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争名夺利朱棣朱元璋 > 第五百七十六章:朱棣的反击

第五百七十六章:朱棣的反击


半月后……

中枢国子监。

一个能坐上千人的大礼堂内,此刻已经人山人海了。

即便如此,外面还有在国子监读书的外邦学院、燕华本国学子,夹着课本,结伴儿而行,匆匆往大礼堂方向走。

边走边议论。

“要说,咱们王爷够偏心的。”

“可不是吗,朝廷那边来的,留在国子监学习的数百人,都是王爷亲自教导,反观咱们,只能在王爷定期的公开课中,才能来听王爷讲课。”

“别胡说八道,咱们羡慕可以,毕竟,谁不想听王爷讲课,得到王爷真传,可我们和朝廷那边于节庵他们能一样吗,于节庵将来要回中原效力,可我们能吗?我们要在燕华或是进入官途,或是从商,若是咱们这么多人,都顶着王爷学生的身份,将来这燕华官场派系是不是咱们这些人要一家独大了?”

“对对对,沈兄是明白人啊!”

……

很快,大礼堂连过道都挤满了人。

整个中枢国子监。

凡事没有课程的读书人,几乎全都来了。

嗒嗒嗒……

演讲台旁侧,红色帘子后面传来清洗脚步声时。

坐在前面的读书人瞬间安静。

这股安静,迅速向后扩散。

只见朱棣夹着一本,明显手订版册子,撩起帘子走出来。

代王朱桂。

安王朱楹挨着坐在,前排靠角落的地方。

朱楹看着朱棣,侧头笑道:“你还别说,四哥当了六年先生,现在我感觉,四哥身上这股气质,更像是学者,而不像当今天下,影响力极大的燕华之主了。”

朱桂笑笑。

看着朱棣,满腹感慨。

或许,四哥内心中,根本就没想当这个燕华之主吧。

他就没见过一个君主,像四哥。

真敢直接把权力,几乎完全放手扔给儿子。

自己跑来当教书先生。

瞧瞧老大!

竟然搞起了平衡。

把父皇定下的皇明祖制都扔到九霄云外了。

自己忙于西征,竟然各种担心,不把监国之责交给雄英。

反而让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庶子,坐在那个位置上!

“今天来的人有点多啊。”

演讲台响起声音。

朱桂抬头,就见朱棣一边翻书,一边抬头扫视。

经过特殊设计,传音效果极好的礼堂内。

朱棣开玩笑的声音虽然不太高。

可几乎所有人都听到了。

不由发出阵阵笑声。

朱棣笑着,拿起粉笔,转身在身后黑板上,刷刷写出一串大字:论结束土地冻结令,土地所有权赎买。

朱桂、朱楹瞬间坐直身子。

瞪大眼。

其他人,也全都顿时来了精神。

光看这句话,他们就知道,今天燕王公开课讲授的内容,绝对要惊起滔天海浪。

因为已经,十分明确的涉及到了燕华、大明国策的问题。

谁都知道。

伴随着燕王提出乡土村社理念后。

还有一道法令。

土地冻结令!

这道法令,无论是在大明和燕华,都直接封死了土地的兼并问题。

他们不清楚,这道冻结令。

朝廷那边,现在有没有出现什么情况。

但燕华这边,这几年,的确产生了一些麻烦。

首先是律法上,这条冻结令产生了很大分歧。

土地冻结后,这部分资源,到底是谁的?

随着燕华工业文明、工业体系不断发展,配合工业化不断完善的律法。

这个律法上,所属权的界定问题,已经产生了。

虽然没有非到不解决不可的地步。

同时。

一部分农村百姓,虽然乡土村社发展很好。

甚至,就以赚钱来说。

比工厂拥有身股的工人,还稍微更富裕一些。

毕竟,燕华现在的乡土村社,不但经营着土地,并且依托土地产出的资源,开办各种深加工工厂。

同时,还发展出,一个区域内,数十个村子联合开办的大型工厂。

这么多利润来源。

造成了,农村百姓,就收入而言,要比城池百姓还要稍微多一点。

但农村也有农村的缺点。

教育。

乡土村社村办的学堂,开出再高的稠佣,真正有大才得先生,也很少愿意去农村。

其次,生活便利条件。

就拿燕京百姓来说。

燕京百姓能去动物园、公园、大剧院、且有最好的医疗条件等等……

这些城池内的便利服务,都让很多不介意少挣一点的农民,想要搬离农村。

搬离后。

土地怎么办呢?

