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煎饼的奇迹
将肉送于到松鹤楼,伙计收了,账房的主事却不在,李二在酒楼后仪门旁的照壁墙根里等账房回来支钱。wWW、qb5、Com//
许是账房去了堂子里喝花酒,正和粉头调笑,舍不得那温柔乡,李二等了小半个时辰也不见回来。
后院是酒楼的厨房和放置一应杂物之所,很是凌乱,隐约闻得前面食客饮酒猜枚之声。
却见一灰衣小帽的伙计支架起一铁鏊子,鏊子下生了火,在鏊子上抹了菜油。待烧热以后,舀上一勺面糊放到鏊子上,用木耙子沿着鏊子摊一圈。面糊所到之处就迅速地凝成一层,未凝固的面糊就被耙子带着向前走,耙子的长短正好等于鏊子的半径,耙子绕场一周,刚好将面糊摊成煎饼的模样。
李二惊奇,这不就是在摊煎饼的么?原来自己在上学和工作之后,这煎饼因价格低廉,一直是主要的果腹之物,没想到又在这里见到老朋友——煎饼。
在李二(李边)的记忆里,煎饼这东西应该是街便小摊上的东西,难道这大酒楼也卖煎饼?
“小哥,你可是要做煎饼果子?怎不见你的油条?”李二忍不住好奇。
“甚么油条?”
“就是裹在煎饼里的油条。”
“我做的是煎饼裹大葱。”小伙计忿忿道:“县里的老爷陪了客人在楼上吃酒,大鱼大肉的油腻吃的厌烦,定要品尝咱这里的特色吃食,我不就来做煎饼了么。”
煎饼裹大葱素来是山东的特产,很得百姓喜爱,只是如同狗肉一般不能上的席面。
不一刻,那伙计摊了几张煎饼,如同被狗撵的兔子一样送到楼上,
又是不一刻,那伙计还是如同被狗撵的兔子一样跑了下来。身后还跟了个着福字袍的中年胖子。
那胖子不住的小声喝骂:“你们松鹤楼真是豆腐渣靠南墙——越发的稀松,楼上的可都是贵客,你们在连个煎饼也做不好?你这厮莫装憨,你弄的这是煎饼么?粗的能划破喉咙,去叫你们的大厨出来重新做过。”
那些大厨二厨的靠边站了,哭丧个脸:“知县老爷莫恼,那煎饼本就是乡下人的吃食,我等都是大厨,也做不来这等粗鄙之物。”
“老爷我可不管,今日尔等定要做出好的煎饼来,做不出来就等着本县的水火棍子咬你们的屁股吧。”知县老爷大发官威,刚好酒楼的掌柜过来,急忙小声的赔着不是:“老爷难为小民了,这煎饼本就是这样的物件儿,再怎么做也是出不了花样的……”
“本县在阳谷三年,眼看这就要任满,能不能升迁就看这一遭的,尔等耽搁了老爷我的前程,哼哼……”
这阳谷虽说是个小县,其实比现在大一点的镇子也差不多,知县老爷既是县官也是现管,可得罪不得。
那掌柜不住的小声恳求,县大老爷只是不依。
早年的煎饼是并非是面粉这等细粮做成,而是把地瓜干磨成粉为原料,由于是用石磨研磨,出来的地瓜粉难免粗细不均,所以煎饼摊的极厚。这样一来,就带来了口感上的差异。摊出来的煎饼比较厚,吃起来颗粒较粗。而知县老爷的朋友自然是官宦人士,也是吃惯了精细美食的,很难咽下这样粗鄙的吃食。
李二在学校的时候,门口卖煎饼的摊子有十好几个,花样繁多,口味各异,于是上前:“煎饼我也会做的些个花样……”
知县老爷以为李二是店里的伙计,急道:“速速做来。”
李二要了两个熟透的柿子,掳起袖子,又在面糊里加了些地瓜粉,使得面糊愈加的粘稠成团。李二将面团放到涂了油的热鏊子上迅速地滚上一圈,鏊子上留下一层极薄的面痕,将去皮的柿子放上去,用刮子在煎饼上刮均匀,立即揭下并趁软折叠整齐。
这般做出的煎饼采用的是民间的“滚煎饼”之法,比“摊”出的煎饼要细腻的多。不仅其薄如纸,而且色泽鲜红,味道甜美。即有粗粮的纤维又有水果的维生素,对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健康食品。
因为有了软柿子的滋润,煎饼不再干巴巴的极易破碎,而是绵软的如同宣纸一般。
如此这般的做了几张,知县老爷欢喜的拿上楼去。
李二向掌柜会兑了肉钱要走,忽见得知县大老爷在楼上招手:“过来,莫看别人,说的就是你,方才摊煎饼的小哥,上楼来。”
李二不知所以,那掌柜久经世故,轻拽他的衣衫:“你做的煎饼好,贵客是要打赏了,快去吧。”
上得楼来,知县老爷小声的一再叮嘱要“在意礼数”,这才进到里头的明间。
明间里锦帐围屏,放了梅花暖帘,点着炉安兽炭,摆列酒席旁是三人同坐。对面是一女子抱了琵琶正在弹奏,知县老爷恭敬的站在一旁,李二看屋里再没有第五把椅子,显然知县老爷一直是站着的。
当中那人五十上下,黑面黑须,着的是开襟的青布袍,也不戴冠,只以丝带束发。此人面色沉静,不露喜怒。
左手旁的是个四十来岁的书生,面色白净,戴的是圆顶朝天高冠,穿一袭大缎子的银边白袍。许是吃了酒的缘故,袍子和中衣都解的开了,露出里头贴身的衫子。正擎着大碗饮酒。
右手那人也是五十上下,也是着了青布袍子,端坐不动,此人面色红润,说话也是中气十足:“方才的煎饼可是你做的?好手艺。”
李二对这两个老头子和哪个半大的老头子没有什么兴致,只看一眼就偏头看旁边抱琵琶的女子。
那女子穿的是翠绿绸的斜襟袄,软黄裙子,头上戴着外翻毛的兔儿小帽。面似粉妆玉琢,发如蝉髻鸦鬟,端的是百分的风流,十分的姿色。
李二不错眼的看她,这女子羞涩的微微低头。
旁边的知县老爷可就急了,悄悄拽李二的衣袖:“大人问你话哩……你还没有给大人见礼……”
“问的甚么话?”李二这才缓过神来:“见礼?不是要我磕头吧?他们是什么人物?就要我磕头?”
知县老爷闻听,险些口吐白沫栽倒在地。
那三人哈哈大笑,中间不苟言笑的黑面之人也是展露笑容:“都说光州司马二郎名动天下,妇孺皆知,我看是盛名难负呐,哈哈。”
那四十来岁的书生笑的更甚,将口中酒浆直接的喷了出来:“众人成名或以文采,或以政绩,唯独你司马君实幼年砸破一口大缸,就成了名气,看来你这名气还是不够大,哈哈……”
红面老者尴尬的笑着,面色更红:“你们取笑我了,取笑我了。”
砸破一口大缸就成名的全天下再也没有第二个,便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也知道他是谁了。李二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历史上的名人,指着那老者道:“你……你是砸光的司马缸?错了,砸缸的司马缸是你?又错了,你是司马光?”
ps:当时确实没有辣椒和地瓜,谢谢书友的提醒,好在本书只是戏说的成份居多,暂时先这样吧,要是认为实在有修改的必要,请在书评中留言!
最新全本:、、、、、、、、、、
(https://www.uuubqg.cc/28_28351/156111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