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永乐大帝 > 第十二章 皇庄

第十二章 皇庄


  第十二章皇庄

  河岸边上,几只水牛正惬意地吃着水草。//Www。QΒ5。c0m//一群光屁股小孩在一旁嬉笑打闹,跳进浅水里打扑腾。看着这副太平祥和的景象,朱棣的眼睛都笑得眯了起来。

  眼角的余光看见杨荣正蹙着眉,一脸怔忡的模样。朱棣于是笑问道:“杨荣,你怎么皱着眉?是不是和家里爱妻分别这么长时间,心中眷恋?”

  饶是杨荣并不道学,却也仍然被皇上的打趣臊得面红过耳。杨荣咳嗽一声,一本正经地解释道:“皇上,我是在想江南百姓历年拖欠的赋税问题。”

  对于林海的酷吏手段杨荣并不反感。相对于林海所学的法家,杨荣更推崇兵家——唯求胜利,管他用什么手段?但杨荣毕竟是目前唯一跟在朱棣身边的内阁学士,很多事容不得他不多想细想。不仔细思索倒也罢了,想得越多杨荣却越是不安。虽说杨荣是个豪气干云的性格,但昨晚思虑太深,竟是一夜无眠。

  “林海雷厉风行,必定可以解决大部分拖欠的赋税。可江南虽富,但今年四月苏、松、嘉、湖四府毕竟遭受了水患。更何况拖欠的赋税是历年积累而来,数额也不小。大户或许卖掉家中余粮便可偿还拖欠赋税,但小家小户的家底却薄,恐怕得卖掉田产才能偿还拖欠赋税。若是林知县的手段过于激烈,微臣担心激起民变啊。”

  杨荣所担心的事朱棣自然早已想到了。只不过,若是压制林海地积极性。下面的官吏免不了会揣度皇上的心思,于是越发不尽心解决拖欠赋税的问题。明太祖虽然严苛,但那只是针对官员,对于普通百姓却很宽容。建文帝更不用说,在位期间甚至革去江南苏松重赋,并且解除了苏松人不得做户部官的禁令。若是朱棣也以宽为政,那么后世子孙自然更不用做什么指望。就等着两百年后因为财政无法支持战争而亡国吧。

  所以,朱棣顶多只能尽量想办法避免激起民变。却不打算阻止立功心切的林海行苛法追缴欠税。

  怎么尽量避免激起民变呢?

  难道说下圣旨只收大户而不收小户拖欠的赋税?这肯定不行!若是这样做,与不追缴拖欠赋税并没有本质地区别。目前全国拥有田产超过七百亩的大户不过十多万,所谓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朝廷真正地税收来源其实还是小民。若是放开这道口子,所谓的追缴便根本没有意义了。

  朱棣想了好半天,脑中突然灵光一现。

  之前朱棣便产生了建立“大明皇家银行”的念头。这么长时间过去,基本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

  朱棣沉吟着说道:“杨荣,你也知道朕准备成立大明皇家银行的事。朕看可以这样办:由银行贷款给小户,帮助他们偿还历年拖欠赋税。如此一来,便不会造成小民小户为了偿还历年欠税而砸锅卖铁、倾家荡产的情况。”

  “民间借款年息大多在四成以上,大明皇家银行只取两成的年息,而且可分十年偿还,因此还债地压力也不至于压得小民小户喘不过气。”

  听了这些话。杨荣的心头顿时一轻。他思维灵活,所以对于银行这种新生事务并不反感——或许杨荣把银行当成钱庄了也说不定。

  杨荣略微默谋了一会儿,提出了一个问题。

  “若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好处,不需要借贷的对象,银行利用其特殊地位而强制借贷;需要借贷的对象,却因为太过贫穷而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因此不贷。这该怎么办?”

