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朕心甚慰
吕夷简微微错愕,尚未发问,欧阳修便小跑着凑到了他们身旁。
他深深一揖:“学生多谢诸位相公们教诲!学生惭愧!”
他又对恩师晏殊深深一揖:“恩师,学生今后必一心为国,不敢有片刻懈怠!”
说完,他昂然离去,洒脱高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哈哈!永叔谨受教!”
陈尧佐苦笑:“坦夫,永叔说出了老夫想说的话。”
吕夷简呵呵一笑:“既如此,咱们明日继续处理国事!
一个小小少年郎都有如此胸怀,我们焉能甘居人后?
还请诸公戮力同心,明晚本相还请诸公来此高歌。”
杜衍哑然失笑:“坦夫你个老滑头!”
他们都是终身免费贵宾,所以,吕夷简这句话等于白说。
陈尧佐打趣:“同叔,那弱柳小娘子对你颇为倾慕,你得加把劲儿!”
在诸公哄笑声中,他们各自上车离去。
翌日清晨,赵祯想起西北之乱局,便派内侍传枢密使杜衍来御书房议事。
待内侍走远,他才猛然想起,今日是休沐日。
他连忙喊来另一内侍,正要吩咐他喊人回来,便听外面内侍唱道:“官家,枢密使杜相公求见。”
赵祯一怔,下意识道:“宣!”
“官家有旨,宣枢密使杜相公觐见。”
话音刚落,杜衍便疾趋而入,躬身行礼:“臣杜衍,参见官家!”
赵祯笑道:“爱卿免礼!今日爱卿未休沐?”
杜衍道:“回官家,诸位相公今日都在处理国事。”
赵祯大奇,朕的爱卿们何时变得如此勤勉了?
杜衍看出赵祯的疑惑,连忙将昨夜之事简略讲述了一遍。
大宋虽严禁官员狎妓,但人家是去喝酒吃饭,名义上不能算违规。
这也算是君臣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
赵祯也没在意这些,他重点关注的是那几首新词。
尤其在听到那首《永遇乐》后,连他也忍不住拍案叫绝。
“好一个凭谁问!这首词是何人所作?其人官居何职?大宋有如此忠君体国之爱卿,朕心甚慰!”
杜衍笑道:“回官家,此词正是那秦小乙所作。”
赵祯微感错愕:“小乙一个束发少年,竟有如此胸怀?”
杜衍笑道:“臣恭喜官家喜得少年英才!秦小乙为曹总管、孙钤辖所献之策,硬生生阻住了元昊南侵。”
赵祯笑着摇了摇头:“小乙这厮…能以束发之龄发出如此喟叹,当世恐怕也只有他了!朕心甚慰!”
他唤来内侍:“既然诸位相公们都在,便传诸位肱股前来御书房议事吧。”
“奴婢遵旨。”
那内侍领旨离去。
赵祯取出一份奏折递向杜衍:“杜爱卿,你且看看此份奏报。”
他先不表明自己态度,便是对其存了考校之心。
杜衍躬身双手接过奏折,便匆匆看了起来。
少顷,他放下奏折,躬身道:“官家,刘知府慧眼如炬,臣附议!”
赵祯呵呵笑道:“朕也深表认同!元昊南侵受阻,必会整肃两翼。
然唃厮啰与回鹘唇齿相依,若元昊攻回鹘,唃厮啰势必相救。刘爱卿镇守真定府,有些大材小用!”
杜衍笑道:“臣恭喜官家又得一肱股重臣!刘知府所言极是:元昊的目标,实则为唃厮啰!
臣以为刘知府所言极是:曹总管万不可观望,应急速出兵救援河湟才是。”
西北如今的局势如下:
天圣六年(1028年),西夏开始攻取甘凉二州,天圣八年,归义军曹氏归降李元昊老爹李德明后,西夏西扩至瓜州。
明道元年,也就是去年,李德明病重之时,李元昊攻陷了凉州,也就是后世武威。
自此,甘州回鹘部族几乎都投奔了唃厮啰。
河西走廊从此尽落于西夏之手。西夏等于与回鹘、唃厮啰共享了丝绸之路。
西夏人发话了:
我们西夏既然稳定了河西走廊,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做出了卓越贡献,那么我们收一些过路费、保护费不过分吧?
唃厮啰不这么看,他认为西夏很过分!
