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末毒士 > 114枭雄亡 群雄逐鹿

114枭雄亡 群雄逐鹿


韩越派蔡逊去刺杀曹操,被曹操及时发现,将蔡逊抓了俘虏,那蔡逊受刑不过,不但承认了自己的刺客身份,还供出几个同伙,好在他们几个人是单独行动,与许攸的“月士”和逢纪的“影卫”并无交集,所以没有造成太大损失。

抓到蔡逊之后的曹操心情大好,他终于走出屋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再吟诗一首,将多日来闷在心里的怨气发泄出去。

主簿杨修见曹操病体好转,非常高兴,赶紧吩咐下人杀牛宰羊以事庆祝。

当天傍晚,曹操带着几个重臣大吃大喝了一场,直到深夜才回屋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下人去唤曹操起床,这才发现曹操已经口吐白沫昏死过去。

仆人吓坏了,他一面呼救一面朝外面跑,正与曹丕撞个满怀。

如今曹操身边就剩下曹丕这么一个儿子,当年许都陷落,曹操的所有儿子都被抓了俘虏,好在当时曹丕随军,没有被捉,这才为曹操留下了根苗。

至从曹操重病以来,曹丕便代管冀州政务,无论军政还是民政都被他接手过来,俨然变成了第二个曹操。

昨晚曹操与群臣饮酒至深夜,当时曹丕不在城中,并不知情,等他半夜返回邺城的时候,才接到曹操身体康复的消息,因此才起大早来探望父亲,当他得知曹操口吐白沫之后,也吓坏了,赶紧吩咐人去叫医者前来诊治。

医者来了之后,帮曹操把脉施针,经过一番抢救,这才把曹操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缓过气来的曹操面色惨白,不带一丝血色,他的嘴唇变得青紫,身体也只能躺着,一动也不能动。

得知曹操病危,邺城以内的所有重臣都来探望,大家站在屋外摩拳擦掌无计可施。

中午十分,曹操可以说话了,他首先把荀攸叫了进去,含着眼泪对荀攸说道“公达随我多年,劳苦功高,而今老夫命不久矣,后背儿孙还在韩越处关押,内心始终难安,倘若我死去,还往公达如待我一般帮助曹丕”

荀攸流着泪点了点头。

曹操吩咐下人取来纸笔,由荀攸记录,开始给属下们留遗言。

那曹操断断续续讲了半个时辰,不知不觉的竟然睡着了。

荀攸见曹操睡着,赶紧将记录收了起来,然后退出屋外。

那曹操睡了能有一盏茶的时间,又醒了过来,他再次把荀攸叫了进去,继续书写遗言。

就这样,荀攸断断续续的记录了许多话,虽然很多话都不挨边,但是大体上还能看得懂。

交代完遗言之后,曹操分别把夏侯惇、曹仁、陈群、向朗、廖立、董昭、辛评叫了进去,当着他们的面,将后事托付一番,临了要他们务必像对待自己一样善待曹丕。

看着将死的曹操,群臣无不落泪,曹仁哭得都快昏死过去了,夏侯惇更是嚎的震天动地。

当天夜里,曹操就死了,为了不动摇军心,陈群要求曹丕秘不发丧,对外只说是曹操重病,不能见人。

曹丕也知道曹操的死会给冀州带来很大危害,因此便采用了陈群的建议,将父亲的死讯隐藏了起来。

这件事虽然暂时隐瞒,对一些重臣却不能瞒着,曹丕第一时间派人去见荀彧,那是曹操最看重的臣子,也是曹操托孤的首要重臣,曹操的死讯可以瞒着任何人,唯独不能瞒荀彧。

当荀彧接到曹丕的报丧文书,又看到了曹操的临终遗言,不禁潸然泪下,他抱着文书哭了很久,直到昏死过去。

如今的荀彧也是病入膏肓,哪能禁得起这么沉重的打击,他在家中哭一阵昏一阵,醒了之后继续哭,没几天的功夫,就把自己折腾死了。

荀悦见弟弟死了,知道曹营大势已去,他立刻将荀衍和于禁叫了过来,当着二人的面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听了荀悦的算计,于禁和荀衍都不吭声了,他们是曹操身边重臣,也都是见过大风大浪之人,可是面对荀悦的大胆想法,他们也犹豫了。

