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建设修仙界时我被带飞了 > 第37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6章


归元派内有专门供门下弟子幻境问心的地方,特别是给第一次问心的弟子,有从促进入定到失败惊醒的一系列阵法。确保弟子们在第一次幻境问心时能正常进入状态,并且不会迷失其中,然后失却性命。

        当然,这样周全的准备只对才入门不久的小弟子们有用,金丹期之后就只能靠弟子们凭真本事度过问心劫了。所以在筑基期,弟子们就得学着逐渐摆脱阵法的保护,自己在问心劫中走出来了。

        不过这样一套完备的阵法当然不是一个人能一拍脑袋就准备好的,至少宿飞鸾一个人没法支持这样一个大型的,包含了聚灵、清心、静情、保护等功能全方位的阵法。和知识范围或者灵力支持无关,就是其中还需要不少冷门材料,但宿飞鸾根本没带。

        所以现在眼看着庞鸿羽已经到了需要进入问心劫的时候,宿飞鸾只能自己来盯着,确保自己小弟子的第一次问心劫能顺利度过。

        所以他决定过两天给大徒弟放个假,让她去找皇帝手下熟悉北疆的人,他带着小徒弟过一下问心劫。

        对于这个情况,宁祁和庞鸿羽都没什么意见。宁祁是巴不得自己能多了解一点父母前往的北疆情况,最好是等她到了十四岁,就能直接前往北疆,无缝参与进父母的事业之中。而庞鸿羽则是只要绘画课程不减,其他的就随便了,他本人其实不怎么好学,脾气相当随遇而安。

        庞鸿羽这边师徒其乐融融,可另一边的国子监却并非是这样了。

        国子监考核完成之后,皇帝对于大部分学子,甚至部分博士、助教的水准都极为不满,再加上之前他们对于将庞丞相编纂的《四书六经详解》、《夏启判例》放到科举考试范围内的抗拒,觉得科举参考书目应该由国子监来编纂审核并出版,庞丞相属于是多管闲事了。

        于是种种原因综合起来,皇帝一怒之下,干脆将整个国子监解散了。

        他们不是自恃国子监是国家的最高学府,是文人表率吗?他要让国子监的人知道,失去了皇帝支持的国子监,什么都不是。他在文人世家长大,并不意味着他会对这些人退让,过界的想要攫取更多的权利,还要看他配不配合。

        下令将国子监解散之后,他趁热打铁,宣布重修国子监。学生就该做学生该做的事情,别院全都改成四人间宿舍;铲除内部的戏院茶楼,改为阅览室和练功房……派人重新设计国子监的设计布局,安排阵法结界,决不允许再有之前学子仗着法宝偷看试卷、组织作弊的行为出现了。

        而除此之外,他还宣布了重新修订科举考试范围,选拔国子监博士助教、分设文武科等内容。看起来是打定主意要在一到两个科举周期内把文武科举的事情都定下来,并且重建一个新的国子监了。

        命令颁布之后,民间虽然有些异议,但是好在科举考试变化范围不是特别大,而武举又是给了他们一个新的晋升渠道。至于其他方面,皇帝本人可是开国皇帝,权威和实力都是在线的,也没能闹出什么大动静来。

        唯一让人稍有微词的,恐怕是皇帝本人希望在国子监的课程中,或者是学斋中加入修炼这一项的行为了。但因为它顶着一个练气术的名头,最大作用是强身健体,而皇帝的军队中也不乏修炼改良后功法的人,因此虽然有些摩擦,但还是通过了。

        这其实是皇帝的一次尝试,等到将来神道,不,不能称之为神道,或许该称之为官道?或者是人道?不管是什么,等他建立完成的时候,或许对于继任者的身体素质要求就不那么高了,因为他的前辈将给后继者留下足够的力量。

        但是现在不行,人道尚未建立,还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需要强有力的人选在每一个节点打好基础。这些开拓者这没有前辈积累的力量,他们必须本身就是强而有力的,地方上的保护者,才能在人道的建立中打好坚定的基础。

        这些国子监的学子不需要修炼出太高的修为,皇帝对他们的要求只有从修炼中得到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和足以驱动法宝,开启结界的微薄灵力而已。等到这批学子足以奔赴地方的时候,法宝也该准备齐全了,他们刚好可以作为打下基础的契子。

        没错皇帝和宿飞鸾他们对于辅助用的法宝已经有了一点想法,并且已经开始计算材料、准备炼制了。因为要求的联系性很高,所以宿飞鸾他们希望能够一次性炼制一套子母法宝,用来沟通人道的整体解构。