所以他屡次派兵攻退妄图霸占丝绸之路的西夏兵。
这便是回鹘、吐蕃与西夏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就在李德明的部署,除了沙州等两三州便全部达成之时,这短命鬼却出师未捷身先死。
因此,元昊去年十月接替病死的李德明,成了新西平王。
这时,西夏尚未立国,还不能被称为“大夏国”。前文交待过,我们只是为了方便称呼其而已。
所以,目前西北有三方势力,西夏最大最强;
其次为唃厮啰的凉州、兰州、河湟诸部吐蕃、甘州等几州回鹘联合部落、杂居羌人等;
最后是西州回鹘,为自保,他们选择与唃厮啰结盟。
西夏被后两者包夹,但三者如今处于均势。
元昊要做的,便是打破这一均势的同时,攫取最大利益:
他想将西夏两翼回鹘蕃部尽数收编、占其领地。
赵祯颔首,他又拿出一本奏折:“杜爱卿,再看看这一份。”
杜衍这次只看了半截儿,便吓得手一哆嗦,险些将奏折丢出去。
“官家…这…这是否危言耸听?”
赵祯蹙眉叹道:“爱卿,你可知这份奏折是谁人书写?”
杜衍仔细翻看起来,却未发现上奏者何人,只觉其书法极为俊逸。
杜衍心中大奇:“官家,这奏折竟似对河湟局势极为熟稔,莫非是皇城司察子上奏?”
赵祯摇摇头,沉声道:“爱卿差矣!上奏者,秦小乙!”
“啪嗒”一声,奏折跌落于地。
赵祯哑然失笑:“一切为时尚早,如今只是未雨绸缪,爱卿何至于如此失态?”
杜衍捡起奏折,缓缓跪倒在地:“官家,臣惶恐!对元昊之全部动向,臣一无所知!请官家责罚!臣甘愿领罪!”
赵祯越过御案,亲自扶起他,拍了拍他胳膊以做勉励:“爱卿莫要如此,即便朕有皇城司,不也一样毫无所觉?
如此重要机密,以元昊之多疑,怎可能泄露?能提前查辨天机的,当世恐怕也只有小乙。
爱卿如此忧心国事,朕心甚慰!对了爱卿,朕这里,还有一个好消息!”
他拿起第三份奏折递给杜衍。
尽管杜衍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他还是忍不住一惊。
“官家,大…大豆每亩竟可收两石有余?今年大宋大旱歉收啊!”
赵祯摇头苦笑:“爱卿,真定府决不像是歉收。而且,真定府麦子和大豆两熟!”
杜衍产生一种做梦般的不真实感。
麦收是在五月中旬,正常来说,大豆的生长期至少也要四个多月,可今日才九月廿十日。
而且,大豆亩产一石已是极限,两石二斗是怎么回事儿?
总而言之,这一切极不科学。
当然,即便给刘平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胡说八道。所以,这事儿的真实性毋庸置疑。
他正逐字逐句地研究着奏折、想查出原因何在时,吕夷简等六相便都赶了过来。
赵祯笑得极为开心:“诸位爱卿忠君体国,即便休沐日仍为国事而操劳不殆,朕心甚慰!”
很快,君臣就驰援唃厮啰一事,便达成了共识。
好吧,这事儿根本就不用讨论。
除了赵顼和王邋遢这对奇葩,谁会耗费大量军费攻打河湟?
我就问一句:你占这广袤草原何用?莫非你想在草原种土豆、花生和红薯?你有吗?
历史上,赵顼占了河湟又如何?仅仅不到三十年,到绍圣年间驻军便被迫撤离。
至于撤离的原因,呵呵,正是军费。没有秦小乙,驻军又如何自给自足?
熙丰变法,给北宋捅了重重一刀,从此让大宋血流不止。
可惜,当黄宗羲总结出他那神奇的定律时,连大明都完犊子了。
随后,赵祯拿出饱满均匀如珠的大豆、细如黑粉的肥料。
“爱卿请看,正因此肥,才有如此上等大豆!”
晏殊拈须微笑:“既如此,官家,便先让河北路施用此肥,以期一年两熟如何?”
赵祯颔首:“甚善!便有劳爱卿拟旨!”
接下来,毫无意外,当诸位相公们看过秦小乙的奏报后,全部目瞪口呆。
(https://www.uuubqg.cc/29261_29261983/4071649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