。”至于往哪儿卖,严管事并未往下说。

        张府不往镇上卖,云家自然也不会,既下了力气种这菜,自然是要往大地方去赚大钱的,想来人家也瞧不上这小来小去的地方。

        林小妹和青姐这才松口气,有得赚就好,她们也不图多,只冬日里闲着也是闲着,有进项总比没有好。

        大户人家,做起事来总是快得多,没几日功夫,那种菜的暖屋子就收拾出来了。没错,云、张二家都有现成的屋子,挑两间出来就能做暖屋子了,只在窗子上下了翻功夫,但是这些都有木匠来操心,所以也是很快。

        挑了一天功夫,丁宁跟着去瞧了几眼,那火墙她倒是不知具体是怎么个建法,只是前世幼时在乡间见过,原理和火炕差不多,都是使热气从那孔洞中传过去。火墙虽比不得火炕暖和,却省空间,若要种菜,搭炕可是太占地方了。

        林家和周家的速度就要慢上许多,等她从云、张两家回来又过了两日,林小妹才找上门来。

        还没到林家大门,丁宁就远远瞧见了林家新建的暖棚子。与暖屋子相比,自是暖棚子的成本更低廉。虽说温度上必定要差一些,但是与盖房相比,省下来的可不是一星半点。毕竟林家可没有现成的屋子可用。

        她站在院里望了望太阳,确认棚子朝南背北,那就是方向没错。大方向对了,后面就都是小细节了。

        她那日给林小妹和青姐的图纸是按前世的大棚来画的,所以林家的棚子样式同大棚一般,都是拱形的。之所以是拱形的,也是为了采光好。拱形棚子的两侧是倾斜的,这样就会有更多的阳光射进棚子里。

        拱形的棚子就不能用传统的木头,须得用竹子或树枝。丰水村附近并没有竹林,但却有许多树。因棚子较大,林家是把三根树枝拼到一起,中间固定住。横向再用树枝固定,这样纵横都有树枝,比较稳固。

        至于棚子顶,林家用的是蓑草编的草帘子。蓑草常用来制成蓑衣,雨雪天气披着蓑衣,保准浇不到湿不着,若是寒日里披上蓑衣,就像是穿了身棉袄一样。

        “可准备好钩子了?”丁宁开口问道。若是遇到好天气,那草席还得掀起来,总得让菜蔬们见见太阳才是。

        “准备了,准备了。我哥得了信就去做了钩子,你看,还是连着竿子的。”

        随着林小妹的指引,丁宁就见棚子旁竖了两根木竿子,顶部挂了钩子。她又看了看草帘子,果见帘子边上有一根绳子,这绳子也是用蓑草编的,只需用钩子挂住向上一推,草帘子就都上去了。不由心生佩服:果然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只凭自个琢磨,就能做个大概齐。

        到了棚子里,中间就是一道火墙,尽头连着一堵墙,墙后边就是炉灶。看起来和前世的火墙也不差什么。

        看过暖棚,丁宁又问起菜种的事。花了这么大力气做的棚子,总要挑拣着种菜,再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林小妹道自家商量过了,除了芽苗菜外,还想种黄瓜、番柿和茄子。这几样都是能放得住的,若妥帖存放,放个五六日不成问题。那些娇气的菜,就等着来年春天再种吧。至于叶子菜,就全用无土栽培的法子来种。

        这么一看,林家的安排很是妥帖,丁宁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说定好了去她那儿拿苗就好了。

        林小妹点头应是,本来他们是打算自家育苗的,后来有一回去找丁宁,瞧见院里的番柿和茄子,于婆子盛情邀请她尝尝,说是那番柿比一般的甜,还起沙。她本还半信半疑,心道番柿不都是带着点甜味吗?

        不料尝了一口,发现确实比自家的甜,她就决定直接买苗了。再有,于婆子还说,这茬还不算啥,等春天的时候再来一茬,应比现在这个还要甜些,说是因为选种时就是单独选的,这样一茬茬下去,种子就会越来越好。

        这个道理林小妹也是明白的,因为种地也是这么个道理。她哥每回选种也是一茬茬的,但是种菜就没什么人这么仔细了,终究没有粮食那么重视。但她也不信只单凭这一点就能种出这么甜的番柿来,不过这是人家赚钱的法子,她也无心打听。想一想,若是非要自己琢磨,那得费去多少功夫,有这功夫都能种一茬菜了,到时候卖钱不好吗?