        经过商讨之后,他们定下了子法宝的形态为官印,恰好和之前计划的人走力量不走的计划相符。到时候接任的官员可以直接通过官印来掌握力量,而同时他如果使用力量,也就必须使用官印表明身份,以防止力量的滥用。

        至于法宝的母体,他们在将天下绘制成沙盘或者是画卷两者中犹豫。前者具体方便,对于他们布置引导愿力的阵法来说直观方便的很,但是需要全部自行设计;后者有那卷桃源山居图可以参考,而且档次水平比前者都要高,对于引导愿力的效率应该比前者要高。

        虽然现在来看后者的选择更好,但是皇帝最后还是敲定了炼制前者,顶多就是希望宿飞鸾给法宝留下升级的可能而已。

        因为时间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因为好高骛远而耽搁这新朝建立时百废待兴的好时间。想要吃透那卷桃源山居图的炼制方式不知道需要多久,就算是吃透了也同样需要按照自己的要求重排阵纹,算起来比起前者要多出一段不知道多长的时间。

        按照秦氏预见的内容来说,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耽搁了。

        按照秦氏的梦,他死在了三年后,而且因为秦氏在那个时候早就已经被打发到偏远的乡下了,所以她甚至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只知道似乎是一件大事,有些语焉不详的流言,然后她在听说皇帝驾崩之后不久就听说迁都了。

        皇帝不知道在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他决心提前做好准备。重新梳理都城的防卫阵法和军队的调度都是计划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将危险按死在都城的准备和将重要人物撤离的计划都需要同步进行。

        他不知道致自己于死地的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反正不可能是自然死亡,他修炼之后衰老的速度慢了不少,他现在一点衰弱的迹象都没有,自觉活个三、四十年都没有问题,决不可能在短短三年后自然死亡。不过按照他身先士卒的习惯来看,会战死好像也是正常的。

        所以他得提前做一些准备,人祸的话要提前提防,天灾的话要想办法抵御后赈灾。反正要他什么都不做,只是躲避的逃走的话是绝对不行的。哪有一点小事就匆匆迁都的,夏朝丢不起这个面子,至少一个乡野夫人的一面之词是没法说服其他人的。

        对于国子监的处理就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看到皇帝整顿国子监的决心与手段,京中百官对于如何安排家中弟子也算是有了一些想法。于是在国子监招聘博士等人时,报名者为数不少,不仅有不少闲赋在翰林院的学士报名,还有不少以前隐于乡野的大儒们报名。

        毕竟一个学者谁没有一点桃李满天下,以自己的学派辅佐皇朝建立太平之世的想法呢。现在皇帝已经表露出了自己的态度,而庞丞相也表示了自己宽容吸纳百家的态度,那他们为何不去试一试呢。

        现在看起来,皇帝很明显有意重用将来的国子监学子,那若是他们能在其中教出符合自己想法的徒弟,那岂不是也能算得上是得偿所愿。

        这是年纪大一些的大儒的想法,而年轻一些的,甚至已经打算撸起袖子自己上了。等到皇帝收到礼部报上来的今年参与秋试人数的时候,就惊讶的发现参与的人数比起往年来说高了不少,平均年龄也大了不少,其中有不少之前没参加的地方有名儒生。

        这倒是他的意外之喜,这群人散落在各地倒算不上是隐患,就是有点显得他有点没有得到天下士人的承认而已。而他们现在愿意进入朝廷,一方面对于夏朝的名声是很好的一个宣传,一方面这些人有不少人能力出众,对于他们的人手补充也非常有利。

        因为计划已经排出来了,他们最多有三年时间,也就是一个科举周期的时间来准备法宝,所以炼制法宝这件事也提上了日程。

        皇帝秉持着术业有专攻的想法,除了给宿飞鸾安排一些辅助人手之外,把这件事全都交给了对方。

        而宿飞鸾看着皇帝提供的国库材料单子,对照着记忆中的材料性质,设计着炼制法宝需要的材料和手法。他还真的是第一次做这种类型的法宝,修真界谁会做这种调度愿力、分配神元的法宝啊,闲着没事不能去渡问心劫吗。

        因此设计和炼制法宝牵扯了他不少精力,他干脆给两个徒弟放了个短假,只给他们布置了一些功课。


  (https://www.uuubqg.cc/28465_28465925/4120287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