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妆潋滟 > 王昭君

王昭君


王昭君:只有离开才能亲见拜别汉皇带着您眼中的惊艳声喉里的喟叹怀抱着琵琶千里行去阳关初唱频频回盼是荣耀还是凄凉前途茫茫我为自己弹奏一曲青史传唱

        王昭君汉元帝时,昭君被选进宫。当时进宫的女人都要让画匠画张像,以让皇上点选。许多宫女会送礼物给画匠,希望把自己画美一点,但昭君并没有,所以一直没有机会受到皇帝的青睐。后来,匈奴王来中土请求和亲,后宫佳丽都怕被选中嫁去荒远的地方,只有昭君自愿和亲。

        成婚的日子到了。昭君出塞时因想到经此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返回,不禁悲从中来,弹奏了“出塞曲”抒发情愁。据说天上的燕子听到这首哀伤的曲调,竟然忘记飞翔,纷纷掉落下来。

        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她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掖庭的。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在队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时,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怨词》

        附昭君《怨词》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芭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转嫁继子,服毒而死

        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继承了单于的职位,依照匈奴的礼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年轻的单于对王昭君更加怜爱,夫妻生活十分恩爱甜蜜,接连生下两个女儿,长女叫云,次女叫当,后来分别嫁给匈奴贵族。

        雕陶莫皋与王昭君过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这时是汉成帝鸿嘉元年,王昭君已经三十二岁,正是绚烂的盛年,不必再有婚姻的绊系,好整以暇地参予匈奴的政治活动,对于匈奴与汉廷的友好关系,着实产生了不少沟通与调和的作用!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与妹妹见面,王昭君的两个女儿也曾到长安还入宫侍候过太皇太后,这位太皇太后就是汉元帝的皇后,她有个著名的侄子王莽,先谦躬下士博取虚名,后玩了一套所谓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可惜匈奴单于认为“不是刘氏子孙,何以可为中国皇帝?”于是边疆迭起,祸乱无穷。

        眼看自己创造的和平岁月毁于一旦,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绝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五十里的黄河岸边,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冢”。

        关于“青冢”也另有解释:《筠廓偶笔》:“王昭君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蒙作青色,故云青冢。”《塞北纪游》上也说:“塞外多白沙,空气映之,凡山林村阜,无不黛色横空,若泼浓墨,昭君墓烟垓朦胧,远见数十里外,故曰青冢。”

        历来提到“青冢”的诗句很多。如白居易的“不见青冢上,行人为浇酒。”杜牧的“青冢前头陇水流,燕支山下暮云秋。”

        王昭君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明妃”,系西晋时,为避司马昭的讳,改称“昭君”为“明君”,后渐渐有“明妃”一说。

        ]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两人都对昭君出塞寄予无限的怜惜与感叹。另外还有: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王安石也有吟咏王昭君的诗,他另创新意,不落俗套,认为王昭君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如:

        明妃曲

        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亿。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说无语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植拔春风手,弹着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家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前后辉映,以理度情,从人性角度着墨,使人更能了解王昭君在出塞前后的悲苦之余,也未尝没有另一种迷离心情,也未尝不是人生价值的另一种实现。“青冢”墓碑上也刻有: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这首诗,包括“和亲果使边烽消,鹿阁何人许共论。”总算对王昭君出塞和亲,有了公允的论断。

        王昭君的儿子右逐日王一系后来日益强盛,与东汉交恶,被窦宪追击,一路西窜,越过葱岭进入欧洲,占领哥特人的地盘引起罗马帝国的崩溃,在欧洲大陆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也就是后来的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等国。

        昭君出塞的故事迄今流传了两千年了。戏本《汉宫秋》里,昭君似乎脱离深宫苦海,以公主的名义远嫁嵇候珊后得到了幸福,但事实是在她第二个丈夫雕陶死后,她请求归汉未被允许,并被命嫁给前夫的儿子,多年的积怨太深,无法排遣,她服毒而死。昭君也有诗作传世:

        “……

        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里悠长。

        乌呼哀哉。忧心恻伤。”


  (https://www.uuubqg.cc/28386_28386471/4086905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