        从林家出来,丁宁就见几个孩子正在一起玩捉迷藏,她在旁边站了会,想看看莲姐、桑姐在不在里头。可高家的孩子一个都没在里头,就连那个金茂都不在。

        可她又不好直接上门,上回见两个小姑娘还是十几天前,可也只是站路上说了几句话。说起来虽住在一个村,走路也不过一炷□□夫,可想要见上一面却属实难。

        李氏就不提了,每天天刚亮就赶着去出摊,等回家了又是一摊子活等着她。桑姐、莲姐两个,小小年纪也被支使得团团转,干不了力气活,就让她俩摘豆、搓绳子,或者上地里捡穗子、捡豆去。

        路过高家时,她往院里看了一眼,就见桑姐、莲姐正蹲那儿摘豆子。割回来的豆秧放地上用连枷砸,那豆子就簌簌掉了下来。人们就光在地上捡豆子就好。可不管干活多精细,总会有挂在秧上不下来的豆子,这个时候就得挨个查看一番。

        高家的这个活就交给了桑姐两个。且不提金茂去了学堂,就是在家他也是不干这个的,只因豆秧扎手。

        丁宁在墙外往屋子里瞧,见院里没人,屋里也没什么动静,就小声喊了俩人一句。

        桑姐是个胆小的,她往屋里瞧一眼,冲丁宁摇摇头。莲姐却是个胆大的,竖起耳朵听听动静,见没人出来,就小跑到墙边。

        “给。”丁宁从袖子里掏出两块糖,直接塞到莲姐嘴里一块,让把另一块给桑姐。

        莲姐不防,拿舌头舔了舔,真甜。往回数一数,还是过年那阵吃过糖,都到秋日了,不说糖了,连口干饭还都没吃过呢。糖在嘴里早已化了,软软黏黏的,一嘴香甜。

        她舔舔唇,还要说什么,丁宁竖起手指在嘴边,又往屋里看。她赶紧捂上嘴,不敢再开口。

        接着,丁宁又从袖子里掏出两副手套,是麻布做的,虽样子不好看,但却耐磨。递了过去,低声道:“戴上这个,免得划破了口子。”

        原本她也不晓得这些,还是前几天素姐提起,说是捡豆子扎手,自己捻起针线做了手套。她一想,李氏整日忙得顾头不顾脚的,怕是想不起这个,就捡了个空闲,给两人做了手套。

        莲姐顿时瘪嘴抽鼻,就要落泪。丁宁伸手一指,她吓一跳,还当高氏出来了,回头一看,什么人都没有。这一吓,那眼泪在眼里转了转,终是没掉下来。

        “赶紧回去,待会你奶瞧见了咋办?我先回去了。”说完,不待莲姐开口,赶着走了。此时路上无人,她却怕待会不知哪个角落窜出个人来,喊上一嗓,反倒连累莲姐两个。

        ……………………

        “小妹……”桑姐轻声喊一句,很想知道俩人在那儿嘀咕了什么。

        莲姐也没开口,伸手把糖塞进桑姐嘴里,又捂紧嘴,摇摇头,不让她说话。只默默把手套拿出来给她戴上。

        桑姐鼓起嘴儿,把那糖舔了又舔,本想慢慢吃,却又担心待会有人出来,只得狠狠心嚼了几下,没一会那糖就都化成了水,进肚了。

        她砸了咂嘴,张嘴问莲姐:“还有甜味吗?”

        莲姐抽抽鼻子,摇摇头。两人这才放下心来。

        片刻后,桑姐又问:“这回手不疼了吧?”她们两个从昨儿起就在这儿摘豆子,虽说俩人都是做久了活计,小手已经变粗了,可豆秧就连大人的手都能给刮破了,何况她们两个小人。这两日下来,俩人的手上就划了好几道口子。

        高氏日日想着让她俩干活,压根就没教她俩针线活。所以时至现在,俩人根本就不会做针线。她娘每日从天不亮就开始干活,到了晚间,累得浑身酸疼,她俩瞧在眼里也是心疼,也就没提起做个手套的事。

        “小妹,等这几日秋收完了,我就和娘说,让你跟着宁姐姐去学针线活。”桑姐想了想,道。她岁数大一些,她奶必是不肯放她去学,还不如给莲姐争了这机会。再说了,她大些,那些家务活做起来也不难。

        “阿姐……”

        ………………

        另一头,丁宁回去收拾了一下,就去了南河村。


  (https://www.uuubqg.cc/32693_32693682/4015846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