  杨荣的疑虑并非无因,历史上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之所以失败,这个现象便是其主要原因。

  “大明皇家银行”的特殊地位嘛……朱棣想了想,说道:“朕打算让大明皇家银行逐渐民营,承包亦可,掺股亦可,总之将大明皇家银行地日常经营逐渐交给民间去做。而且,无论是初期由朕派遣专人管理还是日后由民间管理,东厂都会对其经营进行监管。这便可以减少银行的违法行为。”

  银行这种新生事物。只要有利可图。民间自然会逐渐跟风。由于银行是新生事物,完全杜绝关于银行的各种经济犯罪显然不可能。但是由东厂负责监管,总归会有些作用。反正在朱棣的心目中,东厂的主要功能应该类似于后世美国的税务局——权力可以稍稍大一些,但绝不能象历史上地东厂那样权力那么大。

  “若是耕种自家民田者,银行看在有抵押物的面上,自然不吝贷款。至于说耕种官田者……”

  朱棣顿了顿,脑中出现了沙皇俄国将份田卖给农奴的联想。不过,这个办法可以满足耕者有其田的要求,但对于解决目前耕种官田者拖欠赋税的问题却没什么帮助。

  但这也难不住朱棣。

  明朝有一些土地是不用纳税的,比如说皇庄、王庄、其他贵族庄田、京军草场等。然而实际上,这些土地的租金也产生了一个与田赋相类似的情况。自明世宗即位后,除了很少的例外,它们都由地方官员管理。

  历史上皇庄的产生本来就是始于永乐时期,朱棣决定提前做这件事:改江南地区地官田为皇庄!反正维持皇家正常生活本来就需要一定地经费。修缮宫殿;供养皇宫里的妃子、宫女、宦官;赏赐文武大臣,哪一样不需要皇帝掏钱?不设置内库,皇帝也不会缺钱,区别只在于那样皇帝便只能把户部当成自家地钱袋子——这样公私不分的危害性显然更大。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就将两者彻底分开。

  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嘉兴五府耕种官田地农民每亩需要缴纳七八斗甚至一石的赋税。看起来很高,因此贪小爱便宜的农民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但是将官田改为皇庄后,基本田赋便和其他民田一样只需要缴纳五斗了。而多缴纳的部分,则明明白白当作田租缴纳。

  朱棣打算再下一道圣旨,声称隶属于皇庄并且欠着田赋的农民不再欠赋税,而是欠田租——如此一来,无论将来朱棣允许那些农民缓缴田租还是干脆蠲免历年所欠田租。那便都不再和赋税产生任何关系,别的农民也不至于因此而产生“皇帝会蠲免历年所欠赋税”的幻想。

  ……当然。之前江南官田所欠地赋税朱棣却并不打算认帐。因为这笔欠税的数额实在太大,朱棣虽说是皇帝,却也承担不起那么大一笔债务。

  听到皇上想出这么个办法来,杨荣忍不住拍手称好,一大段颂扬地话不要钱似随口就说了出来,听得朱棣“龙颜大悦”。

  朱棣满怀恶趣味地想:将抄没田变为皇庄真是个好办法。

  之前朝堂上多次出现过酸儒进谏让朱棣对江南减赋的事情。这下好了!朱棣从善如流——将官田变为皇庄后,江南所有田产的基本田赋只不过五斗。而且耕种皇庄田地的佃农还不用缴纳基本田赋……但皇庄收取地租总该天经地义吧?而且皇庄所收取地租的额度比其他地主要少得多,这总归可以表现皇上的仁慈吧?!更何况朱棣还开天辟地地规定皇庄同样纳税,这样还不“仁”,那怎么样才能称得上“仁”?!

  其实改官田为皇庄后,耕种皇庄的农民上缴所得并不会减少。只是不知道那些酸儒会不会象朝三暮四地猴子那样更开心一些?

