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的科学时代 > 第五十七章 我叫,余华!

第五十七章 我叫,余华!


  既然客户有意向,那事情就好办多了,简单交流一番,余华从可亲可爱的方玉妹子那里得到了三台便携式照明灯源的订单。

  整整三台!

  不愧是心中预定的大客户,起步三台,一百八十大洋就跟一块八毛钱似的,轻飘飘的。

  有了三台灯源订单作为支持,余华心中大定,没多耽搁,约定周末交付设备过后,直接告别小富婆方玉和周远。

  不远处还在位置上的周远见此轻轻摇头,回过神,自顾自地整理英语笔记,关于售卖便携式照明灯源的事情,宿舍内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全部由余华负责,他并不操心。

  而且,说句实话,周远对于便携式照明灯源这门生意并不是很在意,他家里富裕,平常生活用度和零花从未断过。

  掺和到余华这个项目之中来,也只是为了合群。

  嗯,现在多了一点原因,帮助朋友。

  ……

  再次离开教室,余华拿着家伙事,愉快地踏上前往食堂的干饭之旅。

  销售灯源系统这个项目基本稳了,三百大洋正在远方向他招手。

  心情愉悦且舒坦,余华感觉今天自己能吃下四个杂粮馒头,两碗清水萝卜汤。

  现实就是如此之残酷,还未体验过后世996奔波和辛苦的余华,回到这个时代之后,仍旧为了钱而忙碌的,还是007那种。

  从本质上讲,余华是不需要太多钱的,日后他要前往美国学习,钱只要够用就行,但就目前而言,余华却发现自己短时间内需要非常多的钱。

  生活要钱,学习要钱,搞科研项目更要钱。

  生活和学习暂且不管,如果要完成心中初步制定的科研项目,将硝化棉、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搞出来,余华估计至少需要五千大洋,才能支持他完成这样的项目。

  至于列为长期计划的氧气顶吹技术,费用更是吓人,光靠自己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行。

  这个年代不同于后世,这是一个团结起来办大事的年代,一个人光靠单打独斗是不行的。

  前往食堂路上,余华细数了当前自己的人脉关系网。

  经过开学过后不懈努力和认真经营,目前小富婆方玉,有钱人刘韬,主供货商季涵,人缘广泛的曹伟和程幼平,只有三十块大洋的谭清,以及大佬林婉,这些神仙同学与自己关系比较近,未来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助力,属于同学圈。

  家境富裕且学习天赋优秀的周远与自己关系熟络,已经算是朋友,而非简单同桌关系,属于朋友范畴,列入好友圈。

  同为川省老乡的徐锐兄妹、唐圆圆,算是亲密圈,值得信任。

  家人圈暂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余清河所在的第二十九军和华罗庚属于人脉圈,前者涉及军队,后者涉及国立清华大学。

  自己需要努力经营好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到了清华之后,可以组建一个临时的科研团队,借助清华的力量攻关氧气顶吹转炉技术,临走之前,给祖国留下一份最大的助力。

  余华细数了一番过后,心中琢磨。

  抗日战争爆发在即,国内环境是没有机会留给他发展的,但就这么走了,余华觉得自己愧对脑子里装的知识。

  三硝基甲苯作为军用烈性火药,用途极为广泛,无论是用于炮弹战斗部装药,还是地雷,手榴弹等常规武器装药,全部需要三硝基甲苯。

  黑火药综合性能太低,远远无法满足现代战场的需求。

  硝化棉和硝化甘油这两兄弟,意味着军用发射药领域的单基发射药和双基发射药。

  单基发射药,由硝化纤维构成,可以用于步枪子弹和机枪子弹的生产。

  双基发射药,由硝化纤维和硝化甘油构成,可以做火炮药和迫击炮药。

  上述三种隶属于化工工程炸药学领域的专业技术,涵盖范围极广,只要能成功搞出来,尤其是能够搞出简单且低廉的生产工艺,便能显著增加整个中华战场的前线部队作战力。

  纵观抗日战场,无论是正面作战的前线部队,还是背后活跃的八路和游击部队,除去少数能够得到国外支援的精锐部队之外,无不存在缺乏武器弹药的情况。

  就拿驻扎于隔壁的第二十九军来说,发展规模已经达到十万人层次的第二十九军,多数部队存在缺乏武器弹药的情况,很多士兵只能拿着落后的武器去迎击敌人。

  而一旦有了这三种火药的生产技术,再凭借着余华脑海之中储存的知识,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战场上这种劣势的情况。

  别的不说,至少装了一公斤三硝基甲苯烈性火药的地雷,能轻松报销一辆日军坦克。

  填装黑火药的手榴弹和填装三硝基甲苯的手榴弹,爆炸威力完全是两码事。

  当然,余华深深明白,这三种技术实际上对于国内正统部队意义不大,毕竟人家有正儿八经的军工厂,对于活跃于敌后战场的八路反而有无比重要的作用。

  不过,余华没有专门为了哪方研制技术的说法,国民政府需要,那就给,八路需要,同样给,不分彼此。

  撇开近期的三种现代火药技术,氧气顶吹转炉技术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这是为了整个中华而研制的尖端技术,一旦成功搞出来,就意味着宣告拉开中华重工业建设的帷幕。

