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封侯拜相 下
数日后,太子被梁帝私刑处死的消息传回夏国雍都。全本小说网|
不过梁国派来的使臣宣称是太子纵情酒色身虚力乏,偶感风寒不治而亡。梁国会以国丧之礼将太子遗体送回夏国。除了这个不幸的消息,梁国使臣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梁帝已经用计成功刺死克察沁,让突厥内部起了激烈的冲突,新任突厥可汗格木图正与摄政阿尔萨为了皇位打得不可开交,根本无力顾及前线战事。梁帝亲笔手书言辞恳切,表示愿意摒弃前嫌,与夏国正式结盟,梁国举全国兵力与夏国共抗突厥。
夏国群臣激愤,尤其太子党一派更是痛斥梁国的卑劣行径,主张不予合作。
皇帝却似早已料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他私下里对太子党一干重臣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那是太子死亡的真相。太子被软禁期间身中奇毒丧失神智,梁国后宫,强暴了梁国皇后杨氏,杨氏殉节自尽,太子也因纵欲过度损耗严重虚脱而死。此等丑事被梁帝压了下来,以之为要挟与夏国结盟抵抗突厥。如果夏国皇帝不允,梁帝将把太子的罪行公诸于众,让夏国皇室颜面扫地。夏国暂时找不到证据证明是梁帝下毒谋害太子,所以只能先服软。但是夏国皇帝认为太子之死和梁国这样的威胁其实也是一个契机,等与梁国一起消灭突厥后,夏国发兵梁国就会有更充分的理由。梁帝此举虽然能救近火,却从长远讲对梁国很不利。
皇帝争得这些重臣支持,冷静沉着地下诏回应,表示不计较太子身死梁国的意外,愿意与梁国结盟对突厥发起反击。但是开出前提条件。以夏国兵力全部集结要一定时间为由,希望梁队打头阵。相应的夏国皇帝会命令原本陪同太子留质的夏国官员积极配合梁国地军队奔赴前线,共抗突厥。
其实这是明摆着先消耗梁队与突厥硬拼。等夏国大军部署好,一鼓作气北上。估计不仅能将突厥打回老家,说不定梁国也顺带被夏国扫平。
梁帝不可能看不出这样的阴谋,但是他欣然应允,并且采纳夏国皇帝的建议任命李溪为军师,随梁国三十万大军发往前线。
如果是真地李系舟。打死他也不去前线,肯定半路开溜,带着林潇卷包跑路。可惜他现在还躺在棺材里,人事不省,身不由己被李铮拉去前线。
梁国的将士本来看不起这位年轻地夏国官员,明明一个礼部侍郎,小小的文官有什么本事能当军师?但是临行点将之时,大家都看见李铮扮演的李溪豪情万丈地站在点将台上,威风凛凛双目如电。他以内力放言:“突厥不退,有家不归。一路看小说网今日我携棺椁与诸位共赴前线,拼得身死。亦要将突厥赶回北方。将士中有懂门道的,已然看出夏国这位李大人武功非比寻常。能让台下几十万大军都清楚地听见他说的话。单这份内力绝对是一流高手。
李铮又从木匣中拎出克察沁地人头,朗声道:“前一任突厥可汗克察沁的人头已经被我夏国勇士取得。突厥将帅谁若敢上阵,这就是他们的下场。”他扬手一掷,将克察沁的人头不偏不倚挂上远处旗杆,“我们将用他们的人头和鲜血祭旗。”
李铮这一番表现,充分激发了将士们的热情和勇气,大军尚未出发,士气已经高涨。
梁帝也在点将台上,他坐在黄罗伞盖下,痴痴地望着李铮潇洒的背影,喃喃道:“李溪,这才是你的真本色吧?指点江山,驰骋沙场。朕相信,有你在,我梁国三十万将士也可以抵挡突厥百万大军。希望朕能等到你凯旋归来。”
李铮是有真材实料的,除了懂得治理国家,在兵法谋略上造诣也很高。当初夏蜀之战,若非蜀国先失民心,流言四起朝政不稳,李铮只能坐阵皇宫分不出精力统军,夏队的牺牲,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竟然生生把突厥大军逼出梁国,驱逐到边境。李铮在军中地威信也日益攀升。
其实突厥人在前线的兵力早已不是克察沁统帅南征地百万之师,大量兵马被格木图调回后方应付阿尔萨地挑衅。如今梁队奇谋迭出,勇往直前,格木图心中早就怯了。还好他当时留了后路,并没有完全按照与梁帝的协议立刻斩杀关押在前线大营地夏国官员,他幻想着至少将来还能借这些人质抵挡夏队已经胜利会师,打算乘胜追击,直捣突厥东上都,彻底消灭突厥的威胁。而夏国将帅担心留在突厥大营内的夏国官员安全,反而畏首畏尾,举棋不定。其中还有左丞相高敏的嫡系,这些人在来前线时都受到左丞相嘱托,无论用什么办法也一定要将其唯一的儿子高赫救出来。太子已经死了,左丞相失了一个坚强的政治后盾,如果想保住在朝中的威信权力,惟有将高赫救回来,凭借高赫在梁国和突厥之战中的功勋,支持其权势。如果高赫死了只能得个虚名,毫无用处。
李铮在蜀国经营权势那么多年,怎会看不透左丞相的用意?他明面上虽然答应尽力营救高赫等人,但是等这些人离去之后,他的嘴角禁不住浮现一丝冷笑。
林潇就在他身侧,她看到李铮的冷笑已经猜到他的心思,禁不住问道:“李铮,你是不是连高赫他们也不想放过?”