  想到将官田改为皇庄后不仅能够解决小民小户拖欠太多赋税的难题,还能顺便消除江南官员总是就江南重赋喋喋不休的麻烦,朱棣不禁大乐。

  当然,明白人还是有的。至少顾炎武就认为明初江南民田税额甚轻,因为重科田只是抄没田。只不过到嘉靖中期,欧阳铎行牵耗法,结果抄没田与民田均税,那时才赋税大重——即便民田与抄没田均税之后,江南田赋更重了。但相对于明朝其他地区,江南仍然是饿死人以及造反最少的地区。显见每亩七八斗甚至一石仍然没有超过税收极限。

  其实还有一个证据可以表明明朝赋税实在是很轻——清顺治十八年到康熙二十四年期间只有二千万人口和六百万顷的田地,尚且能征收2100万两白银和六百万石粮食的赋税,甚至高于明帝国至少六千万人口和七百万顷田地的正常赋税。这样一比较便可得知,明朝地赋税额度上调空间至少还能翻一番。

  不过,朱棣并不打算将江南的田赋调得更重——来自后世的朱棣自然认同民富才能国强的观点,涸泽而渔绝不可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民富的同时,朝廷地税收政策别出问题,否则就会出现民富而国弱的怪现象。

  为了获得好名声,朱棣带着矜持的笑意告诉杨荣:他决定不专门指派管庄人员去管理皇庄。而是委托户部派遗州县官取代。即“有司代管”。皇庄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每年将田租交纳给宫廷使用。作为皇室的费用开支。

  朱棣的这个想法再次获得了杨荣等人的齐声称颂。

  同时,为了避免上梁不正下梁歪,已经有些飘飘然的朱棣决定带个好头:作为皇庄的所有人,皇帝也同样纳税!

  当朱棣得意洋洋地宣布将来皇庄也同样纳税时,本以为会再一次获得底下人的赞颂,却没想到杨荣象是受到了极大惊吓似地,失声道:“臣万死不敢奉诏!”

  在朱棣疑惑地目光下,杨荣组织了一下词语,严肃地说道:“皇上愿意拿出钱来分予天下子民,那自是皇上一片仁慈之心!然而皇上也应遵道,也得依三纲五常仁教义正,这万里江山世界才治得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上如何能够象普通小民一样向户部缴纳赋税呢?!微臣以为,皇上关心天下子民,尽可以从皇庄收入中划出钱来给予户部或是直接用以救济灾民,但是皇庄缴税一事……臣请皇上收回成命!”

  听到这里,朱棣总算明白了杨荣的顾虑。

  封建社会中皇帝之所以能够对天下臣民生杀予夺,其理论依据便是天授皇权。既然是“天授”,那自然得和神秘主义密切结合起来。否则,如果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只是个普普通通地人,没有任何神秘色彩,那还有谁愿意遵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种三纲五常封建lun理?如果皇帝也和普通人一样纳税,那么“天授皇权”的权威就会受损,进而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

  事实上,直到二十一世纪诸多已经实行君主立宪的王室仍然享受着免税待遇——若是和普通平民一样缴税,又如何能够凸现王室的特殊?

  其实封建社会中皇帝或是国王都不同程度地保持着神秘性,相比较而言中国还不算做得很过分。

  太平洋某岛屿上的国王,不与普通人见面,甚至双脚不得沾地。结果当时的欧洲人一直误以为那位国王是一位政治犯。

  再拿日本来说,虽然在地理位置上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居,但中国也曾闹出过册封日本幕府将军为日本国王的误会——即便美国用军舰大炮轰开日本的国门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仍然以为幕府将军便是日本国王——用后世一句通俗的话来形容,这便是装b装成了傻*。

  细细思量之后,朱棣觉得杨荣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

  不过,朱棣却仍然决定坚持让皇庄纳税。

  因为,皇庄纳税将会对明朝未来的财政税收带来极好的影响。有了皇庄纳税的榜样,那么由皇帝所赏赐的王庄以及贵族庄田也将失去避税的理由。历史上的明朝中后期,有一个现象是大量的自耕农带着田产自愿投入王庄、贵族庄田充当佃农用以避税。这些流失的税收加起来,数额之大令人难以想象。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坚持让皇庄纳税,如何才能避免损害皇帝的神秘性呢?

  最新全本:、、、、、、、、、、


  (https://www.uuubqg.cc/26_26448/149336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