也就这几年,由于那位大皇帝陛下,‘文治武功’很牛,用武力拓土的方式,挤压燕华销售市场。

导致燕华的工业遇到了麻烦。

所以才让很多想要搬迁到城池的农民,开始观望。

要不然,这个问题,一定会更加凸显。

就在众人思考之际。

朱棣转身,环视一圈,视线尤其在于谦等数百名,朝廷来的读书人区域停留片刻。

说道:“土地冻结令,大家并不陌生对吧。”

“这个冻结令,现在本身遇到了一些麻烦,这也很正常,这道命令,本身就是一道政令性的命令,换个做主的皇帝,就可能把这道政令突破。”

“而且,只要不断发展,任何政令性东西,都会有过时的时候,不可能一万年不变,因为政令性的东西,都是为了解决短期内的问题。”

“一万年不变的事情,也意味着,一万年没有发展,没有进步。”

……

朱棣说着,看到于谦举手,笑着指了指,“于节庵,有什么问题?”

于谦起身,“王爷,赎买是燕华政权,拿出一笔钱进行赎买吗?还是让百姓赎买所有权?若是燕华政权赎买,燕华能拿出这样一笔钱吗?”

“另外,若是燕华政权赎买,赎买后的土地所有权归属谁?”

朱棣笑着压了压手,“请坐,这几个问题,问的很好,也问的一针见血。”

“首先,是燕华政权负责赎买。”

“这笔钱,有燕华政权来出。”

在去年,随着对外商贸,被老大武力拓土挤压的越来越艰难后。

燕华为了今天的赎买。

开始筹备以金银本位为锚定物的,华元发行。

今年已经全部完成。

这就意味着,以前的一元金币或者银币,至少可以按照一比四进行增发。

货币充足。

有了完成赎买的条件。

“你们肯定也清楚,燕华现在遇到的问题,除了土地冻结令引申的,已经不符合燕华发展的问题,我们燕华,由于对外销售市场的缩减,四大工业基地,近几年的情况并不好。”

“而土地所有权赎买,很大一部分原因和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消费力,创造消费市场。”

“动力强劲的蒸汽机小型化技术已经完成,蒸汽农耕拖拉机你们也见过了,但这种农耕拖拉机,现在的售价还太高,即便是乡土村社富裕,让百姓拿出这样一笔钱,购进蒸汽拖拉机,村里的百姓也十分犹豫。”

“这就造成了,拖拉机工厂的产能无法扩大,成本无法降低,又进一步,反作用导致销售市场始终无法打开。”

……

“很多百姓,觉得拿出这么大一笔钱,购买拖拉机不合算,现在的畜力农机具已经可以满足需求了。”

“但这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不利于技术迭代,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一个工业体系的政权,就要有足够的动力,通过各种手段,去推动技术迭代。”

“只有技术不断迭代,生产效率才能不断创下新高,人们的生活,才能变得越来越好。”

“同时,蒸汽拖拉机形成的产业链足够长,拖拉机的大小零部件,总计五千多个,产业链越长,对工业的带动能力越显著。”

内阁下属的经济研究司已经统计过了。

只要蒸汽拖拉机普及推广。

依照燕华现在二十万个乡土村社。

只要一半购买蒸汽拖拉机,就是十万台。

五千个零部件,形成的超长产业链。

足可以把对外销售市场缩减,造成的马车等为首的,短产业链,由于销售缩减,传导至上游冶金、轧钢等产业链开工不足的问题,全都解决了!

现在这些开工不足的产业链上的工厂。

富余空闲生产线。

只要进行稍微改装后,就能转产,蒸汽拖拉机,涉及的五千多个零部件。

燕华的工业开工不足问题,两三年内,就不必操心了。

而一旦产能扩充,成本降低。

就能把蒸汽拖拉机,销售到中原、极西之地尚未被大哥用武力抢占的区域。

这些区域,燕华其他工业品,已经接近饱和。

至少,其他工业品,经过这些年的销售,市场增长已经很小很小了。

可蒸汽拖拉机不同。

技术迭代产生的,效率更高的蒸汽拖拉机,现在只有燕华能制造。

“这样的高技术产品,不与中原工业品形成竞争关系,我看大皇帝陛下用武力打下的销售市场,咱们也能冲进去!”