  “呼……加油,余华,你没有退路,你只能一往无前,加油。”简单梳理了事情过后,心情一向乐观的余华暗暗给自己打气,双眼透出一丝坚定之色。

  距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还剩下五个月,对于如今的他而言,能够做的事情还很多。

  现在,为了以后的未来,努力提升自我,以及……搞钱。

  成为一个光荣且莫得感情的搞钱机器。

  快速到了食堂,挤过拥挤而吵杂的人群,来到食堂队伍后面排队,周围同学们仍旧在讨论着关于便携式照明灯源的事情,平日里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令横空出世的照明灯源一下子就成了众多同学的口中谈资。

  “嘿,昨晚上那灯,真敞亮。”

  “可不是,的确敞亮,读了两年书,第一次在学校里体验这么亮的灯。”

  “听说了吗?那灯是一个叫余桦的理学生制造的。”

  “厉害,此子不简单。”

  “还有听说了吗?那余桦说煤油灯光亮黯淡,容易伤眼,致使视力衰退,我昨晚不信,点了一会儿煤油灯,眼睛就酸的不行,果然是真的。”

  “当真会伤眼?!”

  “当然,那可是曹兄和程兄说的,尔等不信的话,大可自己尝试一下。”

  “原来煤油灯会导致视力衰退,我这些年视力已经涨到六百度,取了眼镜,三米之外人畜不分,这叫一个惨,若是早知便好了,家中电灯数盏,我偏偏以点煤油灯自豪,现在想起,感觉自己蠢如笨驴。”

  “同学莫要如此,现在知道也不晚,等下吃了饭,我等去那二甲二,问问余桦同学是否出售那什么式照明灯源。”

  “同学说得对,先吃饭,等下就去问问。”

  “这余桦同学当真是我等之救星,若非他提出这个观点,我等还会遭受煤油灯之害,以后定不在煤油灯下看书了。”

  排队打饭的同学们议论纷纷。

  不动声色瞥了一眼众人,余华嘴角浮现一抹微笑,低着头,没出声,队伍轮到自己后,要了四个杂粮馒头和一碗清水白菜汤,三两下吃完,洗涤餐具。

  忙完这些,余华往教学楼第三学年教师办公室而去。

  ……

  下午时分,阳光明媚。

  教师办公室位于教学楼三楼凹字形底部中间。

  余华抵达过后,办公室房门已然处于打开状态,里面陈设简单,几张办公桌,其他位置空无一人,级任先生罗文广坐在右边最里面的位置,左手握笔,正在低头忙碌。

  先生是个左撇子,无论吃饭还是写字,全是左手。

  “咚咚!”见到罗文广在,余华松了一口气,还以为没人,立于门前,轻轻敲门。

  “请进。”听到清脆的敲门声,忙碌状态的罗文广顿时抬起头,目光投向门口,见到是余华后,喊道。

  “先生好,不好意思,来迟了。”余华步入办公室,来到罗文广身边,礼貌性问候一声。

  罗文广微笑摇头:“无妨,先坐下,吃饭没?”

  “回先生,吃了。”余华安然坐在木板凳上,点头尊敬道。

  听到这番话,罗文广微微一笑,仔细打量着跟前的余华,五官端正,神态平静,眉宇间蕴含着一丝英气,给人一种自信却不自傲的感觉。

  回想起余华之前所报志向,罗文广心中生出一股赞肯之色。

  是个栋梁之才。

  “来,这是你要的改名申请书,先看一下,确定有无错误。”没有过多耽搁,罗文广打开抽屉取出一张具有年代感的泛黄色纸张,上面写着一栏大字。

  《学生改名申请书》

  学生余桦是川省成都人,民国二十四年九月一日入校就读,现18岁,北平四中第三学年级理学一班学生,全校理学成绩排名第14名,全校综合排名成绩第35名,现经自主意愿,特向学校申请改名。

  现有姓名:余桦。

  更改姓名:

  改名学生签字:

  级任教师签字:罗文广

  教务主任签字:韩冶平

  校长签字:

  仔细浏览完毕,余华确认无误,抬起头看向级任先生罗文广,正色道:“回先生,没有错误。”

  “那就写吧,改名学生签字写你现有名字,等这封申请书交上去过后,下午第一节课之前,你就叫余华了。”罗文广取出自己随身携带的钢笔,拿掉笔帽,放在桌上,双眼看向余华,看着这个班级上第一个改名的学生,面容温和,毫无之前严厉模样,嘱咐道。

  “呼……”

  余华听到这番话,面容庄重而肃穆,目光凝视着这张学生改名申请书,右手拿起罗文广的钢笔,一股温热之意传来。

  右手执笔,双眼注视改名学生签字一栏,毫不犹豫写下余桦名字。

  写完过后,目光移动到上一栏更改姓名一栏,深呼吸一口气,整个人不禁闭上双眼,回想着前身余桦的过去和记忆,心中说了一句我会带着你的记忆和梦想好好活下去的。

  从现在开始,我叫,余华!


  (https://www.uuubqg.cc/30852_30852819/65278591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