李铮没打算在这件事上隐瞒林潇,所以点点头,镇定道:“无论太子是不是我杀的,将来恐怕都会有人以此做文章。夏国皇帝将系舟派到梁国,不只是想用系舟之才开疆拓土。还为长久控制系舟设好了圈套。而系舟为了大局,为了天下一统的宏愿,就算明知是圈套也别无选择往里跳。夏国皇帝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一旦有了这把柄攥在他手中,系舟将永远得不到自由。”
林潇虽然聪慧。但是比起李铮在权术方面的经验还差了很多。她不解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夏国皇帝早存了心思要害系舟不成?”
“虽然我没有与夏国皇帝见过面,但是我敢说这世上他绝对是最称职的帝王,为达目地不择手段,充分利用身边所有人,他的亲人他的臣子谁都不放过;他冷酷地算计一切。让人身不由己按照他地计划付出,到头来仍然逃不出他的掌心。”李铮叹息道,“夏国皇帝不可能想不到把太子送到梁国地危险性,但他为了击退突厥,甚至伺机侵占梁国已经做好了牺牲太子的准备。他明知道系舟更忠于英王,故意制造了这样的机会,让系舟和太子一起来梁国。太子聪明睿智言行无失,英王想夺嫡,除非太子出意外。如果我是系舟。一定不愿放弃此天赐良机,一定会为了英王把太子逼上绝境。所以太子死在谁的手中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必须死。太子死了。夏国才能获得明证言顺讨伐梁国地借口。梁国人当然也防备着这一点,梁帝敢对太子下毒却不敢要太子性命。就是想留条后路。夏国皇帝却不急。因为他知道系舟会以大局为重最终选择杀死太子这条路。”
“你既然看得透彻,为何还是杀了太子?系舟背下这个黑锅。将来皇帝翻脸不认人,计较太子之死怎么办?”
李铮目光一凛,淡淡道:“你以为我不杀太子,太子就不会死么?当时系舟一时冲动,没想清楚就把太子中毒的情况传回夏国,既然太子已经成了废人,夏国皇帝当然要榨干他最后一点价值。”
林潇一阵胆寒:“你是说夏国皇帝会派人杀了太子。”
“没错。不仅如此,夏国皇帝将来还会用太子的中毒与死亡威胁系舟。谁都知道太子死了,英王获利最大,只要皇帝认为是系舟谋害太子,随便授意哪个大臣参他一本,系舟都是百口难辩。谁会相信真相是皇帝为了开疆拓土借他人之手谋杀自己的儿子呢?系舟如果不想背这个黑锅,就要乖乖为皇帝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系舟应该不喜欢被束缚,看你的心性就知道,天下一统后你们想归隐山林过逍遥日子对不对?”
林潇点点头。
“所以谋刺太子的黑锅,我来背。我曾是蜀国摄政王,亡国后被夏国通缉逃窜到梁国,趁机杀害夏国太子泄愤有何不可?我精通摄魂术,与系舟面貌相像,冒充系舟轻而易举。我下毒害系舟,用解药威胁你们合作,除了你可以作证,我还会安排其他人在适当的时候识破我的阴谋。而高赫等人在营救途中不幸身死,也许是个不错的机会。这些人死光了,一来不会与系舟争功,二来高赫地父亲左丞相高敏是太子党的旧部,将来说不定会成为系舟的政敌,高敏地实力损一分,对系舟的威胁就少一分。其实以系舟地才智他也必会看透这些,被逼无奈地时候也会作出与我一样的选择。”李铮顿了一下,又和蔼地笑道,“林潇,你当初怀疑地没错,我确实有现成的刻骨铭心解药,让系舟恢复神智的解药我也会一起留给你。不过要等我将这些坏事都做完了以后,我和你一样,都不愿意系舟沾染太多杀戮和血腥。”
在李铮眼中,林潇兰心蕙质,武功超群,善良重义,对李溪一往情深,所以他才能在关键时刻毫无保留将后续安排交待给林潇。做完这一切,李铮便悄悄离开了。
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按照李铮的谋划一步步进行。
高赫等人在营救途中意外身死,夏国将士发现了有人假冒李溪行凶,李铮的“恶行”被识破,再追查太子死亡也是李铮所为。所有的证据表明,坏事都是李铮作的,李铮阴谋败露再次逃之夭夭,而荣耀功勋都留给了李溪。
夏国天佑十七年春,阿尔萨和格木图相继战死,突厥大军内斗损耗严重,被夏梁联军趁势攻入东上都。之后若干年,夏国大军纵横草原,一一扫平突厥负隅顽抗之部,最后只有少数宁死不降的人逃往蛮荒之地,不敢再回故土。
攻入东上都之时,李溪因功勋卓著受封楚江侯,夏国皇帝甚至暗示,将自胜王党作乱后虚悬已久的右丞相之位留给李溪。不仅击退突厥之功,当初辅助英王成功联姻越国,在灭昭之战、伐楚之谋中李溪也立功无数,这些功劳一一被表彰,一时之间,李溪的威望和权势如日中天。不及弱冠之年,李溪便封侯拜相,尚未凯旋而归,他的才智武功就已经被夏国人争相传颂,可谓风光无限。谢谢大家支持!
手机访问: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最新全本:、、、、、、、、、、
(https://www.uuubqg.cc/28_28603/185221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