哈哈……

众人听到这话,全都笑了。

“这蒸汽拖拉机进入老大武力开拓的市场,看着吧,老大估计脸都得绿。”朱楹侧头小声笑道。

朱桂看着朱棣。

暗暗叹了口气。

老大可能脸绿吧。

但他看的明白。

别看四哥一口一个,大皇帝陛下,嘲讽老大。

可四哥推动技术迭代升级。

其实是不想和大明,在传统的马车这类工业品门类进行竞争,不想和老大产生更尖锐的冲突。

尽可能,把传统市场让给大明。

同时,技术又一次实现了领衔。

这份格局。

也配得上四哥燕华现在在天下的地位。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到,现在的村办工厂,也面临着缺少资金,进行生产线的大规模更新换代问题。”

燕华的蒸汽生产线。

现在都已经迭代了第三代。

新的蒸汽机生产线效率更高,燃煤成本更低。

最主要。

动力传输设计更加合理。

不是刚开始那种,蒸汽机直接布置在生产厂房内。

工作环境极为恶劣的情况了。

“可村办工厂,由于百姓的保守等诸多原因,在工厂生产线技术升级迭代上,不敢进行更大的投入,这也是很多,掌握了工业技能的农村百姓,希望搬迁到城中的原因之一,谁不想,在工作环境更好的工厂干活?”

“只要赎买这笔钱,发到乡土村社手中,我们就能用这笔对百姓来说‘意外之财’,鼓励引导百姓购买蒸汽拖拉机,或是对村办工厂生产线进行升级。”

“即便百姓直接把钱分了,多了这么一笔意外之财,消费力是不是也增加了?”

“必然会带动,燕华其他工业品销售额的增长,总之,解决土地所有权问题的同时,此举,也是外部市场不够,培育内部市场的手段之一。”

“王爷,这样做,会不会造成通胀?”

朱棣看着起身发问的读书人,点头道:“会,不过经过计算,通胀不大,这点通胀我们燕华两千万人口的市场,完全能够承受。物价整体上涨的幅度,大概是百分之三,是能够接受的范围。”

“至于赎买后的土地所有权,到底归谁,这个虽然是朝廷出资,但朝廷的钱,本身就是百姓缴纳的税赋,所以,所有权作为一种资源,归天下百姓所有,朝廷会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管理这部分所有权。”

……

所有权不怪燕华朝廷,首先,确保了今后谁都动不了所有权。

燕华的君主都不行。

其次,燕华施行这条政令,形成的轻微通胀,所产生的道德问题,也解决了。

百姓虽然承受了一点通胀。

但彻彻底底确保了,所有权属于所有百姓。

“今后,城池工人想去农村,就会把农村百姓进入城池,空出来的使用权,转移给进入农村的工人。”

……

其实。

他还有一个目的没说。

等雄英按照他的建议,在朝廷提出所有权赎买的主张后。

他在燕华这边的成功实践。

就会成为,对雄英主张的巨大支持。

他相信,大明缺乏资金,向更高级发展的乡土村社百姓,一定会支持这个主张。

同时。

赎买政策这个主张。

应该也能缓和,很多士绅地主,对革新的仇视。

很多软弱的保守派,支持嫡长继承制的保守派,应该会改变态度立场。

一些左右摇摆,观望的中间派,应该也会改变立场。

老大会不会让雄英,在他当政期间推行赎买无关紧要。

只要雄英的主张喊出去。

就会有很多人,去鼎力支持雄英。

老大以为,得到燕华第二代海军技术和配套工厂,朝廷就不需忌惮燕华的武力,他就可以扶持朱允炆了?

朱允炆想做那个位置?

他不答应,门儿都没!

他就是要告诉老大,哪怕他燕华,不以武力解决大明继承人问题。

都能让他无法扶持朱允炆。

他就不信。

一旦支持革新的势力迅速壮大,出现压倒保守。

不。

哪怕和保守派势均力敌。

老大都不敢放心把皇位交给朱允炆。

因为雄英还有一个嫡长子,以及父皇亲自册封的太孙身份。

老大将来就是再憋屈。

他也得忍着!

受着!

他本不想如此。

抢一点市场也无所谓。

正好予以燕华工厂主门外压力,迫使他们不断进行生产线以及产品的技术迭代升级。

可老大,千不该万不该。

因为担心将来自己被革新派,在史书上狠狠记一笔。

就转而扶持朱允炆。

甚至还近乎软禁,把雄英圈在凤阳。

……

于此同时。

雄英、朱樉等人,乘坐朱棣送给朱元璋的那艘蒸汽游轮,缓缓抵近燕京湾外海。

游轮甲板上。

雄英、朱樉等人,远远眺望着燕京湾。

朱樉双手撑着护栏,看着远处,滚滚白烟升腾而起的方向,感慨道:“好些年,没有见到老四,没有来燕华了,也不知,现在的燕华,变成什么样子了?”


  (https://www.uuubqg.cc/32129_32129380/4481219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