原来荀悦见曹操已死,荀彧也跟着死了,如此一来,曹营失去两大支柱,各方早就对曹操的地盘垂涎三尺,哪能放过这个机会,一旦韩越与刘备、孙策同时对曹军发难,曹丕根本无法应付,就算曹操活过来也应付不了,为了不让曹丕腹背受敌,荀悦打算投靠孙策,只要他加入孙策队伍,中原的地盘才会归孙策所有,刘备与韩越决不能坐视孙策壮大,必定同时发难,只有如此,曹丕才有充足的准备时间,等韩越与孙策分出胜负,曹丕也已经准备完毕,而韩越与孙策已经撕破脸,彼此形成互相牵制的局面,再也不能全力对付曹丕了。

荀悦的办法看起来牺牲很大,实际却是最恰当的手段,眼下河南的曹军三面受敌,如果不是其他三股势力互相提防,曹军早就被赶出河南了。如今只要荀悦改变河南境内的平衡局面,战争一触即发,而最终获取好处的很可能就是置身事外的曹丕。

荀衍和于禁都不愿意背负叛徒的骂名,因此始终拿不定主意,俩人思考了几天,经过反复琢磨,始终想不出其他退路,最终决定听从荀悦的建议。

如今的孙策正在积极备战,他一直准备突袭宛城,怎奈曹军防卫森严,始终没有机会,哪曾想荀悦会主动投降,他不但将宛城献给孙策,就连汝南和定陶一代的地盘也一并奉上。

孙策接到降书之后心花怒放,赶紧派人接收宛城防务,随即出兵汝南,打算尽快接管曹操的所有地盘。

让孙策没想到的是,荀悦早已将自己投降的消息放了出去,刘备和颜良都接到了讯息,不等孙策到达汝南,颜良已经将汝南的大片土地据为己有,刘备也接管了定陶以南的大片土地。

为了抢到更多地盘,孙策派甘宁带三千人去接管上蔡:派丁奉带三千人去接管宜春:派周泰去接管安城、、、、总之,他一共派出十二支队伍,分别赶往汝南各地。

单说甘宁一路疾行,来到悬瓠城,此时城上已经升起韩越旗号。

看着城头的旗帜,甘宁大怒,他指着城上士兵吼道“速去叫你家主将前来”

士兵不敢怠慢,一路小跑进城去了,没一会的功夫,一员年轻将官来到城上,此人二十六七岁的年纪,生得浓眉大眼模样俊秀,正是颜良的三儿子颜孝颜季洪。

颜良一共有四个儿子,年岁都比韩越大,这三子颜季洪是颜良最喜欢的儿子,他跟随颜良南征北战多年,立下赫赫战功,也是久经沙场的上将。

甘宁见颜孝来到城上,立刻用刀点指“城上贼将速速通名”

“颜孝颜季洪,你是何人”

“吾乃孙策帐下先锋官甘宁,奉主公之命,前来接收上蔡,尔等速速离去,以免惹来杀身之祸”

颜孝一听是甘宁,不由仔细打量了一番,但见那甘宁头戴一顶亮银凤翅冠,嵌明珠,镶异宝,雉鸡翎,脑后飘,狐狸尾,胸前照。身穿宝蓝花锦袍,巧匠织,能工造,鱼尾战裙真妖娆。腰间带,嵌八宝,透体明亮闪光毫。五彩靴,足下套,三尺宝剑挡箭袍。掌中刀,寒气照,光华夺目阴风绕。趾高气扬威风抖,凛凛煞气胆将豪。

