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边防一线行,致敬平凡又伟大的人
353团这边配备的车辆,大多还都是上个世纪没有淘汰的大屁股吉普。
这种老式的纯机械车辆,要是论服役时间,比很多战士的年龄都大。
但却很适合放在边防用,主要是皮实耐造啊。
陈钧坐在这种老式车上,带上一队人,还有物资,家信等等,挥手和崔政委告别。
反正他们这随行的队伍里,有王建星这个老资历,巡防边境倒是也没啥,至少不会出现迷路啥的。
七月份要是放在内地,那都不用想,必然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到处都是郁郁葱葱一副夏日植被茂盛的场景。
可在这荒凉的边境,前行的一路上,连青草都是稀稀疏疏,甚至走很远的路,压根就遇不到一根。
沿着光秃秃的路面,数辆吉普车晃晃悠悠的行驶着。
陈钧坐在车辆后排,他一边体会着颠簸的道路,一边目光幽幽的望向远处的雪山。
他倒是挺悠闲,可坐在他身旁的李武界,手中抱着崭新崭新的191式突击步枪,那家伙,一双眼珠子就跟贼眼似的。
滴溜溜的往两边看。
陈钧原本没想搭理这家伙,可眼角的余光时不时注意到李武界不停的晃动脑袋左右查看。
他忍不住笑道:“怎么了,看你很紧张,是害怕?”
“不,不是。”
李武界先是摇头,而后想了想又颇为不好意思的抬手挠头道:“团长,我也不是怕我自己有啥事,我是怕突然碰到敌人我反应不过来,不能保护你。”
听到他这么说,陈钧也是哑然失笑,但却并没有再说什么。
因为边防部队的确存在很多危险,这些危险不一定来自于敌人,同样还来自于环境,天险。
在353团呆了两个月,很多观念都开始变得不同。
就比如说团部的卫生队,在内地就没有停尸间这样的地方,可在边防是实实在在的有。
内地新兵到单位,首先参观的就是连队的荣誉室,那一面面锦旗,奖状,或者上级的表扬文件都彰显着连队过硬的历史,让每一个新来的战士,都以自己连队为荣。
在这边不行。
团荣誉室一般是不对外开放,新兵过来直属大队也不会让参观,因为那里的荣誉,都是代表着沉甸甸的牺牲。
边防新兵第一站,去的地方只是雪山上老兵的陵园,老兵给新兵讲故事,大多也不会以吹牛逼为主。
而是讲述和回窜分子的战斗,告诉新来的战士,怎么去判断回窜分子出没,对方活动的区域都在哪些地方。
遇到那些凶残的回窜分子,该怎么去战斗,
恰巧,一年四季中,就只有夏季的七月份和八月份,是回窜分子最活跃的时候。
因为除了这两个月,其他时间段都是大雪封山,能够提供通行的道路很少,能通行的地方又被一线哨岗把守着。
像李武界这种刚从内地过来的战士,只幻想过在战场上杀敌,哪碰到过可能会动真格的情况啊。
瞧着他实在紧张,陈钧拍了拍李武界的肩膀笑道:“行了,放松点。”
“先不说咱们不一定会碰到敌人,就算会碰到,你这么一路紧绷,怕是没等战斗你自己就先倒下了。”
“好好休息一下,要不了多久这路就不能再开车,只能靠着双腿去爬,留点精力吧。”
“是!!”
李武界嘴上答应的挺溜,就是动作上依旧没办法放松,陈钧也懒得再提醒了。
有警惕性也是好事,慢慢成长吧。
这次出来巡视团里的防线,陈钧并没有安排边涛跟着一起,那家伙本来身体就差劲,加上年龄大,不如十八九岁的小伙子适应能力强。
出来也是纯纯遭罪。
更何况,上面调动手续走完后,藏地军区直接将老边调任到团后勤,负责给各个营,连,统计物资情况。
有工作,再带他也就不合适了。
出来前,陈钧想到这次巡防会很难。
但他没想到,实际的巡防比他想象的更难。
车辆行驶大概六十公里后,再往上就没有公路了,只能在补给营地将车放下,物资和人员改为骑马前进。
马这玩意,在如今信息化合成化结合的时代,要不是因为来到边防,压根就没机会见识。
这眼瞅着王建星指挥着补给营地的人,牵着一匹匹战马从马厩中出来。
陈钧忍不住上前摸了摸马鬃,扭头看向王建星:“老王,这补给站有马,我怎么没见过团部的战士训练呢?”
“我记得训练大纲上,好像提到过军马队列练习,还有骑射训练的科目。”
“团长,那不是没有。”王建星笑着解释道:“是这两个月正处于夏季,道路能通车,各个补给营地能自给自足,战马没往团部集中。”
“等过了八月份,这些战马,大部分都要拉到林芝团部还有军分区那边集中豢养。”
“到大雪封山时才练习的勤,夏季都是分派到补给站,这样也方便从一线下来的同志,能够快一点到团部。”
“等大雪封山就不行了,物资匮乏,补给站养不起这么多战马。”
王建星一边解释,一边把缰绳递到陈钧手中,随即嘿嘿笑道:“团长,骑过马没?”
“这巡防要是没有马,光靠双腿走,几百公里的防线两个月也走不下来,在咱们,这骑马可是必须要学会的。”
说真的,骑马还真碰上陈钧的盲区了。
主要是他以前,也没接触过这玩意啊。
可作为一个团长,眼瞅着旁边一堆老兵眼巴巴的瞅着,王建星又不怀好意的龇牙大笑。
这俗话说,没吃过猪肉没还见过猪跑嘛?没骑过不代表没有看过。
陈钧咧嘴一笑,当即从王建星手中接过缰绳,战马都经过特殊训练,只要身穿军装,不大喊大叫,一般不会惊动它。
这点陈钧还是知道的。
他先是抓着缰绳抚摸着马鬃以示友好,让战马熟悉他身上的味道后,而后踩着马镫翻身上马。
这笑归笑,闹归闹。
王建星一看团长那姿势,就知道他以前没骑过。
动作虽说流畅,可再胆大的人突然骑到高大的马背上,没有经验的话也会莫名的紧张。
老王赶紧挥手驱散身边的人,大声道:“团长,骑马你就理解成扎马步就行,只不过扎马步的地方换到了马背上,一开始不要直接坐上去,容易重心不稳。”
“尤其是马快速奔跑的时候,更不要直接坐在马背上,你先熟悉一下,慢行的时候可以坐,但身体一定要跟着马背的起伏打浪。”
“要不然还是容易重心不稳。”
“屁股和马鞍一定要留出一个拳头的距离,脚蹬也只能踩三分之一,这样万一坠马能快速挣脱,双腿夹紧马鞍就行。”
有了王建星做指导,陈钧学习的速度倒是挺快,但就算是这样,也足足在补给营地练习了将近三个小时,才准备上山。
不谨慎不行啊。
他们这次巡防,大多数区域都在海拔五千米以上,一个不慎就可能有生命危险,逗留这么久不仅仅是在熟悉骑马,更是在熟悉分配到自己手中这匹马的马性。
所有的战士都必须熟悉,因为马和人一样,都有不同的性子,摸不熟这个,几百公里的绵延雪山可不是开玩笑的。
等所有人准备妥当。
陈钧才下令出发。
上山的路更是崎岖难走,一路都是骡马道,坎坎坷坷,异常艰难。
当队伍翻过漳拉山时,其中一匹战马突然倒地暴毙,连原因都不知道。
陈钧只能听王建星的建议,就地埋葬战马,巡视的队伍继续前行。
前面三天还好,大多数的道路就算难走,好歹还能骑马,到了第四天,他们一队人从漳拉山抵达娘拉山时,连马都不能骑了。
因为353团巡逻的战士,有不少人在这边跌落山崖,团里为了防止悲剧再次发生,一路上钉上了很多提示的木排。
娘拉山以前也有营区,但是在很久以前部队就撤了,一群人只能留宿在废旧的营区,趁着夜晚烧火做饭。
巡防队伍没啥能填饱肚子的东西,压缩饼干是有,自热火锅也有,但不适合边防巡逻人员啊。
他们这次是陪同新团长熟悉防线,几百公里走下来,少说也要一个多月。
压缩饼干带多少都不够吃,自热火锅又太占地方,与其带那么多口粮,还不如给一线的战士多带着补给来得更实在。
所以,晚上他们吃的也只是用一些雪水煮沸后放点老梭镖,也就是内地人说得干菜。
夜晚,皓月当空,废旧营地的室内堆放不少干柴,战士们生火取暖,坐在一块唠家常。
陈钧也蹲在火堆旁,搓着被冻得有些发痒的手,怔怔出神。
这次边防一线行,刚出来没多久,就让他见识到了这边的生活究竟有多苦了。
难怪老爷子会说,内地的兵去了边疆,哪怕只是躺着不动就算做贡献了。
还真是不假啊。
不来这边,谁能凭借想象,知道边防军人究竟有多苦?
就在陈钧怔神时,忙碌了半天的王参谋长拿过被火堆烤热的水壶递给他:“团长,喝些热水暖暖吧。”
火光摇曳,照得整个废弃营房内的战士脸庞都是红彤彤的。
陈钧抿了几口温水,将水壶放到地上,他抬头看了看废旧的营房忍不住问道:“老王,这以前应该也是353团的地方吧,怎么给撤了呢?”