看着威武的甘宁,颜孝不仅赞叹起来:难怪是孙策手下名将,果然名不虚传,单凭这份气势便无人能及。

看到颜孝发愣,甘宁狂躁起来,他本以为自己这次接收上蔡必定马到成功,没想到颜良军来的这么快,眼看城池归了别人,他哪能甘心。他指着颜孝喝道“贼将速速离去,再要耽搁,小心甘某杀上城去,杀你个片甲不留”

颜孝哈哈笑道“甘兴霸,听闻你是江东豪杰,可敢与颜某一战”

“有何不敢”

颜孝大叫道“好,不愧是江东豪杰,若你胜得过我手中的快刀,我便退出上蔡,若你战败,立刻离去,无需在此纠缠”

当下,颜孝开了城门杀出城外,他与甘宁在两军疆场相对而立,随着一声爆喝,二人各自催马,朝对方杀去。

甘宁使用的是响铃大刀,刀身重五十三斤,刀头长三尺六寸,刀背带八颗铜铃,刀杆长九尺三寸,一尺长的刀攥,舞动起来呼呼挂风,铜铃也发出尖啸之声,听的人心烦意乱。

颜孝用的是秋水燕翎刀,这大刀刀头狭长,刀杆较短,很少有男人使用这种大刀,颜孝之所以使用这种刀,就是因为它轻便,颜家的快刀堪称一绝,那是严颜用半生心血磨炼出来的绝技,颜孝继承了父亲的真传,厮杀起来也是迅捷无比,快的无法形容。

甘宁刚刚和颜孝交手便吃了亏,被颜孝的快刀杀得手忙脚乱,一个没注意,脑后的稚鸡翎被燕翎刀砍断,若不是甘宁反应迅速,只怕半个脑袋都要搬家了。

甘宁征战多年,什么样的高手都见过,唯独没见过颜孝这种刀法,他的刀太快了,简直和刀山一样,每刀发出必然暗藏多种变化,刀招也非常灵巧,大都采用,切、抹、推、划等小巧的招数,因为动作幅度小,变化快,故此让人防不胜防,就连甘宁也不知该如何对付。

好在甘宁久经沙场,武艺高强,他与颜孝厮杀了二十几个回合,渐渐适应了颜孝的刀法,也开始转守为攻了。

面对勇猛的甘宁,颜孝也是非常吃惊,他没想到甘宁这么快就找到应对自己的手段,而且还反守为攻。

甘宁与颜孝年岁差不多,临敌经验也接近,只是这真实本事还要比颜孝强了一点,他的天分比颜孝高,十四岁开始闯荡江湖,学会很多手段,刀法也不拘一格,面对颜孝的快刀,他采用以静制动的方式应对。

甘宁的大刀沉重,力气也很大,五十多斤重的大刀在他手里好像灯草一样轻,他的刀法严密,招数惊奇,门户严谨,不露一丝破绽,任凭颜孝如何发招,他都能从容应对。

随着时间的推移,俩人厮杀了七十几个回合,战场局势也渐渐清晰,颜孝的快刀利在速战,一旦拖得时间久了,便会因为消耗太大而慢下来:甘宁的身体比颜孝强壮很多,久战下去必占便宜,加之甘宁的大刀特殊,刀背上的八个铜铃专能扰人心神,颜孝本就不是他的对手,被他的铜铃声闹得心烦意乱,刀法也渐渐乱了起来。

虽然颜孝落了下风,但是甘宁一时半会也无法取胜,毕竟是颜良的儿子,一身本事非同小可,想要战胜他估计也要在百招之外。

甘宁拿不准颜孝还有没有其他手段,为了尽快取胜,他打着打着忽然一转大刀,刀背上的铜铃竟然飞出去一只。那铜铃直奔颜孝面门打来。

颜孝只觉眼前一花,赶紧挥刀招架,却被甘宁使了个“脑后摘瓜”,大刀正砍在脖子上,一颗头颅掉在了地上。


  (https://www.uuubqg.cc/28807_28807003/6745553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