“害”
王建星听到询问,抬手搓搓发烫的手掌,一屁股坐在地上:“边防建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防线建立完善程度,营区也要适当的变动位置。”
“团长,今天过来的情况你也看了,有段路楔很多木牌那里,以前被称为夺命崖。”
“这原先是个加强连驻防,全连总共181人,每年光是主副食都要消耗十万斤,这还没算军装被服还有军马的消耗。”
“吃喝拉撒的物资还有战斗所需的物资,除了人背肩抗外没别的办法。”
“我记得是07年那会,我刚来也没多久,往这送一次物资,团后勤每次都要租用当地的牦牛,还有几千只羊,分散分波驮着东西往这送。”
“一开始夺命崖也就是咱们今天下马的地方,老乡的羊掉下去太多了,物资也损失严重,没办法就只能将物资送到夺命崖那边。”
“换连里的战士往这边背,我那时候年轻背过几次,咱们今天是有军马速度还快点,以前那都是一人负重五六十斤,一趟来回十几个小时。”
“回来后累的人都直不起腰,脸发青,嘴发紫,甚至有不少人晕倒,也有不慎掉落悬崖的。”
“这上面一看不行啊,物资运输太难了,加上一二百号人每年取暖做饭的柴,都要五十万斤,正好防线调整,这个营地就被转移了。”
王建星并没有说得那么详细,其实现在国家富裕了一些,很多营地都开始供暖,连配套的吸氧设备都有,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很可以了。
搁他刚来那会,奥运会还没开始呢,国家的基建远远不如现在。
他刚到军营就是在这里驻守,老王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吃不饱饭,虽说后来读军校,能吃饱了,但个头却停留在一米六多。
说王建星站在陈钧跟前,就像个小老头,那是一点都不假。
他刚来这里驻营时,有次砍柴,为了多给连队准备一些,结果准备的柴火超出自身体重几十斤,刚背起来整个人就失去平衡。
连人带柴从山上滚了下去。
足足滚了几百米远,也幸好他身板小,背上的柴虽说散落了不少,但还留了一些,死死抓着绳子没松手,这才被一块大石头卡住。
就算这样,当初跟他一块砍柴的老兵将他背回连队后,都硬是躺了一个月才恢复。
十几岁就差点命丧黄泉,这些事情,老王都没吭声。
边防建设需要的是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他所做的牺牲也没必要大肆的宣扬。
因为这里,有很多像他一样的人。
但就算是不讲,陈钧巡视了这几天,也大致能猜到以前有多么艰苦了。
聊了没多久,所有战士困意袭来,一堆人连带着马匹全部进到一个屋子休息。
除了需要执勤战士之外,其他人都是摊开背包,围着躺在地上休息。
天亮后。
一行人继续出发,陈钧登上山顶,对着地图校正方位,一一对应地形后。
朝着拧拉山出发,巡视的第六天,山上突然飘起雪花,这也让陈钧真真切切的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七月飞雪。
好在他们都是老兵,有足够的经验,棉袄始终不离身,大衣也都带着。
除了他这个团长还有再次荣升为勤务兵的李武界觉得稀奇外,别的战士没一人觉得奇怪。
第七天,由团长带队的巡防队伍,终于来到了353团的四营十二连驻地。
边防团的编制体量一般都比较大,说是团级单位,其实换个名字叫边防旅都差不多了。
陈钧在十二连这边进行了慰问,也将十二连提前整理出来的家书,都送到连队司务长那里。
看着一个个边防战士,背着步枪,穿着大衣,左肩膀斜挎着弹药袋。
明明严肃到极点的战士,此刻却一脸兴奋的簇拥到司务长那里。
小心翼翼的等待着叫自己名字,如同捧着宝贝般拿到家书,躲到角落里拆开一遍遍的看,还时不时抬起袖子擦掉泪水,生怕打湿信纸的模样。
陈钧终于明白出发前,政委说的那句话了。
不到边防,你永远不明白一封家书,对战士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是他们心里最大的慰藉,也是他们常年坚守在边疆第一线的底气和希望。
趁着连里战士正高兴时,陈钧也顾不上休息,拉上王建星,又带着几名老兵离开连队。
准备登上远处的哨塔,再对标下手中的军事地图。
毕竟是团长嘛。
管理的地方这么大,这是国家对他信任,也是总部对他寄予的厚望。
这次出来,不管怎么说也要彻底搞清楚,353团驻地所有的详细情况。
(本章完)
(https://www.uuubqg.cc/28008_28008560/4620026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